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 27 分)
为配合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决定举办“名著伴我成长”读书活动,请你参加。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 1-4 题
(甲)“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已赞颂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
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
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
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对德与恶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晨光,到此意志与信阳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
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
(乙)海浪在他脚下拍打着零乱的石堆,从遥远的土耳其刮来的干燥海风吹拂着他的脸。港湾的
海岸呈不规则的弓形,一条钢骨水泥筑成的防波堤挡住了海浪。蜿蜒起伏的山脉延伸至海滨突然中断。城
郊一幢瞳白色小屋排列在山峰之中,伸展到很远的地方。古老的郊区公园里静悄悄的。扫下枯黄的枫叶的
秋风缓缓地落在已很久无人清理、杂草丛生的小径上。
1.选文中加点字的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丧服(sāng)
B.浸润(jìn)
C.防波堤(dī) D.一幢幢(chuáng)
2.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当我们对德与恶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晨光。
B.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
C.从遥远的土耳其刮来的干燥海风吹拂着他的脸。
D.蜿蜒起伏的山脉延伸至海滨突然中断。
3.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结合语境加以修改。(2 分)
扫下枯黄的枫叶的秋风缓缓地落在已很久无人清理、杂草丛生的小径上。
修改:
4.选文(甲)出自
(填作者)写的
(填作品名)。选文(乙)出自名著《钢铁是怎
样炼成的》,其主人公是
,请写出主人公的一个故事。(5 分)
5.为鼓励更多的同学参加活动,学校设计了许多宣传标语,但下列四条中有一条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请
你找出来。(2 分)
A.与大师携手共游,和深刻、睿智同行。
B.用“心”去领略名著真正的深刻和独特的美。
C.疏离名著,我们的精神就可能会委琐,人格就可能会堕落。
D.把自己寄存在名著的世界里,独事无与伦比的美妙。
6.学校组织了一次名著阅读情况调查,八年级(1)班的调查统计数据如下表。
项目
人数
阅读情况
怎样阅读
经常 偶尔 从不 测览 抄词句 作批注 写摘要 写心得 不做笔记
50
26
16
8
13
ll
2
2
1
13
请分析调查结果,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上表中反映出的情况。(3 分)
答:
7.针对上表中反映出的名著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八年级(1)班班主任决定请学校德高望重的李老师在班
上做相关的专题指导。假如你是该班班长,来到李老师办公室,对李老师
说:
。(3 分)
8.活动中,同学搜集的名句不完整,请你补充完整(8 分)
①气蒸云梦泽,
②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③“中国梦”让每一个炎黄子孙为之振奋,令世界人民感受到中华民族“
,
”
的雄心与气概。(杜甫《望岳》)
④李云帆同学向他爸爸询问自己名字由来,他父亲告诉他,“云帆”来自李白《行路难》。这两句诗
是:“
,
。”
⑤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
,
”体现了《大
道之行也》中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二、阅读理解(共 43 分)
(一)古诗文阅读(16 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9-13 题(13 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
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矣。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
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
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
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以光先帝遗德
光:发扬光大
B.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义:意思、意义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遗:给予
D.亲贤臣,远小人
远:疏远
10.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是(
)(2 分)
①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②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③受任于败军之际
④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1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益/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C.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5 分)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 分)
译文:
②陟罚藏否,不宜异同。(3 分)
译文:
13.简要概括选文中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的几条建议。(2 分)
答:
阅读下列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因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4.“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一细节很有意味。请你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把这一细节描
写出来。要求写出人物当时的神态、对话。(3 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共 2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8 分)
剪纸与安徒生
冯骥才
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以作家为标志,这就是安徒生的丹走——丹麦的安徒生。
与童话紧紧连在一起的国家是无限美好和充满魅力的。它叫人联想到纯洁、无邪、真率与童心。
