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2年安徽合肥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真题.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2 年安徽合肥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共 30 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以致用的名言由谁提出。 (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 朱熹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 ) A、联系与静止 B、全面与片面 C、整体与部分 D、普遍与特殊 3、展示学校办学宗旨和特点的课程( )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4、在教育的基本要素里,作为中介的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影响 D、教育内容 5、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 ) A、教育制度 B、教育理念 C、教育机构 D、教育政策 6、教学管理的核心是( ) A、教学思想管理 B、常规管理 C、教学质量管理 D、教学管理中计算机的 应用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作业检查与批改 8、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课外教学 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 9、德育过程本质上就是( )统一化过程。 A、个体与环境 B、个体与社会 C、个体与教育 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10、在教育工作中谨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即教育工作要遵循人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11、新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阶段要免去学生的( ) 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和住宿费 12、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13、学习动机水平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而( ) A、提高 B、下降 C、无变化 D、无关 14 选择古代哲学家经常采用的“假设两难情境”,编制“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引发儿童道 德判断的工具,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华生 C、艾利克森 D、柯尔伯格 15、注意转移与气质类型相关,注意力容易转移的气质类型是(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 抑郁质 16、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指出,青少年时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解决( ) A、自我同一性 B、自我意识 C、自我评价 D、自我控制 17、“一题多解”,“给故事加上不同的结尾”,训练学生的( ) A、聚合思维 B、分散思维 C、直觉思维 D、常规思维 18、“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这说明情绪具有的功能是( ) A、信号功能 B、调控功能 C、激励功能 D、健康功能 19、瓦特性蒸汽把壶盖推得上下移动而进入蒸汽机的发明制作,这是( )作用。 A、原型启发 B、迁移 C、科学幻想 D、再造幻想
20、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 )关系 A、授受 B、相互促进 C、民主平等 D、师道尊严 21、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对( )的要求。 A、顺序性 B、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别性 22、采用合理的理由来解释所遭受的挫折,以减轻心理痛苦,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称为( ) A、压抑 B、投射 C、退行 D、文饰 23、人的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要做到( ) A、相互衔接 B、循序渐进 C、长善救失 D、教学相长 24、“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说明教学应重视( )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25、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作品等以了解儿童心理特点的是( )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26、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的研究方法是 ( ) A、横断研究法 B、纵向研究法 C、群体序列研究法 D、交叉研究法 27、下列将人的发展归因于后天环境影响的心理学派是( )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主义 C、结构主义 D、人本主义 28、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 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共鸣 29、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是( ) A、交往中,将更多建立在互惠基础上 B、冷静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C、将生活中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 D、偏爱且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30、上初中的孩子不听劝说,一回家就上网聊天、贴吧、写博客,夜里才开始写作业,以下 哪项不符合他的心理特点( ) A、独立意识与反叛意识 B、依恋行为 C、重视友谊 D、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31、教师个人实现教师专业化所应做的努力是( ) A、善于学习 B、恒于研究 C、勤于反思 D、勇于实践 32、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 ) A、家庭资源 B、社会资源 C、校园资源 D、自然资源 3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 34、与“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教学原则相一致的是( )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叫人发现真理 C、产婆术 D、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35、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情绪状态,,其特点是( ) A、激动性 B、弥散性 C、渲染性 D、冲动性 36、以下表达,哪个不符合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的含义( ) A、某种能力获得的最佳时期 B、错过这个时期,个体难以获得某种发展 C、不可逆转的时期 D、0~3 岁的时期 37.环境决定论完全否定了( )
A、遗传作用 B、教育价值 C、家庭影响 D、人的能动性 38、备课是教师的课前准备,备课内容包括( ) A、钻研教材 B、了解学生 C、课外辅导 D、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39、 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 ) A 教育与生产力的矛盾或关系 B 教育与社会的矛盾或关系; C 教育与个人身心发展的矛盾或关系 D 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关 40、德育的主要途径有:( ) A、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班主任工作 C、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D、共青团活动 三、判断题(共 10 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41 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这一阶段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4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 43、教育现代化是指学校教育设施现代化。 4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 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 质。 45、人长期持续处于应激状态会击溃抗体生物华讯保护机制,使人免疫力下降导致身心疾病 甚至死亡。 46、激情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状态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47、素质教育就是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48、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必须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49、宁宁今年小学毕业了,他可以到商店当售货员。 50、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的普及,教师和学校的作用在逐步减弱
四、简答题(共 4 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1、简述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独特作用。 2、简述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3、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 4、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内涵与特征。 五、论述题(共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王某是小学三年级二班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不好经常受到班主任张某批评。后来王某 发奋努力、刻苦学习,终于在一次考试中取得了单科第一的好成绩,但是张某在成绩公布的 当天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质疑王某的成绩,怀疑其抄袭。联系生活实际及教育学相关原理谈谈 对此事的看法。 2、王雨,某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上初中时,她学习成绩还不错,但考上高中后,成绩却 一直在下降,而且还多了个口头禅“没意思”,“没意思,成天学什么小车碰撞啦,电解溶液 啦,之乎者也啦,有什么用?我们学校什么活动也不搞,只知道学习、学习,真没意思。人 家老爸能干,一个保送就把孩子送名牌大学了,我们整天趴在桌子上死读,还不一定能考上 大学,多没意思!还不如看看小说,听听音乐,蹦蹦迪,体会青春的色彩,这才叫值!” 根据王雨的几句口头禅反应的学生思想状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和相关动机理论谈谈如何培 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