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5年四川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5 年四川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90 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 1 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 50 分) 注意事项:(1)答第 1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 上,考试结束时,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共 50 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 对一题得 2 分。 1.下列最小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总星系 2.下列大气层中,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的是 C.平流层 B.高层大气 A.对流层 D.银河系 D.电离层 3.下列有关大气热力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A.大气主要是直接吸收太阳辐射增温 B.天空有云,特别是有浓密的低云时,大气逆辐射更强 C.相对于太阳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短波辐射 D.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主要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结果 4.下列有关大气运动的正确叙述是 A.近地面的风不会受摩擦力的影响 B.风一旦形成,就会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从而改变风的方向 C.在北半球近地面大气中,低气压区的空气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辐合 D.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中,通常是城市地面的空气流向郊区 5.下列关于海洋资源的正确叙述是 A.在大陆架上缺乏矿产资源 B.在寒暖流交汇处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鱼类饵料不多 C.海水运动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它们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D.日本、澳门通过围海和填海造陆的办法,扩大土地面积 6.下列有关地质灾害的正确叙述是 A.通常把 7 级以下的地震称为微震 B.岩石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叫震中 C.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地质条件都比较稳定,滑坡、泥石流灾害很少 D.地质灾害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因素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 7.人类使用冰箱、空调时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排放到平流层后,造成的后果是 A.氧气减少,生命生存困难 B.臭氧减少,太阳紫外线增强,危害人体健康并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C.二氧化碳减少,全球气温变冷 D.太阳紫外线减少,有利于地球的生物多样化 8.地球上,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的风带是 A.东北信风带 B。东风带 C.西风带 D.东南信风带 9.对环境有明显指示作用的是 A.植物 B。矿物 C.土壤 D.动物 10.在农业的分类中,大牧场放牧业属 A.种植业和商品农业 B.密集农业和自给农业 C.密集农业和商品农业 D.粗放 农业和混合农业 11.下列国家中,为世界主要牛肉出口国的是 A.美国 B。中国 C.澳大利 D.阿根廷 12.我国下列各省中,拥有人口超过 100 万特大城市最多的是 A.四川省 B.黑龙江省 C.安徽省 D.江苏省 13.影响河南省郑州市的主要城市区位因素是
A.资源 B。宗教 C.政治 D.交通 14.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是 A.乡村 B。城市 C.山区 D.高原 15.“第二欧亚大陆桥”铁路干线最东的城市是 A.符拉迪沃斯托克 B.连云港 C.乌鲁木齐 D.徐州 16.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代铁路建设中,起决定性区位因素的是 A.地形和技术 B。 自然和政治 C.经济和社会 D.技术和政治 17.解决城市交通线路拥堵的根本措施是 A.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B.限制汽车工业发展 C.增加交通民警 D.实行道路管制 18.最早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意大利 D. 日本 19.下列连线中,能正确体现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的是 A.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B.改造自然→崇拜自然→谋求人地协调→征服自然 C.崇拜自然→谋求人地协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D.崇拜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20.在全球环境基金融资项目中,融资比例最 大的是 A.国际水域 B.气候变化 C.生物多 样性 D.臭氧的消耗 21.港口兴衰的重要基础是 A.航行条件 B.停泊条件 D.腹地条件 C.筑港条件 22.下列有关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正确叙述是 A . 资 本 高 度 集 中 , 当 地 企 业 相 对 较 少 B.生产过程大多是分散的,或实行家庭包工 C.以雇员在 1000 人以上的大企业为主 D. 工业大多分散在大城市,成为集中型工业化地区 23.下图四条曲线中,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 程相符的是 A.A 曲线 C.C 曲线 B.B 曲线 D.D 曲线. 24.下图是“海洋表层盐度、温度随纬度的变化”图,当北半球夏至日时,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太阳直射点位于 B 地所处纬度附近 B.太阳直射点位于 C 地所处纬度附近 C.B—D 区域内均为昼长夜短 D.A 地以南的纬度地区昼短夜长 25 . 形 成 下 图 所 示 地 貌 景 观 的 主 要 地质作用是 A.变质作用 B.沉积作用 C.风化作用 D.侵蚀作用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50 分) 注意事项:(1)第Ⅱ卷各题的答案,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写在试卷上。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各项内容填写清楚。 二、填充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2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 。只有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绿色植物 才能够进行 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保持自身的生长。 27. 一 地 的 资 源 往 往 决 定 着 该 地 农 业 的 种 植 制 度 。 台 风 中 心 的 气 压 值
