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2年湖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治经济学A卷考研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02 年湖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治经济学 A 卷考研真题及 答案 一、名词解释:(4×4 分=16 分)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答: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是指“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 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力的所有 者有完全的人身自由。这样他才能够像任何商品所有者那样,自由地出卖劳动力商品,并 且在买卖中仅仅让渡这种商品的使用权,而保留着它的所有权,否则就是卖身为奴隶了。 二是劳动力所有者除了自身劳动力这一商品以外,一无所有,既没有生产资料,也没有现 存的生活资料,只有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历史表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这两个基本 条件,是在封建社会的末期,小商品生产者日益两极分化,最终沦落为无产者的过程中逐 步形成的。可见,在任何社会里,劳动力都是存在的,但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劳 动力才成为要卖给资本家的商品。 2.超额剩余价值 答: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 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那些首先采用新技术、提 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的企业,就会使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其所生产的 商品仍按照社会价值出售,因而多得一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也 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个别资本家保留超额剩余价值的状况是暂时的。因为,其他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 余价值,也会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到生产率普遍提高后,商品社会价值就会降低,商 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就会消失。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过程中,与工人生活资 料相关的部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降低劳动力价值,整个社会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 要劳动时间就会缩短,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3.国民收入 答:国民收入(NI)是社会总产品的一部分,是指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 (通常是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净产品。它也有两种表现形式:在实物形式上,表现为在 社会总产品中扣除用来补偿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以后所剩下的生产资料和当年新生产出来的 全部消费资料;在价值形式上,表现为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当年新创造的价值。 4.所有制结构 答:所有制结构指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社会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重及 其相互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实行何种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是由生
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所有制结构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 展,落后和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所有制结构必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 基本原理。 二、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4×6 分=24 分) 1.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价格的必有价值。 答:该观点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理由如下: (1)“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是正确的。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 现。不可否认,市场供求关系会对商品的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需求大于供给,价格趋于 上升;需求小于供给,价格趋于下降。但是,供求对价格的影响是有条件的。如果某一种 商品的价格在长时间内居高不下,该种商品就会被大量地生产出来,从而迫使该种商品价 格降低;如果某一种商品的价格在长时间内只降不升,该种商品的生产者就会缩减生产, 减少供给,从而迫使该种商品价格回升。可见,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影响供求,二者是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市场供求与商品价格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必然会产生价格 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具体来说: ①价格不会偏离价值太远。价格不会无限制地上涨,也不会无限制地下跌,它总是围 绕价值上下波动的。 ②每一次交易不一定恰好价格与价值相一致,但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商品的平均 价格还是与它的价值相符的,因为上涨的部分与下跌的部分可以互相抵消。从全社会来看, 商品的总价格与总价值仍然是相等的。价值决定价格有其客观性,供求关系只能影响价格, 而不能决定价格,价格终究是由价值决定的。 供求关系使价格不断地背离价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不仅不是对“价值决定价格” 的否定,恰恰相反,正是“价值决定价格”的表现形式。恩格斯指出:“商品价格对商品价 值的不断背离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只有在这个条件下并由于这个条件,商品价值才能存在。 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 (2)“有价格必有价值”是不正确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某些并非商品也不具有价值 的东西,却取得了商品的形式,可以买卖,从而具有价格。尽管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但有价格的东西并不一定具有价值。 (3)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就是价值和价格的关系。二者的关系是:价值是基础,是 内容,而价格是形式。一般地说,价值大,价格便高,相反,价格便低。但由于价格只是 相对地表现商品的价值,在商品价值不变而货币的价值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价格也会发生 变化。价值和价格的这种矛盾体现了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矛盾。
