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8年湖南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8 年湖南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以下选项不属于《四书》内容的是( B ) A、《大学》 B、《中学》 C、《论语》 D、《孟子》 2、主张“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家是( C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布鲁纳 3、我国义务教育的对象是( C ) A、儿童 B、少年 C、适龄儿童和少年 D、适龄儿童和青少年 4、小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C ) A、教育内容 B、学生 C、教育目的 D、各种标准
5、在有关人的身心发展动力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持外铄论的人物是( A ) A、洛克 B、孟子 C、庄子 D、斯宾塞 6、人身权中最基本的权力是( D ) A、人身自由权 B、隐私权 C、人格尊严权 D、教学原则 7、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 B ) A、课程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育思想 D、教学原则 8、在班级授课制要求下,课程表的编制依据是( A ) A、课程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教学原则 9、以下关于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论述错误的是( D ) A、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B、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C、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智力的高低 D、掌握了知识也就必然发展了智力 10、《学记》中要求:“不陵节而施”,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B ) A、巩固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1、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C ) A、分组教学 B、复式教学 C、班级授课 D、个别教学 12、孔子的弟子颜回评价老师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这句话体现了德育的( B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贯性原则 13、学校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 D ) A、小组 B、年级
C、少先队 D、班级 14、在学校教育中,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C ) A、课外活动 B、班主任工作 C、思想品德与其他学科教学 D、少先队活动 15、根据活动的人数和规模,可将课外活动分为( B ) A、科技活动、学科活动、体育活动 B、个人活动、群众活动、小组活动 C、参观、访问和调查 D、报告、讲座和集会 二、填空题: 16、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 1902 年的_ 《奏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_以及 1904 年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1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_探索教育规律_ 的科学。 18、小学教育通常是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为_初等_教育。 19、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它以培养学生_创新精神_为重点。 20、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_总体特征_及矛盾,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 性。 21、儿童的身心发展性在_关键(或最佳)_期,错过了这个时期,教育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 22、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其职业角色的_多样_化。 23、我国《教师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但教师能否合格履行教师角色,根 本还在于教师的_专业_素养。
24、社会、知识和_儿童_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25、为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我国小学课程改革中应加强课程的_综合_性。 26、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_主导_作用。 27、小学教学的任务中,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_首要_任务。 28、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这是教学的_循序渐进_原则。 29、根据一定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社会生活现场和其他场所,通过观察、调 查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_现场_教学。 30、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的数量,课的类型可分为_单一_课和综合课。 31、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良好品德的德育方法是_锻炼_法。 32、德育工作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这是德育工作的_疏导_原则。 33、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_组织者_、领导者与教育者。 34、班主任了解学生一般采用观察法、_谈话法_、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以及调查访 问。 35、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但其基本的组织形式是_小组活动_。 三、简答题: 36、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是什么? 答:①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②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③众的教育理想 37、简述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①身心发展的顺序性②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③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④身心发展的互补性⑤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38、简述教师的人格特征。 答:①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②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③心胸开阔,兼容并 定
39、我国现行小学课程的设计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①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的统一②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 ③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40、什么是启发性原则?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答: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③启发学生将知识创造性用于实际 41、班主任如何做好先进生的教育工作? 答:先进生是指在一个班中那些思想好、学习好、纪律好、劳动好、身体好的学生①严格要 求,防止自满②不断激励,弥补挫折③消除嫉妒,公平竞争④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四、论述题: 42、有人认为,科学家研究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是一个探究未知的认识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虽然是学习人类已知的知识,但对于学生来说,这 些知识仍然是未知的,仍然是一个探究未知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认识过程。请 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及教学过程的本质,分析这一观点。 答:(1)教学过程是指都是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 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 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2)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3)教学过程又 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①间接性②引导性③简捷性④交往性 43、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请论述德育过程中如何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 要求学生相结合”这一原则? 答:①爱护、尊重和依赖学生。②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 严宽适度。③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