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0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0年怀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0 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 (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量为 120 分钟,满分 100 分. (2)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3)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 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下列运算结果等于 1 的是( ) A. )3(  )3( B. )3(  )3( C.  )3(3 D. )3(  )3( 2 . 下 列 图 形 中 , 是 中 心 对 称 图 形 但 不 是 轴 对 称 图 形 的 是 ( ) 3.若 1x , 1y 2 A.2 B.4 ,则 2 x  4 xy  2 4 y 的值是( ). C. 3 2 D. 1 2 (1 x 4.反比例函数 y  x  )0 的图象如图1所示, 随着 x 值的增大, y 值( ) A.增大 C.不变 B.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5.在 Rt△ABC 中,∠C=90°,sinA= 4 5 ,则 cosB 的值等于 A . 3 5 B. 4 5 C. 3 4 6.函数 y  1 x  2 中,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 A. 2x B. 2x C. 2x D. 2x 7.如图2,在菱形 ABCD 中, 对角线 AC=4,∠BAD=120°, 则菱形 ABCD 的周长为( ) B.18 D.15 A.20 C.16 图 1 ( ) D. 5 5 8.某同学五天内每天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单位:小 ) 2、1,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时)分别为 2、2、3、
A.2、2 B.2、3 C.2、1 D.3、1 9.长方体的主视图、俯视图 如图 3 所示(单位:m), 则其左视图面积是( ) A.4 2m C.1 2m B.12 2m D.3 2m 10.若 0 1x  ,则 1x 、 x 、 2x 的大小关系是( ) A. x 1  x 2 x B. x  2 x 1  x C. 2 x  x x 1 D. 2 x  1 x  x 图 3 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请将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1.计算 7( )  0 1 2  =_______. 12.如图 4,已知直线 a ∥b,∠1=40°,则∠2= . 13.已知函数 y ,当 2x 时, y 的值是______. 图 4 6 x 1 2 14.在 Rt△ABC 中,∠C=90°,sinA= ,则∠A= . 15.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16.在一个袋中,装有五个除数字外其它完全相同的小球,球面上分别标有 1、2、3、4、5 这 5 个数字, 的解是 mx  ,则 m 的值是______.   m 2 3 x 4 从中任摸一个球,球面数字是奇数的概率是 . 17. 一组数据 ,3 x 1,0,   , 3 的平均数是 1,则这组数据的极差为 . 18.如图 5,在直角梯形 ABCD 中, AB∥CD,AD⊥CD,AB=1cm, AD=6cm,CD=9cm,则 BC= cm. 19.有一组数列:2, 3 ,2, 3 ,2, 3 ,2, 3 ,…… , 第 2010 个数是_______. 20.如图 6,已知直线 AB 是⊙O 的切线,A 为切点, OB 交⊙O 于点 C,点 D 在⊙O 上, 且∠OBA=40°,则∠ADC=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个小题,满分 40 分) 21. (本题满分 6 分) 22. (本题满分 6 分) 根据这个规律,那么
23. (本题满分 6 分) 如图 7,平行四边形 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 O,直线 EF 经过点 O,分别与 AB,CD 的延长线交于点 E,F. 求证:四边形 AECF 是平行四边形. 24. (本题满分 6 分) 为了进一步了解某校九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 况,体育老师对该校九年级(1)班 50 位学生进 分钟跳绳次数测试,以测试数据为样本,绘制出 频数分布表和部分频数分布直方图,图表如下所示: 图 7 情 行一 部分 请结合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1)求表中 a 的值; (2)请把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3)若在一分钟内跳绳次数少于 120 次的为测试不合格,则该校九年级(1)班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不合 格的概率是多少? 25. (本题满分6分) 如图8,AB是⊙O的直径,C是⊙O上一点, CD  于D,且AB=8,DB=2. AB (1)求证:△ABC∽△CBD; (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精确到0.1,参考数据  73.13,14.3  ). 26. (本题满分 10 分) 图 9 是二次函数 y  ( mx  2)  k 的图象,其顶点坐标为 M(1,-4). (1)求出图象与 x 轴的交点 A,B 的坐标; 图 8
