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测量与控制电路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中,温度自动控
制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成熟的技术。本次课程设计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机会:一是查阅资料将
自己所学的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以及传感器的相关知识综合运用,二是系统了解温度
监测特别是工业上的温度控制的详细过程,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增长知识,积累经验。
在确定课设题目,经仔细分析问题后,实现温度的测量与控制方法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
类型,一种是以单片机为主的软硬件结合方式,另一种是用简单芯片构成实现电路。由于单片机
知识的匮乏,我们决定用后者实现。共同确定了总的电路结构,将设计分为两部分,王宇辰负责
显示电路和温度传感器部分,潘海负责控制电路和声光报警电路。利用已学的模电数电知识和通
过图书馆、网络搜索资料,确定了三种实现方案,通过优劣比较,选择了一种结构简单但有一定
功能扩展的实现方案。该方案由铂热电阻构成的温度传感器、AD574 构成的 AD 转换器、74185
和数在确定了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案后,我们在总结出总体方案框图的基础上,应用 Multisim 仿
真软件画出了总体电路图,及各单元电路图。由于温度测量与控制电路中需要有温度控制装置,
即升降温或保持温度的装置,而这个装置我们目前没有能力完成,所以老师要求我们只需设计出
该温度控制装置的工作信号即可。
该系统可以进行改进与功能扩展:
(1)增加通信功能
(2)提高系统控制的静态精度
(3)进一步降低成本
由于缺少实践经验,并且知识有限,所以本次设计中难免存在缺点和错误,敬请老师
批评指正。
设计者
2009 年 12 月 23 日
前言……………………………………………………
目录
摘要……………………………………………………
正文……………………………………………………
一、系统概述……………………………………
1、方案比较…………………………………
2、方案论证与选择…………………………
二、总体设计……………………………………
三、模块电路设计………………………………
1、温度传感器………………………………
2、测温基本电路……………………………
3、声光报警电路……………………………
4、AD 转换器………………………………
5、电压比较器………………………………
6、8 位二进制~8421BCD 码转换电路………
7、控制电路……………………………………
8、电热电路……………………………………
9、显示电路…………………………………
结束语
元器件明细
1、AD574 介绍
2、74185 介绍
参考文献
心得体会
题目:温度测量与控制电路
【摘要】:
温度测量与控制电路是在实际应用中相当广泛的测量电路。本次设计主要运用基本的模拟电
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知识,同时综合温度传感器的相关应用,从基本的单元电路出发,实现
了温度测量与控制电路的设计。总体设计中的主要思想:一是达到技术要求;二是尽量应用所学
知识;三是设计力求简单可靠。在这个思想下本次设计以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为主,如应用
电压比较器 74LS324 来实现温度控制装置,声光报警装置采用 555 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实现,译
码显示部分应用有内置译码器的四输入数码管完成,而 8 位二进制数到 8421BCD 码的转换由
74185 来实现,A/D 转换应用集成芯片 AD574 完成,同时运用到模拟电子技术中的滤波放大电
路的相关知识,如 A/D 转换前置低通滤波器,来滤除干扰信号,应用放大电路来实现信号幅度
与元器件工作范围的匹配,温度传感器的应用也成了本次设计的重点,综合传感器知识后,此次
设计决定采用热敏电阻构成的桥式电路来实现温度的测量与转换。
本次设计的主要设计内容如上所述。在本次设计中用到了两个集成芯片:一是 AD574,来完成 9
位 A/D 转换,二是用 74185 来实现 8 位二进制数到 8421BCD 码的转换。关于这两个集成芯片将
在元器件表中作进一步介绍。
【关键词】:温度传感器 电压比较器 A/D 转换 控制温度 声光报警 译码显示
技术要求:
1. 测量温度范围为 200C~1650C,精度 0.50C;
2. 被测量温度与控制温度均可数字显示;
3. 控制温度连续可调;
4. 温度超过设定值时,产生声光报警
一、系统概述:
1、方案比较:
方案一:
基本思路:由555组成振荡电路(即 V/F 变换电路);时钟电路产生100MS 频率时钟,现在就变成
了每100MS 计数器内所计的数再经分频来作为温度。每100MS 到来时,对锁存器电路锁存,锁存
以后才能对计数器进行清零。R2设定温度。
举例来说:
比如被测温度是100度,V/F 变换电路产生1000个脉冲,10分频后即为100度显示。
方案二:系统方框图如图 1 所示,温度传感器测量被测量的温度,转换成电压信号后经过滤
波消除干扰信号,放大电路将所测信号幅度与后续电路的工作范围做一匹配,所得有用信号经过
A/D 转换专职转换成数字信号。此数字信号经三条路径:其一,进入超限报警装置与所设定的温
