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年山东菏泽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资料共1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 年山东菏泽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 5 页,20 分;非选择题 3 页,30 分;满分共 5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2.考生须在答题卡规定的答题区域作答,选择题须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须用 0.5 毫米 的黑色量水签字笔书写。 选择题(共 20 分) 一、本大题包括 2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图 1 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 2 为图 1 中某地的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 1 所示区域地形类型是( ) A. 高原 B. 丘陵 C. 盆地 D. 山地 2. 图 2 景观可见于图 1 中的(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答案】1. D 2. B 【解析】 【1 题详解】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 500 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 1000 米以上,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盆地:四周高中部低。丘陵:一般海拔在 200 米以 上,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 200 米,起伏不大,坡度较缓。读图,该地等高线多 高于 500 米,且等高线密集,为山地地形,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2 题详解】 图 2 为山谷景观。由图 1 分析可知,甲地为山顶,故 A 项错误:乙地“凸高为低”,等高线 向高值凸出,则乙地是山谷地形;故 B 项正确;丙、丁“凸低为高”,即等高线向低值凸出,
则丙、丁两地位于山脊附近,故 C,D 项错误。故选 B。 【点睛】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的为山峰;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的 为山脊,也叫分水岭;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为山谷,发育河流;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 适合攀岩运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地势较为低洼,是鞍部。 2022 年 2 月 4 日(立春),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在国家体育场盛大开幕,开幕式以二十四 节气进行倒计时,中国式浪漫惊艳了世界。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开幕式当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下列古诗词描述的现象与立春节气对应的是( ) A.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 冰伴游鱼跃,和风待柳芳 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答案】3. A 4. B 【解析】 【3 题详解】 2022 年 2 月 4 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当天,地球是运行在 12 月 22 日前后的冬至日至 3 月 21 日 前后的春分日之间,即在图中①段,②段是自 3 月 21 日前后至 6 月 22 日前后;③段是自 6 月 22 日前后至 9 月 23 日前后;④段是自 9 月 23 日前后至 12 月 22 日前后,故 A 正确、BCD 错误,根据题意,故选 A。 【4 题详解】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黄河流域人们总结出来的一种规律,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以 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立春时意味着大地即将复苏,以上四种现象中,有可能出现“冰伴游 鱼跃,和风待柳芳”的景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秋季景观,“忽如一夜 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深冬季节景观,“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是夏季景象,故 ACD 错误、B 正确,根据题意,故选 B。 【点睛】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 为 12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 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 6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
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 3 月 21 日前后,全球昼夜 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 9 月 23 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 2022 年 1 月,岛国汤加境内海底火山剧烈喷发,卫星探测显示,火山灰到达了 30 千米 的高度,下图为汤加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汤加位于( ) A. 东半球 B. 南温带 C. 低纬地区 D. 大西洋 6. 汤加火山、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B. 位于板块碰撞地带,地壳稳定 C. 位于板块张裂地带,地壳活跃 D. 位于板块碰撞地带,地壳活跃 【答案】5. C 6. D 【解析】 【5 题详解】 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 和 160°E 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 以东到 160°E 是东半球,20°W 以西到 160°E 是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 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纬度 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 纬度。纬度 0°~23.5°为热带,23.5°~66.5°为温带,66.5°~90°为寒带。读图可知, 汤加的经度在 180°附近,属于西半球,A 错误。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B 错误。纬度在 0°~30°之间,为低纬度,C 正确。汤加位于太平洋,D 错误。故选 C。 【6 题详解】 汤加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地带,地壳运动十分活跃,多火山、地震,B 错误、 D 正确。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A 错误。汤加位于板块碰撞地带,不是张裂地带,C 错误。 故选 D。 【点睛】热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N-66.5°N,北 寒带的纬度范围是 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S- 66.5°S,南寒带的纬度 范围是 66.5°S-90°S。
热带季风气候对南亚的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读南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左图)和南亚 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7. 降水对南亚主要农作物分布的影响,表现为( ) A. 水稻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和沿海地区,这里降水较多 B. 小麦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地区,这里降水较少 C. 棉花主要分布于德干高原西部,这里降水较少 D. 黄麻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地区,这里降水丰富 8. 西南季风决定着南亚农业的丰歉,下图中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 A. 偏多 偏少 旱灾 较长 B. 适中 偏多 涝灾 较短 C. 偏少 适中 涝灾 较短 D. 适中 偏少 旱灾 较长 【答案】7. C 8. D 【解析】 【7 题详解】 由图可知,南亚的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恒河平原及半岛沿海平原,这里降水丰富,故 A 错误。小麦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这里降水较少,故 B 错误。棉花主要分布于德干高原西 部,这里降水较少,故 C 正确。黄麻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地区,这里降水丰富,故 D 错误。根 据题意,故选 C。 【8 题详解】 西南季风决定着南亚农业的丰歉,西南季风正常的年份,降水适中,风调雨顺、农业丰收; 异常年份,当雨期较短时,降水偏少,易发旱灾;而当雨期较长时,降水偏多,又易发洪涝
