2016 年广西钦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Cl-35.5
Ca-40
第Ⅰ卷 选择题(共 40 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2 分,共 40 分)
1. 下列仪器中,其名称为烧杯的是(
)
2. 下列气体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3. 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
A. 石墨
B. 木炭
C. 金刚石
D. 活性炭
4. 下列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A. 陶瓷
B. 不锈钢
C. 塑料
D. 橡胶
5.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空气
B. 蒸馏水
C. 海水
D. 铝合金
6.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A. 用洗过衣服的水拖地板
B. 用淘米水浇花
C. 及时修理坏了的水龙头
D. 漱口时不关闭水龙头
7. 下列化学式的读法错误的是(
)
A. SO2(二氧化硫)
C. KCl(氯化钾)
B. HNO3(硝酸)
D. Na2SO4(硫氧化钠)
8. 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
A. 氯化钠
B. 生石灰
C. 硝酸铵
D. 浓硫酸
9. 用扇子扇灭蜡烛火焰的灭火原理是(
)
A. 隔绝空气
C. 清除可燃物
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10. 从分子的角度,右图所示说明了(
)
A.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第 10 题图
B.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分子间存在间隔
11.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一杯室温下恰好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应选择
(
)
A. 加水
B. 降温
C. 取出部分溶液
D. 恒温下加溶质
12. 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 116 号元素 Lv 的名称为鉝。已知一种鉝原子的中子数为 173,
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质子数为 116
B. 核电荷数为 116
C. 核外电子数为 173
D. 相对原子质量为 289
13.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伴有蓝色火焰
C.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浅蓝色
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4.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属于(
)
第 14 题图
A. 分解反应
B. 化合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15. 下列事实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的是(
)
A. 银的导电性比铝强
B. 钨的熔点比铁高
C. 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
D. 铁器比铜器容易生锈
16.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A.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 用稀盐酸除去铁粉中混有少量的铜粉
C. 用 pH 试纸区别食盐溶液和纯碱溶液
D. 用稀硝酸除去 KNO3 中混有的 K2CO3
高温
17. 在反应 C+H2O=====
CO+H2 中,若生成物的总质量为 15 g,则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为(
)
A. 9 g
B. 12 g
C. 14 g
D. 15 g
18.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第 18 题图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1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 30%
C. t2 ℃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 采用冷却结晶法从乙的饱和溶液中可得到晶体乙
19. 下列各组内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中,存在不能一步转化的是(
)
A. Cu→CuO→CuSO4
C. NaCl→NaNO3→NaOH
B. H2O2→O2→P2O5
D. Fe2O3→Fe→FeCl2
20. 下列各组内物质的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 pH 大于 7 的是(
)
A. Na2CO3、HCl、NaOH
C. MgCl2、HNO3、AgNO3
二、填空题(共 26 分)
21. (6 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B. BaCl2、H2SO4、Na2SO4
D. Na2CO3、Ba(OH)2、KCl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60 分)
(1)氮元素________。
(2)两个钾离子________。
(3)氧化钙________。 (4)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________。
(5)氢氧化铜________。 (6)硫酸亚铁________。
22. (4 分)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的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
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回答:
(1)青蒿素的化学式为 C15H22O5,它属于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利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主要流程是:干燥、破碎青蒿叶→在乙醚中浸泡、萃取→浓缩提取液→粗品→精
制。其中“破碎青蒿叶”主要发生了________变化。
(3)医生用青蒿素给病人治疗的同时,让其多吃蔬菜。目的是补充病人体内所需营养素中的________。
(4)青蒿中不仅含有青蒿素,还含有青蒿甲素(C15H22O3),它与青蒿素的组成元素________(填“相同”或“不
同”)。
23. (6 分)氢能是人们积极利用的新能源。根据下列装置回答:
第 23 题图
(1)用 A 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在甲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氢气,可用以下药品中的________(填序号)。
①银和稀盐酸
②锌和稀硫酸
③氧化锌和稀盐酸
(3)B 装置是氢氧燃料电池,它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________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这类电池已在宇宙飞船、
太空站等航天器上使用,发电后的产物为______________,还可供宇航员饮用。
(4)研究人员最新研发出 CO2 经过“烟囱”变燃料的技术:让 CO2 和 H2 混合后通过有镍纳米粒子的细铝管道,
镍纳米粒子
=====
△
X+2H2O,其中 X 的化学式为
加热,在管道另一端出来的就是燃料。反应原理为:CO2+4H2
________,镍纳米粒子在反应中起________作用。
24. (6 分)结合下列图示的信息,回答:
第 24 题图
(1)①、②、③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3)A、B、C、D 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__。
(4)②对应的碱与①的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5. (4 分)兴趣小组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后进行了归纳,构建了下面的知识网络图。回
