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资料共18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 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7 分) 1.(2 分)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 科学防疫中流抵柱,医护逆行大爱无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抄写,注意用正楷抄写,做到美观、规范、正确。 参考答案:答案: 抵﹣﹣砥 僵﹣﹣疆 科学防疫中流抵柱,医护逆行大爱无僵。 点拨:做本题时,注意正楷书法要笔划平正,结体整齐,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体。 2.(2 分)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宁”襄一家亲,恩情永难忘!在疫情防控最危急最艰难的时刻,宁夏、辽宁医疗队驰援襄阳,用血肉 之躯筑起了护佑生命的钢铁长城!正是你们的勇气和坚守,才有了襄阳生产生活秩. zhì 序的快速恢复。 600 万襄阳人民将永远铭. míng 记这种深情厚谊,永远感激!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解答字音、字形,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 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参考答案:答案: zhì míng 点拨:解有关汉字的考题时,一要注意正确识记和理解常用汉字的音形义,二要注意区分同音字和多音 多义字。 3.(2 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港版国安法”将为香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石。 B.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们要瞄准..突出问题,精准施策。 C.看着他那极其夸张的滑稽表演,观众们都忍俊不禁....地哄堂大笑起来。 D.学海无涯,艺无止境。习艺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方能成为名家大师。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易错点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词语理解不正确。
参考答案:ABD.正确; C.有误,忍俊不禁:忍不住笑,词义和“大笑起来”重复; 故选:C。 点拨: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具体 语境中,每个词就只能有一个确定的意义。 4.(2 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B.中国古代有许多自强不息的故事,如“范仲淹闻鸡起舞”“祖逖断齑画粥”等。 C.“为了防止疫情反弹,市防控中心要求全市各单位制定更加严格的防控措施。”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D.“他在网课学习期间没有耽误一节课。”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没有耽误课”。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句子主干、病句辨析和修改。 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根据平时积累,结 合选项内容,逐项研读解答即可。 参考答案:ACD.正确; B.有误,“闻鸡起舞”的是祖逖,“断齑画粥”的是范仲淹; 故选:B。 点拨: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广博的积累,平时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 答题的准确率。 5.(2 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同时,在景区的引领下,周边农家乐、采摘园、酒店等旅游相关行业蓬勃发展,近 3 年累计纳税 7855 万元,有效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②5 年来,为创建 5A,襄阳市委、市政府组织专班,协调指导,强有力地保障了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 ③此外,景区员工也增至 253 人,其中本地员工占总数的 80%,有效促进了社会群体就业。 ④古隆中景区创 5A 成功,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社会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⑤如今,焕然一新的古隆中景区已经成为弘扬诸葛亮精神、传扬三国文化的重要基地,2019 年接待国内 外游客 106 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 7200 万元。 A.②③①⑤④ B.④②⑤③① C.②④①③⑤ D.④⑤①③②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的排序。解答此地,要在对文段意思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排序,首先确定首尾句,然 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 参考答案: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读这五个句子,可知本 语段介绍的是“古隆中景区创 5A 成功”,按照论述的层次关系来写,所以确定④是首句,紧接着介绍政
府所做的工作②,最后分别介绍成功后带来的成效⑤③①.所以顺序为④②⑤③①,据此可知答案为 B。 故选:B。 点拨: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 1 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 2 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3 把握关联词的搭配。 4 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6.(7 分)诗文默写 (1)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王维《使至塞上》描绘奇特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句子是“ 大漠孤烟直 , 长河 落日圆 ”。 (4)中国古代文人为我们树立了一座座精神丰碑,有“A.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 白《行路难》)的必胜信念;有“B.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的高洁品 性;有“C.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报国之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 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参考答案:答案: (1)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重点字:蟋蟀) (2)马作的卢飞快(重点字:卢)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直挂云帆济沧海 出淤泥而不染 铁马冰河入梦来(重点字:淤) 点拨: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 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8 分) 7.(8 分)受传统文化熏染,中华英雄辈出,各领时代风骚;新冠疫情,改变了人们学习生活方式,但阻止