2.股票价格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 答:该观点是错误的。理由如下: (1)股票指股份公司发行的,用来筹集资金,证明资金数额的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 股权的证书,代表持股人在公司中的所有权。股票一般不能向公司退换现金,股票本身没 有价值,不是真实的资本。因为真实的资本已转到企业中去了,而股票和债券不过是资本 所有权的凭证,只是资本的“纸的复本”,是虚拟资本。 (2)股票价格是股票出售时的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而不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 现。股票是虚拟资本即资本的“纸的复本”,它没有价值,但凭借其所有权就可以定期取得 股息收入,就如同将一笔资金存入银行取得利息一样。股票价格同股息成正比,同银行利 息率成反比。股票价格应相当于这样一笔资本,将它存入银行所获得的利息与凭这张股票 所领取的股息相等。 (3)股票价格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股息的息率,它与股票价格成正比。二是利 息率,它与股票价格呈反比。用公式表示为: [例]一张票面额为 100 元的股票,一年领取股息 12 元,当年银行存款利息率为 6%,那 么这张股票的价格应该为 12 元÷6%=200 元。 (4)在实际生活中,股票价格还要受市场供求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包括政治 因素、经济因素、心理因素,等等。特别是一些大股东的操纵,常常是造成股市暴涨暴跌 的主要原因。 股票价格是在证券市场上买卖股票的价格,它不是股票的票面额。股票价格不是它所 代表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所以,认为“股票价格是股票 价值的货币表现”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3.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和“道德人”是矛盾的。 答:该观点表述不科学。理由如下: (1)亚当·斯密关于人性的理论最有影响的就是“经济人”理论。它来源于斯密《国 富论》:“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 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 我们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国富论》)斯密之后,西尼尔从定量方面提出了个 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公理,约翰·穆勒又在斯密和西尼尔的基础上提炼出了“经济人”假设, 最后“经济人”这个特定名词由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帕累托引进到了经济学中。时至今日, 肇端于斯密的“经济人”理论依然是西方社会最有解释力的人性假设,甚至成了一种不言 自明的意识形态。
(2)但斯密关于人性的看法并不限于“经济人”假设。在早于《国富论》的《道德情 操论》中,斯密为我们描述了人性的另外三个方面。斯密认为,人其实都有同情心和正义 感(合宜感),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利他主义倾向。这些其实都是人道德性的体现。斯密的 这种思想后来被人发展为“道德人”理论。但即使是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也没有忘 记人具有自利性:“毫无疑问,每个人生来首先和主要关心自己”(《道德情操论》)。斯密用 作书名的“道德情操”一词本来表示的就是做出克制自私这种令人难以理解的行为的能力。 一般认为,“社会人”思想的提出者为社会学家涂尔干和管理学家梅奥,其实在早于他们的 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中就已经有了“社会人”思想的雏形。斯密发挥斯多葛学派的理论 说:“人们不应该把自己看作某一离群索居的、孤立的个人,而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世界中的 一个公民,是自然界巨大国民总体中的一员。”而且,“为了这个大团体的利益,人人应当 随时地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的微小利益。” (3)不论是在《国富论》还是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都毫不含糊地认为人 既有利己的一面也有利他的一面的,而且自利更为根本。区别仅仅在于在《道德情操论》 中斯密想用“道德情操”制约人的自利性,而在《国富论》中斯密想用“看不见的手”引 导人的自利性。 所以,亚当·斯密所说的“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区分是一种学理上的主张,而不 是人格上的不连续。不能说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和“道德人”是矛盾的,两者在一定 程度上是统一的。 4.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 答:该观点表述不科学。理由如下: (1)“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是正确的。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劳动生产率的高低通常有两种表示 方法:一是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二是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在单位时 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或者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表明劳动生产率越 高;反之,表明劳动生产率越低。所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 的数量。 (2)“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价值量”是不正确的。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因此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 而劳动量是由劳动的自然尺度——劳动时间来计量的,所以价值量便决定于劳动时间。由 于各种原因,生产同一种商品的各个生产者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是不同 的,因此,只能按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商品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的数量, 同一社会必要劳动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相等。但是,如果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 生产率,从个别商品的价值量来说,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多,则生
