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贮.蓄(zhù)
锃.亮(zhèn) 狡黠.(xié)
B.憎.恶(zēng) 狩.猎(shòu) 睥睨.(lì)
C.取缔.(dì)
D.迸.溅(bèng)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恣睢.(suī)
羁绊.(pàn)
)
忍俊不禁.(jīn)
锐不可当.(dǎng)
箴.言(zhēn) 锲.而不舍(qiè)
星宿.(sù)
吹毛求疵.(cī)
A.分岐 赃物 妇孺皆知 重峦叠障
B.告罄 狼藉 姗姗来迟 拈轻怕重
C.蓦然 洁难 自出心裁 为富不人
D.赢弱 深霄 轻歌慢舞 形销骨立
3.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所给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
空气和水中的酸类,________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_____、吹拂着它,造成了许
多奇形怪状的石头。雨水落到河湖里,______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
断地_______着岸上的石壁。
A.破坏
B.腐蚀
C.腐蚀
D.破坏
冲击
冲击
冲刷
冲刷
渗入
进入
渗入
进入
冲刷
冲刷
冲击
冲击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李丽同学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B.留守学生普遍存在内向胆怯、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许多外出务工的家长却不以为然....。
C.在观众震耳欲聋的助威声中,王强首当其冲....,率先跑过终点,夺得遂宁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百米比赛的
冠军。
D.或者我们问得再直截一点,假使语言文字能够完全传达情意,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铢两悉称....,
丝毫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三年的使用,迎宾大道出现了路面坑陷、井盖松动和路灯损坏等问题。
B.《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对我非常熟悉,因为我每期必看。
C.是否选择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素质的重要标准。
D.通过在遂宁观音湖举办的以“七彩龙舟跃涪江•绿色宁立潮头”为主题的 2019 年中国龙舟公开赛(四川
•遂宁站),吸引了 10 万观众前来寻找久违的龙舟记忆。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为布置毕业晚会的场地,班长安排了七八个同学将桌椅摆放在教室的四周。
B.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利,还是埋下了隐患呢?
D.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较以往版本的教材,提高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除了 12 本必读名著之外,还
推荐了《猎人笔记》《长征》《寂静的春天》《围城》《简•爱》等自读名著。
7.把下列语句组成一段话,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
②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
③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④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
⑤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
A.④⑤①③②
B.②④⑤③①
C.④⑤③①② D.②④⑤①③
8.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B.短语主要包括: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热烈欢迎”属于偏正短语,“雄
伟壮丽”属于并列短语。
C.史书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其编写体例较多。其中,《资治通鉴》为纪传体,《战国策》为国
别体,《史记》为编年体。
D.《马说》这篇议论文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借千里马被埋没来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
才的现象,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感之情。
二、积累运用(26 分)
9.在下列横线上,规范、工整地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
(1)______,悠悠我心。(《诗经•郑风》)
(2)大漠孤烟直,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3)但愿人长久,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4)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5)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6)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7)《望岳》中化用“登泰山而小天下”,表达诗人豪情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8)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起过渡作用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作答。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①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①蒋捷,字胜欲,生活在宋、元换代之际,一生饱经战乱。宋成淳十年(1274)进士,几年后宋亡,
