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2年内蒙古乌兰察布高中会考地理真题.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2 年内蒙古乌兰察布高中会考地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个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1.地球自转一周为 A. 24 小时 B. 3600 C. 360059′ D . 一个太阳日 2.当太阳直射在 1200 E 经线上,1210 E 的地方时是 A. 12 时 B .12 时 4 分 C. 11 时 56 分 D .12 时 15 分 3. 关于对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云雨雪等大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②纬度越高对流层厚度越大③飞机、卫星等航 天器主要在这一层飞行 ④这一层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面 ⑤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上升,所 以空气对流运动旺盛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 D.①⑤ 4. 大气能对地面产生保温作用,是因为 A.大气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并把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 B.大气逆辐射能对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补偿作用 C.大气通过反射、吸收、散射把太阳辐射传给地面 D.臭氧层大量吸收紫外线,并把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 5. 下图为等压线图,A、B、C、D 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A.A B.B C.C D.D
6.据报道,在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降的酸雨,大部分是从西欧国家工业区的排放源传送 过去的。其传送方式是 A.东北信风 B.中纬西风 C.极地东风 D.台风 7.下列不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自然现象是 A.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 “生物钟”现象 C . 长江右岸较左岸冲刷显著 D. 昼夜现象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与地理条件、发展水平、经济区位、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 关,并且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②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以 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大范围破坏为代价,谋求地方经济在短期内的高速增 长 ③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区域,其社会经济通常是开放的 ④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区域,区 域是相对封闭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 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D.木材短缺的问题 10.西电东送输送的电能属于 ①核电 ②水电 ③火电 ④风力发电 ⑤一次能源⑥二次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③④⑥ 11.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人类要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适度的开发,不能超过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 B.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
C.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的和保护相统一 D.高度保护非可再生资源,不能开采利用 12.在人类历史早期,西亚两河流域曾经是林木繁茂、经济昌盛的古代文明中心。后来由于 森林被大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发生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一事实说明 A..自然资源可再生与非可再生的分类是绝对的 B.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森林资源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C.多数非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 D.多数可再生资源,当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的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为非可再 生资源 13.我国最为常见、危害范围较广的自然灾害是 A.旱涝 B.地震 C.台风 D.寒潮 14.预防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有 A.修筑堤坝和植树造林 B.修筑梯田和植树造林 C.修建水库和分洪区 D.跨流域调水和修整土地 15.我国的洪水灾害 A. 多发生在西部地区 B. 多发生在东部地区 C. 多发生在春季 D. 多发生在冬季 16.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聚落仅指房屋建筑的集合体 B.聚落主要指乡村,不包括城市 C.聚落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风俗文化 D.城市的规模较大,人口数量少,密度高 17.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是
A.乡村 B.自然风景区 C.城市 D.海洋 18.我国目前的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 A.第一阶梯 B.第二阶梯 C.第三阶梯 D.沿海 19.有关地形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山区一般土地肥沃,便于农耕,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②世界的城市都位于平原上 ③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气候凉爽的高原地区 ④平原、高原和山区都会有城市分布 A. ① ② B . ① ④ C . ③ ④ D.②③ 20.云南丽江古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主要原因是 A.濒临海洋 B.人口稀少 C、海拔较高,北面有更高山脉分布 D.地势低平 21.下列选项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A.地壳运动 B.风化作用 C.岩浆活动 D.火山喷发 22.下列各组名称中,属于地质构造的是 A.褶皱、断层 B.地壳运动、地震 C.高山、峡谷 D.火山喷发、岩浆活动 23.发射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线速度密切相关,据此分析,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卫星发 射的是 A. 拜科努尔(460N) B. 库鲁(50N) C. 酒泉(460N) D. 肯尼迪(280N) 24.下列关于区域空间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乡村地域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城镇地域的居民基本上都从事工业生产活动 B.城镇地域是乡村地域的发展基础和依托 C.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D.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对区域空间结构影响不大 25.由于沿线城市可用清洁燃料取代部分生产、生活中使用的煤炭,这将主要降低城市环
境污染中哪种污染的程度 A.水体 B.固体废弃物 C.大气 D.噪声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50 分) 二.综合题 1.读图回答: (共 26 分) (1)A、B、C、D 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 (4 分)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分)向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6 。(6 分) (3)找油气应在图中 处;找地下水应在 处。(4 分)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处,原因是 。(6 分) 2.台风、飓风多会给影响地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2 分) (1).台风、飓风都属于 气旋中强度最大的一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 12 级以
上。 (2.)台风、飓风形成在 或 海面,温度在 ℃以上的广阔洋面 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气旋,在北半球是 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在南半球是 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 3.下图分别为 A.、B、C 三个城市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2 分) ( 1 ) A.B.C 三 城 市 中 , 最 先 形 成 的 应 是 , 其 最 早 出 现 城 市 的 主 要 区 位 条 件 是 是 。 。 A.B.C 三 城 市 中 , 最 后 形 成 的 应 (2)城市 B 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20 世纪 70 年代后,该城人口有所下降,大 量人口迁往卫星城,这种现象称 。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