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资料共1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8 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 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笔画清劲优雅,节奏和谐。 B.字体干净匀称,温润如玉。 C.楷行两书并用,墨色浓淡相宜。 D.作品柔美不足,刚劲有余。 (2)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作品内容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流利、美观。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D (2). (2)正确,流利,美观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书法作品的赏析。仔细观察书法作品,可以确定其为行楷。它的特点是行笔轻盈, 点画灵动,字体匀称,由此可知 ABC 三项都是正确的。D 项“柔美不足”的分析是错误的,从 “黄”“空”“江”等字可以看出字体的柔美。(2)汉字的书写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但现在的 许多中小学生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连笔画的先后顺序都没掌握。笔划要清楚,要写成方块字,不 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此题要注意“鹤”“碧”“惟”的结构要安排合理。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顶是( ) A. 聪颖.(yǐng) 凌.驾(líng) 脊.梁(jǐ) 气冲斗.牛(dòu) 1
B. 雾霾.(mái) 光纤.(xiān) 稽.首(jī) 忧心忡.忡(chōng) C. 取缔.(dì) 气氛.(fēn) 踌躇.(chú) 吹毛求疵.(cī) D. 省.悟(xǐng) 慰藉.(jí) 咫.尺(zhǐ) 深恶.痛疾(wù)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 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A 项有误,应 为气冲斗牛(dǒu);B 项有误,应为稽首(qǐ);D 项有误,应为慰藉(jiè)。故选 C。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驱动 隔膜 嘻戏 破釜沉舟 B. 悬崖 要诀 屏障 迫不及待 C. 和蔼 悲怆 伫立 鞠躬尽猝 D. 羁绊 云霄 监察 心无旁鹜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 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A 项有误, 应为“嬉戏”;C 项有误,应为“鞠躬尽瘁”;D 项有误,应为“心无旁骛”。故选 B。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美在经贸领域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广阔的合作空间,应该求同存异....、合作共赢。 B. 科学的健身指导不仅能帮助健身者避开运动误区,还能让健身事倍功半....。 C. 唯有倾尽全力的拼搏、百折不挠的坚守、无怨无悔....的奉献,才能实现人生的升华。 D. 实施全民智能教育,应加强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的推广。 【答案】B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 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B 项的成语使用有误,“事倍功半”形容做事 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此处应该用“事半功倍”。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孝”文化,尽管是中国人的根文化,也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气质。 B. 2017 年《魅力中国城》颁奖盛典落下帷幕,随州荣获中国十佳魅力城市。 C. 对自然界的利用和开发,应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
D. 《经典咏流传》告诉我们,古诗词本身有着无穷魅力,今人只差爱上的机缘。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 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 句的语感能力。A 项的关联词语使用有误,应该将“尽管”改为“不仅”;B 项成分残缺,应该在句末补充 上“的称号”;C 项有误,应该将“利用和开发”改为“开发和利用”,同时在“应树立”的前面补充上“我 们”。故选 D。 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 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 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 析法。 6. 下列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2018 年是农历戊戌年,按传统说法是属狗人的本命年。据此推算,2019 年是农历丁酉年,是属兔人的 本命年。 B. 我们常以桑梓指代故乡,婵娟指代月亮。称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为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为阳。 C. 《故乡》《社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 花夕拾》。 D. 泰戈尔,印度诗人,著有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等。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 惨世界》等。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的掌握。“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 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 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A 项有误,2019 年应该是农历己亥年, 是属猪人的本命年。 7. 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内容与理解,表述有误的两项是( ) A.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可谓勇武过人;他追随刘备,降汉不降曹,挂印封金, 又可谓义重如山。(《三国演义》) B. 蟠桃会上,孙悟空喝光宴会用的仙酒,吃尽太上老君的金丹。太上老君大怒,随即和哪吒太子带 10 万 天兵去花果山捉拿悟空,被悟空打败。(《西游记》) 3
C.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首哲理小诗告诉我们:在羡慕别人取得成功的时候,更应看到成功背后的艰辛。(《繁星·春水》) D. 在“慧骃”各种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骃”国。经“慧骃”国全国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格列佛实现愿望,留了下来。(《格列佛游记》) 【答案】BD 8.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①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两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②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 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④这是为什么? A. ④②①③ B. ③④②① C. ③①④② D. ④①②③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 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 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③句紧紧承接题干部分,概括了苏州园林的特点,是 总领句,排除 AD;①句是苏州园林故意避免对称的具体表现,应该放在③后面;④②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说 明了原因。故选 C。 9. 根据语境,仿写画线句子。 优秀的书法作品,如洒落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珍珠,散发着璀璨而独特的光芒。颜真卿的楷书 __________;王羲之的行书__________;张旭的草书癫狂恣肆,如暴风骤雨,让猝不及防的人们找不到前 4
进的方向…… 【答案】 (1). 示例:阔大端正,如巍峨的大山,静默中自有一份威严沉稳 (2). 端庄飘逸,如云 集云舒,时而恬静祥和,时而悠闲缠绵 10. 补写下列古诗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鸢飞戾天者,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答案】 (1). 学而不思则罔 (2). 海内存知己 (3). 浅草才能没马蹄 (4). 何当共剪西窗 烛 (5). 赢得生前身后名 (6). 望峰息心 【解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 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 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罔”“烛”“赢”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 字形。 二、古诗文阅读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蝶恋花 柳永①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②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③凭阑④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⑤还无味。衣带渐宽⑥终不悔,为伊消得⑦人憔悴。 【注释】①柳永,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其词多写羁旅、思人之苦。②望极:极目远望。③会:理 解。④阑:同“栏”。⑤强(qiǎng)乐:勉强欢笑。强,勉强。⑥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⑦消得:值 得。 5
