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山东枣庄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
1.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不要在本试题卷上答题,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答案要分别填涂、书写在
...................“.语文答题卡
.....”指
定的答题区。
3.考试开始前,请将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本页上方空白处;“语文答题卡”上的有关事项,
按“特别注意”的要求填写。考试结束,应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 25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历史只会(juàn)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
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始终葆有攻坚精神,以
实际行动闯关夺隘.、攻城(bá)寨,我们就一定能( )一个个“雪山”“草地”,( )
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 )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________,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品质;________,
可以提升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________,可以改变整个社会的风气面貌。每个人都应该珍
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眷 tái
ài 拔
B. 眷 dài
ài 拔
C. 倦 dài
yì 跋
D. 倦 tái
yì 跋
2. 依次填入第一段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跨越 征服 创造
B. 超越 征战 创造
C. 跨越 征战 创设
D. 超越 征服 创设
3. 依次填入第二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向着美好生活奋斗
向着共同理想奋斗
向着战胜困难奋斗
B. 向着共同理想奋斗
向着美好生活奋斗
向着战胜困难奋斗
C. 向着战胜困难奋斗
向着美好生活奋斗
向着共同理想奋斗
D. 向着战胜困难奋斗
向着共同理想奋斗
向着美好生活奋斗
【答案】1. B
2. A
3. C
【解析】
【1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字音字形。
juàn(眷)顾:关心照顾。
懈怠.(dài):松懈懒散。
闯关夺隘.( ài):斩断门闩,攻破城门,夺取关隘。形容军队作战勇敢,势不可挡。
攻城 bá(拔)寨:夺取对方城市和攻下对方营寨。形容千军所指、势如破竹的形势。
故选 B。
【2 题详解】
此题考查词语选用。
跨越:超过时期或地区之间的界限。超越:逾越,胜过。这里是要说跨过像“雪山”和“草
地”这样的困难,应选用“跨越”;
征服:通过用武力或施加影响、运用力量、手段使对方屈服、就范、折服。征战:出征作战。
这里是说要夺取像“娄山关”“腊子口”这样的战略要地。应选用“征服”;
创造:建立、想出或做出从未有过的事物。创设:指开始建立;创造条件,使原来不具备条
件的也能实现。这里是说要做出从未有过的,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应选用“创造”。
故选 A。
【3 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句衔接。
战胜困难,可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品质,所以“向着战胜困难奋斗”与“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
志品质”衔接;一个家庭有了美好生活,幸福指数就可以提升,所以“向着美好生活奋斗”
与“可以提升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衔接;每个人都有共同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社会风气面
貌就会改变,所以“向着共同理想奋斗”与“可以改变整个社会的风气面貌”衔接。
故选 C。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持之以恒、科学健康地进行体育锻炼,是一个人拥有健康体魄的保证。
B. 随着创建文明城市热潮的抵起,社会上各种文明行为络绎不绝地涌现出来。
C. 2022 年我国 5G 基站总量已达到 231.2 万个,约占全球 5G 基站比例 60%左右。
D. 我国科研人员用智慧和勇气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谱写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丽诗
篇。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两面对一面,可删掉“能否”,或在“一个人”后面加“能否”;
B.用词不当,可把“络绎不绝”改为“源源不断”;
C.词义重复,“约”“左右”删掉其一;
故选 D。
5. 下列有关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箫鼓追随春社近”中的“春社”指古代立春后的祭祀活动,主要是祭祀土地神,祈求
丰收。
B. “未果,寻病终”中的“寻”是古代表示时间的词语,另外还有“少时”“俄而”“已而”
“俄顷”等。
C. “而立”“不惑”“古稀”这些表示年龄称谓的词语,分别指“30 岁”“40 岁”“50 岁”。
D. “一食或尽粟一石”“万钟于我何加焉”加点的“石”“钟”,是古代的容量单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积累。
C.“古稀”指的“70 岁”,“知天命”或“半百”指的才是“50 岁”;
故选 C。
6. 古诗文默写。
(1)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
(2)故天将降大任于 是人也,必先__________,劳其筋骨,饿其体肤,__________,行拂
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
(5)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化用“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诗意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表现乘风破浪、云帆渡海、一往无前精神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逝者如斯夫
