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
卷及答案
一、下面每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共
16 分)
1. 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
)。
A.
C.
【答案】A
【解析】
B.
D.
【分析】长方形的特点是对边相等,并且四个角都是直角,依此判断即可。
【详解】A、B、C、D 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 A 是长方形。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长方形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 酸奶盒高约 1 分米,夹心饼干厚约 1 厘米,(
)块夹心饼干摞起来的高度相当于这个
酸奶盒的高度。
A. 5
【答案】B
【解析】
B. 10
C. 20
D. 1000
【分析】先将酸奶盒的高换成米,然后看几块夹心饼干的厚度加起来等于酸奶盒的高度即可。
【详解】1 分米=10 厘米
10 个 1 厘米是 10 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 小明画了一组图形。(如下图)
要使☆的颗数是♡的 2 倍,需要去掉(
)颗☆。
B. 2
C. 3
D. 4
A. 1
【答案】C
【解析】
【分析】因为桃心有 3 颗,要使五角星的数量是桃心的 2 倍,说明五角星有 3×2=6 颗,图
上现在有 9 颗,所以需要去掉 9-6=3 颗;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2=6(颗)
9-6=3(颗)
故答案 为:C
【点睛】解答此题,首先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再找出基本数量关系,由此列式解答。
4. 涂色部分能用
3
4
表示的是(
)。
A.
C.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
项进行判断。
3
4
B.
D.
表示的是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4 份,取其中的 3 份,据此逐
【详解】A.将整体平均分成 7 份,取其中的 3 份,为
B.将整体平均分成 4 份,取其中的 1 份,为
C.不是平均分;
D.将整体平均分成 4 份,取其中的 3 份,是
1
4
3
4
,不是
。
故答案为:D。
,不是
3
4
;
;
3
7
3
4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数的意义,分母表示将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表示相应的取几份,
注意需要“平均分”。
5. 学校开展了“制作宣传画”和“变废为宝作品展”两项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三(1)班
36 名同学都参加了宣传活动,其中参加“制作宣传画”的有 20 名,参加“变废为宝作品展”
的有 24 名,两项都参加的有(
)名同学。
B. 36
C. 44
D. 80
A. 8
【答案】A
【解析】
【分析】用两项活动参加的总人数减去 36 名同学即可。
【详解】20+24=44(名)
44-36=8(名)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集合问题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 小明用同样的 12 个小正方形拼出了不同的图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个图形周长都相等
B. 四个图形周长都不相等
C. ②和④的周长相等
D. ①和③的周长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观察发现,图中四个图形都可以通过平移转化成长方形,如果把小正方形的边长看
作 1 个单位长度,那么图形①就是长 6 宽 2 的单位长度的长方形;图形②可以看成是长 6
宽 4 个单位长度的长方形;图形③可以看成是长 6 宽 3 个单位长度的长方形;图形④可以看
成是长 6 宽 4 个单位长度的长方形;根据平移后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即可出各种说法的正
误。
【详解】把小正方形的边长看作 1 个单位长度,通过平移把各个图形转化成长方形;图形②
平移后是长 6 宽 4 个单位长度的长方形;图形④平移后是长 6 宽 4 个单位长度的长方形。所
以图形②和图形④的周长相等。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用转化法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即可
计算出相应图形的周长。
7. 下面算式中的
都遮盖住了一个数字,得数一定大于 1000 的算式是(
)。
A. 49
×2
B. 27
×4
C. 3
1+600
D. 12
0-2
9
【答案】B
【解析】
【分析】假设盖住的数字都为 0,然后分别计算出每个选项的结果即可。
【详解】A.490×2=980,980<1000;
B.270×4=1080,1080>1000;
C.301+600=901,901<1000;
D.1200-209=991,991<1000;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和万以内的数的减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 计算“12×4”的过程中,想法不正确的是(
)。
A.
10×4+2×4
B.
用点子图中圈出的部分来表示竖式中圈出的部分。
D. 把 12 拆成 2 乘 6,先用 2 乘 4 得 8,
C.
