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上指定的位置。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
的指定位置,在本卷上答题无效。
3.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本卷共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7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21.从下列四张学习卡片上,你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第Ⅰ卷(选择题,共 70 分)
朝代:汉朝
人物:张骞
事件:张骞通西域
朝代:北魏
人物:孝文帝
事件:革除鲜卑旧俗,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朝代:唐朝
朝代:元朝
人物:文成公主
人物:
事件:唐蕃和亲
事件:回族的形成
A.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B.国家的统一与发展
C.对外的交往与进步
D.经济的繁荣与昌盛
2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列强侵华手段包括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经济侵略经历了
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过程;在政治侵略上,清政府置于列强控制之下,对列强的话唯唯是诺,这
种“以华治华”局面是在_______签订之后形成的。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尼布楚条约》
23.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 -学制度-学 思想”的特点 ,反
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
①“民主”“科学” ②三民主义 ③变法图强 ④“自强”“求富”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②③
D.④②③①
24.20 世纪前期,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相继成立,在历史上,两党既有对抗也有合作,其中第一次合
作共同进行了
A.南昌起义
C.抗日战争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D .北伐战争
25.从历史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是历史学习的能力要求。请观察以下三幅图片并指出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
件对当时战争形势的影响。
图 6 林彪、罗荣桓等在作战前线 图 7 淮海战役总前委领导 图 8 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
A.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和陕北的重点进攻
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来源:学科网]
C.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D.表明了南京国民党政权 已经垮台
26.某同学对中国现代史出现的各个重要“时期”作了一个归纳,在其整理的笔记中,有一处明显错误,
请帮他找出来。
A.开国大典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
B.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1953-1976 年,是我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D.中共十一届三 中全会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7.当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后,如何走好这条道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过了一段艰难的
探索历程,期间有成功、有失误。我们要牢记的历史教训有
①要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和要求,切勿再出现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之类脱离实际的做法 ②
要坚持民主和法制,依法治国,切勿再出现如“文化大革命”之类的全国动乱 ③要依据本国国情,坚持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要遵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不再纠结于“计划”或
“市场”姓“资”或姓“社”的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8.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 35 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
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对“当今的开放和近代的开放”展开研究性学习,
对四位同学的思考,你赞同
[来源:学科网]
二者前提不同:一个
是 在 独 立 自 主 下 的
主动开放;一个是挨
打下的被动开放
结果一样:都使
国 家 综 合 实 力
不断增强
二者目的一致:都是
为了发展经济,解放
发展生产力
发起人不同:一
个是邓小平;一
个是鲁迅
A
B
C
D
29.“1980 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 90 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是大陆。”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
A.两岸双方秉 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B.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C.港澳回归作为“一国两制”的成功范例推动了大陆向台湾 靠拢
D.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指日可待
30.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列现象能体现的是
①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增加,服饰多样化,时装流行 ②居民中自费旅游,参加各种文娱、健
身活动的越来越多 ③笔记本电脑、手机日益普及,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 ④自谋
职业,下海经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31.11 世纪中国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同一时期,西欧城市兴起,究其影响,反映在
A.对瓦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和孕育近现代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B.一般是工商业活动中心、规模较小
C.是在封建主或教会的领地上兴起的,促进了佛教的发展
D.所有的城市发动争取自治斗争,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32.“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
“美国人由此辉煌地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府权力机构,那里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足鼎立,相互制
约。”两则材料中确立的政体和原则 分别是指
A.一党专政 独立与人权
B.君主立宪制 三权分立原则
C.多党执政 人权与法治
D.民主共和制 王权高于议会
33.在过去的 200 多年里,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先后发明了蒸汽机、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电
报电话、电脑、原子弹、人造卫星等。对其认识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C.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D.科技的进步终将毁灭人类
34.70 年前的 6 月 6 日,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100 年前的 6 月 28 日,萨拉
热窝事件引爆了“一战”。回顾这两次世界大战,我们应该明白
①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二战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②十月革命后苏俄决定退出一战;一
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短暂的发展春天 ③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但促进了民族解
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④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
后形成雅尔塔体系,美苏“冷战”两极格局
A .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5.思想—行动—结果是人类活动的一般规律。表中遵循这一规律的是
