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河南科技大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工艺规程; 2. 原始误差; 3.装配精度; 4.主运动; 5.过定位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机床必须具备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2.在基本夹紧机构中,自锁性最好的是
3.合理确定刀具寿命的两种方法是____和
4.决定砂轮特性的五大要素是____、
5.拟订工艺路线时采用的两个不同组织原则是____和
、执行件和
。
。
机构,动作最快的是
。
、磨料、硬度和组织。
机构。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答题纸
上,错选或未选均无分。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先进制造技术首先由美国于 20 世纪(
A、70 年代末
B、80 年代初
)提出。
C、80 年代末
2.装配尺寸链组成的最短路线原则又称(
)原则。
D、90 年代末
A、尺寸链封闭
3.经济加工精度是在(
A、最不利
B、一件一环
C、两件一环
D、大数互换
)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D、正常加工
C、最小成本
B、最佳状态
4.在下列要素中,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是(
)。
A、切削深度
B、进给量
5.误差复映系数与工艺系统刚度成(
A、正比
B、反比
C、切削速度
)。
C、指数关系
D、加工余量
D、对数关系
6.强迫振动的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
)。
A、无关
B、相同
C、相近
D、成倍数关系
7.(
)加工是一种易引起工件表面金相组织变化的加工方法。
A、车削
B、铣削
C、钻削
D、磨削
8.构成工序的要素之一是(
)。
A、同一台机床 B、同一套夹具 C、同一把刀具 D、同一加工表面
9.基准不重合误差主要是由于(
)选择不当引起的。
A、设计基准
B、定位基准
C、工序基准
D、装配基准
10.适合于钻、扩、铰多工步加工的钻套是(
)。
A、固定钻套
B、可换钻套
C、快换钻套
D、特殊钻套
11. 机床传动误差属于( )。
A、常值系统误差 B、变值系统误差 C、系统动误差
D、随机误差
12. 削扁镗杆的减振原理是(
)。
A、横截面积加大 B、镗杆刚度增大 C、再生颤振
D、振型偶合
13. 钻床夹具上的特殊元件是(
)。
A、定位心轴
B、钻套
C、对刀块
D、定向键
14. 箱体类零件常采用(
)作为统一精基准。
A、一面一孔
B、一面两孔
C、两面一孔
D、两面两孔
15. 在大量生产条件下应选择(
B、通用
A、数控
)机床。
C、专用
D、专门化
四、简答题(共 24 分)
1. 刀具切削部分材料必须具备哪些性能?(8 分)
2. 何谓简单成形运动?何谓复合成形运动?二者的本质区别何在?(8 分)
3. 在拟订工艺路线时,机床的选择原则是什么?(8 分)
五、分析题(共 40 分)
1.在车床的两顶尖间车削一批轴类零件。车削后经检验发现零件有图 1 所示形状误差,
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15 分)
图 1
2.图 2 所示连杆以平面 1、短圆柱销 2 和活动短 V 形块 3 定位钻孔,试分析各定位元
件分别限制了哪几个自由度?图中的定位、夹紧是否合理?为什么?(15 分)
图 2
3.图 3 所示为某变速箱的装配图。当把轴 1 装入箱体后应保证轴向间隙 A0。试分析哪
些零件的哪个尺寸会影响 A0, 并建立影响 A0 的装配尺寸链。(10 分)
图 3
六、计算题(共 36 分)
1.如图 4 所示为一具有键槽的内孔简图,其设计要求分别为
05.0
0 40
mm 和
3.0
0 46
mm。内
孔及键槽的加工顺序为:
1)镗孔至
1.0
0 6.39
mm;
2)插键槽至尺寸 A;
3)热处理;
4)磨内孔至
05.0
0 40
mm,同时保证键槽深度
3.0
0 46
mm。
试计算插键槽的工序尺寸 A 及其偏差。(16 分)
2. 图 5(a)所示为铣键槽工序的加工要求,已知轴径尺寸
图 4
1.080
mm0
,试分别计
算图 5(b)、(c)两种定位方案对工序尺寸 0
0.1
76 的定位误差Δ76 和对对称度的定位误差Δ对称。
(20 分)
图 5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 工艺规程——把制造产品或零部件方案下的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内容以图、表、
文字的形式规定下来的工艺文件。
2. 原始误差——工艺系统中凡是能直接引起加工误差的因素都称为原始误差。(或:工
艺系统本身存在的误差)
3. 装配精度——指机器装配后,各工作表面间的相互位置和相对运动等参数与规定指
标的符合程度。
4. 主运动——指从工件表面上切下切屑所必需的最基本运动。
