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案例考试真题及答案上午卷
一、案例分析题 (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湿润平原区圆砾地层中修建钢筋混凝土挡墙,墙后地下水位埋深 0.5m,无干湿交替作
用,地下水试样测试结果见下表,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年版)
要求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为下列哪项?并说明依据。( )
题 1 表
A. 微腐蚀
B. 弱腐蚀
C. 中腐蚀
D. 强腐蚀
【答案】 B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年版)第 12.2.1 条和附录 G。
①按环境类型评价腐蚀性
挡土墙墙后接触地下水,墙前暴露在大气中,环境类型定为 I 类,无干湿交替。SO42-含量
为 210.75mg/L,S042-<200×1.3=260mg/L,微腐蚀性。Mg2+含量为 45.12mg/L,Mg2+
<1000mg/L,微腐蚀性。总矿化度为 736.62mg/L<10000mg/L,微腐蚀性。
②按地层渗透性评价腐蚀性
持力层为圆砾,属于强透水层,侵蚀性 CO2 为 4.15mg/L<15mg/L,微腐蚀性。pH 值为 6.3,
介于 5.0~6.5 之间,弱腐蚀性。矿化度 736.62mg/L=0.74g/L>0.1g/L,HCO3-腐蚀性不
用判别。
③判定腐蚀等级
取腐蚀性等级最高的作为腐蚀性等级,可得地下水对混凝土腐蚀性等级为弱腐蚀性。
2. 在近似水平的测面上沿正北方向布置 6m 长测线测定结构面的分布情况,沿测线方向共
发育了 3 组结构面和 2 条非成组节理,测量结果见下表。
题 2 表
按《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 50218—2014)要求判定该处岩体的完整性为下列哪个选项?
并说明依据。(假定没有平行于测面的结构面分布)( )
A. 较完整
B. 较破碎
C. 破碎
D. 极破碎
【答案】 B
【解析】
根据《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 50218—2014)附录 B。
①结构面沿法线方向的真间距
第一组真间距:6/12×sin30°×cos0°=0.25m。
第二组真间距:6/8×sin45°×cos30°=0.459m。
第三组真间距:6/15×sin60°×cos315°=0.245m。
②结构面沿法线方向每米长结构面的条数
S1=1/0.25=4,S2=1/0.459=2.18,S3=1/0.245=4.08。
③岩体体积节理数
钙质胶结的节理不参与统计,第 5 组结构面参与统计,即 S0=1。
带入数据可得:
查规范表 3.3.3,可得 Kv 介于 0.55~0.35 之间;查规范表 3.3.4,可得岩体完整程度为较
破碎。
3. 采用收缩皿法对某黏土样进行缩限含水量的平行试验,测得试样的含水量为 33.2%,湿
土样体积为 60cm3,将试样晾干后,经烘箱烘至恒量,冷却后测得干试样的质量为 100g,然
后将其蜡封,称得质量为 105g,蜡封试样完全置入水中称得质量为 58g,试计算该土样的缩
限含水量最接近下列哪项?(水的密度为 1.0g/cm3,蜡的密度为 0.829/cm3)( )
A. 14.1%
B. 18.7%
C. 25.5%
D. 29.6%
【答案】 A
【解析】
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2019)第 6.3.3 条、9.5.3 条。
则该土样的缩限含水量为:
4. 对某岩石进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试件直径均为 72mm,高度均为 95mm,测得其在饱和
状态下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分别为 62.7MPa、56.5MPa、67.4MPa,在干燥状态下标准试件单轴
抗压强度平均值为 82.1MPa,试按《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 50266—2013)求该岩
石的软化系数与下列哪项最接近?( )
A. 0.69
B. 0.71
C. 0.74
D. 0.76
【答案】 B
【解析】
根据《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 50266—2013)第 2.7.10 条。
①非标准试件单轴饱和抗压强度
非标准试件按如下公式计算:
带入数据可得:
②软化系数
标准试件在干燥状态下的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 82.1MPa。
则该岩石的软化系数为:
5. 某独立基础底面尺寸 2.5m×3.5m,埋深 2.0m,场地地下水埋深 1.2m,场区土层分布及
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如下表所示,水的重度γw=9.8kN/m3。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计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其值最接近以下哪个选项?( )
题 5 表
A. 191kPa
B. 196kPa
C. 205kPa
D. 225kPa
【答案】 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 5.2.5 条。
基底位于②粉砂中,φk=29°,查规范表 5.2.5,则可得:
Mb=(1.4+1.9)/2=1.65,Md=(4.93+5.59)/2=5.26
γm=[1.0×17.5+0.2×18.5+0.8×(20-9.8)]/2.0=14.68kN/m3
fa = Mbγb + Mdγmd + Mcck = 1.65× ( 20 - 9.8 ) ×3 + 5.26×14.68×2.0 + 0 =
204.92kPa≈205kPa
【说明】在计算有效重度时,用饱和重度减去水的重度,一般默认水的重度为 10kN/m3,题
干给出水的重度为 9.8kN/m3,采用抗剪强度承载力公式计算时;应注意对于砂土,当基础