思
想
行
动
文艺复兴运动
A 人文主义
B 马克思主义
工人运动蓬勃兴起
C 民族民主意识 拉美民族独立战争
D “仁爱”
结
果
郑和成功下西洋
欧洲联盟的建立与发展
建立一系列的新兴国家
中国代表在第 26 届联大上据理力争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39.(18 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80 分)
2014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深化农村土地
改革的重大举措,并确立了农业未来的发展道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让我们一起重温我国农业发展
历程。
【古代农业评说】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黄河
流域的半坡人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可从五个方面去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一是统治者重视农业:如
商鞅变法建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出现的盛世无不是与农业发达有关;二是生产工具的改进;三是农作物
的引进推广;四是水利工程的兴修;五是……
(1)黄河长江孕育了中华文明,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孕育了什么文明?(2 分)商鞅变法在土地所有制
转变方面采取了哪一措施?(2 分)请列举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任举一例,2 分)
(2)参考下面古代经济发展过程示意图,将“五是……”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2 分)
[来源:Z*xx*k.Com]
南
北
南
北
南
南
北
南
南
北重南轻
北南平衡
北轻南重
【近现代农业调整】1947 年 10 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
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到 1948 年秋,解放区有 1 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1950 年 6 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决定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到
1952 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
农村展开。
—以上内容均摘自岳麓版八年级《中国历史》
(3)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2 分)在解放区和新解放区
进行的土地改革使土地所有制有何改变?(2 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土地政策方面是如何调整的?(2 分)苏联同期的改革
却导致了国家解体,其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获得什么启示?(4 分)
40.(22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 2014 年元旦发表新年感言,声称夺回“强大日本”的战斗才刚开始。此
言一出,引起亚洲各国人民的警觉和不安。
材料二 2014 年 3 月 8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外交部长王毅回应记者提问,“有人将现
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 不是 1914,2014 更不是 1894。与其拿
一战前的德国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作榜样。”
材料三 2014 年 5 月 19 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接受中国记者专访时说,2015 年,俄中两国将以双边的形
式,以及在上合组织框架内,举行一系列庆祝胜利 70 周年的联合活动。我们还将继续抵制那些篡改历史、
美化法西斯分子及其帮凶、抹黑英雄解放者功勋与英名的企图。2 月 14 日,李克强总理在会见美国国务卿
克里时指出,只有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不让战争的惨痛历史重演。
(1)材料一中日本在古代和近代为成为“强大日本”而进行了哪两次社会变革?分别有何重大影响?(8
分)日本现在有些举动体现了安倍的这一错误指导思想,请任举一例。(2 分)
(2)材料二中所提到的 18 94 年在中日之间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结局怎样?(4 分)为什么提出“日
本要以二战后的德国作榜样”?(2 分)
(3)材料三中“庆祝胜利 70 周年联合活动”指的是什么胜利?(2 分)普京总统和李克强总理共同传递
出的当今时代主题是什么?(2 分)
(4)结合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为构建和谐世界,当今国与国之间应如何相处?(2 分)
孝感市 2014 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文科综合
历史 参考答案
21.A
31.A
22.C
32.B
23.B
33.D
24.D
34.B
25.C
3 5.C
第Ⅰ卷(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
28.A
26.A
27.D
29.B
30.D
39.(1)文明:古巴比伦王国(或古代两河流域文明)(2 分)
措施: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2 分)
工程:都江堰;灵渠;京杭大运河等 (举任意一例 2 分)
第Ⅱ卷
(2)经济重心南移 (2 分)[来源:学+科+网 Z+X+X+K]
(3)作用:使广大农民翻身做了主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激发了农民参战和支持前线的热情,
为解放战争的 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或“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为解放战争
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回答任意一点 2 分;)
所有制:由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或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2 分)
(4)调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 分)
原因:采取错误的指导思想;错误的理论和政策;放弃共产党的领导;背离社会主义方向、未坚
持社会主义制度等。(答任意一点 2 分;其它答案围绕要点展开均可给分)
启示:要及时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政策的制定要适合本国的国情;改革要坚
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要坚持党的领导;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要重视和正确处理民族关系;要
警惕西方“和平演变”策略。(开放性设问,答任意一点 2 分;紧扣题意,观点正确,均可给分)
40.(1)变革和影响:大化改新(2 分);大化改新加强了中央集权,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
会过渡(2 分) 明治维新(2 分);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
的危机,为以后日本的强大奠定了基础(或“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2 分)
举动:将钓鱼岛国有化;在教科书里追加领土要求(如钓鱼岛、独岛);解禁集体自卫权;准备修
改和平宪法;首相及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等等。(开放性设问,举任意一例 2 分;其它答案紧扣
题意,观点正确,酌情给分)
(2)事件:甲午中日战争(2 分) 结局: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2 分)[来源:学科网
ZXXK]
榜样:二战后,德国认真反思战争罪行,清除纳粹残余势力,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以积极的言行
真诚忏悔,赢得邻国和世界的谅解;日本美化侵略,掩盖战争罪行,挑战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
践踏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伤害邻国和世界人民的感情。(2 分,其它答案,只要紧扣题意,
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3)事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二战的胜利)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 胜利(完整回答 2 分) 主
题:和平与发展 ;(2 分)
(4)相处: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遵守国际公约,做负责任的国家;求同存异,加强互信,加强合
作,良性互动;维护和平,发展友好关系;抵制(反对)军国主义、霸权主义、战争等。(开放
性设问,答任意一点 2 分;其它答案紧扣题意,观点正确,均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