灾害,使得农业歉收。故 ABC 错误、D 正确,根据题意,故选 D。 【点睛】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每年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 南亚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但由于西南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 率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据报道,2022 年 3 月 15 日,南极地区约 1200 平方千米的康格冰架发生崩解,这是历 史上首次有这么大冰块坍塌。读康格冰架在南极地区的位置示意围,完成下面小题。 9. 康格冰架位于泰山站的( ) A. 东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西南方 向 10. 造成康格冰架崩解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地( ) A. 地壳比较活跃,火山、地震频发 B. 全球气候变暖,冰架发生松动 C. 降雪异常增多,冰架自身重力增大 D. 科考活动频繁,破坏冰架稳定 【答案】9. A 10. B 【解析】 【9 题详解】 在俯视图中:依据距离极点的远近判断相对南北方向,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相对东西方向, 读图可知,康格冰架比泰山站远离南极点,位于泰山站的北方,南极点地球按照顺时针方向 自转,康格冰架相比泰山站,位于顺时针方向的前方,即是东方,故康格冰架位于泰山站的 东北方向,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10 题详解】 2022 年 3 月 15 日,南极地区约 1200 平方千米的康格冰架发生崩解,这是历史上首次有这 么大冰块坍塌。造成康格冰架崩解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地全球气候变暖,冰架发生松动,近些 年来,南北极地区均测出超过 20℃的高温,B 正确。冰架崩解跟地壳运动、降雪异常增多、 科考活动频繁,破坏冰架稳定等无关,ACD 错误。故选 B。
【点睛】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据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 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确定方向;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网 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俯视图中:依据距离极点的远近判断 相对南北方向,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相对东西方向, 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它东起鸭绿江边,经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读长城主体部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长城最西端关隘——嘉峪关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A. 宁 B. 陕 C. 甘 D. 青 12. 长城自西向东跨越了我国( ) A. 地势第一、二阶梯 B. 地势第二、三阶梯 C. 暖温带与亚热带 D. 热带与 亚热带 【答案】11. C 12. B 【解析】 【11 题详解】 长城最西端关隘——嘉峪关所在省级行政区是甘肃省,简称是甘或陇,C 正确。宁是宁夏回 族自治区的简称,陕是陕西省的简称,青是青海省的简称,ABD 错误,故选 C。 【12 题详解】 长城自西向东跨越了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没有经过青藏高原的第一级阶梯,A 错误、B 正确。长城自西向东没有跨越我国南方地区的亚热带、热带,CD 错误。故选 B。 【点睛】长城的地理分界线意义:(1)大致与 400mm 等降水量线吻合;(2)暖温带与中温带 的分界线;(3)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4)冬小麦种植区与春小麦种植区的分界线; (5)耕作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2021 年某日,位于山东省武城县的六五河节制闸开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 水工程正式向河北、天津供水。读南水北调东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向河北、天津调水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 ) A. 3~5 月 B. 6~8 月 C. 9~11 月 D. 12~2 月 14. 向河北、天津应急调水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①缓解华北地区地下水的超采状况 ②缓解黄河流城水资源短缺局面 ③彻底解决河北、天津用水紧张状况 ④向河北、天津河湖湿地补水,改善生态环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3. A 14. D 【解析】 【13 题详解】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向河北、天津调水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 3~5 月,此时锋 面雨带尚未达到,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北方冬小麦正处于生长旺季,需水量大, 华北地区春旱最严重,需要应急供水,A 正确。6~8 月是河北、天津当地的雨季,降水丰富, B 错误。9~11 月是雨季过后,水库库容量还比较大,无须应急供水,C 错误。12~2 月气候寒 冷,农作物已经收成,蒸发较弱,需水量不大,无须应急供水,D 错误。故选 A。 【14 题详解】 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是一项造福沿线百姓的民心工程,可向河北、天津供水,置换农业用地下 水,缓解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状况;向衡水湖、南运河、南大港、北大港等河湖湿地补水, 改善生态环境;①④正确。北延应急供水工程的水资源是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调配,没有增加 黄河流城水资源,不能缓解黄河流城水资源短缺局面,②错误。不能彻底解决河北、天津用 水紧张状况 ,③错误。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点睛】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是根据沿线水情实际,按照水资源节约集约利 用、经济就近等原则,结合沿线取用水情况进一步对北延各段输水率与目标供水量进行了测
算,在保证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用水户权益的前提下,利用工程富余能力向北供水,供水 范围为天津市与河北省东部。 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主要流经东北平原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是黑龙江在中国境 内的最大支流。读松花江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图及黄河和松花江流域面积、径流量对比 表,完成下面小题。 河流 流域面积(万 km2) 年平均径流量(亿 m3) 黄河 75 松花江 55 661 762 15. 4 月份松花江径流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松花江流域( ) A. 降水量大 化 B. 积雪融化 C. 土壤解冻 D. 冰川融 16. 与黄河相比,松花江径流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松花江主要流经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B. 松花江主要流经平原地区 C. 松花江冬季有较长时间的结冰期 D. 松花江上修建的水库较少 【答案】15. B 16. A 【解析】 【15 题详解】 由图可以看出,4 月份松花江的流量较大,主要是由于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后进入河流, 导致河流水量增加,B 正确;4 月份时降水量很少,与土壤解决和冰川融化关系小,故 ACD 错误。故选 B。 【16 题详解】 由图可知,与黄河相比,松花江的流域面积较小,但年平均径流量更大,主要是由于松花江 流域内在湿润和半湿润区为主,降水更丰富、气温较低、蒸发少;而黄河流域以半干旱和半 湿润区为主,降水更少、蒸发量又大,故 A 正确。主要流经平原地区、较长的结冰期不是主 要原因,与修建的水库较少无关,故 BCD 错误,根据题意,故选 A。 【点睛】中国七大河之一,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松花江流经吉林、黑龙江两省;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