(低或高)。 28.在宇宙环境的自然资源中,属地球最重要能源的是 。气候的基本特征 是由太阳辐射、地面状况、 和人类活动等气候因子长期相互作用形成的。 29.留民营村是著名的“中国 农业第一村”。土壤中 的含量,通常是土 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30.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是 31.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是: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 问题。 原则、持续性原则和 原则。 32.第一次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的发明;第二次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 是 。 33.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①起步早;②城市化水平 ;③出现 化 现象。 三、读图填图题(共 20 分) 34.读下面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3 分) (1)甲图所示日期,地球位于乙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的 (2)甲图 A、B、C、D 四地中,昼夜平分的是 (3)甲图中与 D 地地方时相同的是 A、B、C 三地中的 地。 地。 位置附近。 35.读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3 分) (1)陆地自然带 B 是 (2)陆地自然带 A→D 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 (3)洋流①的名称是 。 36.读下面“美国略图”和三幅“降水量和气温月份 分配图”,回答下列问题。(3 分) 带。 为基础的。
(1)图中所示农业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农 业。 (2)图中①工业区的气候类型与 A、B、C 三幅“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中的 图所示的气候类型相符。 (3)下列因素中,影响①工业区的区位因素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便利的水运交通 B.高科技人才和便利的现代化交通(高速公路、航空) C.市场广大和劳动力充足 。 37.读我国某城市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4 分) (1)影响城市 A 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是 。 (2)在城市 A 建设大型钢铁企业的主要有利 条件是 。 (3)城市 A 为长江沿岸重要港口,其主要的 有利自然条件是 。 38.读下面“我国外贸出口商品构成的变化” 图,完成下列问题。(3 分) (1)按初级产品和工业制品的分类,图例 A 表示的工业产品类型是 (2)从 1952 年到 2000 年,我国 B 类出口商品的构成变化是 。 。 (3)此图说明了建国以来,我国 39.读下面“新疆某地防护林示意图”和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4 分) 业得到了飞速发展。
(1)图中河流的径流量随气温变化明显,其河水补给主要是 (2)图中的防护林的主要功能是 。 。 (3)该地区自 50 年代到 90 年代,人均耕地的变化是 。 (4)根据人地关系分析,把下列各项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框图中的相应位置。 A、毁林开荒 B、干旱加剧 C、砍伐林木 四、简答题(共 14 分) 40.按下列各小题的要求,排列地理事物的数码代号。(3 分) (1)我国下列地区的太阳辐射量,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④青藏高原 ①四川盆地 ②天山 ③三江平原 。 (2)下列洋流分布的纬度,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 ①加利福尼亚寒流 ②北太平洋暖流 ③北赤道暖流 ④千岛寒流 (3)下列能源,目前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例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①煤炭 ②水电和核电 ③天然气 ④石油 41.根据下表中地理事物的特征,填出地理事物的名称。(4 分) 42.回答下列关于城 市起源的有关问题。(4 分) 地球绕日公转的平面 地理事物特征 (1)城市出现需要 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① 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因素 利用交通工具传递信函和包裹的邮电通信部门 ; ②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模式 地理事物名称
(2)在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中,任意写出其中的两个地区。 。 4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 分) 关于材料所述结果,对中、日两国钢铁企业的影响,甲、乙两同学有如下说法。请将 不正确说法的数码代号填在表下方的横线上。 甲同学 乙同学 ①我国铁矿石资源丰富,国内大多数钢铁企 业接近原料地,原料供应充足,因此对我国 钢铁企业没有影响。 ②我国也有一些大型钢铁企业位于沿海地 区,靠大量进口铁矿石进行生产,因此对我 国钢铁企业有影响。 ③日本国内资源贫乏,钢铁企业需要大量进 口铁矿石,因此对日本钢铁企业将是重大打 击。 ④日本钢铁企业现代化程度高,产品技术含 量高,生产规模大,生产成本低,因此对日 本钢铁企业影响较小。 ⑤由于大型钢铁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方 面具有优势,生产成本低,相对于中小企业, 其产品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影响较小。 ⑥中小钢铁企业所需原料少,应对市场的变 化能力强,因此较大型钢铁企业受到的影响 较小。 2005 年四川普通高中会考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共 50 分,每小题 2 分) 1. A 2. C 3. B 4. B 5. D 6. D 7. B 8. C 9. A 10. C 17. A 25. B 11. D 12. D 13. D 14. B 15. B 18. A 19. A 20. C 21. D 22. B 23. D 16. C 24. D 二.填充题(共、16 分,每空 1 分) 26.氧 光合 29.生态 有机质 32.蒸汽机 电气化 三.读田填圈题(共 20 分) 33.高 逆城市 27.气候(光热) 低 28。太阳能 大气环流 31。公平性 共同性 30.上海 发展 34.(共 3 分,每空 1 分)(1)④ (2)C (3)A
35.(共 3 分,每空 1 分)(1)热带草原 36.(共 3 分,每小题 1 分)(1)商品谷物 37.(共 4 分,除第 2 小题外每小题 1 分) (2)接近原料产地(1 分);交通便利;市场广大;劳动力充足(答出三点中任意一点给 1 (2)热量 (2)C (3)加那利寒流 (3)B (1)河流(交通) 分) (3)河道宽阔、水流平缓 38.(共 3 分,每小题 1 分)(1)初级产品 (3)加工(制造) 39.(共 4 分,每小题 1 分)(1)冰川(冰雪)融水 (2)防风固沙 (3)减少 (4) (2)增加 四.简答题(共 14 分) 40.(共 3 分,每空 1 分)(1)④②③① 41.(共 4 分,每填对—项 1 分)答案见下表 (2)④②①③ (3)④①③② 地理事物的特征 地球绕日公转的平面 地理事物的名称 黄道面 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因素 市场(需求量) 利用交通工具传递信函和包裹的邮电通信部门 邮政通信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模式 工业小区 42.(共 4 分,每小题 2 分)(1)①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1 分) 出现(1 分) ②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 (2)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一长江中下游地区等(答出其 中一个地区得 1 分) 43。(共 3 分,每选对一点得 1 分) ① ③ ⑥ 在Ⅱ卷的作答中,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