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 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家鼓励发展“地摊经济”。下列地摊活动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手工刺绣 B.西瓜切块 C.露天烧烤 D.冰冻凉粉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刺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西瓜切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露天烧烤过程中木条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冰冻凉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 C。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镁条 B. 放置滴管 C. 稀释浓硫酸 D. 读取液体体积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点燃镁条要用坩埚钳夹住镁条的一端,把另一端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中引燃,不能用手拿着镁条,故 A 错误; B、滴管不能直接横放在桌面上,防止腐蚀桌面或者造成药品污染,故 B 错误;
C、稀释浓硫酸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 C 错误; D、读取液体体积时量筒要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要与液体凹面相平,故 D 正确。 故选 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7,溶液呈酸性 B.活性炭吸附可降低水的硬度 C.无色透明液体都是溶液 D.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分子停止运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酸性溶液 pH 小于 7,pH<7,溶液呈酸性,A 正确。 B、活性炭吸附可去除有颜色、有气味的杂质,但不可降低水的硬度,B 错。 C、水是无色透明液体,但不是溶液,C 错。 D、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分子还在运动,D 错。 故选:A。 4.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A.3H 表示三个氢元素 B.2Na+表示两个钠离子 C. 表示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 可知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5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3H 表示三个氢原子,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选项错误; B、2Na+表示两个钠离子,选项正确; C、图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选项错误; D、由图可知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4.94,原子序数为 25,选项错误。 故选 B。 5.瑞德西韦(C27H35N6O8P)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下列有关瑞德西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瑞德西韦属于氧化物 B.瑞德西韦由五种元素组成 C.瑞德西韦相对分子质量为 602g D.瑞德西韦中含有 35 个氢原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瑞德西韦是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说法错误。 B、瑞德西韦是由 C、H、N、O、P 五种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 C、瑞德西韦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7×12+35×1+6×14+8×16+31=602,单位是“1”,不是“g”,说法 错误。 D、瑞德西韦是由瑞德西韦分子构成的,1 个瑞德西韦分子含 35 个氢原子,说法错误。 故选:B。 6.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节约资源 B.物质分类 ①生活垃圾,应分类投放 ①生铁、硫、红磷均为单质 ②超市购物,提倡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②甲烷、75%酒精、食醋均为混合物 C.物质构成 D.性质用途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①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能做燃料 ②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 ②熟石灰溶于水呈碱性,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①生活垃圾,应分类投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②超市购物,提倡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减少塑料 制品的使用,减少因不可降解的塑料引起的白色污染,选项正确; B、①生铁是铁的合金,是混合物,②甲烷是纯净物,选项错误; C、②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选项错误; D、①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能做助燃剂,不能做燃料,选项错误。 故选 A。 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B.降低温度可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向 80g 水中加入 20g 甲,溶解后其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图示可知,t1℃时,甲、丙的溶解度相等,故 A 正确; B、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所以降低温度时,丙的不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故 B 错误; 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 方法提纯甲,故 C 正确;
D、t2℃时,甲的溶解度为 50g,向 80g 水中加入 20g 甲能全部溶解,溶解后溶质质量分数为 20g 20g+80g  100%=20% ,故 D 正确。 故选 B。 8.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的质量比是 1:7 C.甲分子是由五种原子构成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Cl 4  2H 2 高温 Si 4HCl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iCl +2H 4 2   高温   Si+4HCl ,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 A、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属于置换反 应,不符合题意; B、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乙与丙的质量比为(2×1×2):28=1:7,不符合题意; C、由物质的构成可知,甲物质的一个分子是由 5 个原子构成,符合题意;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Cl 4  2H 2 高温 Si 4HCl 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硫酸钡和氯化钠固体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
