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9 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涂到答题卡对应的方框内。每小题 4 分, 共 48 分) 下图为冰岛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的经纬度位置大致为( ) A. 22°W ,64°S B. 22°W ,64°N C. 22°E,64°N D. 22°E ,64°S 2. 下列对于冰岛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C. 城市沿海分布 【答案】1. B 2. C 【解析】 B. 地势南高北低 D. 城市沿河谷分布 【分析】根据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的位置;冰岛地形以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受 岛屿面积限制,河流流域面积小;冰岛位于大西洋海域,纬度高,冰川地貌分布较广;冰岛位于板块张裂 地带,地热能资源丰富。,进行分析解答。 【1 题详解】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 E 表示;若相邻 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 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 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 S 表示;读图分析可 知,图中雷克雅未克的地理坐标大致是(64°N、22°W)。 【2 题详解】 读图可得,冰岛河流大多自中部向四周流,冰岛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故 AB 错误; 冰岛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该地区交通运输便利,故 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点睛】考查利用经纬网定位及冰岛的地理特点。
3.图中天气符号表示多云转阴的是( ) B. D. A. C.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 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进行分析解 答。 【详解】读图可知:A 表示的天气是多云转阴,B 表示的天气是晴转小雨,C 表示的天气是多云转小雨,D 表示的天气是晴转雾。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的解读,牢记即可。 下图为中国局部行政区划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A 省区的简称和 B 省区的行政中心分别是( ) A. 冀、河南 B. 豫、石家庄 C. 晋、济南 D. 鲁、太原 5. 由 A→B→C 方向,符合我国地理环境要素变化规律的是( ) A. 气温年较差变小 C. 人口逐渐增多 【答案】4. D 5. B 【解析】 B. 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D. 煤炭资源逐渐增多 【分析】根据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特点及影响中国的气候特点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 【4 题详解】 A 是山东省,B 是山西省;山东省的简称是鲁,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行政中心是太原。依据题意。故选:D。 【5 题详解】 读图可知,由 A→B→C 方向,是从我国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由于沿此方向夏季风逐渐减弱,其降水量
递减,气温年较差变大,A 错误、B 正确;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南多西北少,C 错误;煤炭资源 B 区域最 丰富,D 错误;结合题意。故选:B。 【点睛】考查的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特点及影响气候的因素。 下图为世界政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其中地形分东中西三部分地势东西高中间低的国家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7. 乙国和丁国之间的合作互助被称为( ) A. 南南合作 B. 北北合作 C. 南北对话 D. 南北差距 【答案】6. B 7. C 【解析】 【分析】根据不同国家间的地理特点和国际合作,进行分析解答。 【6 题详解】 图中的甲乙丙丁分别是埃及、美国、中国、巴西,地形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且地势东西高中间低的是美国。 故选:B。 【7 题详解】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读图可知, 乙国为美国,属于发达国家,丁国为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两国之间的合作互助被称为南北对话。故选: C。 【点睛】考查不同国家的地理特点。 下图为某大洲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为大洋洲 B. 乙为印度洋 C. 丙为长城站 D. 丁为泰山站 9. 该大洲比北极地区的平均气温低其原因是( ) ①该大洲极夜时间比北极地区长一个多月 ②该大洲终年波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更强烈,吸收的热量更少 ③该大洲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更高 ④该大洲的地势比北极地区更高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8. B 9. C 【解析】 【分析】根据南极地区位于地球最南端,以南极洲为主体,气候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无论南极洲还 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上 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进行分析解答。 【8 题详解】 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周围的大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读图可知,甲为南美洲,乙为印度洋, 丙为泰山站,丁为长城站,故选项 B 符合题意。故选:B。 【9 题详解】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低的原因是南极地区是主要是陆地,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 极地区高,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气候更寒冷。故选:C。 【点睛】考查南极地区的地理特点。 下图为 1980 年和 2011 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分级图(注:图中标出地名的 6 市为中部地区,其 东面的 7 个县市为东部地区,其西面的 11 个县市为西部地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0. 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2011 年人口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中部最密,东部最疏 B. 西部最密,东部最疏 C. 西部最密,中部最疏 D. 中部最密,西部最疏 11. 珠江三角洲中部地区人口级别提高快的原因是( ) ①经济水平高 ②邻近港澳 ③基础设施好 ④自然增长率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10. D 11. A 【解析】 【分析】根据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和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 创办了一大批对劳动力要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业。如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子及通信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 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部门,进行分析解答。 