宽度小于 3m 时,按 3m 取值。
6. 桥梁墩台基础底面尺寸为 5m×6m,埋深 5.2m。地面以下均为一般黏性土,按不透水考
虑,天然含水量ω=24.7%,天然重度γ=19.0kN/m3,土粒比重 Gs=2.72,液性指数 IL=
0.6,饱和重度为 19.44kN/m3,平均常水位在地面上 0.3m,一般冲刷线深度 0.7m,水的重
度γw=9.8kN/m3。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确定修正后的地
基承载力容许值[fa],其值最接近以下哪个选项?( )
A. 275kPa
B. 285kPa
C. 294kPa
D. 303kPa
【答案】 D
【解析】
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第 4.3.4 条。
①承载力基本容许值确定
e=Gsγw(1+ω)/γ-1=2.72×9.8×(1+0.247)/19-1=0.75
查规范表 3.3.3-6,承载力基本容许值为:
[fao]=(270+230)/2=250kPa
②修正后的承载力容许值
查规范表 3.3.4,可得 k1=0,k2=1.5。
[fa]=[fa0]+k1γ1(b-2)+k2γ2(h-3)=250+0+1.5×19.44×(5.2-0.7-3)=
293.74kPa
平均常水位至一般冲刷线距离为:0.7+0.3=1.0m。
[fa]=293.74+1.0×10=303.74kPa
7. 矩形基础底面尺寸 3.0m×3.6m,基础埋深 2.0m,相应于作用的准永久组合时上部荷载
传至地面处的竖向力 Nk=1080kN,地基土层分布如图所示,无地下水,基础及其上覆土重
度取 20kN/m3。沉降计算深度为密实砂层顶面,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s=1.2。按照《建筑地
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规定计算基础的最大沉降量,其值最接近以下哪个选
项?( )
题 7 图
A. 21mm
B. 70mm
C. 85mm
D. 120mm
【答案】 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 5.3.5 条。
①基底附加压力计算
Pk=Nk/A+γGd=1080/(3.0×3.6)+20×2.0=140kPa
P0=Pk-Pc=140-2×18.5=103kPa
②变形计算
变形计算深度 6m,计算见下表。
题 7 解表
8. 某毛石混凝土条形基础顶面的墙体宽度 0.72m,毛石混凝土强度等级 C15,基底埋深为
1.5m,无地下水,上部结构传至地面处的竖向压力标准组合 F=200kN/m,地基持力层为粉
土,其天然重度γ=17.5kN/m3,经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155.0kPa。基础及
其上覆土重度取 20kN/m3。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规定确定此基
础高度,满足设计要求的最小高度值最接近以下何值?( )
A. 0.35m
B. 0.44m
C. 0.55m
D. 0.70m
【答案】 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 8.1.1 条。
①根据承载力确定基础宽度
②根据构造要求确定基础高度
台阶宽高比取 1︰1.25,则可得:
9. 如图所示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桩径 0.6m,桩长 15m,承台效应系数ηc=0.10。按照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规定,地震作用下,考虑承台效应的复合基桩竖向
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图中尺寸单位为 m)( )
题 9 图
A. 800kN
B. 860kN
C. 1130kN
D. 1600kN
【答案】 B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 5.2.5 条、5.3.5 条。
①单桩竖向承载特征值计算
Ra=Quk/2=1/2×1610.82=805.4kN
②考虑承台效应时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fak=180kPa,ζa=1.3
考虑地震作用时:
故选项 B 最接近。
10. 某灌注桩基础,桩径 1.0m,桩入土深度 h=16m,配筋率 0.75%,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
桩身抗弯刚度 EI=1.2036×103MN·m2。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m=25MN/m4。桩顶
按固接考虑,桩顶水平位移允许值为 6mm。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估
算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其值最接近以下何值?( )
A. 220kN
B. 310kN
C. 560kN
D. 800kN
【答案】 D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 5.7.2 条。
①桩的水平变形系数计算
b0=0.9(1.5d+0.5)=0.9×(1.5×1.0+0.5)=1.8m
②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αh=0.5183×16=8.3>4,取αh=4,桩顶固接,查规范表 5.7.2,vx=0.940。
则可得:
故选项 D 最接近。
11. 某公路桥拟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 1.0m,桩长 26m,桩顶以下的地层情况如图所
示,施工控制桩端沉渣厚度不超过 45mm,按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估算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