不仕。
(1)这首词按照______顺序,截取了词人一生中三幅富有象征性的画面,形象地表达了作者三个时期在歌
楼、客舟、______听雨的不同心情。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的画面,并说说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11.2019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 70 周年。学校团委将组织召开系列庆祝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在“不忘历史,牢记使命”的读书交流活动上,请你为大家推荐下面这部书。
书名:《红星照耀中国》
作者:______(国籍)______(人名)
推荐理由:______
(2)建国 70 年以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请你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并根据内容对出下联。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于 2018 年 10 月 23 日在广东珠海由习近平主席亲自宣布正式开通。
遂宁人凡超主持设计的这座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 55 公里,由藏于海
底的隧道、创造奇迹的人工岛、露出水面的桥组成,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上联:忆往昔连江石拱如长虹饮涧
下联:______
(3)日前发布的《2019 百度两会指数报告》显示,热点话题 TOP10 中,位列第一的是“5G”。为进一步了
解 5G 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请你根据以下提示用学生小刘的口吻,邀请主讲人为全校师生开办
一堂讲座。
讲座内容:5G 改变生活
时间:6 月 20 日下午 3 点
地点:学校礼堂
主讲人:市电信公司 张经理
主办方:光明中学校回委
三、阅读理解(40 分)
12.阅读《古蜀栈道》,完成下列各题。
古蜀栈道
刘小方
①打开古旧地图,我们就会发现,关中通往汉中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以及由汉中通往
四川的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如同一张精致斜织在秦岭山脉和大巴山脉中的大网,连接着八百里秦川
与四川盆地这两个古代的天府之国。
②秦中自古帝王之都。长期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关中地区,面临着人口剧增与生产生活资料
短缺的矛盾,而四川盆地物产丰富,两地的沟通势在必然。《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秦)昭治咸阳,因
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辐凑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南则巴蜀。巴蜀亦沃野,地
饶卮、姜、丹沙、石、铜、铁、竹、木之器。……然四塞。”对于古蜀先民而言,闭塞成为其发展的最大障
碍,关中地区是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来自北边的吸引力巨大。而北面呈东西向的米仓山和大巴山脉成
为南北相通的第一道天然屏障,汉中以北的秦岭成为第二道屏障。因此,必须穿越米仓山、大巴山,再穿
越秦岭,巴蜀先民才有可能与关中地区沟通联系。所以,打通北边的交通线是蜀道的关键。
③战国时,秦国为打通陕西到四川的道路,于公元前 267 年开始修筑褒斜栈道。这条起自秦岭北麓眉
县西南 15 千米的斜水谷,到达秦岭南麓褒城县北 5 千米的褒水河谷,全长大约 200 千米的栈道,是在峭崖
陡壁上开山破石,钻孔架木并在其上铺板而成。当时火药还没有发明,在上为绝壁、下为激流的自然条件
下,先民们先是采用“火焚水激”的方法开山破石,然后再岩壁上凿成 30 厘米见方、50 厘米深的孔洞,分
上、中、下三排,均插上木桩,接着在上排木桩上搭遮雨棚,中排木桩上铺板成路,下排木桩上支木为架,
最终于公元前 259 年完成,历时八年之久。修筑者因地制宜,创造了标准式、石积式、千梁无柱式、依坡
搭架式、凹槽式和多层立柱平梁式等多种栈道形制。这些..都反映了古人在修建古蜀栈道过程中付出的智慧
和汗水。
④蜀道的通行,使得大批钱粮赋税源源不断由四川运往长安,使先后在长安建都的周秦汉唐获得殷实
富足的统治管理基础。“国家富有巴蜀,是天府之藏。自陇右及河西诸州,军国所资,邮驿所给,商旅莫不
取给于蜀。”同时,关中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社会文明、管理体制也不断进入四川,并进而由四川延伸到
更西部的贵州、云南、青海、西藏等地,为古中国西部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古往今来,在蜀道
上来来往往的人,留下了数不清的故事,沉淀为难以统计的文化遗产,凝结成灿若星河的文化景观。这些
故事、遗产和景观,无时不在温暖着我们的精神家园,无时不在滋养着我们的文化。
(选文有删改)(1)本文运用______顺序,依次从古蜀栈道的概况、______、修建方式和_____四个方面加
以说明。
(2)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第③段最后一句中的“这些”具体指代哪些内容?
(4)第③段“这条起自秦岭北麓眉县西南 15 千米的斜水谷,到达秦岭南麓褒城县北 5 千米的褒水河谷,
全长大约 200 千米的栈道,是在峭崖陡壁上开山破石,钻孔架木并在其上铺板而成”中“大约”能否删掉?
为什么?