5. 过定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位支承点重复限制同一方向自由度的定位方式。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动力源、传动装置 2.螺旋夹紧,偏心夹紧 3.最大生产率刀具寿命,最低生产
成本刀具寿命 4.粒度、结合剂 5.工序集中、工序分散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答题纸
上,错选或未选均无分。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6.A
1.C
9.C
14.B
5.B
13.B
4.A
12.D
2.B
10.C
3.D
11.A
8.A
7.D
15.C
四、简答题(共 24 分)
1. (8 分)答:(1)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 (2 分);(2)足够的强度与韧性(2 分);(3)
高的耐热性(热硬性)、良好的导热性和较高的抗热冲击性(2 分);(4)良好的工艺性和较
高的经济性(2 分)。
2. (8 分)答:由单独的旋转运动或直线运动构成的一个独立成形运动叫做简单成形运
动(2 分)。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旋转运动或直线运动,按照某种确定的运动关系组合而成的
一个独立成形运动称为复合成形运动(3 分)。二者的本质区别:构成复合成形运动的各个部
分之间保持严格的相对运动关系,不是独立的。而简单运动之间是互相独立的,没有严格的
相对运动关系(3 分)。
3. (8 分)答:(1)机床的加工尺寸范围应与被加工零件的外轮廓尺寸相适应(2 分)。(2)
机床的精密度应与被加工零件要求的加工精度相适应(2 分)。 (3) 机床的生产率应与被加
工零件的生产类型相适应(2 分)。 (4) 机床的功率、刚度以及工作参数应能满足最合理切
削用量的要求(2 分)。
五、分析题(共 40 分)
1.(15 分)答:可能的原因有:(1)头架的刚度小于尾架的刚度;(2)头、尾架的刚
度均小于工件的刚度;(3)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或:导轨向后凸);(4)导轨扭
曲;(5)刀具磨损;(6)毛坯误差复映。
(能答出其中 5 个即为满分。若其他答案也能表达此题的内容,可视情况给分)
2.(15 分)答:平面 1 限制沿 Z 轴移动,绕 X 轴、Y 轴转动共三个自由度;短圆柱销 2
限制沿 X 轴和 Y 轴移动的自由度;活动 V 块 3 限制绕 Z 轴转动自由度;(8 分)
活动 V 块 3 的位置设置不合理,应下移,使其在平面 1 的高度上左右移动;(3 分)
夹紧力 F 作用的部位不合理,容易使连杆上抬离开平面 1。V 块 3 下移至平面 1 的高度
后,这样夹紧是可以的(4 分)。
3.(10 分)答:(1)对 A0 有影响的零件涉及到图中标出的 1~5 各零件(3 分)。根据“一
件一环”的原则建立影响 A0 的装配尺寸链(见图 1):(4 分)
由图可见,影响 A0 的尺寸 A1 是轴 1 的尺寸,A2 是衬套 2 的尺寸,A3 是左半箱体 3 的尺寸,
A4 是右半箱体 3 的尺寸,A5 是衬套 5 的尺寸。(3 分)
图 1
六、计算题(共 36 分)
1.(16 分)解:(1)建立尺寸链,如图 2 所示。
(3 分)
其中, 封闭环为 A0=
3.0
0 46
,
(2 分)
增环为 A1=200
+0.025 和插键槽的尺寸 A, 减环为 A2=19.80
+0.05。 (3 分)
(2)解尺寸链
图 2
A=46-20+19.8=45.8
(2 分)
ESA=0.3-0.025+0=+0.275 (2 分)
EIA=+0.05
05.08.45
275.0
mm
A=
(2 分)
按“入体”原则标注尺寸,并对第三位小数取四舍五入,可得工序尺寸及极限偏差为:
A=45.85
23.0
0
mm
(2 分)
2. (20 分)解:在图(b)中,
(1)对于工序尺寸 76,因工件在一平面上定位,则:
ΔY=0;
(1 分)
又因为工件的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都是下母线,故ΔB=0。 (2 分)
所以,
(2 分)
(2)对于对称度,
(1 分)
而
所以,
ΔB=0.1/2=0.05。
ΔD=Δ对称=0.05
ΔD=Δ76=0
ΔY=0;
(2 分)
(2 分)
同理,在图(c)中,
(3)对于工序尺寸 76,V 形块定位,有
而
可见,两项误差中有同类项,经分析得:
ΔY=Td /2sin(α/2);
ΔB=Td / 2
ΔD=
76
1.0
sin
45
1.0
2
2
021.0
(4)对于对称度,由 V 形块的对中性, ΔY=0;
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重合,故 ΔB=0。
0
所以,
对称
ΔD=
(1 分)
(2 分)
(2 分)
(1 分)
(2 分)
(2 分)
(注:本题分为四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如果某小题答题过程不全,但也进行了误差分析,
且最终结果正确,则记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