答:
第 25 题图
(1)根据图示信息,③处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⑦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 12 分)
26. (5 分)完成实验报告的填写:
实验名称:铵态氮肥的检验。
实验目的:学习检验铵态氮肥的方法。
实验仪器和药品: 研钵、试管、酒精灯、试管夹、胶头滴管、火柴、镊子、药匙、
氯化铵、磷酸氢铵、熟石灰、烧碱溶液、红色石蕊试纸、蒸馏水。
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解释
(1)将氯化铵和熟石灰粉末在研钵中
混合后,研磨,再闻气味
(2)用碳酸氢铵进行类似(1)的实验
(3)将烧碱溶液滴入装有氯化铵的试
闻到①________
铵态氮肥与碱反应生
____________
成氨气
氯化铵与烧碱反应的
管中,稍稍加热,用湿润的
观察到③________
化学方程式为④
②________接近试管口检验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用碳酸氢铵进行类似(3)的实验
氨水呈碱性
27. (7 分)氯化钙在生活中常用作干燥剂、融雪剂。下图是某探究小组用含有 MgCO3、MgSO4、Al2O3 杂质的石
灰石样品制取氯化钙的流程(所加入的试剂均为适量)。回答:
第 27 题图
(1)氯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①中共发生了________个化学反应。
(3)②中除去的杂质离子是________。
(4)③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滤渣的成分有氢氧化镁、________和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共 16 分)
28. (5 分)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回答:
(1)实验用剩的药品________(填“要”或“不要”)放回原瓶,________(填“能”或“不能”)拿出实验
室。
(2)如图①、②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不规范的操作会引起意外。在以下列举的四种意外中选择回答:
第 28 题图
A. 液体溅出伤人 B. 着火引起意外
C. 酒精溢出致火焰熄灭 D. 试管骤冷破裂
操作③可能引起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操作④可能引起________。
29. (11 分)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
(1)实验室若用分解暗紫色固体制取 O2,该固体的名称是________,可选________(填字母,下同)装置。
第 29 题图 1
若用分解 H2O2 溶液制取 O2,可选________装置。
(2)探究 CO2 性质的装置Ⅰ、Ⅱ如下:
第 29 题图 2
①装置Ⅰ,将 Y 形导管平放于桌面上,通入 CO2 后,观察到 a 管中试纸变红色,b 管中试纸无明显变化,此
现象说明 CO2 能与________________反应,生成的______________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②装置Ⅱ,将 Y 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a 管在上方,b 管在下方,通入 CO2 后,观察到 b 管中试纸先变红
色且颜色较深,a 管中试纸后变红色且颜色较浅,此现象说明 CO2 具有①所验证的性质外,还说明 CO2 的
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 CO2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选________(填字母)装置,选
择该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共 6 分)
30. (6 分)我市沿海地区大量养殖贝类海产品,贝壳中含有的碳酸钙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为了测定某种贝壳
中碳酸钙的含量,取贝壳样品 25.0 g 放入烧杯中,分五次加入稀盐酸,每次充分反应后称量(杂质不与
稀盐酸反应),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的关系如下表:
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g)
25.0
50.0
75.0
100.0
125.0
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g)
47.8
70.6
93.4
116.2
141.2
计算:
(1)当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为 50.0 g 时,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气体质量是________g。
(2)该贝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016 年玉林市防城港市崇左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
化学
难度系数:0.6 新信息:15 地方特色:24 易错题:18、19 较难题:27、29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Fe-56
Zn-65
Ag-108
一、相信你的选择(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40 分)
不选均不给分)
1. 某化妆品广告宣称自然护肤,为了标榜其成分纯属天然,高喊“我们恨化学”,受到舆论的讨伐。下列
对化学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化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B. 纯天然的物质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C. 化学对保障人体健康毫无作用
D. 化学生产有百利而无一害
2. 下列图标表示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3.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A. 21%
B. 0.03%
C. 78%
D. 0.94%
4. 氧化钙的俗名是(
)
A. 苛性钠
B. 生石灰
C. 消石灰
D. 大理石
5. 端午粽飘香,下列制作粽子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 清洗糯米
C. 用粽叶包粽子
B. 把肉切成小块
D. 烧火煮粽子
6. 喷雾除尘车利用喷雾系统向空中喷射出水雾净化空气,其主要作用是(
)
A. 减少粉尘污染
C. 防治酸雨
B. 治理水污染
D. 缓解温室效应
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8.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 碘
B. 汽油
C. 白糖
D. 碳酸钙
9. “含氟牙膏”、“加铁酱油”中的“氟”、“铁”指的是(
)
A. 分子
B. 原子
C. 离子
D. 元素
10. 下列关于金刚石的认识,错误..的是(
A. 质地较软
)
B. 由碳原子构成
C. 可做装饰品
D. 一定条件下能燃烧
11. 倡导科学生活,提高健康水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发霉的大米蒸煮后食用
B. 我们不要喝含汞、铅超标的水
C. 用福尔马林保存海鲜
D. 对于人体必需的元素摄入量越多越好
12. 胃酸过多的人可适当多喝的饮品是(
)
A. 苹果醋
B. 柠檬水
C. 苏打水
D. 碳酸饮料
13.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
B. 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相同
C. 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D. 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14. 如图为甲和乙两种物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第 14 题图
A. 该反应不是化合反应
B.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C.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