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河北省中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N — 14
O — 16
Na — 23
Cl — 35.5
Ag — 108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棉花
C.塑料
2、图 1 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B.羊毛
D.木材
点燃
MgO
点燃
B.4Fe + 3O2
D.CO2 + Ca(OH)2 = CaCO3↓+ H2O
2Fe2O3
B. 碘-127 原子核外有 74 个电子
D. 碘-131 和碘-127 核内中子数不同
B.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C.空气质量对于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
4、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Mg + O2
B.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5、碘-131(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具有放射性,对人体有害。而生活中的碘盐、碘酒所含的碘-127 对人体无害。
碘-131 和碘-127 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核电荷数均为 5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是一种金属元素
C. 碘-131 原子核内有 78 个质子
6、根据图 2 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 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
C.将 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 t1℃时
都会析出晶体
D. 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
有相等质量的溶质
7、图 3 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
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答图 4 所示变化关系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拧干衣服
C.燃放烟花
9、环境、能源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
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增强温室效应 D.太阳能、风能是人类正在利用的开发的新能源
10、下列做法符合科学常识的是( )
A.与灯泡串联的开关安装在火线上
B.大多数铁矿石中的铁元素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B.写粉笔字
D.粉碎废纸
B.稀释浓硫酸时,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
B.有一定熔点的固体都是晶体
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C.用金属容器盛装食物,放在微波炉中加热 D.用测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时,手不接触笔尾金属体
11、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都是绝缘体
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12、同学们对的一些做法进行的下列分析,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雨天汽车低速行驶,是由于车轮与地面的摩擦较大
B.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是由于二者反应降低肥效
C.用力向后划桨,船向前运动,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用食醋除水垢,是由于水垢中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能与酸反应
13、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 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
C.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 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存在引力
14.从图 5 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甲实验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说明碳酸不稳定,受热分解
B.乙实验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丙实验利用杠杆提起砝码的过程中省力但费距离,说明使用机械可能省功
D.丁实验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5.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正常人的体温约为 36.8℃
C.—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0kg
B.成年人的手掌厚度约为 10cm
D.成年人脉搏跳动的时间间隔约为 0.2s
16.超市的购物小车被推开后,向前运动,最终停下来。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小车的推力越来越小
C.刚离开手的小车相对于货架是运动的 D.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离开人手后的小车不受力的作用
17.假设导体没有电阻,当用电器通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炽灯仍然能发光
C.电饭锅仍然能煮饭
B.电动机仍然能转动
D.电熨斗仍然能熨衣服
18.下列事例中利用惯性的一组是(
)
①汽车行驶时,司机系着安全带
②火车进站前,撤去动力,仍能进站
③上岸后的鸭子,振动翅膀,把身上的水抖掉
④比赛中,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冰壶在冰面上继续向前运动
A.②③④
C.①②④
B.①③④
D.①②③
19.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图 6 所示为小明发明的太阳
能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B.先汽化,后液化
D.先汽化,后凝固
A.先熔化,后液化
C.先升华,后凝华
20.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 7 所示),小
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透镜 5cm 时,成正立的像
B.当物体距透镜 15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 20cm 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 20cm 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21.在图 8 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 S 后,在滑片 P 向右滑动过程中,各电表示数变化正确的是(
)
A.A1、A3 示数不变,A2、V 示数变小
B.A1、V 示数不变,A2、A3 示数变大
C.A1、A2、V 示数不变,A3 示数变小
D.A2、V 示数不变,A1 示数变小,A3 示数变大
22.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为 甲、乙的液体。今有 A、B 两个实心小球,质量分别为 mA、mB,体积分别为
VA、VB,密度分别为A、B。已知它们的密度关系为甲>A>B>乙,则
A.若 VA=VB,将两球都放入甲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相等
B.若 VA=VB,将两球都放入乙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A:B
C.若 mA=mB,将 A、B 两球分别放入乙、甲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相等
D.若 mA=mB,将 A、B 两球分别放入甲、乙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B:乙
二、填空及简答题(每空 1 分,共 18 分)
23.针对图 9 所示的实验装置及探究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问题:为什么要使小车从同一高度自由滑下?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题: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怎样的运动?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机械能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你能解释“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吗?请你在图 10 中用光学知识画图说明。若井中有水,井底青蛙的位置不
变,由于________,青蛙观察到的井上范围将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小明利用如图 11 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甲、乙两瓶中装有质量与初温
相同的煤油,甲瓶中铜丝的电阻比乙瓶中镍铬合金丝的小。
(1) 为 了 在 较 短 的 时 间 内 达 到 明 显 的 实 验 效 果 , 小 明 选 用 煤 油 而 不 用 水 做 实 验 , 主 要 是 由 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乙瓶中的温度计示数升高的快,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乙瓶中的温度计示数变化了 10℃,镍铬合金丝消耗了 3.3×10-3kW·h 的电能,烧瓶中煤油的质量是
________。[已知 c 煤油=2.1×103J/(kg·℃),不计热损失]
26.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 20Hz 到 20000Hz。低于 20Hz 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 20000Hz 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
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申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
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
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l 5 脚 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
声所用时间为 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_________m。
27、2011 年 3 月 14 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冷却系统的故障,导致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1)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
(2)下面是核能发电中能量转化的过程,请将其补充完整。
(选填“裂变”或“聚变”)释放能量来发电的。
核能
机械能
电能
(3)“福岛核泄漏”事件引发了广泛的争议。请你对发展核电简述自己的观点。
28、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 12 所示实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
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从蒸气中移开,火柴燃着了。
(1)A 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则烧瓶内沸水的温度应
。
。
(2)B 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是:
(3)火柴为什么移离蒸气才能燃烧?
