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1年北京小升初语文考试真题.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1 年北京小升初语文考试真题 一、综合知识:(每小题 1 分,共 5 分) (一)、填空题: 1、我国国歌歌名是“ 2、我国的三大国粹是指京剧、中医和 3、“岁寒三友”指的是 。 (二)选择题: ”。 。 1、《水浒》中“拳打镇关西”的人物是: ( ) A、林冲 B、李逵 C、鲁智深 D、武松 2、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 ( ) A、火烧赤壁 B、七擒孟获 C、三顾茅庐 D、闻鸡起舞 二、语文基础知识:(共 17 分) (一)你能正确而快速的使用字典吗?试试看:(每空 1 分,共 3 分) 1 、“凹”字用部首检字法应查 部,用音序检字法应查 。 2、字典中有些字的注解里有引喻转等符号,其中引表示 。 (二)词语积累:(每空 1 分,共 8 分) 1、请你根据提示的意思写出含有“眉”的成语: (1)形容说话、作文没有头绪; (2)形容极其得意的样子; (3)形容人容貌秀丽 ; (4)形容事态紧急; (1) (2) (3) (4)
2、请写出两个都包含反义词的成语:(1) (2) 3、请写出两个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1) (2) (三)诗句荟萃:(每小题 1 分,共 6 分) 1、根据提示或要求分别写出一句相应的古代诗句....: (1)描写山水的诗句: (2)抒写母爱的诗句: (3)表达爱国的诗句: 三、语言理解与运用:(共 22 分) , , , 。 。 。 1、在你排队购物的时候,看到有人总是加塞插队。这时,你可以对他说:(2 分) 2、学校阅览室的正墙上需要悬挂一句名人的格言,请你推荐一句并简要说明理由: 格言: 理由: (1 分)。 (2 分)。 3、遇到下列这两种情况,你会怎么说?(4 分) (1)你的朋友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可用这句名言或古诗来劝他: (2)小华很不珍惜时间学习,可用这两句谚语劝他: 4、将“学好语文一定要加强课外阅读”改成一个反问句。(2 分) 。 。 。
5、以“关爱”开头,仿写一个句子。(2 分) 例:关爱是一句问候,给人春天的温暖。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祝福。 6、请重新调整下列句子的顺序,使之变成一段通顺的话。(3 分) ① 从声音里,人学会了分辨、感受各种喜怒哀乐,也吸收了知识。 ② 每一种声响,每一种声音,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 ③ 从声音里,我们逐渐成长。 ④ 愉快动听的声音,带给我们快乐;嘈杂无聊的声音,则会使人痛苦。 调整后的顺序为: 。 7、下面这段文字呀,是粗心大王小华的日记,你能找出其中的错别字和病句并改正吗? (请用修改符号直接在原文上改正) (6 分) 今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考上一所理想的中学。可竟争的对手太多,难免让我不 会有点心慌。考试当天,我还是带上了钢笔、尺子和文具,兴致勃勃的来到了我所报考的 学校参加了考试。通过这次经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敢于挑战自我,才能收获成 功!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再接再励,不断超越! 四、阅读与理解:(共 16 分) (一) 我爱落叶(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①我爱春风和朝霞,也爱小草和鲜花,但我更爱落叶。它们像彩色的风筝,常常飘 到我的梦里来。 ②在瑟瑟的秋风中,落叶籁籁地飘到地上。当它们还高高地挂在枝头的时候,秋雨最 后一次为它们洗去了身上的细尘,夕阳轻轻地为它们抹上一层金黄的色彩。于是,它们终
于落下来了,从相伴了一个春夏的树上悄悄地落下来了。它们没有一丝哀愁,也不感到一 丝悲凉。因为它们深深懂得,自己的一生曾给人们献出了一片片绿阴,把大地装扮成绿的 海洋。 ③在瑟瑟的秋风中,落叶籁籁地飘到地上。当我背着书包放学回家的时候,看到一个 老爷爷迎着火红的朝霞,把一堆黄灿灿的落叶轻轻扫到花园里,微笑地告诉我它是一种很 好的肥料。是啊,它们落在地上,或者被踩在脚下,踏入泥泞;或者被烧成灰烬,埋入泥 土。它们仍像离开树枝的时候一样,没有一点怨恨,也不感到一点悲伤。因为它们深深懂 得,虽然自己化成了泥土,但会换来更加美好的春光。 ④哦,朋友,如果你爱嫩绿的芽儿,那么,你也一定会爱这深秋的落叶! 1、落叶不感到悲凉的原因是 ;不感到悲伤的原因是 。 2、文章的第①自然段的第一句,包含着一个疑问,可以提示全文的内容。读读这句话,你 能提出这个疑问来吗? 3、请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并且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全文通篇运用了 的修辞,歌颂了落叶的 精神。从文章的 开头和结尾的关系来看,这种写法叫作 。 5、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我们该怎样向落叶学习?请用简洁的话表述一下。 (二) 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 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 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逮:及、达到; 邑人:同乡人; 佣作:受雇用为别人做事
遂:就; 大学:学问高) 1、文中主人公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3 分) 2、请写出这个故事的大意:(3 分) 五、作文:(40 分) 题目:我最喜欢的 要求:1、补全题目后再写作文; 2、不少于 400 字 100 200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