度范围进行比较,若超限则发出声光报警;其二,经过码制转换后进入数码管显示当前所测温度;
其三,进入数字比较器与输入的控制温度进行比较,产生温度控制机构的工作信号,同时显示输
入的控制温度。此系统可以对被测体的温度进行实时跟踪测量,并进行有效控制,总体上实现了
温度的测量与控制。
超限报警装置
温
度
传
感
器
滤波放大电路
A/D 转
换
数字比较器
温度控制装置
输入控制温度
显示
显示
图 1
方案三:系统方框图如图 2 所示,温度传感器用来测量被测体的实时温度并转换成电压信号,
该电压信号经过滤波放大电路,成为有用信号分两路进入后续电路:一路进入 A/D 转换电路将
其转换成数字信号显示;电压信号的另一路进入电压比较器,与输入控制温度电压信号进行比较,
比较结果信号将驱动温度控制装置工作,对被测体的温度进行实时控制,电压比较器的比较结果
将决定是否发出声光报警。此方案是将测量温度与输入控制温度转换成电压信号进行比较,从而
实现了温度的控制。
温
度
传
感
器
滤波放大电路
电压比较器
温度控制装置
A/D 转换
显示
声光报警装置
输入控制温度
显示
图 2
2、方案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将热电阻由温度的变化通过 555 变化为频率的变化,完成 V/F 变换。这一变
化可用 555 多谐振荡器实现,f=1.443/(R+2Rt )C,而后,其利用分频实现控制温度与
频率的对应,整个电路中以频率为主參与温度的控制过程。由于其中计数、分频、
单稳态等功能多而繁,故舍之。
方案二是将所有的信号都转换成数字信号处理,只用了一步 A/D 转换,而且系统的主要处理部
件均采用数字式的元器件,从而使信号的模式与之匹配,对于信号处理的精度就有了保证。但由
于其上、下限温度限定电路复杂,远没有模拟信号设定轻松,故舍之。
方案三符合要求中控制温度与测量温度均可显示,利用单刀双掷开关经济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
题。控制电路中以模拟信号为主,实现起来简单且准确。
综上所述,鉴于三个方案的优缺点,总体上比较后选择方案三作为我们此次温度测量与控制
电路的设计方案。
二、总体设计:
系统方案原理框图中,从温度的采集到与设定温度的比较,再到控制过程都是模拟信号,在显示
电路中,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下面就各模块简要分析。
三、各模块设计:
1 温度传感器:
铂测温电阻
金属具有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值增大的特性,其温度系数一般问(3000~7000)*0.000001/ 10-6℃。
利用金属的这一特性,我们可以通过监测金属电阻的变化实现温度测量。制作测温电阻的材料除
了铂以外还可以是铜活镍等,而铂的纯度大于 99.999%,是最佳的测温材料。
大多数金属电阻当温度上升时,其电阻增大,电阻率温度系数一般为 0.4%~0.6%,电阻与温度的
关系一般可以表示为 R t=R to [1+α(t-t0)]
式中,R t 为 t℃时的电阻值;R to 为温度为 0℃时的电阻值;α为电阻率温度系数。
一般金属材料的电阻与温度关系为非线性的,故电阻率温度系数也随温度而变化。做温度测量的
金属电阻要具有一定的灵敏度、温度测量范围、重复性、稳定性和线性,因此,用作测量温度的
金属材料必须满足一下条件。
(1)电阻温度系数大。其定义为:温度变化 1℃时的电阻的相对变化值。电阻温度系数越大,
测量灵敏度越高。
(2)电阻率大。电阻率大可使电阻体积做得小些,减小热惯性。
(3)在测温范围内,物理、化学性质稳定。
(4)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要接近线性,以便于分度和读数。
(5)重复性好、复制性强,便于批量生产和互换。
(6)价格便宜。
常见铂测温电阻的标称电阻值为 100Ω,温度系数是 3850×10-6/℃。标称值的误差影响偏置,而
温度系数的误差影响增益。温度跨度越大误差也越大。标称值的误差可用一点调整,而温度系数
的误差要由间隔温度的两点调整。当要求很细微的调整温度时,要选用温度系数一致的传感器。
2.测温基本电路:
(1)铂测温电阻的基本电路
电路的输出
E out=R1· ΔR· VIN /(R1 +R0 +ΔR)(R1 +R0 )
图 3
由于分母中有ΔR 项的存在,在恒定条件下工作除了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外,还有恒压电路产生
的误差,使得误差变得更大。为此在恒压下工作必须要有线性校正电路。
(2)输出电压 由上式可知,在恒压条件工作时,输出电压依赖于 R1 和 Vin。当 R1 =22KΩ,V
in=10V 时,在(0~100)℃范围为 10575mV/℃,为了得到 10mV/℃的输出,运放放大器的增益
应为 6.349 倍。
(3)线性校正电路 图 4 电路在(0~500)℃范围最大会有 4%的误差。可见恒压工作的非线性
要比恒流工作的非线性误差大。恒压工作时,在传感器自身的非线性误差上还有一个由恒压工作
带来的非线性误差,不进行校正就无法实现该精度测量。
校正的方法采用正反馈线性校正。如图,在电路中,把运算放大器 A 2 的输入反馈到输入端
V in ,反馈量由 R 3、VR 3 、R 4 决定,而且是串联加到 V in 。这样 V out 大,对传感器所加的电
压 V B 也大,结果使得 V out 变小,实现了线性校正。
3、声光报警电路:
图 4
该报警装置如图 5 所示,主要构成器件为 555 集成芯片。它组成的多谐振荡器再加上发光器
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