1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上片写凭栏望远,以景物描写渲染悲凉气氛,抒发愁思苦绪。 B. “拟把”三句,写诗人狂饮高歌,“一醉”而“春愁”尽消。 C. 最后两句为千古名句,反映出诗人对心上人忠贞执着的感情。 D. 全词语言新颖工巧、清新流畅,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12. 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他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为第二境。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由此获得的启示。 【答案】11. B 12. 要点: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执着的精神。(意近即可) 【解析】 11. 本题考查诗词关键句赏析,诗词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词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B 项的赏析有误,“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的意思是“打算把放荡不羁的心情给灌醉, 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从“强乐还无味”可知,他并没有抑制住“春愁”,更说明“春 愁”的缠绵执着。 12. 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意思是“我日 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如果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 事业也是可以的。王国维用这两句来表明: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孜孜 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据此回答即可,注意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隋文帝①子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以奢纵免官。杨素启奏:“王,陛下爱之,请舍其过。”文帝曰:“法 不可违。若如公意,吾是王儿之父非兆人②之父,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我安能亏③法?”卒不许。 【注释】①隋文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共育有五子——房陵王杨勇、隋炀帝杨广、 秦王杨俊、蜀王杨秀、汉王杨谅。②兆人:兆民,万民。③亏:使……受损害。 13. 请用“/”给下面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吾是王儿之父非兆人之父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 1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陛下爱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 若.如公意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C. 我安.能亏法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6
D. 卒不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隋文帝子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以奢纵免官。 16. 本文体现了隋文帝怎样的治国思想? 【答案】13. 吾是王儿之父/非兆人之父/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 14. C 15. 隋文帝的儿子秦王杨俊是(担任)并州总管,因奢侈、骄纵(而触犯刑律)被免去官职。 16. ①严明律法(以法治国)(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②人公无私(公正无私) 【解析】选自《隋文帝不赦子》 作者:不详 年代:不详 参考译文:隋文帝的儿子秦王俊是并州总管,因奢侈、骄纵而触犯刑律被免去官职。杨素启奏道:“(对 于)秦王,陛下十分疼爱他,臣请求陛下不追究他的罪过。”文帝说:“谁也不可违反法律。如果按照你 的意思处理这件事,我就仅仅成了秦王俊的父亲,而不是天下人的父亲了,倘真如此,为什么不另外制订 专门适用于天子的儿子的法律呢?我怎么能像你说的那样做使法律的尊严受到损害?”最终隋文帝没有答 应杨素的请求。 13.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 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就仅仅成了秦王俊的父亲,而不是天下人的父亲了,倘真如此,为什么不另外制订专 门适用于天子的儿子的法律呢?可以根据句意进行停顿。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 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14. 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 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C 项中的两个“安”都是“怎么”的意思。A: 代词,代秦王俊/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如果/你;D:答应/表示约数,上下。故选 C。 15.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 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 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为”“以”“纵”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16.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 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答案。这篇文章主要叙述了隋朝皇帝杨坚将犯法的儿子依法治 罪的故事,从“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我安能亏法”体现出杨坚的大公无私,这也同样透露出隋朝律法 7
严明。 三、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书评,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有方法也是一门艺术 刘永红 ①目前,全民阅读已经蔚然成风,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一方面离不开品种丰富、质量上乘的各类优 秀出版物,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虽然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多达三四十万种,然而能够 指导广大读者如何读书的有用、实用、好用的阅读指导类图书并不多,作为《新华文摘》杂志读书与传媒 专栏鳊辑,我萌生了策划出版一本关于名家大师漫谈读书的小书的念头。 ②《读书的方法与艺术》集中收录了鲁迅等 24 位名家大师漫谈读书的美文,这些美文,或论述读书的 重要性,或讲述自己的读书经历,或谈论读书的方法,或分享读书的感受与体会,内容丰富,可读性很强。 ③读书是有方法的。读书的首要问题是读什么书的问题,不妨撷取以下诸位名家大师,且看他们怎么 说。楼宇烈先生认为,我们现在读书,如果从中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来讲,那就是经史子集都要读一点,不 能只读这个不读那个。陈平原先生认为,读书一要读没有实际功用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二要关 注跟今人的生活血肉相连的现当代文学,三是必须有自家的生活体验做底色,不至于读死书,读书死。易 中天先生认为,读书如择偶,要学会选书,先要多读书,所谓现千剑而后识器。无独有偶,朱光潜先生也 曾说过:“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 力也就愈可靠。”由此观之,读书要尽量广博,要读经典作品,精挑细选,不能太功利。 ④解决了读什么书的问题,我们才真正进入了怎样读书的问题。鲁迅先生认为,读书至少可以分为两 种:一种是职业的读书,譬如升学、备课等与饭碗有关的读书;另一种是嗜好的读书,没有任何功利目的 的读书。嗜好的读书就如游公园,可以随着自己的个人兴致来去,但是,职业的读书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 把书读活。周国平先生将自己读书的特点归纳如下:第一个是“不务正业”;第二个是“不走弯路,直奔 大师”;第三个是“不求甚解,为我所用”。关于读书的方法,胡适先生提倡“四到”:眼到、口到、心 到、手到。冯友兰先生将自己的读书经验与方法总结为四点: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作家刘 堂江曾经研究过巴金、夏丏尊以及秦牧的读书方法,巴金的读书方法是“回忆法”,即静坐在那里回忆自 己曾经读过的书,属于读书而无书;夏丐尊的读书方法是“蔓延法”,即以精读的文章或者书籍为出发点, 向四面八方蔓延,将内容相关的书联系起来读;秦牧的读书方法是“鲸吞牛食法”,“鲸吞”指的是泛读, “牛食”指的是精读,两者互相结合,调配得当。由是观之,读书要讲究方法,做到活学活用。 8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