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从而个别商品的价值量越小;反之,劳动生 产率越低,则会使个别商品的价值量越高。由于此时的商品的价值量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而社会劳动生产率没有提高,从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有降低,所以,从整个社会 来看,商品的价值量没有变化。 如果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的情况下,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减 少,从而该商品的价值量会减少。但是,无论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动,同一社会必要劳动在 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所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 的价值总量。 三、简答题:(4×7 分=28 分) 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意义是什么? 答:(1)不便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 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但是,资本 的现象形态掩盖着它的本质。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如原材料、机器、 厂房等,这使人们误以为这些物天然就是资本。这是把物的自然属性和物所体现的生产关 系混同起来了。资本不能离开物而存在,正如价值不能脱离使用价值而存在一样。但是, 生产资料等物成为资本,不是由它们的自然属性决定的,不是因为它们能用于生产一定的 使用价值,而是由于它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货币转化为资本,关键是劳动力成为了 商品,资本只有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才能获得剩余价值。所以,在资本主义经济中; 资本在本质上体现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资本家为了进行生产,就必须先垫付资本,一部分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另一部分用于 购买劳动力。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 可以把它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它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产品。生产资 料的价值是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量。 尽管转移的方式不同,有的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有的是在多次生产过程中逐渐 转移,但转移的总是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量。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 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做不变资本(c)。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转移到 新产品中去,因为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支付的价值被工人用于购买生活资料,在生产过程以 外消费掉了。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的一部分来补偿的。而劳动力在 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以劳动 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 叫做可变资本(v)。 (2)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它进一步揭示了剩 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 可变资本产生的,即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惟一源泉。第二,它为确定资 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正确反映剥削程度的概念是剩余价值率。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要使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能够顺利实现,也就是要使追加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都能得到实现,社会再生产的实现还要有平衡条件,也就是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还必须保 持适当的比例关系。 (2)扩大再生产要能顺利进行,第Ⅱ部类用于补偿不变资本的消费资料及其所提供的 追加消费资料必须和第 1 部类的资本家和工人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以及两大部类需要追加的 消费资料相等。 3.我国现阶段调节个人收入的原则是什么? 答:现阶段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原则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社会体制下,且是运行在市 场经济机制规则下的。因此,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则既体现了社会制度的最终利益代表面, 又要体现市场经济对个人资源使用效果。我国现阶段调节收入分配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原 则: (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 按劳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也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按劳分配作 为分配方式的主体,是市场经济最大限度发挥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最佳形式,因为按劳分 配为社会成员在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过程中提供了基本的原则和前提,更为提高经济活动 的效益提供了内在动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个人收入分配形式并存、多元化、多 渠道的分配形式大体上可分为按劳分配和非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主体。而由于所有制形 式在市场经济过渡中可以并存,致使个人分配在形式上出现合法的多样性。前提为有利于 经济效率提高的非劳动收入,也成为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可以采取的分配方式,,如按生 产要素分配等。由于分配激励的内在原因是一致的,因而,按劳分配是主体,多种分配方 式并存,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经济上的效率,不仅可以采用经济活动中所耗费的劳动量与获得的劳动成果的比率来 衡量,更应该用生产要素的结构型耗费来衡量产出劳动成果的份额来衡量。在我国,公平 的内涵包括:第一,机会均等。这是指每个人都有同样的付出劳动的机会和发挥自己才干 的机会。第二,规则平等。这是指劳动者在收入分配过程中遵守同样标准的规则,在规则 面前人人平等。第三,差距适度、兼顾平等和兼容责任。在承认人的能力、才智、积极性 的差距以及由此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差别的基础上,财产和收入可以有适度差异。 (3)处理好社会成员个人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原则