②. 苦其心志
③. 空乏其身
④. 忽如一夜春风来
⑤. 但愿人长久
⑥. 千里共婵娟
⑦. 海内存知己
⑧. 天涯若比邻
⑨.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⑩. 直挂云帆济沧
海
【解析】
【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
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逝、婵娟、涯、
沧”等字词容易写错。
名著阅读。
7. 在“2023 齐鲁书香节暨枣庄市第七届书香文化节”启动季,你的班级拟就《钢铁是怎样
炼成的》开展“钢铁铸魂、保尔育人”主题读书交流会,请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1)任务一:初中三年,你一定阅读了大量名著,积累了不少科学有效的读书方法,请把
你最擅长的一种分享给同学,不少于 70 字。
(2)任务二:填写表格空白,梳理与保尔有关的事件,为交流做准备:
成长阶段
保尔故事
第一阶段
十二岁被迫离开学校,在车站食堂打工,受尽凌辱,目睹
苦难的童年
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
第二阶段①__
第三阶段
参加国民经济
恢复建设
第四阶段
实现生命意义
在②___(人物名)的影响下参加革命,成为红军骑兵。
打击侵略者和反革命者,捍卫苏维埃政权,足迹踏遍全国。
参加肃反工作;参加筑路队,感染伤寒,被遣送回家;抢
救木材受伤,被送疗养院。
在病情恶化,以至于③___的情况下,不得不离开战斗队
伍;战胜病魔,完成作品《暴风雨所诞生的》,开始新的
生活。
【答案】(1)例如:精读与跳读相结合。例如《西游记》里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就很
值得精读。作者用了三个章回的篇幅来讲述这个故事,场面宏大,情节曲折,人物个性鲜明,
在《西游记》诸多故事中很具代表性。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
可以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比如,书中一些描写人物外貌,打斗场面或环境气氛的诗词,
有“说书人”渲染夸饰的痕迹,大多处于“游离状态”,就可以略而不读。再有,书中少数
降妖伏魔的故事,套路雷同,情节简单,也可以跳过。
(2)
①. 在红军队伍里,用鲜血和生命捍卫苏维埃政权
②. 朱赫来
③. 双目
失明,全身瘫痪,丧失工作能力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方法运用。作答时可结合所阅读的名著来具体分析阅读方法。
例如:《骆驼祥子》可使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从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语言等方
面进行概括梳理,记录阅读心得,另外再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通过阅读笔记本,每周再做
一次阶段性回顾。整部小说阅读完成后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进行创新细品,探索自主深度阅读
的方法,比如探寻小说情节、人物、主旨等,以便顺利走进作品的深处。从“三起三落”的
艺术视角,提升整体品读的高度;借“追问求证”的思维训练,深入领会作品的意蕴等等。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和概括。
①空: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原著可知,书本中的第一部分第一章到第四章是保尔人生
的第一个阶段,即苦难的童年;书本中的第一部分第五章到第九章是保尔人生的第二个阶段,
即保尔加入共产党,在红军队伍里用鲜血和生命捍卫苏维埃政权;书中的第二部分第一章到
第六章是保尔人生的第三个阶段,介绍了保尔参加国民经济恢复建设,在工地上的磨炼;书
中的第二部分第七章到第九章写的是保尔通过文学创作,重新开始斗争。因此这里应填:在
红军队伍里,用鲜血和生命捍卫苏维埃政权;
②空: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原著可知,由于朱赫来被捕了,保尔为了救朱赫来,自己
被关进了监狱里,但是后来因为一些意外,保尔被错放了;后来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参加
了红军,并拼命捍卫维埃政权。因此这里的人物是朱赫来;
③空:保尔病情恶化,不得不进行手术,可是手术刚过后不久,保尔就又开始带病工作;后
来保尔的病情变得无法医治;于是他又渐渐地双目失明,全身瘫痪,最终不得不退出了队伍;
他经历的这一系列磨难都使他不禁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但是保尔心中那份坚强的意志力仍然
在,这使他克服了心中的病魔!最终保尔终于战胜了病魔与伤痛,他也终于完成了《暴风雨
所诞生的》这一名著,这也使保尔重新有了信心,于是他又开始拿起新的武器——笔,进行
新一轮的斗争。因此这里应填: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丧失工作能力。
二、阅读与鉴赏(共 45 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 对诗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该诗为五言古诗,题为“饮酒”,实为诗人借酒抒发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B. “心远地自偏”意思是环境偏僻才能使人悠闲自得,表达诗人宁静安详的心态。
C.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展现了独特的自然之美:静态的温馨和动态的灵性。
D.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其中的妙谛,在诗人看来,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9. 苏轼曾这样评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
处。”一个“见”字写出了诗人_________的心境。
【答案】8. B
9. 无意所得、悠然忘我
【解析】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理解。
B.有误,“心远地自偏”的意思是只要心存高远,哪怕是居所处于闹市也像是在偏僻之地一
样。并不是“环境偏僻才能使人悠闲自得”;
故选 B。
【9 题详解】
