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1上半年浙江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1 上半年浙江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空 1 分,共 18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教育是____________的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 2.到了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于是出现了官学、私学和____________ 三种主要的学校类型。 3. 在 教 育 目 的 中 提 出 对 人 才 的 劳 动 技 术 水 平 方 面 的 要 求 是 在 生 产 力 水 平 发 展 到 ____________以后。 4.教 育 能 将 潜 在 的 生 产 力 转 化 为 现 实 的 生 产 力 , 实 现 劳 动 力 的 再 生 产 , 这 是 教 育 的 ____________功能的体现。 5.遗传素质提供了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________。 6.“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 可以按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美国行为 主义心理学家____________的经典语录。 7.我 国 现 行 学 校 教 育 层 次 结 构 中 的 中 等 教 育 包 括 全 日 制 普 通 中 学 、 中 等 专 业 学 校 和 ____________。 8.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五育。 9.提出实用主义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0.学校的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通常是体现在____________中的。 11.通常,教育途径主要包括学校教学、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2.家庭教育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可以起到____________学校教育效应的作用。 13. 教 师 职 业 在 社 会 发 展 中 起 着 三 个 方 面 的 主 要 作 用 , 即 人 类 文 化 科 学 的 传 播 者 、 ____________、人的潜能的发掘者。 14.中央行政部门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对学生 要____________,对自己要____________,对事业要无私奉献。 15.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在教育过程中____________处于教育的中心地位。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教育观念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布鲁纳 C.陶行知 D.蔡元培 2.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利托尔诺 B.孟禄 C.斯金纳 D.华生 3.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A.社会生产 B.自然环境 C.人口数量 D.政治需要 4.“填鸭式”教学尽管所产生教育效果不佳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仍存在教育效果,这主要是因 为人具有______的本质。() A.能动性 B.受动性 C.自然性
D.社会性 5.我国现在实行的是______义务教育制度。() A.10 年制 B.9 年制 C.六三三制 D.五四制 6.社会的______决定了教育目的性质和方向。()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C.主流文化 D.政治精英 7.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课堂灌输 D.活动体验 8.师范学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 A.生产力的发展 B.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C.普及义务教育 D.社会分工细化 9.我国的中小学教师享有进修提高的权利,同时这也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这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所规定的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所规定的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规定的 D.国家最高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文件所规定的 10.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属于() A.童年期 B.少年期 C.学龄中期 D.学龄晚期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学校称为() A.校 B.塾 C.序 D.斋 E.庠 2.教育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主要有以下交流形式:() A.校际间的学术交流 B.互派留学生 C.信息高速公路
D.出国旅行 E.文艺作品交流与共享 3.在义务教育制度中必须履行教育义务的主体是() A.社会 B.家庭 C.国家 D.适龄儿童 E.企事业单位 4.教学应完成的任务主要有() A.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学校的升学率 B.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C.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D.促进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 E.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5.产生男女学生学习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生理因素 B.家庭环境 C.传统观念 D.智力因素 E.政治因素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1.学校教育
2.教育制度 3.教育目的 4.学科课程 5.课外活动 6.非智力因素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 1.文化发展对教育存在哪些主要影响? 2.简述个体身心发展不均衡性的表现。 3.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4.简述我国宪法与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试析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2.试述教师劳动的特点并就其中一个特点以实例加以说明。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