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河北中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理科综合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10 页,总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
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选择题时,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
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2 个小题,共 47 分。1~19 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20~22 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
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全选对的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
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
1.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A.鸡蛋
B.白菜
C.大米
D.苹果
2.图 1 所示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3.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
C.空气中的氧气极易溶于水
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
4.金银花作为一种中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有效成分之一是绿原酸(C16H18O9)。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绿原酸属于有机物
B.绿原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绿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1 个绿原酸分子含有 9 个氧分子
5.2021 年 12 月 9 日,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中航天员介绍,他们所需的部分水是由呼
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实现了循环利用,图 2 是该反应的示意图。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和丁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 1:3
C.丁可电解生成供航天员呼吸的氧气
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丙质量比为 1:1
6.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B
C
D
鉴别 H2O2 溶液和 H2O
加入 MnO2
鉴别 NaCl 溶液和 NaOH 溶液
滴加 CuSO4 溶液
除去 H2 中混有的少量 CO
通过灼热的 CuO
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氧化铁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7.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该过程中
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 3 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N 点时的溶液一定呈红色
B.P 点时的溶液能与纯碱发生反应
C.M→N 过程中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
D.M→P 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钠不断增加
8.2021 年河北省 PM 2.5 平均浓度同比下降 15.3%,改善幅度为“十三五”以来最高。下
列举措不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开发利用新能源
C.提高森林覆盖率
B.推进低碳交通运输
D.增高炼铁厂的烟囱
9.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过程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甲骨刻字 B.烧制陶瓷
C.粮食酿酒
D.火药爆炸
10.树立安全意识,掌握科学知识,做到“加强防范,守护生命”。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
的是
A.加油站、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
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C.更换灯泡时,不必断开电源开关
D.在高速公路上,汽车超速行驶
11.如图 4 所示,封闭在注射器中的空气被压缩后,气体分子的
A.个数减少
B.质量减小
C.间隔减小
D.种类减少
12.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应放在标尺的最大刻度线处
B.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应使用镊子
C.被测物体的质量总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
D.称粉状物体质量时,可以将其直接放在盘中
13.分类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蜡、铁和玻璃都是晶体
B.汽水、冰水和矿泉水都是混合物
C.人体、大地和石墨都是导体
D.金刚石、不锈钢和黄金都是金属材料
14.对图 5 所示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甲:头发被带电的气球吸引,说明头发原来一定带电
B.乙: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丙:一段时间后,只有①中铁钉生锈,说明铁生锈与水有关
D.丁:干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15.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只圆珠笔的质量约为 500 g
B.教室中课桌的高度约为 75 cm
C.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 5 s
D.河北省 12 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 25℃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17.图 6 所示是小明家的一个插线板,他在使用中发现:插线板上的开关闭合时插孔能提供
工作电压。图 7 中电路的连接符合上述要求及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18.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工人利用滑轮组将重 380 N 的建筑材料提升到楼顶,如
图 8 所示。已知工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200 N,建筑材料在 5 s 内匀速上升 5 m,
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滑轮所受重力为 10 N
B.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 2000 J
C.工人所用拉力的功率为 380 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95%
19.2022 年 5 月 14 日,一架国产 C919 大飞机(如图 9 所示)从浦
东机场起飞,经过 3 个多小时的飞行后安全降落,这标志着即
将交付的首架 C919 大飞机首飞试验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在升空过程中,飞行员的重力势能逐渐增大
B.飞机从起飞到安全降落的整个过程中,飞行员的动能一直保持不变
C.飞机从起飞到安全降落的整个过程中,飞机的机械能一直保持不变
D.飞机降落后,在水平跑道上滑行过程中,飞机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0.图 10 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21.小明利用如图 11 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