B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 加入足量的碳酸钙,过滤 C 验证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溶液中,观察现象 将打磨过的铝丝和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到硫酸亚铁 鉴别溶液: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钠 不用其它试剂,将四种溶液分别取样,两两相互混合, D 溶液、氯化铵溶液 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硫酸钡不溶于水,加足量水溶解,氯化钠溶于水,过滤得到硫酸钡固体,经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 硫酸钡;氯化钠溶液经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不符合题意; B、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难溶于水的碳酸钙,能 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C、将打磨过的铝丝和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Al 能置换出 FeSO4 溶液中的铁,而 Cu 不能,说明它们的活动性大小是 Al>Fe>Cu,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氯化铵溶液,将四种溶液分别取样,两两相互混合,可 以观察到有两种溶液混合会产生沉淀,这组是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有两种溶液混合会产生有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这组是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铵溶液;但是不能具体区分它们,无法鉴别,符合题意。故选 D。 10.现有某铁样品 5.6g,含有的杂质为镁、锌、铜中的两种或三种。向其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9.8%的稀硫酸,产生氢气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①恰好完全反应时,一定没有固体剩余 ②x 的值为 0.2 ③铁样品中可能含有镁
④M 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 2 种或 3 种溶质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答案】A 【解析】 【分析】 100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消耗铁镁锌的质量分别为: 4  H 2 2 100g 9.8% 0.2g H SO 2 98  4  H SO 2 98  Fe 56 x 100g 9.8% x=5.6g  Mg 24 y y=2.4g 4 H SO 2 98  100g 9.8% 100g 9.8% 4 H SO 2 98   Zn 65 z z=6.5g 和 100g 稀硫酸反应的金属 5.6g,可能杂质是镁和铜,可能是镁、锌,可能是镁、锌、铜的混合物。 【详解】 ①假如是镁、锌、铜的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时,一定有固体剩余,选项说法错误。 ②由分析可知,生成氢气质量 0.2g,x 的值为 0.2,选项正确。 ③由分析可知,样品中含有杂质可能是镁和铜,可能是镁锌,可能是镁锌铜的混合物,样品中一定有 镁,选项说法错误。 ④M 点表示硫酸过量,样品中含有杂质可能是镁和铜,可能是镁锌,可能是镁锌铜的混合物,对应的溶 液中含有的溶质是硫酸,硫酸亚铁,硫酸镁,可能还含有硫酸锌,选项说法错误。 故正确说法一个,故选:A。 请点击修改第 II 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 第 II 卷(非选择题) 11.化学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用下列物质或元素的字母序号填空: A 金属材料 B NH4NO3 C 有机合成材料 D 钙元素 E 糖类 (1)疫情期间,为防止病毒传播,小明出门购物时戴上了口罩和一次性塑料手套,在市购买了大米等 物品,则大米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素为_________________,口罩中的金属条属于_________________,制手 套的塑料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作物缺氮元素,可向土壤中施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年人为预防骨质疏松,应多吃含有______________的食物。 【答案】E A C B D 【解析】 【分析】 【详解】 (1)大米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素为糖类,口罩中的金属条属于金属材料,制手套的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 料,故选:E;A;C。 (2)硝酸铵属于氮肥,农作物缺氮元素,可向土壤中施加硝酸铵,故选:B。 (3)老年人缺钙,容易骨质疏松,应多吃含钙元素食物,故选:D。 12.2020 年 6 月 23 日 9 时 43 分,我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北斗系统第 55 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预定 轨道,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是一种三级大型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 它的第一、二级使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其反应原理为: C H N 2N O  2 2 8 2 点燃 4 2CO 3X 4H O   2 2 ,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产生推力,第三级则使用效能更高的液氢 和液氧作为推进剂。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四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物质 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火箭第三级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H O  2 点燃 2 2H O 2 【答案】+4 N2 【解析】 【分析】 【详解】 (1)四氧化二氮中氧呈-2 价,根据化合价规则计算,氮呈+4 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 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 2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6 个氮原子、8 个氧原子,反应后 2 个碳原子、8 个氢 原子、8 个氧原子,还差 6 个氮原子,X 的系数为 3,所以 X 为 N2。 (2)火箭第三级中发生反应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2 2H O  点燃 2 2H O 2 。 三、实验题 13.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 X,X 为氢气、氧气或二氧化碳。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