13.阅读《月亮村的月亮》,完成下列各题,
月亮村的月亮
吴小军
①月亮三年没回他那粤北深山里的家了,他已经在邻近深圳的一个小县城安了家,实现了进城的梦想。
前几天突然接到村民小组长从家乡的县城打来的电话,说他爸有些不得劲了。月亮决定,趁着中秋请假回
一趟,把母亲去世后一直不肯离开村子的老父亲接过去住。要不,还真拿不准啥时才回家。
②一跨上山坳,他就真切地想起了老人讲的月亮村的名是怎么来的了。真是好大个月亮!就这样银光
光、亮爽爽、突兀兀地从两座大山坳处撞入他的眼帘,撞入他的心房。
③“我回来了!”坐了几个钟头的火车,坐了一个多钟头的汽车,坐了近一个钟头的小四轮,又走了一
个钟头的山路的月亮,忘了所有的疲惫,心里豁然亮堂了起来。
④转过这个坳,是一起做泥水工的广财的家,墙头有的塌了,瓦破了,屋顶上露着的椽子黑了。房门
上还挂着几片纸,残的,月光虽然很亮,却看不出红白了。广财的孩子在城里上民办学校,前些年他爸也
没了,他可能有四五年没回村了。
⑤月亮沿着那条走了三十多年,眼下却觉有些陌生的小路下坳。陌生?是呀,怎么就陌生了呢?是三
年没走了?哦,是杂草太盛了,反射着月光,银灿灿的一片,草间这条由乱石铺成的小路,显得瘦了。
⑥下了坳,有一片稍缓的坡地,错落着几座屋子,分别是广发、兴利、黑牛、中坤等人的家,除了兴
利是木工,其他几个原先也和月亮一起做泥水工、杂工,后来各自分开,也不知散落到哪处去了。一路上,
经过了秋英、亚菊的家,屋子的窗都黑着,想是也没人在屋。这些年,村里的人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陆
陆续续飘进城里去了,有大城市,也有县城,最差的也到镇上去了。去了,也慢慢扎下了脚跟。大家都不
愿意回来。
⑦又转过一个山包,是一大片连着的庄稼地,现在全荒了。转过得水家,月亮看见祠堂了。守祠堂的
孤老头七叔公会点香火。都是岁月,都是故事。前些年,祠堂香火很盛,除了年节、醮会,村里红事、白
事都在那里上香鸣炮,禀告先人。祠堂,是一个村的中枢,是圣地哩。月亮想起了官厅前面两块石碑上刻
着的字:月出满地水,云来一天山。今天是十四,往年这时候,祠堂已经开始祭祀的一些仪式了,而眼下,
祠堂一片虚空,分明是一个孤独的老人,正在月光下品着这无边的寂寞呢。
⑧还真有个孤独的人影。一身黑,佝偻着腰,像村民常用的钩刀。一勾一勾地,这个黑影,正从这一
汪亮光里走到另一汪亮光里。
⑨“爸!”月亮吃了一惊,“爸,你在这干啥哩?”
⑩黑影稍稍抬起了头,还是钩刀一般站着。又低下了头,将手里一个东西放在祠堂与风水塘前面那块
大坪的一汪亮光里。
⑪顺着父亲的手,月亮发现,这一片亮汪汪的全是碗、盘、碟、缸之类的容器,全都装着水,从风水塘前
一直排到大坪,整整齐齐地,足足有几千个。天,这是将村里每家的吃饭的家伙都收来了呀?
⑫显然,父亲在用这些东西到塘里盛了水,又摆到了这地上。
⑬“爸,你这是干啥呀?”
⑭“月亮,那么多月亮。”父亲指着那些碗盘碟缸。是啊,每个碗盘碟缸里都有一个月亮!“月亮圆了,我
儿子该回来了,全部人都该回来了……”父亲喃喃地说。
⑮月亮一把抱住父亲,一阵心酸:“爸,我回来了!”