【10 题详解】 从图上来看,珠江三角洲地区 2011 年人口分布中部最密集,西部最稀疏。结合题意。故选:D。 【11 题详解】 珠江三角洲中部地区人口级别提高快的原因是①经济水平高,②邻近港澳,③基础设施好,吸引大量的人 才迁入。结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12.下图为中国四大工业基地图,能够实现江海联运并且优势明显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沪宁杭是上海、南京、杭州的通称,其中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主要有机械、钢铁、纺织、 电子等综合性工业部门,沪宁杭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雄厚,消费市场广阔,水陆 交通便利等,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长江沿江地带以长江干流为横轴,东连沿海经济地带,西接广大内陆地区,形成了自西向东的 4 条经济通道−产业、技术、信息、商贸通道;实现了江海联运,使本地区进入国际市场。同时还通过众多南 北支流和交通干道,使经济技术,产业等优势向南北辐射,是南北经济成为一体;读图可知,A 是辽中南工 业基地;B 是京津唐工业基地;C 是沪宁杭工业基地;D 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故 C 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考查我国沪宁杭工业基地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二、读图填空题(第 16 題第(2)小题 4 分其余每空 2 分,共 40 分) 13.我国南方地区某校学生开展地理野外研学活动,下图为考察区域等高线地形 I 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考察区域是_______地形类型。甲部位名称为_______。 (2)图中居民点附近等高线的分布特征是_______。 (3)图中居民点之间的最长距离约为 2 厘米,其实际距离约为_______。 (4)同学们从 A 点出发沿考察线路到居民点 B 处结束,描述考察线路的大致方 F 向是_________。 【答案】(1)丘陵 鞍部 (2)等高稀疏,等高线弯曲并向高处凸出 (3) 400 (4)先向东北再向东南或偏东 【解析】 【分析】根据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 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
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1)图中海拔高度在 500 米以下,主要是丘陵地形,甲部位名称为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 (2)图中居民点附近等高线的分布特征是等高线稀疏,等高线弯曲并向海拔高处凸出,坡度缓。 (3)已知比例尺为:1:200000,图中居民点之间的最长距离约为 2 厘米,其实际距离约为 2×20000=40000 厘米=400 米。 (4)从 A 点出发沿考察线路到居民点 B 处,考察线路的大致方向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点睛】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4.阅读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各月平均气温及降水量的数据。 材料二:北京市简图。 (1)据材料一描述北京的气温特征_______,从降水特征来看,对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________。 (2)北京市所处的自然植被带为______________。 (3)北京市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_______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剧种,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4)近年来,北京为改善环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 A.建设环绕京城的绿色屏障 B.建设通风廊道,降低大气 PM2.5 浓度 C.大型国企、央企迁入雄安新区 D.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答案】 (1)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春季降水较少、不利于春耕生产 (2)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 京剧 (4)D 【解析】 【分析】根据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 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1)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气温特征是冬季寒冷,夏季暖热;降水季节不均,从降水特征来
看,对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春季降水较少、不利于春耕生产。 (2)北京市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所处的自然植被带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3)北京市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京剧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剧种,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4)近年来,北京为改善环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设环绕京城的绿色屏障,建设通风廊道,降低大 气 PM2.5 浓度,大型国企、央企迁入雄安新区等,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能够改善北京市的环境。 【点睛】本题考查北京市的相关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15.读巴西农矿产品图和巴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东部沿海 A 处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为:①全年气温高,因为位于_________带 ,②全年降水丰 沛,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巴西首都由里约热内卢迁到巴西利亚,从地形条件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巴西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巴西东部地震较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从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分析) 【答案】(1)热带 位于巴西高原东部盛行风的迎风坡 (2)巴西利亚地形为高原,海拔较高,降水较 少气候凉爽 (3)东南部 (4)处于板块内部 【解析】 【分析】根据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和中部,东临大西洋,为了加快内地的开发建设,1960 年巴西政府将首 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到巴西高原上的新城市−−巴西利亚,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1)东部沿海 A 处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为:①全年气温高,因为位于热带,②全年降水丰 沛,原因是位于位于巴西高原东部盛行风的迎风坡。 (2)巴西政府在 1960 年将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到中部高原上的巴西利亚,其原因是为了加快内地 的开发建设以及缓解沿海地区的人口压力、避免出现城市环境问题,地形条件是巴西利亚地形为高原,海 拔较高,降水较少,气候凉爽。 (3)巴西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等。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