。
。
。
。
,再分别加入洗洁
性。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
2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将面粉、食盐、食用油 3 种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精振荡,能出现乳化现象的是
(2)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 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
菌消毒的是方法是
(3)金属钛(Ti)及钛的合金被认为是 21 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地壳中的钛主要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其中钛
元素的化合价是+4 价,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4)防止铁制品锈蚀需要了解铁锈蚀的条件。铁锈蚀的条件是:
30、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推断物质的组成,是认识物质的一种方法。研究水的组成就是利用了这种方法。电解水实
验结果如图 13 所示。
(1)根据实验中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确定了水是由
组成。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2)已知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通过生成氢气和
氧气的体积比为 2︰1,推求出水分子组成中
为 2︰1,经进一步科
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 H2O。
(3)写出此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31、A~G 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14 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 A 为金属氧化
物,E、F 为金属单质,且 F 为紫红色,化学反应②和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
请按要求填空:
(1)物质 C 的化学式为
(2)写出反应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
。
(4)E、F 和氢由强到弱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三、实验探究题(7 分)
32.身边处处有物理。参照事例将表格补充完整。
。
示例
1
2
所选器材
主要实验过程和观察的现象
研究的物理问题
空 饮 料 瓶 、
水、锥子
用锥子在饮料瓶的不同高度处扎几个小孔,
将水倒入瓶中。观察水流射出的远近
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
关系
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电池、导线、
小磁针
33.下表是小明测一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收集的有关数据。
动滑轮重
G 动/N
物重
G/N
钩码上升
高度 h/m
1
2
3
0.5
0.5
0.5
1
2
4
0.1
0.1
0.1
动力
F/N
0.7
1.1
2
动力作用点移
距离 s/m
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
0.3
0.3
0.3
47.6%
60.6%
(1)请在图 15 中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3)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提升的物重增加时,除克服动滑轮重所做的额外功外,其它额
外功将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进一步分析可知,在动滑轮和绳重一定的情况下,该滑
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和_________有关。
(4)第一次实验中,钩码上升 0.1m 所用的时间为 1.5s,则动力的功率为_________W。
34.图 16 是小明设计的测量一小灯泡额定功率的电路图。已知定值电阻 Ro=15 ,滑动变阻器 R(20 1A),电
源电压为 18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6V、额定功率约为 3W。
(1)闭合开关 S 前,滑片 P 应滑到最_______。(选填“左端”或“右端”)
(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 17 的实物图补充完整。
(3)小明正确连接电路后,进行实验。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指针如图 18 所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_______A,其额定功率为_______W。
(4)电路中定值电阻 Ro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完成上述实验后,小红发观电流表已坏,她利剩余器材和老师又给的两个开关 S1、S2 及导线,也完
成了对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测量。请你在右侧的虚线框内画出小红完成实验设计的电路图。
35、在一次实验课上,各小组同学在不同地点找来的小石块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小明发现,相邻小组气体产生的速率比自己小组的快。小明将这一情况报告老师,老师鼓励他们对此问题共同探
究。
【提出问题】影响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速率的因素是什么?
【作出猜想】①不同地点石块中碳酸钙含量不同;
。
②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
③还可能是
。
【设计实验】
(1)验证猜想①是否成立,要设计的实验:分别取大小相同、质量相同、
的稀盐酸进行实验。
(2)验证猜想②是否成立,对盐 酸的要求是
【交流讨论】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气泡产生的剧烈程度,粗略地比较反应速率。若要做到精确比较,应该测量的
实验数据是
【拓展延伸】上述实验中,小明采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用此方法探究“催化剂对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的反应速率的影响”,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答出两点即可)
四、计算应用题(5 分)
36、已知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 化银(AgCl)沉淀和硝酸钠。为测定某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
将生理盐水样品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混合,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的石块,加入质量相同、
。
。
等。
实验数据
生理盐水样品的质量
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 过滤后剩余溶液物质量
130g
40g
167.13g
反应前
反应后
(1)反应后生成氯化银的质量为
(2)计算该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
37.一块写有校训的花岗岩石料质量为 31.8t、密度为 2.65×103kg/m3,立在用砖砌成的长 4m、宽 2m、高 0.5m
的水平基座上(如图”所示),石料与基座的接触面积为 2.12m2。已知砖的密度为 2.05×103kg/m3,基座砖缝中
水泥砂浆的密度与砖的密度相同。(g 取 10N/kg)
g。
求:(1)花岗岩石料的体积;
(2)石料对基座的压强;
(3)石料对基座与基座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38.图 20 是小明设计的调光电路图,他将粗细均匀的电阻丝 AB 通过滑片 P 连入电路,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6V。闭合开关 S 后,滑片 P 从最左端 A 滑到最右端 B 的过程中,小灯泡的 I—U 关系图像如图 21 所示。(电阻丝
AB 的阻值不随温度变化)
求:(1)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2)电阻丝 AB 的阻值;
(3)当 AB 连入电路的阻值 R1=2.5 时,灯泡消耗的功率为 3.2W,此时灯丝的阻值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