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年辽宁营口盖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35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8页 / 共35页
资料共3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 年辽宁营口盖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60 题,每题 0.5 分,总计 30 分) 1.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 A.教师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C.家长委员会负责制 D.校长负责制 2.在罗马贫民区创办第一所幼儿学校——“儿童之家”,创立以感官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教 学体系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蒙台梭利 C.洛克 D.昆体良 3.不属于班主任领导方式的有() A.管理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权威型 4.为了更好地体现课程改革理念,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应反对() A.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B.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C.既要重视知识学习,又要注意能力培养 D.既要坚持以教师为中心,又要注意以教材为中心 5.教育的基本着眼点是() A.传授知识郭 B.发展智力帅 C.人的发展教 D.社会发展育 6.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A.礼、乐、射、辞、书、数 B.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 C.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 D.礼、乐、射、御、书、数 7.子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宋代朱熹对“悱”的解 释是()
A.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B.达其辞 C.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D.开其意 8.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是() A.社会即学校 B.生活即教育 C.教学做合一 D.小先生制 9.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 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B.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育 C.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有影响 D.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对教育没有影响 10.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是人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 B.生理前提 C.决定因素 D.内部动力 11.“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12.教育是()的一种社会活动。 A.引导人郭 B.培养人帅 C.改造人教 D.影响人育 1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 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教育工作者要 努力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激励作用 B.评价作用 C.导向作用 D.调控作用 14.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A.教育为谁服务 B.教育怎样培养人 C.要把教育引向何方 D.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 15.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的特点。
A.示范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创造性 16.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 A.示范者 B.管理者 C.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D.既是传道者、授业解惑者 17.布鲁纳:“任何学科的任何知识都可以用智力上诚实的方式,教给任何阶段的任何儿 童。” 这种观点属于() A.结构主义课程论 B.经验课程论 C.要素主义课程论 D.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18.提出“产婆术”教学法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杜威 D.赫尔巴特 C.赞可夫 19.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 A.理解 B.巩固 C.应用 D.迁移 20.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为() A.实验法 B.讲授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21.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是()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2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之间的矛盾。 A.学生已有品德水平 B.教师的道德水平 C.期望的品德发展水平 D.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 23.在德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发展() A.要遵守顺序性 B.只能从晓之以理开始 C.可以具有多开端 D.不能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 24.教育过程中,如果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对待思想问题那就违反()的原则。
A.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B.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C.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25.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 A.上好每一堂课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教育好个别学生 26.班主任由学校从班级任课教师中选聘。聘期由学校确定,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间一 般应连续() A.一学年以上 B.一学期以上 C.两学年以上 D.三学年以上 27.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A.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B.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28.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师生必须共同参加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C.学生自愿选择 D.以教师为主体 29.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角色描述不正确是() A.学习的主体 B.教育的客体 C.自我教育的主体 D.发展的客体 30.生物起源论与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点是() A.认为本能是教育的起源 B.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 C.认为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D.否认了人的作用 31.人的心理现象包括() A.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B.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 D.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 32.“月明星稀”是感觉的()现象。 A.适应 B.对比 C.后像 D.错觉
33.在理解的基础上,依据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的识记是()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 34.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35.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36.罗森塔尔效应强调()对学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A.教师的知识 B.教师的能力 C.教师的人格 D.教师的期望 37.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38.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一边思考,描述的是()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分化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39.“过目成诵”反映的是人的记忆有很高的() A.敏捷性 B.持久性 C.准备性 D.准确性 40.激发和维持个体的学习行为,并使行为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叫作() A.学习动机 B.学习期持 C.学习需要 D.诱因 41.果果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而认真学习,他的学习动机表现为()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求知欲 42.通过列提纲或图形整合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是()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43.一种学习会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这种现象是()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44.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A.积极作用 B.消极作用 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D.没有作用 45.程序性知识是() A.解决“是什么”的知识 B.解决“怎么办”的知识 C.解决“怎么样”的知识 D.以上都正确 46.掌握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称为()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规则学习 47.带领学生深入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的直观教学形式为() A.形象直观 B.言语直观 C.模象直观 D.实物直观 48.动作技能学习的第一阶段是() A.联结阶段 B.认知阶段 C.自动化阶段 D.熟练阶段 49.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 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 B.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C.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50.最早提出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A.艾宾浩斯 B.巴甫洛夫 C.冯特 D.弗洛伊德 51.狂喜、暴怒、恐惧和绝望都是() A.表情的表现 B.激情的表现 C.自我的表现 D.心境的表现 52.楠楠不按时写作业,妈妈就禁止她看动画片,一旦按时完成就取消禁令,随后楠楠按时
完成作业的次数增加了,这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强化 53.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是() A.个性 B.能力 C.意志 D.气质 54.某学生想参加娱乐活动,又怕耽误学习而影响成绩,这种冲突是() A.双避冲突 B.双趋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55.一个人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是意志缺乏() A.自觉性 B.自制性 C.果断性 D.坚持性 56.儿童知道“白菜”和“萝卜”等概念后,再学习“蔬菜”的概念,这种学习是()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归属学习 57.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个本性是指() A.性格 B.爱好 C.兴趣 D.气质 58.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征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指向性与分散性 D.集中性与紧张性 59.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其他一些外表之外的特征往往也被肯定,这是() A.投射效应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刻板效应 60.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 A.修养和处事方法 B.身份和地位 C.交往方式与方法 D.需要满足的程度 二、多项选择题(共 15 题,每题 1 分,总计 15 分) 1.下列属于新型师生关系特征的有() A.尊师爱生 B.民主平等 C.教学相长 D.心理相容 2.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是指()
A.学校中心 B.教师中心 C.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 3.对于下列古语中蕴含的教育理论,理解正确的是() A.“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规律 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强调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C.“性相近,习相远”强调遗传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 D.“时过然后学,则虽勤苦而难成”体现了个体发展存在关健期 4.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专有的权利有() A.免试入学权 B.就近入学权 C.不交学费权 D.社会实践权 5.下面对道德结构中“知、情、意、行”论述正确的有() A.郭知是基础 B.帅行是关键 C.教德育工作必须遵照“知、情、意、行”的顺序,不能变更 D.育“行”是“知”和“情”的外部表现 6.教师的业务素养有() A.知识素养 B.心理素养 C.能力素养 D.思想素养 7.以下选项中,属于教学任务内容的有() A.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C.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D.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8.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主要包括()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C.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 D.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相统一 9.问题包含的三个基本成分为()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