⑯祠堂的侧门咿呀一声开了,出来一个黑影,像月亮父亲一样的钩刀般的身子,是村里的五保户七叔公,
他就住在祠堂的侧房。他吃力地张了张嘴:“呀,是月亮回来了。”
⑰七叔公说:“村里就剩我们俩了。”他望着天上的大月亮,“你带他走吧,就剩我和它了……”
⑱银子似的月华笼罩着村庄,梦一般美丽。
⑲月亮不由泪流满面。
(有删改)(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请根据括号里的提示,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①转过这个坳,是一起做泥水工的广财的家,墙头有的塌了,瓦破了,屋顶上露着的椽子黑了,房门上还
挂着几片纸,残的,月光虽然很亮,却看不出红白了。(从描写角度)
②祠堂一片虚空,分明是一个弧独的老人,正在月光下品着这无边的寂寞呢。(从修辞方法角度)
(3)请说说文章的标题“月亮村的月亮”有何妙处。
(4)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现实生活,对文中人物月亮、广发、兴利、秋英等说说你的心里话。
14.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
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辞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
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
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
也》)【乙】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
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
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①?何故怀瑾握瑜,
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②,受物之汶汶③
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④之白,而蒙世之温蠖⑤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
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列传》)【注释】①醨:薄酒。②察察:洁白的样子。③汶汶:
浑浊的样子。④皓皓:莹洁的样子。⑤温蠖(huò):尘滓重积的样子。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①故不为苟得..也______
②被.发行吟泽畔______
③所欲有甚于.生者______
④遂.自投泪罗以死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3)请简要说说【甲】段是如何提出论点的。
(4)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像屈原一样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请你另举出一个
事例,并说说你如何理解“舍生取义”。
四、写作实践(60 分)
15.生活中,总有一些美好,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与家人共享的温馨、与朋友相处的愉
悦、与美景融合的惬意、与书籍为伴的充实……
请以“美好”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
【要求】
(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1-8、CBCDA BDC
参考答案
9、(1)青青子衿(2)长河落日圆(3)千里共婵娟 (4)夜发清溪向三峡(5)受任于败军之际 (6)生
子当如孙仲谋 (7)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8)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10、(1)时间,僧庐。 (2)画面:客船上,一个壮年男子听着雨声,望着江面,看见江面开阔,云脚低
垂,一只失群孤飞大雁在西风中哀鸣。 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孤苦漂泊中悲凉哀伤的思想感情
11、(1)示例:《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
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
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
情况。是一部畅销八十年的长征经典,并配有十余幅珍贵历史照片。是我们今天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经典
读本。 (2)示例:看今朝跨洋大桥似蛟龙入海 (3)示例:张经理,您好!我是光明中学的学生小刘,
为进一步了解 5g 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我校团委打算于 6 月 20 日下午 3 点在学校礼堂为全校
师生开办一堂讲座,想邀请您作为该讲座主讲人,好吗?
12、(1)逻辑;修建原因;作用。 (2)作引用;具体有力地说明关中和四川的沟通势在必然。 (3)采
用“火焚水激“的方法开山破石,钻孔架木并在其上铺板;修建用时长;创造了多种栈道形制。 (4)不
能。“大约”表示“200 千米”是个不确定的数值,如果删去则表示栈道的长度刚好“200 千米”,与事实不
符。“大约”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13、(1)月亮村的月亮回乡接父亲一路上的所见所感。
(2)①这个句子是对乡村的环境描写,形象地表现乡村一片破败的凄凉之景,反映乡村因人们外出谋生而
逐渐败落的社会现实。
②这个句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祠堂比作是一个孤独的老人,一语双关,即象征了乡村老人的孤苦,又暗
示了乡村如同老者走向末路,一片萧条。
(3)①一语双关,题目中的后一个“月亮”,既指山村的月亮,也指“月亮”这个人。②线索作用,“月亮”
贯穿全文,以月亮这个人的行踪为线索,也以“月亮”这一物为线索。③新颖奇特,吸引读者阅读,激发
阅读兴趣。④揭示主旨,暗示作者渴盼山村月圆人也圆的美好愿望。
(4)示例:月亮、广发、兴利、秋英,你们在城里住的很开心吗?城市繁华、拥挤,比不上你们曾经居住
的乡村吧。国家关注民生,对农村人的农业生产、居住、医疗等有许多的新举措,乡村也是发家致富的好
地方。你们回去吧,想念凭你们的勤劳、坚强,一定会将乡村建设的更加美丽,也一定会在乡村那片富饶
的土地上走向富裕,实现“中国梦”。
14、
(1)①苟且取得,指苟且偷生之意;②同“披”,披散;③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④于是,就。
(2)①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②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
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
(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
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
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
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意对即可)
(4)示例:生命诚然高贵,但是对于人来讲,仁义之所贵更重于生命,君子贤人是能够做到 为了持守仁
义而献出生命的。抗元名将文天祥不接受高官厚禄的诱惑,宁死也拒不降元,这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超越,
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提升和升华,也是中华民族所弘扬的传统美德之一。(另外如:谭嗣同“我以我血荐轩
辕”、苏武漠北气节等事例)
15、写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