不了年轻一代继往开来的步伐。让我们一起走进以“传承•梦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传承经典国学】请阅读下面文字,运用对联知识,根据画线句子内容,补充下联,使之成为本次 活动的宣传标语。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国学宝藏,异彩纷呈,历久弥香。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入 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其展现永久魅力,增添时代风采。要让经典国学引领我们在新时代茁壮成长, 助圆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梦想。 上联:传统文化展魅力添风采 下联: 经典国学引成长圆梦想 (2)【致敬英雄人物】“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校刊《襄江韵》准备以“致敬英雄人物”为主题出 一期专刊,请仿照栏目一、栏目四,再设计两个栏目名称。 栏目一:英雄故事最励志 栏目二: 英雄生平最平凡 栏目三: 英雄行为最崇高 栏目四:英雄歌曲最响亮 (3)【引领生活新风】综合探究下面两则材料,说说你的发现。 材料一 科学研究表明,病原微生物可以借助筷勺传播,引起交叉感染。合餐为健康埋下隐患, 可使多种病毒、细菌在就餐者之间传播,在相互夹菜时不经意地传染给他人。 材料二 今年新冠疫情期间,某网站对公众分餐情况先后进行了三次调查,近万名网友积极参与。 下面是调查统计表: 分餐情况调查统计表 调查时间 1 月 15 日 2 月 8 日 3 月 26 日 居家分餐占比 外出分餐占比 5.8% 10.7% 27.9% 45.6% 40.4% 65.2% 我的发现: 新冠疫情让更多人越来越重视分餐,分餐有利于健康,能有效地阻止病毒、细菌在就餐者 之间传播。 (4)【倾诉后浪心声】五四青年节期间,一段名为《后浪》的演讲视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演讲者用一 句“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的评语,给予了后浪(年轻人)充分的肯定,激 发起后浪追逐梦想的热情。但是,也有人说现在不少年轻人精神颓废、不思进取,这样的夸赞太过了。 为此,班长组织同学们对演讲者的评语展开讨论,大家踊跃发言。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
请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把乙同学的发言补充完整。 同学甲:我不赞成演讲者的观点。现在确实有不少年轻人没有梦想,他们整日沉湎于网络游戏,荒废了 学业。 同学乙:我赞成演讲者的观点。我们新一代年轻人有责任,有担当, 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 肺炎疫情,全国各族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踊跃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国青年成为这不寻常年份 里最闪耀的新星,他们的担当、勇气、智慧赢得了举国上下的信赖与赞誉。 解析:(1)本题考查对对联的能力。阅读题干中所给的语段,可知上联“传统文化展魅力添风采”是根 据“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其展现永久魅力,增添时代风采”一句压缩拟写的,根据画线句 子“要让经典国学引领我们在新时代茁壮成长,助圆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梦想”,以及对联对上下联结构、 内容的要求,“传统文化”可对出“经典国学”,“展魅力添风采”可对出“引成长圆梦想”。 (2)本题考查栏目的设计与名称的拟写能力。栏目的设计首先要以“致敬英雄人物”为中心来确定内容, 栏目一是讲述英雄的故事,栏目四是展示歌唱英雄的歌曲,据此可想到介绍英雄的生平、评价英雄的行 为,等等。想好了栏目内容,再参照所给的栏目一、四的名称格式拟写出对应的名称,如:英雄生平最 平凡,英雄行为最崇高。 (3)本题考查材料的探究能力。材料一,指出合餐相互夹菜会让多种病毒、细菌在就餐者间传播;材料 二给出“分餐情况调查统计表”,其中的数据表明,新冠疫情让更多人认识到分餐对健康的重要性。将这 两点信息用一句话简洁地表述,即为:新冠疫情让更多人认识到分餐有利于健康,能有效地阻止病毒、 细菌在就餐者之间传播。 (4)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能力。根据题意可知,此处要为“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 轻人”提供支持的理由。根据平时的生活积累,表述出年轻一代积极有作为的具体表现,注意语句的连 贯、简洁即可。 参考答案:答案: (1)经典国学引成长圆梦想 (2)栏目二:英雄生平最平凡 栏目三:英雄行为最崇高 (3)新冠疫情让更多人越来越重视分餐,分餐有利于健康,能有效地阻止病毒、细菌在就餐者之间传播。 (4)示例: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族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踊跃投身疫情 防控阻击战中。中国青年成为这不寻常年份里最闪耀的新星,他们的担当、勇气、智慧赢得了举国上下 的信赖与赞誉。 点拨:对联的基本要求: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 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