收入的刚性特征,决定了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重点只能放在增量调节上,因此,不能 为了公平而牺牲效率。在努力促进共同富裕的同时,仍然要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 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缩小收入差距,仍要提倡通过竞争提高效率,在一次 分配上强调竞争,在二次分配上注重公平,以此解决社会成员个人收入分配两极分化问题。 4.为什么社会必须建立良好的德行回报或补偿机制,使施德德福一致? 答:(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行为选择作为一种现实活动,不仅仅是人 们内心善恶的搏斗,同时也是道德主体复杂的利益计虑。被动地对行为主体进行单一的约 束和限制,已不完全适应当前促进更多的道德主体主动选择社会高尚德行的目标。因此, 建构道德主体的德行回报和补偿机制,完善约束与激励机制并存的道德建设体制是新时期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选择成为道德主体实际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 也形成了道德主体行为选择的差异性。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 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 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因此,完善的德行回报和 补偿激励机制,一方面可使道德主体德行代价得到补偿而增强其执著于高尚德行的信念和 现实实践,另一方面社会对道德楷模行为的认可和补偿会形成全社会高尚德行选择的导向 作用,营造抑恶扬善的道德辐射效应。 道德补偿是对道德主体行为选择的回报。道德补偿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主体性补偿, 即道德主体因其行为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和精神上的慰藉或良心谴责;二是非主体性补偿, 即社会对道德主体行为的精神褒誉和物质利益的补偿或道义批判、物质惩罚。道德补偿现 实地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对道德建设发展的影响,即通过道德补偿对高尚的道德行为予以 激励,对消极的道德行为予以惩戒的功效。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也存在着道德补偿,只不过是这种补偿只局限于主体性补偿和非 主体性补偿的精神回报,而被人们普遍地忽略不计。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有精神回报 是不够的,实际利益回报的明显缺损,将会使社会成员产生失衡感,在利益驱动下轻率地 超越道德戒律。因此,针对道德主体行为选择的多样化态势,加强制度建设,进行合理的 制度安排,弥补市场缺陷,对于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的补偿激励机制,形成一 个德福一致、公正有序的社会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道德建设,必须看到实际利益补偿的突出地位,但又不能仅此 而已,还必须从道德补偿的完整意义上理解。一方面在充分注重并发挥道德的非实际利益 回报的前提下,构建从实际利益回报入手的道德建设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要赏罚分明, 有效控制越轨行为,激励道德主体主动选择高尚德行,让好人得到好报、老实人不吃亏得 到制度和道义上的支撑,让败德者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惩处,成为事实上的吃亏者。针对 道德成本-收益分析,可进行下述道德补偿。 社会就应以制度化形式予以惩处和补偿,这是社会必须承担的道德责任,它关系到道 德选择的价值取向和评价,这一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为重要。它使社会成员意识到:趋
恶是可耻并要受到惩罚的,向善是美好而又值得的。总之,选择有效的控制手段制约越轨 行为以确保社会稳定,构建有效的机制促进高尚德行的选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设 的必然要求 (3)德行回报或补偿机制属于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再分配的内容,有利于弥补市场调节 所带来的缺陷和不足,健全社会经济秩序,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处理好社会公平问题。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伦理道德的建设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必须建立良好的德行回报或补偿机制,使施德德福一致。 四、论述题:(2×16 分=32 分) 1.试述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形成过程的理论及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答:(1)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形成过程的理论 ①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投资于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为了获得更 高的利润率,相互之间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比如甲乙两个部门,甲部门利润率高,乙部 门利润率低。乙部门的资本家不甘心获得较低的利润率,就要同甲部门的资本家展开竞争。 这种竞争是围绕争得有利的投资场所而展开的、竞争的手段是进行资本转移,即把资本从 利润率低的部门撤出,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这样,原先利润率高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 的涌入,商品供过于求,价格就会下降,利润率也就相应下降;而原先利润率低的部门由 于大量资本撤出,会发小相反的变化。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这种以资本转移为特点的竞争引 起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价值和价格偏离。上述资本转移的过程以及由此而来的价格和利 润率的变动要一直到两个部门的利润率大体平均的时候才暂时地停止下来。这样,便形成 了平均利润。 ②在利润率平均化的条件下,各部门的资本家便可以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与其投资量 大小相适应的平均利润,即: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如果各个部门的利 润率水平比较高,则平均利润率也比较高;反之则比较低。第二,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之 间的分配,即投在各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如果投人利润率高的部 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大,平均利润率水平就较高;反之则较低。总之平均 利润率的形成不是各个部门利润率的简单的和绝对的平均,而是一种利润率平均化的总的 趋势,平均利润率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资本平 均有机构成也会提高,因而平均利润率会趋于下降。 ③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 的过程。由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各部门资本家所得到的利润量和该部门所生产的剩余价 值量就不一定相等。按资本有机构成高于、等于、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 慢于、等于、快于社会平均资本周转速度的情况,这些部门所获得的利润会高于、等于、 低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从整个社会来看,利润总量和剩余价值总量是完全相等的。 ④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已经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但利润量与剩余价值量还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