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2年山东济南天桥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2 年山东济南天桥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满分 100 分时间 150 分钟)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 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提出“教育即生活”的主张的人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赫尔巴特 D.杜威 2.首次提出和谐教育思想的西方思想家是() A.孔子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苏霍姆林斯基 3.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直接和最终决定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教育投资 D.领导者的意志 4.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 B.学校教育 C.社区教育 D.社会环境 5.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的()对学生的影响。 A.知识 B.能力 C.期望 D.方法 6.19 世纪中叶,根据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行业要求,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课程理论,对欧洲教 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英国教育思想家是() A.洛克 B.斯宾塞 C.卢梭 D.科尔伯格 7.主张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辅导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复式教学 B.分组教学 C.设计教学 D.道尔顿制 8.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属于()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象的 C.伦理的 D.行为的 9.“教育者应先受教育”说明了转化后进生的()A.扬长原则 B.对事不对人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潜移默化原则 10.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A.斯腾伯格 B.科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弗洛伊德 11.“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的发散思维。 A.用途扩散 B.结构扩散.C.形态扩散 D.方法扩散 12.认同的出发点是() A.得到他人认可 B.试图与榜样一致 C.观点一致 D.想与他人接近 13.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是() A.逻辑思维 B.直觉思维 C.形象思维 D.动作思维 14.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 A.命题网络 B.产生式 C.认知结构 D.图式 15.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这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到()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 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观念文化的构成成分有()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价值成分 D.理想成分 2.“内发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孟子 B.华生 C.格塞尔 D.洛克
3.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需要() A.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B.加大教育督导力度 C.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 D.提高校长和教师素质 4.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A.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 C.示范功能 D.评价功能 5.教师考核内容主要包括() ①政治思想②业务水平③工作态度④工作成绩⑤身体状况 A.①②B.②⑤C.③④D.④⑤ 6.高中阶段课程结构的三个层次是() A.学习领域 B.学习学科 C.科目 D.模块 7.《学记》体现的教学原则有()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8.学生思想品德的心理结构要素有() A.道德认知 B.道德行为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9.下列属于德育途径的有() A.参观军事博物馆 B.学习模范事迹
C.共青团工作 D.教学活动 10.班级管理的过程包括() A.制订计划 B.组织实施 C.评价总结 D.结果分析 11.根据调査目的的不同,调查法可分为() A.全面调查 B.常规调查 C.重点调查 D.比较调查 12.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 A.课时计划 B.课前准备 C.课堂教学过程 D.课后教学评价 13.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 A.生物因素 B.心理因素 C.社会因素 D.自身因素 14.学生刚学英语时,对 26 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A.首位效应 B.近位效应 C.动机说 D.同化说 15.下列情境中代表内部动机的是() A.王老师对张华的数学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B.王佳每天独自听音乐 C.张华喜欢数学,每天学习两个小时数学 D.老师表扬爱劳动的学生 三、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 8 小题, 每空 1 分,共 15 分)
1.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______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2.______是我们能够评价是非对错的最小意义单元。 3.—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______与内化三个阶段。 4.______被认为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5.一般而言,学习策略包含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方面。 6.______是班主任的基本工作,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学习和生活指 导。 7.德育过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要素构成的。 8.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理论依据是______和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3.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 4.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0 分) 张老师是初中二年级的班主任,有一次在课堂上发现小明在写情书,为了起到“杀一儆百” 的效果,张老师将小明的情书当众宣读。结果小明遭到全班同学的讥笑和讽刺,不久便退学 了。 结合德育的有关原理对上述材料展开论述。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