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 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 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三、阅读与欣赏(45 分) 8.(6 分)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名著选文,完成文后习题。 行者听见道:“这个呆根,这等胡说,可不唬了师父?等老孙再去看看。”他把棍藏在身边,走上 前,迎着怪物,叫声:“老官儿,往那里去?怎么又走路,又念经?”那妖精错认了定盘星,把孙大圣也 当做个等闲的,遂答道:“长老啊,我老汉祖居此地,一生好善斋僧,看经念佛。命里无儿,此生得一个 小女,今早送饭下田,想是遭逄虎口。老妻先来找寻,也不见回去,全然不知下落,老汉特来寻看。果 然是伤残他命,也没奈何,将他骸骨收拾回去,安葬茔中。”行者笑道:“我是个做虎的祖宗,你怎么袖 子里笼了个鬼儿来哄我?你瞒了诸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是个妖精!”那妖精唬得顿口无言。行者掣出 棒来,自忖道:“若要不打他,显得他倒弄个风儿:若要打他,又怕师父念那话儿咒语。”又思量道:“不 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师父捞去,却又不费心劳力去救他?还打的是!就一棍子打杀他,师父念起 那咒,常言道:‘虎毒不吃儿’.凭着我巧言花语,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好大圣,念动咒 语,叫当坊土地、本地山神道:“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师父,这一番却要打杀他。你与我在半空中作证, 不许走了。”众神听令,谁敢不从,都在云端里照应。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 (1)上面文字选自吴承恩的《西游记》,这部小说被鲁迅先生称为“ 神魔小说 ”。 (2)选文是《西游记》中一个精彩故事的片段,这个故事是 三打白骨精 。 (3)读《西游记》最宜精读和跳读并用。比如通过仔细揣摩选文中悟空的言行举止,可知悟空的性格特 征是 机智 (一种即可),这样的读书方法就叫 精读 。 (4)《西游记》和《水浒传》都是中国古代经典名著。下列关于这两部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A.《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个个本领高强。大徒弟孙悟空会三十六般变化,筋斗云一翻就是十万八千 里。 B.《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一行历经千难万险终得正果,唐僧、孙悟空分别被如来佛祖封为旃檀功德佛 和斗战胜佛。 C.《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 失败的全过程。 D.《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梁山好汉形象,尤以宋江、吴用、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達等 人最具神采。
解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结合积累作答。 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吴 承恩。这部小说被鲁迅先生称为神魔小说。 (2)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的把握。选文是《西游记》中一个精彩故事的片段,三打白骨精。 (3)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的把握。通过对语段精读,仔细揣摩选文中悟空的言行举止,特别是找来众神作 证可以看出孙悟空的的机智。 (4)根据对两部名著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可知: A.错误,孙悟空会七十二般变化; BCD.正确; 故选:A。 答案: (1)神魔小说 (2)三打白骨精 (3)机智 精读 (4)A 点拨: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 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 拈来,得心应手。 9.(4 分)古诗赏析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末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毗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本诗题为“望岳”,诗文中没有一个“望”字,但每一句都围绕“望”展开。 B.诗的开篇两句采用问答的形式,主要是从远望的角度写泰山的高大与历史悠久。 C.诗的三、四句写望中所见,侧面描写泰山的景物,表现了泰山的高大雄奇之美。 D.诗的五、六句通过描写“云”的涌动和“鸟”的翱翔,突出了泰山的雄伟壮丽,令人震撼。 (2)杜甫写诗“语不惊人死不休“,请从炼字角度简析“会当凌绝顶“中“凌”的妙处。 解析:这是一首写景诗,通过描写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
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 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 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ACD.正确; B.有误,从开篇两句看不出泰山的历史悠久来。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的炼字能力。解答此题时要读懂句子,并能从动词的角度赏析其的妙处。“会当凌绝 顶”意思: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凌”有升、登之意,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决心和壮 志,充满乐观、豪迈之情。用词精准,言简义丰。 答案: (1)B (2)“凌”有升、登之意,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决心和壮志,充满乐观、豪迈之情。用词 精准,言简义丰。 【参考译文】 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 黄昏与白昼。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我一定 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点拨:诗歌炼字技巧: 1.体悟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是否运用修辞手法。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思考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10.(10 分)文言文阅读 公权字诚悬。幼嗜学,十二能为辞赋。元和初,进士擢第。穆宗即位,入奏事,帝召见,谓公权 曰:“我于佛寺见卿笔迹,思之久矣。”即日拜右拾遗①.穆宗政僻②,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 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历穆、敬、文三朝。文宗思之,复召为侍书,后充翰林书诏学 士。便殿对六学士,语及汉文恭俭,帝举袂③曰:“此澣濯④者三矣。”学士皆赞咏帝之俭德,唯公权无言。 帝留而问之,对曰:“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澣濯之衣,乃小节耳。”时周墀同对⑤,为之 股栗⑥,公权辞气不可夺。 ﹣﹣选自《旧唐书•柳公权传》(有删改)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