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35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8页 / 共35页
资料共3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7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的手指不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或松开,这是在改变声音的 ( )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2.在日常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少摩擦力,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 增大摩擦力的是( ) A. 自行车车轴装有滚珠轴承 B. 运动鞋底表面刻有花纹 C. 在自行车车轮的齿轮处加注机油 D. 轮滑鞋的底部装有 滚轮 3.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因此,在科学探究 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下列叙述是事实或推论的是( ) 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 NO2 气体进入到空气中 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 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4.在探究实践创新大赛中,小明同学展示了他的“液体压强演示仪”,其主要部件是一根 两端开口且用橡皮膜扎紧的玻璃管(如图),将此装置放于水中,通过橡皮膜的凹凸程度变 化,探究液体压强规律.如图描述的几种橡皮膜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在停车场,甲、乙两辆轿车由于驾驶员的疏忽大意而发生了碰撞,甲车司机感觉背部受 到挤压,乙车司机身体向前倾斜,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甲车静止,乙车运动,乙车尾撞击甲车尾 B.甲车静止,乙车运动,乙车头撞击甲车尾 C.甲车运动,乙车静止,甲车头撞击乙车尾 D.甲车运动,乙车静止,甲车尾撞击乙车尾 6.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时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 ) A. B. C. D. 7.小红梳理反思了“磁场和磁感线”相关知识,她归纳整理如下,其中正确的有( ) ①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借助小磁针感知它的存在 ②磁感线是磁体周围空间实际存在的曲线 ③磁感线是铁屑组成的 ④地磁场的磁感线是从地球南极附近发出回到北极附近.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8.踮脚是一项很好的有氧运动(如图),它简单易学,不受场地的限制,深受广大群众的喜 爱,踮脚运动的基本模型是杠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脚后跟是支点,是省力杠杆 B.脚后跟是支点,是费力杠杆 C.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是省力杠杆
D.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是费力杠杆 9.“五•一”节期间,在南山公园平静的湖水中,小红看到了“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 的美丽画面,她所观察到的“飞鸟”和“游鱼”( ) A.都是折射而成的像 B.分别是反射和折射而成的像 C.都是反射而成的像 D.分别是折射和反射而成的像 10.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的实验中,小明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通电螺线管 M 端放有一小磁 针,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通电螺线管 M 端为 S 极 B.小磁针 N 极指向水平向右 C.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 b 端移动,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 D.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 b 端移动,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 11.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 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 12.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B.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D.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13.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 够完成的是( )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4.如图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 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 100℃的开水降温至 55℃左右的 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温到 55℃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广泛成称为“55°杯”.“55° 杯”的工作原理是( ) A.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B.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C.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D.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15.如图是小明家的部分电路,他将电饭煲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后,正在烧水的电热水壶突 然停止工作,但电灯仍正常发光,拔出电饭煲的插头,电热水壶仍不能工作,用试电笔分别 测试插座的左、右孔,氖管均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 )
A.电热水壶所在电路的 b、c 间断路 B.插座的接地线断路 C.电路的 c、d 间导线断路 D.电路的 a、b 间导线断路 二、填空题 16.核能的释放有 和 两种方式,太阳能的产生是通过 方式. 17.往车上装重物时,常常用长木板搭个斜面,把重物沿斜面推上去,如图所示,工人用 3m 长的斜面,把 120kg 的重物提高 1m,假设斜面很光滑,则需要施加的推力为 ,若 实际用力为 500N,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重物受到的摩擦力为 .(g 取 10N/kg). 18.甲、乙两只电炉标有“220V 500W”和“220V 1000W”字样,把它们串联在 220V 的电路 中.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热量较多的是 ,将它们并联在电路中,产生热量较多的是 (选填“甲”或“乙”).串联时甲电炉消耗的电功率与并联时甲电炉消耗的电功率之比 为 . 19.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 0.5kg 的水和另一种 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 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 (选填“甲”或“乙”) 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这种液体在 0~15min 内放出的热量为 .
20.各种形式的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请你仿照图中给出的两个示例,写出电能 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光能转化为内能的实例. 三、作图简答题 21.如图为吊车起吊货物的工作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动力、阻力和阻力臂. 22. 红灯停,绿灯行 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人所共知的,能否将红绿灯的作用互换一下呢? 我们平时见到的太阳光是白光,它是由红、橙、绿、蓝、靛、紫等色光组成的,白光叫 复色光,各种颜色的光叫单色光.单色光的颜色是由频率决定的,红光频率最低,波长最长; 紫光频率最高,波长最短.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会遇到大气分子、水蒸气微粒以及尘埃微粒 等障碍物.当光照射到这些微小的障碍物上,障碍物会将光波的一部分能量散射出去,而另 一部分能量将穿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光散射的强度与光波波长有关,波长越短,被散射 出去的能量越多,穿过的能量越少,在相同条件下,红、橙光穿过的能量多,蓝、绿光被散
射出去的能量多,早晚我们看见太阳时,见到的主要是太阳光中穿透厚厚大气层的红光、橙 光,所以朝阳、落日是红色的.晴朗的天空,见到的主要是阳光中被大气散射的蓝、绿光, 所以天空呈蓝色. 正因为红光在空气中散射最弱,穿透能力强,可以传到较远的地方,使车辆和行人在远 处就能发现,及早做好准备,所以用红灯表示停止和危险信号.雾天行车,车上要开黄色警 示灯,也是这个道理.可见红绿灯的作用是不能互换的.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概括指出光散射遵循的规律. (2)试着运用上文提到的知识解释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 四、实验探究题 23.下面是小明和小红的“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 G 并填入表格. (2)按如安装滑轮组,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3)拉动弹簧测力计并读出拉力 F 的值,用刻度尺测出的钩码上升的高度 h 和弹簧测力计 移动的距离 s,将这三个量填入表格. (4)算出有用功 W 有、总功 W 总、机械效率η并填入表格. (5)改变钩码上升的高度,重复上面的实验,记录并计算实验数据. 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 钩码重力 物体上升 有用功 W 拉力 F/N 弹簧测力 总功 W 总 机械效率 G/N 的高度 有/J 计移动的 /J η h/cm 3.00 5.00 8.00 18.00 30.00 48.00 10.00 60.00 2.38 2.40 2.36 2.35 距离 s/cm 9.00 21.42 84.0% 15.00 36.00 83.3% 24.00 56.64 84.7% 30.00 70.50 85.1% 1 2 3 4 6 6 6 6
实验结论:在忽略绳子的重力和摩擦的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提升物体的重力和高 度无关. 请你评价小明和小红的实验报告. (1)指出实验步骤中存在的错误和不足; (2)从理论上分析说明他们实验结论的局限性. 24.如图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 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 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沸点(℃) 物质 熔点(凝固点) 水 0 酒精 ﹣117 煤油 ﹣30 碘 113.6 沸点 100 78.5 150 184.25 铜 1083 2360 铁 1535 2750 金 1064 2500 (1)结合你的探究经历,描述小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2)交流评估时,小明查阅了部分物质的熔点、沸点(见表),他发现碘的熔点是 113.6℃, 碘的沸点是 184.25℃,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 400℃,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 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红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你针对小明 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 写出实验方案并扼要说明.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