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 7 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普通逻辑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p→q”与“r∨t”这两个逻辑公式中,它们( )
A.变项和逻辑常项均相同
B.变项不同但是逻辑常项相同
C.逻辑常项不同但是变项相同
D.变项和逻辑常项均不同
2.如果有 b 不是 a 并且所有 a 都是 b,那么 b、a 两个概念具有( )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真包含于关系
D.交叉关系
3.“所有民主国家都不是非宗教国家。”这一判断是( )
A.全称肯定判断
B.全称否定判断
C.特称肯定判断
D.特称否定判断
4.SAP 与下列哪项具有反对关系?( )
A.PIS
B.SEP
C.SIP
D.SOP
5.一个相容选言判断“p∨﹁q”假,那么一定是( )
A.p、q 都真
B.p 真 q 假
C.p 假 q 真
D.p、q 都假
6.相同主、谓项判断之间的矛盾关系是( )
A.对称并且反传递
B.对称并且非传递
C.反对称并且传递
D.非对称并且传递
7.如果同时否定 SIP 和 SOP,那么( )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逻辑规律
8.直接推理“SA→IS”属于( )
A.换质法推理
B.换位法推理
C.换质位法推理
D.换位质法推理
9.“(﹁p→r)∧(q→s)∧(﹁p∨q)→(r∨s)”这一推理式是二难推理的( )
A.简单构成式
B.简单破坏式
C.复杂构成式
D.复杂破坏式
10.“因为 bRa,所以 ab。”这一推理式是( )
A.对称关系推理
B.反对称关系推理
C.传递关系推理
D.反传递关系推理
11.间接论证的主要种类有( )
A.反证法、选言证法
B.反证法、演绎论证
C.演绎论证、归纳论证
D.演绎论证、选言证法
12.古希腊哲人说,未经反省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与这句格言的意思最不接近的是( )
A.只有经过反省,人生才有价值
B.要想人生有价值,就要不时地对人生进行反省
C.糊涂一世,快乐一生
D.人应该活得明白一点
13.哈尔滨人都是北方人,有些哈尔滨人不是工人。设以上命题为真,则肯定为真的是( )
A.有些北方人是工人
B.有些北方人不是工人
C.有些工人是北方人
D.有些工人不是北方人
14.中国女排在雅典奥运会夺冠的事实,使我们明白许多道理。例如,在失败还未成为最后
的事实时,决不能轻易接受失败!在胜利尚存一丝微弱的希望时,仍要拼尽全力去争取胜利!
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强者。从上述可以推出( )
A.真正的强者决不接受失败
B.只有在失败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时,真正的强者才会去接受失败
C.失败者会轻易地接受失败
D.正如女排队员爱唱的那首歌说的,阳光总在风雨后
15.如果巴西或者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那么印度和德国都将成为常任理事国。由此可见( )
A.如果印度成为常任理事国,那么德国也将成为常任理事国
B.如果印度成为常任理事国,那么日本也将成为常任理事国
C.如果印度没有成为常任理事国,那么德国也没有成为常任理事国
D.如果印度没有成为常任理事国,那么日本也没有成为常任理事国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不丹是一个小国”中,“不丹”是( )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单独概念
D.普遍概念
E.负概念
17.下列对概念的概括和限制,正确的有( )
A.“江苏省”概括为“中国”
B.“丈夫”概括为“夫妻”
C.“农民”概括为“劳动者”
D.“生物”限制为“动物”
E.“地球”限制为“绿色的地球”
18.从 PEM 和 MAS 可以得出( )
A.SAP
B.SEP
C.SIP
D.SOP
E.﹁SAP
19.下列关系中属于非对称并且传递的关系是( )
A.整数之间的不小于关系
B.SAP 中的 S 和 P 之间的 A 关系
C.判断间的差等关系
D.判断间的矛盾关系
E.概念间的全同关系
20.由“□﹁p”真,可以推知( )
A.“◇﹁p”真
B.“◇﹁p”假
C.“□p”真
D.“□p”假
E.“﹁□﹁p”真
21.同一律可以用公式或符号表示为( )
A.A 是 A
B.p→p
C.A 不是非 A
D.并非(p 并且非 p)
E.A 或者非 A
22.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断定有( )
A.同时否定﹁p 和 p∨q
B.同时否定 p 和 p∧q
C.同时否定 p 和﹁p∧q
D.同时肯定 p 和﹁p∨q
E.同时肯定 p 和﹁p∧q
23.下列三段论各式中,有效的推理形式是( )
A.第一格 EAE 式
B.第二格 AEE 式
C.第三格 AAA 式
D.第四格 EAE 式