从人的“根”上影响人的还是童话,安徒生是影响全人类的作家。所以丹麦人以他们的安徒生为荣,在这
个国家几乎处处可以看到安徒生童话中的人物和他的自画像,还有一种用纸剪成的类似太阳神的头像——
这是安徒生剪纸作品的标志,名叫太阳头。
安徒生对剪纸之爱到痴迷地步。然而,剪纸并非只是他的一种艺术爱好,而是他童话的一部分。
他常常在给孩子们讲童话时,一边讲一边剪纸。我国陕西、山西、河南和内蒙等一些地方也是这样——边
说边剪,随心所欲。
安徒生启示我们,最生动的童话都是想象出来而不是趴在桌上写出来的。
对于有艺术想象潜质的人,想象往往需要诱发,一种意想不到的刺激与启动。安徒生这诱发常常
来自剪纸。在对折和多折的纸上可以剪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你剪一双大眼睛,没想到打开后这双眼睛在哭;
你剪一颗心,打开之后竟然在一个人身上出现两颗心;你在一个半圆的形体下边剪几条曲线,以为是太阳,
打开后变成了一条傻乎乎游动的章鱼了。
尽管童话是用写作完成的,但构思与灵感却常常来自他的剪纸。所以,安徒生说自己“剪纸是写
作的开始”。
如今,我们从他留下的剪纸上已经辨认不出哪个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哪个是穿“新衣”的皇
帝,也许其中不少剪纸故事没有写出来过,但安徒生的剪纸无疑是他文学世界与童话天地不可或缺的极重
要的一部分。
安徒生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作家。
15.下列说法与文本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2 分)
A.童话能从“根”上影响人。
B.剪纸是安徒生的一种艺术爱好。
C.文中用陕西、山西、河南和内蒙等一些地方也有边说边剪的事例与安徒生边剪纸边讲童话类比,阐
说剪纸能诱发人的想象。
D.安徒生童话创作所需要的想象都是由剪纸刺激和启动的。
(节选自《新华日报》有删改)
16.联系全文解释“安徒生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作家”一句中“独一无二”的具体含义。(3 分)
答:
17.“最生动的童话都是想象出来而不是趴在桌上写出来的”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请联系文本和你的
写作实践,谈谈你的理解与体会。(3 分)
答: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8-22 题(19 分)
母
亲
肖复兴
①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
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
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
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拧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
②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用忐忑不安的眼光偷偷地看她和她的女儿。
③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学校开家长会,我硬愣是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
是我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
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地向她大声喊着,“你别碰
我的妈妈”。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
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④孩子没有一盏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
的乐园,我们没事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
撞倒,我重重地摔在了水泥地上,立刻晕了过去。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大夫告诉我:“多
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可得好好孝顺呀……”
⑤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脸。我不知怎么搞的,我第一
次在她面前流泪了。“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不疼就好,没事就好!”
⑥回家的时候,天早已经全黑了。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
的背上。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⑦以后的许多天里,她不管见爸爸还是见邻居,总是一个劲
自己“都赖我,没看好孩子!千万
别落下病根呀……”,好像
儿没事了,她才舒了一口气。
,不在我那样调皮,而全在于她。一直到我活蹦乱跳一点
⑧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生闺女,那个老实、
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那年小姐姐才 18 岁。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
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唯一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她看见了,一把给扯了下来“别,
还是留给她弟弟吧。啊?”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是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她向女儿挥了挥手。寒风中,
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
寻个人家好啊,好。”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那
流血的心,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
⑨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往上涌,“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
回过头,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地一声哭了,哭得像个
孩子。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曲,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⑩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少……
11 我们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
12 妈妈,请您在天之灵能原谅我们,原谅我们儿时的不懂事,而我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我知道在
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们的一切……
13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18.认真阅读,在下列空格中填上体现“我”情感变化的恰当的词语。(3 分)
