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年浙江宁波大学高分子化学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资料共4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8 年浙江宁波大学高分子化学考研真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 40 分) (1)对缩聚反应的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A)无特定活性种; B)不存在链引发、增长、终止等基元反应; C)单体转化率随时间明显提高; D)在反应过程中聚合度稳步上升 (2)只有在聚合后期才能得到高分子量聚合物的反应是() A)阴离子聚合; B)自由基聚合; C)配位聚合; D)缩聚反应 (3)决定引发剂活性的参数是() A)分解温度; B)引发剂效率; C)半衰期; D)氧指数 (4)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导致聚合速率与引发剂浓度无关的可能原因是发生了() A)双基终止; B)扩散控制的终止; C)初级终止; D)单基终止 (5)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链自由基对过氧化物的()是其引发剂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A)屏蔽效应; B)自加速效应; C)共轭效应; D)诱导分解 (6)为了合成聚乙烯醇,应该采用下列哪一种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 A)乙烯醇; B)环氧乙烯; C)醇酸乙烯酯; D)聚乙烯 (7)用自由基聚合反应获得的聚乙烯带有一些短支链,其原因在于() A)大分子链间的链转移反应; B)向引发剂的链转移反应; C)向单体的链转移反应; D)大分子内的链转移反应 (8)下列乙烯基单体活性的大小顺序是() A)苯乙烯>丙烯酸>氯乙烯; B)氯乙烯>苯乙烯>丙烯酸; C)丙烯酸>苯乙烯>氯乙烯; D)氯乙烯>丙烯酸>苯乙烯 (9)一对共聚合单体 M1/M2,其竞聚率 r1 和 r2 值将随()而变 A)聚合时间; B)聚合温度; C)进料组成; D)单体总浓度 (10)最容易与 MMA(Q=0.74)发生共聚的单体是() A)St (1.00); B) VC (0.044 ); C) AN ( 0.6 ); D) B ( 2.39) (11)当 r1>1, r2<1 时若提高聚合反应温度,反应将趋向于() A)交替共聚; B)理想共聚; C)嵌段共聚; D)恒比共聚 (12)不需要引发剂的聚合方法是() A) 悬浮聚合; B)光聚合; C)光敏聚合; D) 热聚合
(13)工业合成丁苯橡胶采用的是() A)溶液聚合; B)本体聚合; C)悬浮聚合; D)乳液聚合 (14)温度升高对乳液聚合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A)聚合速度增加; B)分子量增加; C)可引起乳液发生凝胶破乳; D)导致不恒速阶段乳胶粒浓度增加 (15)下列引发剂中,催化α-氰基丙烯酸乙酯阴离子聚合活性最高的是() A)H2O ; B)钠-萘 ; C)CH3OK ; D)BuMgBr (16)进行阴离子活性聚合反应活性最低的单体是() A)乙烯; B)苯乙烯; C) 丁二烯; D)甲基丙烯酸甲酯 (17)能够进行阴离子聚合获得高分子量聚合物的单体是() A) 丙烯; B) 异丁烯; C)乙烯丁基醚; D) α-氰基丙烯酸乙酯 (18)解释配位聚合反应中等规立构控制机理的模型是() A)单体-单体相互作用; B)溶剂-单体相互作用; C) 配位体-单体相互作用; D)单体-聚合物相互作用 (19)高聚物受热分解时,发生侧链环化的聚合物是() A)聚乙烯; B)聚氯乙烯; C)聚丙烯腈; D)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20)下列聚合热稳定性顺序正确的是() A)聚α-甲基丙乙烯>聚四氟乙烯>聚苯乙烯; B)聚苯乙烯>聚α-甲基丙乙烯>聚四氟乙烯; C)聚四氟乙烯>聚苯乙烯>聚α-甲基丙乙烯; D)聚四氟乙烯>聚α-甲基丙乙烯>聚苯乙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9 小题,每空 1 分,共 25 分) (1)根据聚合物主链结构可将聚合物分成 、 、 三类。 (2)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分子量随转化率的变化规律是:随转化率增加,自由基聚合分子 量 ,逐步聚合分子量 ,阴离子聚合分子量 。 (3)已知 M1 和 M2 的 Q1=2.39,e1=1.05,Q2=0.6,e2=1.20,请比较:两单体的共轭稳定 性 > ,两单体的活性 > ,两单体自由基的活性 > 。 (4)影响开环聚合难易程度的因素有 , ,构成环的元素。 ( 5 ) 在 离 子 聚 合 反 应 过 程 中 , 活 性 中 心 离 子 和 反 离 子 之 间 的 结 合 形 式 有 : 共 价 键, , , 。
(6)阳离子聚合机理的特点是快引发, , , 。 (7)具有可溶可熔性的树脂称为 ,而不溶不熔的树脂则称为 。 (8)聚甲醛的结构单元是 , 聚丙烯腈的重复单元是 ,合成涤纶的单体分别 是 和 。 (9)聚丙烯有三种异构体:无规立构 、 、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 15 分) (1)胶束与临界胶束浓度 (2)聚合物的老化 (3)前末端效应 (4)体型缩聚 (5)单体链转移常数 四. 简答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总计 40 分) (1)自由基聚合动力学是研究聚合速率 R、聚合度(动力学链长ν)与单体浓度[M]、引发 剂浓度[I]、温度[T]间的定量关系。①请写出上述方程;②简述下列条件变化时,聚合速率 与聚合度如何变化?1)增加单体浓度;2)增加引发剂浓度;3)升高聚合温度。 (2)自由基聚合动力学方程推导过程中用到了哪三个基本假设,请写出三个假设的名称及 含义。 (3)单体为丙烯腈和异丁烯,引发剂为碱金属和 Lewis 酸,请将单体和引发剂正确配对, 为什么?丙烯酸能用上述引发剂引发聚合吗? (4)在四氢呋喃溶液中,用丁基锂引发苯乙烯聚合,该聚合方式是什么形式的聚合?为什 么可以算作活性聚合? (5)请简述在传统乳液聚合体系中,乳化剂存在的场所及起到的作用。 (6)通过悬浮聚合方式制备聚苯乙烯时,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和过硫酸铵选哪一种?利用 部分水解的聚乙烯醇作为分散剂时,聚乙烯醇起什么作用?如果用不溶于水的碳酸钙粉末作 为分散剂,碳酸钙粉末起什么作用?此外,体系中还要加入微量的表面活性剂,为什么? (7)简述 Staudinger、Flory、Ziegler 三位科学家对高分子科学发展的贡献。 (8)什么是动力学链长并简要说明动力学链长与聚合度的概念及关系。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3 题,每题 10 分,共计 30 分) (1)苯乙烯(M1)与丁二烯(M2)在 5oC 下进行自由基共聚时,其 r1=0.64,r2=1.38,已知 苯乙烯和丁二烯的均聚增长速率常数分别为 49 L.mol-1.s-1 和 25.1 L.mol-1.s-1。
①计算共聚合时的反应速率常数;(4 分) ②比较两种单体以及两种自由基的活性大小;(4 分) ③要制备组成均一的聚合物要采取何种措施。(2 分) (2)苯乙烯60 oC在苯中聚合,以BPO为引发剂,在60oC时BPO的kd=2×10-6 s-1,在80 oC时BPO 的kd=2.5×10-5 s-1。 ①写出BPO的分解方程式;(2分) ②求BPO在60oC和80oC下的半衰期;(4分) ③求分解活化能。(4分) (3)对苯二甲酸(Na, mol)与乙二醇(Nb, mol)反应得到聚酯,试求: ① Na=Nb=1.0 mol 时,数均聚合度为 100 时的反应程度 P,以及平衡常数 K=4 时的生成水量 (mol);(4 分) ② 若 Na=1.02,Nb=1.00,求过量分率 q 和摩尔系数 r;(4 分) ③ 反应程度为 0.99 时的数均聚合度。(2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