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适当位置,调整光屏到
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
测出物距 u 和像距 v,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物距 u/cm
像距 v/cm
1
60
12
2
30
15
3
20
20
4
15
30
5
12
6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20 cm
B.从第 1 次实验到第 5 次实验,成在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大
C.当 u=45 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
D.第 5 次实验后,在贴近凸透镜左侧放一眼镜片,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成清晰
的
像,则眼镜片对光起会聚作用
22.图 12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小灯泡 L 上标有“12
V 12 W”字样,滑动变阻器 R0 的最大阻值为 20Ω,a、b
为电流表、电压表其中之一,且不相同。只闭合开关 S1,
滑片 P 置于左端,电流表示数为 1 A;再闭合开关 S2、
S3,移动滑片 P,电流表示数始终为 1 A。已知灯泡电阻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为电压表
B.电源电压为 12 V
C.只闭合开关 S1,若电流表示数为 0.5 A,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12 Ω
D.将 a 与 R0 互换,开关均闭合,移动滑片 P,滑动变阻器功率的最小值为 7.2 W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 9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31 分)
23.2022 年 2 月 4 日,来自河北省阜平县大山深处的 44 名孩子,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用
希腊语唱起《奥林匹克颂》,如图 13 所示。他们用歌声走
出了大山,走到了世界面前。孩子们的天籁之音是由他们
的声带产生的。我们能够从伴奏中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
声音,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世界各地的部分电视
用户是利用卫星接收和发射的信号来收看现场画面的。
24.在劳动课上,小明利用钳子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
升高,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铁丝内能的。如图 14 所示,在剪
断铁丝的过程中,钳子是一个(选填“省力”或“费力”)杠
杆。
25.雨过天晴,地面上会出现建筑物的影子,影子是由于形成的。
通过地面上一层薄薄的积水还可以看到建筑物的像,如图 15 所
示,像的大小与建筑物的大小。一些建筑物外部采用了玻璃幕墙
作为装饰,强光照射到玻璃幕墙时会发生
反射,造成“光污染”。
26.如图 16 所示,甲、乙两辆高铁列车相向行驶,以甲车为参
照物,乙车是的。行驶的列车不提供动力后还能继续向前
运动,原因是。目前我国正在打造比飞机还快的“超级高
铁”,若“超级高铁”以 4000 km/h 的速度沿地球赤道绕
一圈所用时间约为 h。(已知地球赤道周长约为 40000 km)
27.一家火锅店用某种材质的纸折成火锅,加上水,放在点燃
的天然气炉上涮菜,如图 17 所示。天然气属于(选填“可
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纸锅中的水在沸腾过程中
温度(选填“继续升高”或“保持不变”),该温度低于纸
的着火点。若纸锅中水的质量为 1 kg,水温从 20℃升高到
100℃,则水需要吸收 J 的热量。[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4.2×103 J/(kg·℃)]
28.图 18 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①向装置内依次加入白磷和 80℃
的水,此时白磷不燃烧;②通入氧气,白磷剧烈燃烧,气球
胀大。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②中白磷剧烈燃烧时,容器内气体压强(选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
(3)对比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29.图 19 所示为某地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桑基鱼塘”的模式简图。
(1)蚕丝属于(选填“天然”或“合成”)纤
维。常用的方法区分蚕丝和纯棉两种布料。
(2)桑叶茶中富含 Ca、Fe、K 等元素,其中能
预防贫血的是。
(3)塘泥用作肥料,促进桑叶生长茂盛、叶色
浓绿,相当于(选填“氮肥”“磷肥”或“钾
肥”)的作用。
(4)桑树的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
为转化为化学能。
30.根据图 20 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粗盐提纯实验中的过滤操作。仪器 a 的名称是;若过滤后所得溶液仍然浑浊,
可能的原因是。
(2)乙是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前先用砂纸打磨铝丝的目的是;步骤②中观察到
铝丝表面的现象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是。
31.我国力争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捕获、储存、利用和转化等是实现目
标的重要途径。某小组设计的二氧化碳捕获过程如图 21 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A~G
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 C 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态的 F 俗称为。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D 的一种用途是。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4 个小题:第 32 小题 4 分,第 33 小题 6 分,第 34、35 小题各
7 分,共 24 分)
32.图 22 是小明做“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小明通过观察来判断电路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
(2)小明进行了如图 23 所示的 5 次操作,其中能产生感应
电流的是(选填所有符合要求的操作序号)
(3)完成实验后,小明认为实验现象不太明显,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措施:。
(4)利用“磁生电”工作的装置有(选填“电铃”“扬声器”“动圈式话筒”或“电
磁起重机”)。
33.小明在做“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时,利用一套器材依次完成图 24 所示的
实验,其中甲、乙图中长木板正面朝上,丙图中长木板反面朝上,长木板的反面比正面
粗糙。
(1)小明提出如下猜想: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②滑动摩擦
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如果小明要验证猜想①,他应该选择两图所示的实
验来操作;如果小明要验证猜想②,他应该选择两图所示的实验来操作。
(2)实验中,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
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
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这是利用了的知识。
(3)小明分别对猜想①②进行了实验验证。在图 24 甲、丙
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0.8 N、1.2 N,在图 24 乙实
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 25 所示,示数为 N。
小明多次实验后得出结论:接触面所受的压力越大,滑
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许多情况下摩擦是有用的,人们常常设法增大它。请写
出一个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