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云南普通高中会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题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题 1.5 分,共 60 分。)
1.植物茎受单侧光刺激能弯向光源生长,这种现象是(
)
A.多样性
B.反射
C.变异性
D.应激性
2.以下属于组成生物体大量元素的是(
)
A.B
B.Fe
C.Ca
D.Zn
3.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
)
A.水
B.无机盐
C.蛋白质
D.核酸
4.在细胞周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是(
A.末期
B.后期
5.癌细胞容易转移是因为细胞膜上的(
)
)
c.前期
D.间期
A.蛋白质减少
B.磷脂减少
C.糖蛋白减少
D.糖蛋白增多
6.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多数是蛋白质
B.催化效率很高
C.具有专一性
D.活性不受温度影响
7.能使细胞内 ATP 含量增加的是(
)
A.细胞分裂
B.呼吸作用
c.肌肉收缩
D.主动运输
8.主要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细胞是(
)
A.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B.根尖分生区细胞
C.形成层细胞
D.干种子细胞
9.进入植物体后仍然呈离子状态存在的矿质元素是(
)
A. N
B.K
C.P
D.Mg
10.动物细胞内氨基酸可以发生的变化是(
)
A.合成蛋白质
B.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尿素
c.合成性激素
D.分解的最终产物只有 CO2 和 H2O
11.奥运圣火在珠峰传递时,随着海拔的升高,火炬手血液中含量显著升高的物质是(
)
A.尿素
B.血糖
C.乳酸
D. O2
12.人和多数动物的新陈代谢类型属于(
)
A.异养需氧型
B.异养厌氧型
C.自养需氧型
D.自养厌氧型
13.取若干长度为 10mm 的燕麦幼苗胚根,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 2 天,得到下表所示的实验结果:
生长素溶液的浓度(mol/L)
0
10-12
10-11
10-10
10-9
10-8
10-7
10-6
胚根的平均长度(mm)
12.0
12.1
12.7
13.6
12.6
12.0
10.9
10.0
上表数据不能说明的是(
)
A.促进胚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 10-10mol/L
B.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C.当浓度低于 10-8mol/L 时,生长素对胚根为促进作用
D.当浓度高于 10-8mol/L 时,生长素对胚根为促进作用
14.在棉花的栽培过程中去掉项芽,能使侧芽生长素的含量
A.减少,抑制其生长
B.减少,利于其生长
C.增加,抑制其生长
D.增加,利于其生长
15.人工繁殖鲤鱼时,常取鲤鱼垂体研磨液注射到鱼体内促进排卵,主要是利用垂体细胞合成的(
)
A.雌性激素
B.生长激素
C.促性腺激素
D.促甲状腺激素
16.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
)
A.突触小体
B.突触前膜
C.突触后膜
D.突触
17.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失去幼仔的母狗给小虎喂奶
B.狗钻火圈表演
C.听到主人的叫声,小鸡跑来吃食
D.望梅止渴
18.能进行出芽生殖的生物是(
)
A.酵母菌
B.蓝藻
C.竹
D.马铃薯
1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
)
A.联会时期
B.四分体时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0.玉米种子的胚乳来自(
)
A.受精极核
B.受精卵
C.子房壁
D.珠被
21.蝌蚪发育成青蛙属于
A.个体发育
B.胚胎发育
C.胚后发育
D.卵裂
22.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因为(
)
A.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B.染色体在遗传上有重要作用
C.细胞中的 DNA 大多在染色体上
D.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23·在一个双链 DNA 分子中,含有 35%的腺嘌呤,那么鸟嘌呤的含量应是(
)
A·15%
B.30%
C.35%
D. 70%
24.真核细胞中,转录形成 mRNA 的场所是(
)
A.内质网
B.细胞核
C.中心体
D.核糖体
25.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A.出现性状分离
B.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 3:1
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1:1
26.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其子代的表现型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杂交
后代中新表现型个体占的比例为(
)
A.1/3
B.1/4
C.1/9
D.1/16
27.人体耳垂离生(L)对连生( l )为显性,眼睛棕色(B)对蓝色(b)为显性。已知控
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
在常染色体上,其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一位棕眼离生耳垂的男性同一位蓝眼离生耳垂的女性婚配,生有一
个蓝眼连生耳垂的子女。若再生一子女,该子女为蓝眼离生耳垂的几率为(
)
A.1/8
B.2/8
C.3/8
D.4/8
28.生物产生新基因一般是通过(
)
A.基因突变
B.基因互换
C.基因自由组合
D.染色体数目变异
29.在二倍体生物中,可能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
A·子房壁细胞
B.珠被细胞
c.精细胞 D.柱头细胞
30·培育无子西瓜、无子番茄、青霉素高产菌株、杂交选育矮秆抗病小麦的原理依次是: (
)
1 长素促进果实的发育 ②基因突变 ③染色体变异
④基因重组
A.①③④②
B.③①②④
C.②①④③ D.②③④①
31.预防遗传性疾病发生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 (
)
A.产前诊断
B.提倡“适龄生育”
C.进行遗传咨询 D.禁止近亲结婚
32.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
D.自然选择
33.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
A.基因突变
B.生殖隔离