(2)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 P, 使 S  PAB  5 4 S  MAB ,若存在,求出 P 点的 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将二次函数的图象在 x 轴下方的部分 沿 x 轴翻折,图象的其余部分保持不变, 得到一个新的图象,请你结合这个 新的图象回答:当直线 y  bbx (  )1 与此 图象有两个公共点时, b 的取值范围. 图 9 2010 年怀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1、解答题须按步记分; 2、本参考答案的解答题只提供了一种解法,若用其它解法可参照给分. 一、选择题: 1、D 2、B 二、填空题: 11. 16. 3 2 3 5 3、B 4、A 5、B 6、A 7、C 8、A 9、D 10、C 12. 40 13.3 14. 30 15.4 17.9 18.10 19. 3 20、 25 三、解答题 21. 解:②-①得 2 x 3x 把 代 x  3  ,6 .......... .......... .......... .......... .......... .......... .......... .......... 分3.... 入①得 .8y ……………………………………………………………5 分 因此原方程组的一个解是 …………………………………………………6 分 ,3  .8  x   y  .2x 22. 解:解不等式①,得 解不等式②,得 所以,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23. 证明:∵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OD=OB,OA=OC …………………1 分 ……………………………………………………2 分 ………………………………………………………………4 分 ……………………………………………6 分 .5x  x .5 2 CD AB // ………………………………………………2 分 ∴∠DFO=∠BEO, ∠FDO=∠EBO……………………………………………3 分 ∴△FDO≌△EBO……………………………………………………………4 分 ∴OF=OE …………………………………………………………………5 分
∴四边形 AECF 是平行四边形 ……………………………………6 分 24. 解:(1) a = (2) 补充后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所示:………………………………………4 分 18 .……………………………………………………………2 分 (3)P( 不 合 格 的 概 率)= 86  50  7 25 …………………………………………6 分 25. (1)证明:∵AB 是⊙O 的直径, ∴∠ACB= 90 ,又 CD  AB ,∴∠CDB= 90 …………………………1 分 在△ABC 与△CBD 中, ∠ACB=∠CDB= 90 ,∠B=∠B, ∴△ABC∽△CBD……………………………3 分 (2)解:∵△ABC∽△CBD∴ CB  DB AB CB . ∴ CB 2 DB  AB ∵AB=8,DB=2, ∴CB=4. 在 Rt△ABC 中, ∴ S ABC   ∴ S阴影部分 1 2  CB 1 2 AC   AC AB 1 2 S  ABC 2  BC 2  64  16  ,34 …………4 分  344  38 …………………………5 分   2 4   (8   )3  28.11  3.11 …………6 分 26. 解;(1) 因为 M(1,-4) 是二次函数 y  ( mx  2)  k 的顶点坐标, 所以 y  ( x  )1 2  4 2 x  2 x  3 ………………………………………2 分 令 2 x 2  x  3 ,0 解之得 x 1  ,1 2 x  3 . ∴A,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A(-1,0),B(3,0)………………………………4 分 (2) 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存在点 P,使 S  PAB 设 ,( yxp ), 则 S PAB   ∴ 2 y  5 4 ,8 即 y 1 2  AB  y  2 y ,又 .5 ∵二次函数的最小值为-4,∴ 5y . S  5 4 S MAB   MAB 1 2  …………………………5 分 AB  4  8 ,
当 5y 时, x  ,2 或 x  4 . 故 P 点坐标为(-2,5)或(4,5)……………7 分 (3)如图 1,当直线 y .1b ……………8 分  bbx (  )1 经过 A 点时,可得 当 直 线 y  bbx (  )1 经 过 B 点 时 , 可 得 …………9 分 .3b 由 图 可 知 符 合 题 意 的 b 的 取 值 范 围 为  b ……………10 分 1 3 图 1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