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2年福建厦门大学经济统计学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2 年福建厦门大学经济统计学考研真题 第一部分∶企业经济统计学(5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答题时只须写明 题号和正确答案序号即可。40%) 1.行业分类的标志有∶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 ②产品的经济用途的同类性 ③生产技术过程的同一性 ④生产使用的原材料的一致性 ⑤生产能力大小 2、概括性表示工业产品的方法是∶ ①混合量 ②实物量 ③标准实物量 ④定额工时产量 ⑤工业增加值 3.从价值构成上看∶ ①工业总产值大于工业商品产值 ②工业商品产值大于工业增加值 ③工业增加值大于工业净产值 ④工业净产值大于工业增加值 ⑤工业增加值大于工业商品产值
4.工业总产值∶ ①允许企业内部转移价值重复计算 ②不允许企业内部转移价值重复计算 ③允许企业间转移价值重复计算 ④不允许企业间转移价值重复计算 ⑤只能按现行价格计算 5.企业工业增加值的大小变化∶ ①受企业生产起点变化的影响 ②不受企业生产起点变化的影响 ③可以反映企业生产工作量的大小变化 ④不能反映企业生产工作量的大小变化 ⑤可以反映企业生产规模的变化 6.工业净产值中的税金包括∶ ①增值税 ②营业税 ③城乡维护建设税; ④消费税 ⑤所得税 7.工业总产值∶ ①受企业产品结构变化影响 ②受地区专业化协作程度影响 ③是工业产品的国民经济周转额
④可用于分析工业在生产过程的内部联系 ⑤包括工业净产值或工业生产净值. 8.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①实物产品和生产性作业都能用货币单位计量 ②实物产品和生产性作业都能用实物单位计量 ③只有实物产品能用实物单位计量 ④只有生产性作业能用货币单位计量 ⑤生产性劳务只能用货币单位,而不能用实物单位计量 9.反映商品流转统计的指标是∶ ①国内纯购进 ②商品调入 ③接收进口 ④商品销售量 ⑤商品库存量 10.递延资产∶ ①不能一次性计入本期损益 ②应当把它作为长期费用核销; ③没有实物形态 ④在以后的收入中得到补偿; ⑤在以后的生产经营中体现效益。 二、试述用"生产法"计算工业企业净产值时,其"物质消耗"的判别原则?"技术转让费"是物耗 还是非物耗?为什么?(10%)
第二部分∶国民经济统计学(50%,每大题 10%) 一、判断题(以下表述正确者划"√",错误者划"x",无须说明理由。判断正确得 1 分,错误 倒扣 1 分;不答题不得分也不倒扣分。答题时只须写明题号和正误符号即可) 1.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包括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实物运动形成社会总供给,价值运动形成社 会总需求。 2. "经济活动人口"就是指达到法定劳动年龄、正在从事有报酬工作的全部人口。 3.经济流量有"时问量纲",观测时间越长流量越大;经济存量则无"时间量纲",观测值的大小 与时间长短无直接关系。 4.按生产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基础公式为∶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消耗品购进。各部门增 加值的总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5.纯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包括三个象限,其中的核心部分是第 I 象限(中间流量矩阵). 6.投入产出表的第 I、Ⅱ象限连接在一起构成"横表",它反映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的各种投 入来源及其价值构成;第 I、Ⅲ象限连接在一起构成"竖表",它反映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生产 的货物或服务的使用去向. 7.如果某省当年的财政收支差额出现"赤字",并不意味着其政府部门当年的储蓄就是负数。 8.居民自有住宅是用于生产活动的资产,因而在国民经济统计中应该将其划归"固定资产" 9.如果某地区的"现有人口数"大于"常住人口数",则该地区的人口"净迁移数"和"净迁移率" 必为正数。 10.所有金融资产都是金融债权,都有同类的金融负债(债务)与之对应。 二、已知某国的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如下(单位∶十亿元)∶
试据此解答以下问题∶ 1.按使用法计算该国的"国内生产净值" 2.以适当方法计算其"国民净收入"和"国民可支配净收入";3.以适当方法计算其"净贷出"和" 对外金融资产净增加(即增减相抵之差额)" 三、给出以下投入产出消耗系数资料∶ 若要求 I、Ⅱ、Ⅲ部门分别提供 500、600、400 亿元的最终产品∶ (1)三个部门应分别提供多少总产品? (2)求出相应的中间流量(中间产品或中间消耗)矩阵。(解题时写出计算公式和主要步骤, 计算结果取整数) 四、给出以下简化的国民经济核算矩阵∶
试据以编制出相应的五个收付式国民经济帐户(即生产、分配、支配、积累和国外帐户)。 五、给出某地区 2001 年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单位∶亿元) 又知其 2000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 410 亿元。试根据以上资料编制该地区 2001 年的国内生 产总值价格指数和物量指数(写出计算公式和主要步骤,计算结果精确到 0.01%)。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