E.第一格 AEE 式
24.若“A 可以分为 B、C、D”是一个正确的划分,则 B、D 的外延间关系是( )
A.全异关系
B.相容关系
C.交叉关系
D.真包含关系
E.反对关系
25.属于“穆勒五法”的是( )
A.差异法
B.完全归纳法
C.共变法
D.不完全归纳法
E.简单枚举法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6.思维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叫做思维的________。
27.任何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内涵和________。
28.在性质判断中,逻辑常项是联项和________。
29.联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
30.同一律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思维具有________。
31.必然性推理是前提蕴涵结论的推理,即如果前提真,那么结论________。
32.相容选言推理只有一种正确的形式,即________。
33.完全归纳推理属于________性推理。
34.假说的检验过程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________引申出关于事实的结论;第二步,
通过实践检查从假说中引申出来的有关事实的结论是否真实。
35.反驳的目的是要________。
四、图标题(本大题共 2 小题,36 小题 4 分,37 小题 6 分,共 10 分)
36.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
有理数(A),整数(B),分数(C),无理数(D)。
37.用真值表证明(﹁p∨q)→(p→q)是永真式。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38.在下列各式的括号内填入适当的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三段论式。
39.以“只有搞好生产才能改善人民生活”为前提,
(1)加上另一个前提:“搞好生产了”,能否得出必然的结论?为什么?
(2)加上另一个前提:“没有搞好生产”,能否得出必然的结论?为什么?
40.以“小李考试不及格,或是学习不用心,或是老师教导无方,或是学习环境不好”为前
提,
(1)加上另一个前提:“小李考试不及格是由于学习不用心”,能否得出必然的结论?为什
么?
(2)加上另一个前提:“小李考试不及格不是由于学习不用心和老师教导无方”,能否得出
必然的结论?为什么?
41.请分析下列文字中,主审官用两头猪所做实验使用的方法。写出这种方法的逻辑结构,
并说明用此实验,主审官得出什么结论。
我国古代有则断案故事。大意是:妻子杀死丈夫,再放火烧掉房子,诡称丈夫被烧死。
夫家怀疑,告到官府,死者之妻不服。主审官取来两口情况相同的活猪,一口先杀死,一口
不杀,再一同放在柴草上焚烧。他发现活猪被烧死时大口呼吸而死后在口鼻内留下大量烟灰,
先杀死后焚烧的口鼻内无此现象。所以他认为前者口鼻内留下大量烟灰是猪被活活烧死而滞
留下来的物质。由此他又推想人若被火烧死也会在口鼻内留下大量烟灰。据此他对死者验尸,
发现死者口鼻内没有留下大量烟灰,因而判定死者不是被火烧死而是死后被焚。经过审讯,
死者之妻终于服罪。
42.试分析下列文字中,工人所反驳的论题是什么?他用什么论据来进行反驳?他的反驳能
否成立?为什么?
某车间工程师要求工人严格执行生产工序,指出只要按照规定的工序生产,就能生产出
合格产品。某工人不服,说:“不按你规定的工序生产,也能生产出合格产品。”这位工人当
场做了两只产品试验,一只按工程师规定的工序进行,一只不按工程师规定的工序进行,结
果两只产品全部合格。在场领导和工人都不明白究竟是谁对、谁错。
六、证明题(本大题 8 分)
43.设 A、B、C 分别为有效三段论的前提和结论,D 是与结论 C 相矛盾的性质判断。试证 A、
B、D 中肯定判断必是两个。
七、综合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44.“马斯特杯 2003 年中国机器人大赛”中的足球赛正在进行,有三位教授对决赛结果进行
预测:
赵教授说:“冠军不是清华大学队,也不是浙江大学队。”
钱教授说:“冠军不是清华大学队,而是中国科技大学队。”
孙教授说:“冠军不是中国科技大学队,而是清华大学队。”
比赛结果表明,他们中只有一人的两个判断都对,一人的判断一对一错,另外一人的全错了。
根据以上情况可分析,获得冠军的是哪一队。
45.军训最后一天,一班学生进行实弹射击。几位教官谈论一班的射击成绩。
张教官说:“这次军训时间太短,这个班没有人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孙教官说:“不会吧,有几个人以前训练过,他们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周教官说:“我看班长或者体育委员能打出优秀成绩。”
结果发现三位教官中只有一人说对了。
请问体育委员成绩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