(选自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 年版《为了母亲的微笑》,有删节)
我”的情感经历:抗拒母亲→向母亲
→对母亲产生
→被母亲感动→对母亲深
深的
与怀念。
19.文中第⑦自然段中有两处空缺,请结合文意在第一处空缺中填写描写母亲心理的词语,在第二处空缺
补充描写母亲心理的句子。(3 分)
描写母亲心理的词语:
描写母亲心理的句子:
(1 分)
(2 分)
20.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⑧段画横线的句子“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儿寻个人家好啊,好”蕴含了
母亲怎样的情感。(3 分)
答:
21.赏析文章中你最感动的关于母亲的细节。要求:自己提问,自己解答。(6 分)
我最感动的细节:
我的提问:
我的答案:
22.文章结尾作者说:“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面对这部“永远写不完的书”,
你想对母亲说点什么?(不少子 20 字)(4 分)
答:
三、作文(50 分)
23.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50 分)
【文题一】走过
【文题二】明智的转身,可以让自己有意想不到的结果;优雅的转身,能够让别人欣赏到你的优点;华
丽的转身,可能创造出人生的辉煌……请你以“转身”为话题作文。
要求:
①选择文题一须把文题补充完整,选择文题二须自拟标题;
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③可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⑤不少于 600 字。
永州市 2013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答案
1
D
一
2
A
5
C
9
B
10
A
二
11
C
15
D
选择题(共 14 分,每小题 2 分)
一、积累与运用(非选择题部分)(共 21 分)
3.(2 分)秋风扫下的枯黄的枫叶缓缓地落在已很久无人清理杂草丛生的小径上。
4.(5 分)罗曼·罗兰(1 分)《名人传》(1 分)保尔·柯察金(1 分)
(2 分)(开放题,只要写出保尔的一个故事即可。)示例:保尔·柯察金因为战土场负伤
住进后方医院不能再上战场抗击敌人,感到痛苦万分,想开枪自杀,经过激烈心理斗争后,站起向大
路走去。
6,(3 分)(能说出参与阅读的人数多 1 分,方法不当(要改进)1 分,语句通顺 1 分)
八年级(1)班的大多数同学阅读过名著,但阅读的习惯(方法)有待改进。
7.(3 分)(有礼貌,语言准确得体即可)示例:李老师,我是八年级(1)班的班长,(1 分)受班主任
委托,请您到我们班就名著阅读习惯养成(阅读方法)的问题进行专题指导,
您看什么时间合适。(2 分)
8.(8 分,每空 1 分,添字、漏字错字该空不得分)
①波撼岳阳城
②江山代有才人出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⑤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二、阅读理解(非选择题部分)(共 35 分)
(一)古诗文阅读(非选择题部分)(10 分)
12.(5 分)(1)(2 分,“秋”,句式各 1 分)这确实是万分危急、生死存亡的时刻呀。
(2)(3 分)“陟罚”、“臧否”、句式各 1 分)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还是府中)
而不同。
13.(2 分)(写出 2 点即可)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用文中原句回答也可)。
14.(3 分)(开放题。神态,语言,现场感各 1 分)示例:“嗨,回京城呀,”我掩饰不住惊
喜,“请给我带封信回去。”可怎么跟家人说,又跟家人说什么呢?我寻思着。算了吧,还是带
个口信,报个平安吧。“告诉我家人,我一路还平安好了。”声音有些低沉。“好吧,一定带到。”我拱
拱手转身策马,“驾!”
(二)现代文啁阅读(非选择题部分)(共 25 分)
16.(3 分)(语意相近即可)安徒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被国家作为标志的作家(1 分)
安徒生童话的构思与灵感常常来自翦纸,剪纸是他童话的一部分(2 分)
17.(3 分,开放题答案不唯一。能理解到创作来自对生活的真切体验,而不是凭空臆
造,并联系自己作文实际,语言通顺即可)示例:安徒生借助想象创作了最生动的
童话,而想象来自于他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1 分)由此我的体会:要想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必须
要在生活中去发掘、捕捉;去体验、感悟。可以说最生动的文章是从生活中来的而浊凭空臆造出来的。(2
分)
18.(3 分)(每个词语 1 分,意思相近的词语即可)词语依次是:示威、好感、敬重。
19.(3 分。词语 1 分,能体现“埋怨”语意即可;句子 2 分,切合母亲当时的心境即可。)
词语:埋怨
句子:一切过错不在那硬梆梆的水泥地,不在我太调皮,而全在于她。
20.(3 分)(语意相近,抓住赞赏,掩饰歉疚,安抚伤感,欣慰中任意 3 点即可)对善良而
“听话”的女儿的赞赏;掩饰、安抚因两个非亲生孩子更需要关爱而不得不委屈亲生女
儿的歉疚和伤感;对自己做出这样的决断而深感欣慰。
21.(6 分)(开放题,找出细节 2 分,针对找出的细节提问 2 分,对自己的提问给出正确答案 2 分)
示例一:我最感动的细节: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就伏下身摸摸我的
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脸。
我的提问:这一细节具体地写出了母亲对摔伤的“我”认真细致地察看地,表明母亲的担忧与焦急,
体现了母亲对“我”的疼爱与关怀。
示例二:我最感动的细节:她看见了,一把就给扯了下来,“别,还把留给她弟弟吧,啊?”
我的提问:请联系语境品析“扯”字的表选效果。
我的答案:“扯”这一动作具体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动作的迅速及态度的坚决,表明母亲对“我”和
弟弟的无比疼爱与关心,反衬出作为后妈的母亲的爱的无私与伟大。
22.(4 分。开放题,答案不唯一。能表达出对母亲的感恩,语句通顺即可)
示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妈妈,有一天,您老了,那里,我是扶着您屈弯瘦弱
身躯的拐杖,是为您遮挡夏日酷暑的小伞……
三、作文(50 分)
23.略。附:作文分项分等评分表
项目
一等(好) 二等(较好) 三等(中) 四等(较差) 五等(差)
20-18
17-14
13-10
9-5
5-0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有中心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切合题意
立意深刻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20-18
17-14
13-10
内容
(20)分
语言
(20)分
结构
(6)分
文面
(4)分
有中心
有内容
9-5
语言基本通
顺
语病较多
完全偏离题意
5-0
语言不通顺
语病较多
语言基本通顺
有语病
4-3
2
10-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不完整
结构混乱
2
1
0
准确
流畅
生动
6
准确
通顺
5
结构严谨、完
结构完整、有
整
4
条理
3
卷面美观
字体端正
字体清楚
字迹难辨
卷面混乱
没有错别字
错别字和标
错别字和标点
错别字和标
错别字和标点
和标点错误
点错误较少
错误较少
点错误较多
错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