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3年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3 年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1-4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90 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标明顺序写在答题纸上。 1.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 A.《康德论教育》B.《近代教育学》C.《理想国》D.《大教学论》 2.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教育学著作是() A.《普逋教肓孚》B.《爱弥尔》C.《民主主义与教育》D.《经验与教育》 3.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促进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主观文化转变的教育学派别是() A.改造主义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实用主义教育学 4.实用主义教育学关于师生关系的主张是()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D.教师学生双中心 5、自然主义教育的代表入物是() A.涂尔干 B.凯洛夫 C.卢梭 D.凯兴斯泰纳 6.根据教育作用对象的不同,教育功能可分为() A.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B.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C.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D.直接功能与问接功能 7.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的教育起源学说是() 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心理起源说 8.人的语言、思维、记忆等发展都存在不同的关键期,体现了人身心发展的() A.不均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差异性 9.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的是() A.个人本位论 B.文化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国家本位论
10.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即() A.学制 B.教育管理 C.教育制度 D.教育行政 11.强调课程设置原则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的理论派别是() A.要素主义课程论 B.永恒主义课程论 C.经验主义课程论 D.国家主义课程论 12.班级授课制的雏形是() A.个别化教学 B.导生制 C.道尔顿制 D.师徒制 13.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A.陶冶 B.讲授法 C.案例法 D,榜样示范法 14,“稷下学宫”的创立国是() A.齐国 B.鲁国 C.赵国 D.魏国 15.创立“六学一馆”中央官学体系的朝代是() A.汉 B.隋 C.唐 D.宋 16.1922 年,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壬子学制 C.壬戊学制 D.壬戌学制 17,下列不属于“四书”的是() A.大学 B.诗经 C.中庸 D.论语 18.《颜氏家训》的作耆是() A.颜渊 B.颜元 C.颜之推 D.颜真卿 19.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是() A.蔡元培 B.衰世凯 C.唐绍仪 D.章宗祥 20.被誉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的是() A.杜威 B.帕克 C.克伯屈 D.贺拉斯·曼
21.要素主义者倡导的“新三艺”是指() A.计算机数学英语 B.数学计算机外语 C.自然科学数学外语 D,数学自然科学英语 22.“教学与发展”理论的提出者是() A.皮亚杰 B.布鲁纳 C.赞科夫 D.巴班斯基 23.美国 1862 年颁布的《莫雷尔法案》要求各州开办或资助农业和机械工艺类学院,这 类学院被称为() A.社区学院 B.初级学院 C.技术学院 D.赠地学院 24.出版《终身教育引论》并成为终身教育理论的积极倡导者是() A.埃德加·富尔 B.保罗·朗格朗 C.杜威 D.雅克·德洛尔 25.1944 年英国颁布的重要教育法案是() A.福斯特法案 B.巴特勒法案 C.巴尔福法案 D.费舍教育法 26.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翻译自() A.日本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27.有意义接受说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 B.奥苏贝尔 C.马斯洛 D.皮亚杰 28.皮亚杰把人的身心发展分为() A.三个阶段 B.四个阶段 C.五个阶段 D.六个阶段 29.下列概念属于维果茨基提出的是() A.自我价值感 0.成就动机 C.自我效能感 D.最近发展区 30.智力二因素论的提出者是() A.苏霍姆林斯基 B.马卡连柯 C.凯洛夫 D.斯皮尔曼 31.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 A.加德纳 B.孟禄 C.狄尔泰 D,拉伊
32.根据动力来源的不同可将学习动机分为() A.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B.直接动机与间接动机 C.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 力 D.积极动机与消极动机 33.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 A.班杜拉 B.皮亚杰 C.马斯洛 D.加涅 34.陈述性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是() A.内化 B.顺应 C.产生式 D.同化 35.人们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是() A.认知能力 B.元认知 C.认知水平 D.再认知 36.品德的外部表现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逍德行为 D.道德意志 37.成败归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休谟 B.维纳 C.柯尔伯格 D.皮亚杰 38.按照研究的目的不同,教育研究可以分为() A.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B.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 C.实验研究与思辨研究 D.基础研究与 应用研究 39.反映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的指标是()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40.关于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研究主要属于() A.基础研究 B.发展性研究 C.应用研究 D.预测研究 41.提高问卷效度的关键是() A.正确选题 B.写好指导语 C.问卷题目的行文技巧 D.设计目标体系 42.按照实验控制程度划分,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不能用真正的实验设计来控制无关变
量,不能用随机化方法分派被试情况的是() A.前实验 B.真实验 C.准实验 D.验证实验 43.某研究者需要收集近年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数据,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是() A.教育辞书 B.教育年鉴 C,教育专著 D.教育论文集 44.便于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的观察类型是() A.半结构式观察 B.全结构式观察 C.准结构式观察 D.非结构式观察 45.在教育研究报告中,研究中使用的调查问卷一般放在() A.前言部分 B.正文部分 C.结论和建议部分 D.附录部分 二、辨析题:46-48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要求判断正误,然后阐明理由。 46.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没有积极作用。 47.杜威认为教育是没有目的的。 48.接受学习不可能是有意义学习。 三、简答题;49-53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75 分。 49.简述生产力对教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50.简述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51.简述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52.简述 1958 年美国《国防教育法》颁布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53.简述课题论证的基本步骤。 四、分析论述题:54-56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90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