考查赏析诗歌的炼字和作者情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思是: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
眼帘。一个“见”字,表现了南山映入诗人眼底的情景,点明这是作者无意所见,而不是有
意所为。作者闲居田园,采菊饮酒,无意间抬头,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底。“见”字表现了作
者无意而为、悠然忘我的心境,与全诗恬淡自然、悠然自适的氛围相契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出师表(节选)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
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B.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D. 险.躁则不能治性
10.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一致..的一项是( )
A. 先帝不以臣卑鄙..
C. 非淡泊..无以明志
1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受任于败军之.际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B. 还于.旧都
C.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2. 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B.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D.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3.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呈给后主的表文,乙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家书。
B. 甲文追述了三段往事:先帝三顾茅庐,自己临危受命,北上兴复汉室。
C. 乙文中诸葛亮告诫儿子,成才须谨记三个条件:立志、学习、惜时。
D. 甲文情辞恳切,感人肺腑;乙文在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14. 翻译下列句子,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答案】10. C
11. A
12. D
13. B
14.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中出名。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古今异义。
A.句意: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卑鄙:身份卑微,见识短浅。“卑鄙”的今义: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因此“卑鄙”的古义和今义不同;
B.句意: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感激:感动。“感激”的今义:深深的
感谢,引申指激动。因此“感激”的古义和今义不同;
C.句意: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淡泊”的今义:内心恬
淡,不追名逐利。因此“淡泊”的古义和今义一致;
D.句意: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险:轻薄。“险”的今义:
险要;危险。因此“险”的古义和今义不同;
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两个“之”都是助词,的;
B.动词,到/介词,比;
C.介词,把/连词,因此;
D.连词,表并列,和/连词,表转折,却;
故选 A。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作答时可结合语法结构来分析。
D.“淫慢”和“险躁”是主语,其后应断开,“则”起到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的作用,“不能励
精”是充当谓语成分,不能断开,“不能治性”也是充当谓语成分,不能断开,正确的断句
因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B.“北上兴复汉室”不是追忆的往事,而是诸葛亮向刘禅表明的决心,即将北定中原,兴复
汉室;
故选 B。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翻译时应注意如下重点字词的意思:
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百姓。躬耕:亲自耕种。于:在。苟:苟且。全:保全。闻达:
显达,有名望。
【点睛】参考译文:
(甲)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茍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
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
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
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
愁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
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
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
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
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
了。
(乙)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
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
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
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
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
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