12
4
48
再用 8 乘 6 得 48。
【答案】B
【解析】
【分析】计算 12×4 时,可以根据乘法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也可以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计
算,由此解题即可。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把 12 分成了(10+2),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故正确;
B.竖式中的 1 在十位上,表示 10,而不是在个位上;点子图中表示的是“1×4”,而不是
“10×4”,故错误;
C.竖式计算,结果正确,故正确;
D.运用了乘法结合律,12×4=(2×6)×4=8×6=48,故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乘法的计算,计算时要细心,确保计算正确。
二、填空。(共 12 分)
9. 360 秒=(
)分
8 吨=(
)千克
【答案】
①. 6
②. 8000
【解析】
【分析】1 分=60 秒,1 吨=1000 千克,此题依此分析即可。
【详解】1 分是 60 秒,360 秒里面有 6 个 60 秒,因此 360 秒=6 分;
1 吨是 1000 千克,那么 8 吨是 8 个 1000 千克,8 个 1000 是 8000,因此 8 吨=8000 千克。
【点睛】熟练掌握时间单位和质量单位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我们使用的数学书厚约 6(
)。
(2)“绿色出行”是倡导公民外出选择乘坐公交、地铁、步行等出行方式,北京地铁一号线
全长约 31(
)。
【答案】
①. 毫米
②. 千米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和实际数据,以及对长度单位的认识,灵活进行选择即可。
【详解】我们使用的数学书厚约 6 毫米;
北京地铁一号线全长约 31 千米;
【点睛】熟练掌握结合数据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 妈妈从一块长 3 米,宽 2 米的长方形花布中裁剪出了一块最大的正方形桌布,这块正方
形桌布的周长是(
)米。
【答案】8
【解析】
【分析】要使正方形桌布最大,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的宽,再依据正方形的周长等
于边长乘 4 计算即可。
【详解】2×4=8(米)
【点睛】熟练掌握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 聪聪喜欢阅读,下图表示了他的看书情况。
聪聪一周看了(
)页书。
【答案】63
【解析】
【分析】先计算出聪聪一天读的页数,再用一天读的页数乘 7 天即可。
【详解】27÷3=9(页)
9×7=63(页)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归一问题的计算,先计算出一天看书的页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 向阳小学要为同学们制作借书卡。请你按照示例写出王明的借书卡号。
向阳小学借书卡登记表
姓名
入学年份 班级序号
学号
借书卡号
张芳
王明
2018
2019
2
3
9
26
20180209
(
)
【答案】20190326
【解析】
【分析】根据示例借书卡号由入学年份+班级序号+学号组成,当班级序号和学号为一位数
时,十位上的数用 0 代替。
【详解】王明的入学年份是 2019,班级序号是 3,学号是 26,因此他的借书卡号为:20190326;
【点睛】熟练掌握数字编码的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 两位同学要用下面的数字卡片各摆出一个三位数(数字卡片不重复使用)。
(1)他们先分别在个位上摆出“0”和“9”,其它数位上的数应该摆几,才能使两个三位数
的差最大?(填一填)
(2)两人分别摆出的三位数差最大是(
)。
【答案】(1)从左到右依次为:8;7;1;2
(2)741
【解析】
【分析】要使它们的差最大,那么用最大减最小数即可,9>8>7>6>5>4>3>2>1>0;
0 和 9 已经被用掉了,因此大的两个数为 8 和 7,小的两位数为 1 和 2,用这几个数分别填
入□内组成一个最大数和一个最小数,然后再相减即可。
【详解】因为个位固定不变,因此最大的数为:870;最小数为:129;
870-129=741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三位数的减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三、按要求计算。(共 24 分)
15. 竖式计算(第(2)、(4)题要验算)。
(1)280×6=(2)367+843=
(3)804×5=(4)502-247=
【答案】1680;1210
4020;255
【解析】
【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列竖式时,应先将相同数位对齐再进行计算,当乘数末尾有 0 时,
可先不让 0 参与计算,最后将 0 的个数补在积的末尾处即可。三位数与三位数的加减法计算
时,应先将相同数位对齐后再进行加减计算。
【详解】280×6=1680
367+843=1210
2 8 0
6
1 6 8 0
804×5=4020
8 0 4
5
4 0 2 0
3 6 7
8 4 3
1 2 1 0
502-247=255
5 0 2
2 4 7
2 5 5
验算:
8 4 3
3 6 7
1 2 1 0
验算:
2 5 5
2 4 7
5 0 2
16. 脱式计算。
(1)620-260+58
(2)(327-294)×7
【答案】418;231
【解析】
【分析】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时应先算括号里面
的,再算括号外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