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与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四 模拟 AM 与 FM 调制解调系统
小组成员 张燕梅(学号:15352423),赵钰莹(学号:15352433)
实验分工
实验日期
班级
张燕梅:实验 1:模拟 AM 调制解调系统及其相关实验报告部分
赵钰莹:实验 2:模拟 FM 调制解调系统以及相关实验报告部分
2017-04-19
2015 级移动信息工程 1519
【实验目的】
实验 1:模拟 AM 调制解调系统
幅度调制解调技术是一种最简单的模拟调制方法,而且通过幅度调制容易理解调制的概念。本
实验通过 LabVIEW 编程产生信号频率、幅度等参数可变的基带信号和载波信号,实现 AM 调制和解
调,观察参数变化对已调信号的影响。并通过仿真运行整个 AM 调制解调系统,学习掌握代码调试
方法,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实验 2:模拟 FM 调制解调系统
利用 LABVIEW 仿真,产生基带信号频率、载波频率及频偏等参数可变的 FM 调制解调系统,
观察参数变化对被调制信号以及其 FFT 功率谱的影响。并通过仿真运行整个 FM 调制解调系统,学
习掌握代码调试方法,验证程序代码的正确性。
【实验原理】
实验 1:模拟 AM 调制解调系统
AM 调制
AM(幅度)调制是用低频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余弦波载波的振幅,使其随调制信号波形的变化
而呈线性变化。
如果信息信号可以表示为式:m(t)=Mb*cos(2πfbt+¢)
载波信号表示为式:c(t)=Ac*cos(2πfct)
1
通信原理与系统实验报告
假设载波信号与信息信号间的初始相位差¢=0。
经过 AM 调制,被调制信号就是将信息信号添加到载波信号的幅度上,可表示为:
(Ac+m(t))*cos(2πfct)
=Ac*cos(2πfct)+Mb/2*(2π(fc-fb)t)+Mb/2*(2π(fc+fb)t)
AM 解调
AM 解调通常采用包络检波法。根据调制表达式(Ac+m(t))*cos(2πfct),通过 LabVIEW 编
程得到 AM 已调制波形的包络,再去除包络中的直流分量即可得到调制信号。
实验 2:模拟 FM 调制解调系统
FM 调制
FM(频率)调制是用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信号频率变化的一种信号变换方式。载波信号的频率
随着基带调制信号的幅度变化而变化。调制信号幅度变大时,载波信号的频率也变大(或变小),
调制信号幅度变大时,载波信号的频率也变小(或变大)。
角度调制的一般原理可用下式表示:s(t)=A*cos(wct+¢(t))
其中,wct+¢(t)为已调信号的瞬时相位;¢(t)为已调信号的瞬时相位偏移;wct+d¢(t)/dt
为已调信号的瞬时角频率;d¢(t)/dt 为已调信号的瞬时角频率偏移。
频率调制满足的要求是已调信号的瞬时角频率偏移随基带信号 m(t)线性变换,即要求:
d¢(t)/dt=KFM*m(t)
其中 KFM 为频率偏移系数。通过简单的积分器,频率调制可以被简化为相位调制。
如果 m(t)=sin(2πfbt),则:SFM=A*cos(wct+(△fmax/fb)cos2πfbt)
其中△fmax 表示最大频偏吗,调制指数β=△fmax/fb
因此,FM 调制信号可以表示为:
SFM=A*cos(wct+βcos2πfbt)
=A*coswctcos(βcos2πfbt)-A*sinwctsin(βcos2πfbt)
可见:调制指数越大,瞬时频率与载波频率的偏差就越大。
FM 解调
FM 解调采用非相干包络检波方法,根据调制表达式通过 LabVIEW 编程得到 FM 已调制波形的包
络,再去除包络中的直流分量即可得到调制信号。
2
通信原理与系统实验报告
【程序设计】
1、总体程序
实验 1:模拟 AM 调制解调系统
实验 2:模拟 FM 调制解调系统
3
通信原理与系统实验报告
2、部分函数图
【实验内容】
实验 1:模拟 AM 调制解调系统
1、按(P27 1.3)的实验步骤 1 完成 AM 调制
2、按(P27)的 AM 解调原理的提示完成 AM 解调
根据实验教程,仿真信号快速 VI 与频谱测量快速 VI 及其最终对话框选项设置如下:
在前面板中设置参数如下:
4
通信原理与系统实验报告
设置好参数后,运行程序,结果如图所示。
分析:观察“AM 调制信号波形图(时域)”图可知:经过 AM 调制将调制信号加载到载波信
号上后,形成的包络恰好与基带信号一致。
观察“AM 调制信号波形图(频域)”图可知:最左边的频谱为基带信号的频谱,而右边的三
个频谱从左到右依次为下边带 fc-fb,载波 fc,上边带 fc+fb 的频谱。
观察“AM 解调信号波形图(时域)”图可知:解调后的信号与基带信号基本重合,说明运用
包络检波法解调信号成功。
改变实验参数
增大基带信号的幅度,其他参数不变
分析:如下图所示,前两幅图分别为增大基带信号幅度前的调制信号的时域图和频域图,后面
两幅图为增大基带信号幅度后的调制信号的时域图和频域图。通过观察图像可发现:增大基带信号
幅度,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调制信号在时域上的幅度随基带信号幅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频域上
不发生变化。
5
通信原理与系统实验报告
增大基带信号的频率,其他参数不变
分析:如下图所示,前两幅图分别为增大基带信号频率前的调制信号的时域图和频域图,后面
两幅图为增大基带信号频率后的调制信号的时域图和频域图。通过观察图像可发现:增大基带信号
频率,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调制信号在时域上的频率随基带信号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而频域上
也发生了右移。
6
通信原理与系统实验报告
增大载波信号的幅度,其他参数不变
分析:如下图所示,前两幅图分别为增大载波幅度前的调制信号的时域图和频域图,后面两幅
图为增大载波幅度后的调制信号的时域图和频域图。通过观察图像可发现:增大载波幅度,其他参
数不变的情况下:调制信号在时域上的幅度随载波信号幅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频域上不发生变化。
7
通信原理与系统实验报告
增大载波信号的频率,其他参数不变
分析:如下图所示,前两幅图分别为增大载波频率前的调制信号的时域图和频域图,后面两幅图为
增大载波频率后的调制信号的时域图和频域图。通过观察图像可发现:增大载波频率,其他参数不
变的情况下:调制信号频率在时域上的频率随载波信号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而频域上也发生了右移。
实验 2:模拟 FM 调制解调系统
1、按(P32 2.3)的实验内容完成 FM 的调制
2、按(P32 2.3)的实验内容完成 FM 的解调
根据实验教程,仿真信号快速 VI 与频谱测量快速 VI 及其最终对话框选项设置如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