C.地理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34.草原生态系统中,很少有两栖类动物出现,决定因素主要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
D.土壤
35.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捕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会使害虫种群密度(
)
A.越来越大
B.迅速增长
C. 明显下降
D.保持稳定
36.云南众多的淡水湖泊,属于湿地生态系统,其功能不包括
(
)
A.控制洪水
B.调节气候
C.防风固沙
D.提供水源
37.下列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低的是
(
)
A.热带雨林
B.北极苔原
C.温带草原 D.温带阔叶林
38.保护生物多样性,应从下列哪三个层次来进行(
)
A.基因、DNA、染色体
B.物种、种群、群落
C.基因、群落、生态系统
D.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39.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违背的是 (
)
A.控制人口
B.先污染后治理
C.节约能源
D.保护环境
40.大气中 SO2 来源的三个主要途径是(
)
①化石燃料的燃烧 ②火山爆发 ③汽车尾气的排放 ④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有 6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
41.右图为高等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示例:[4]细胞核)
(1)图中左半部分是
细胞,判断的依据是
细胞中有[
]
。
(2)动、植物细胞中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
]
。
(3)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的细胞器是[
]
和[
]
,其中后者在动物细胞中没
有。
42.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请分析:
(1) 曲 线 A 表 明 , 光 照 强 度 较 弱 时 , 光 合 作 用 速 率
较
(填大或小),原因是光反应阶段为暗反应阶
段提供的
少。
(2) 光 照 强 度 为 P 时 , 导 致 曲 线 A 、 B 差 异 的 因 素 是
; 导 致 曲 线 B 、 C 差 异 的 因 素
是
,此时受影响的主要是光合作用的
阶段。
43.下图是人体内糖代谢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 过程叫做
,该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发生的场所是
。
(2)在饥饿初期,人体可通过
(填代号)过程将血糖含量维持在
mg/dL 的正常
范围内。
(3)人多吃糖也会发胖,是因为糖类会转变成
的缘故。
44.下图表示二倍体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细胞的分裂方式为
,产生的子细胞是
(填体细胞或生殖细胞)。
(2)B 细胞 的分裂方 式为
细胞 中含有
个 DNA 分子 ,该生物 的正常体 细胞中
有
条染色体。
45.下图为人类一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的
控制,B 为显性基因,b 为隐性基因),请据图回答:
(1)红绿色盲是
染色体上的
性遗传病。
(2)II 5 和 II 6 的基因型分别是
和
。
(3)IIl7 的色盲基因来自 I 中的
号个体。
46.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生产者是
,此食物网中包
条食物链。
(2) 生 物 甲 与 丁 的 关 系
。
(3) 作 为 生 态 系 统 , 图 中 未 表 示 出 的 生 物 成 分
。
含
是
是
(4)如果生物丙增重 5kg,至少需要消耗生物甲
kg。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有两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47.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如果视野过暗,要调节视野的亮度,应该用大光圈和反光
镜的
面,观察时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的
,再进行下一步的观察。
(2) 在 进 行 “ 叶 绿 体 中 色 素 的 提 取 与 分 离 实 验 时 , 不 让 层 析 液 没 及 滤 液 细 线 的 原 因
是
变
。
(3)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细胞液的浓度将逐渐
。
(4)“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 实验中,DNA 遇二苯胺(沸水浴)会变成
色。
48.某同学设计了验证酶特性的实验,取两只试管,编号为 A、B,分别加入 2mL 的稀淀粉糊:
(1)向 A 试管内加入 2mL 人造胃液,B 试管内加入 2mL 新鲜唾液,然后将这两支试管放入 37℃左右的水浴锅中
15-20min,取出试管。
(2)在两支试管内各滴入 2~3 滴碘液,摇匀,可见 A 试管内溶液呈
色,B 试管内溶液
(填
变色或不变色)。说明唾液内含有
,这种物质具有
作用。
(3)对照 A、B 试管内发生的现象,说明酶具有
性。
2008 年云南普通高中会考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每题 1.5 分,共 60 分)
题号 1
答案 D
题号 11
答案 C
题号 21
答案 C
题号 31
答案 D
2
C
12
A
22
D
32
D
3
A
13
D
23
A
33
B
4
D
14
B
24
B
34
C
5
C
15
C
25
C
35
C
二、简答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
6
D
16
D
26
B
36
C
7
B
17
A
27
C
37
B
8
A
18
A
28
A
38
D
9
B
19
C
29
C
39
B
10
A
20
A
30
B
40
A
41(1)动物
[6]中心体
(2)[3]高尔基体
(3)[7]线粒体
[10]叶体
42 (1)小
ATP 和[H]
(2)温度
CO2 浓度
暗反应
43
(1)有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
(2)C
80~120
(3)脂肪
44(1)有丝分裂
体细胞
(2)减数分裂
8
8
45(1)X
46(1)戊
隐
6
(2)XBXb
XbY
(3)1
(2)捕食和竞争
(3)分解者
(4)125
三、实验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47(1)凹
分生区
(2)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实验失败
(3)大
(4)蓝
48(2)蓝
不变色
唾液淀粉酶
催化
(3)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