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本试卷满分 120 分(其中试题 118 分,卷面 2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4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 分)
(
)
A.贻.(yí)误
B.风靡.(mí)
C.解.(xiè)数
D.蕴.(yùn)含
烙.(lào)印
笨拙.(zhuō)
吞噬.(shì)
妖娆.(láo)
叱咤.(chà)风云
田圃.(bǔ)
分娩.(wǎn)
芳草如茵.(yīn)
粗犷.(guǎng) 呕.(ǒu)心沥血
含辛茹.(rú)苦
袅娜.(nà)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 分)
温泉寺的 qiào 壁上,刻着“山泉水暖”四个大字,苍劲挺秀的大字上长了青 tái,显得这
温泉寺更加古雅质朴。
qiào__________壁
青 tái__________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
)
A.2016 年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 2000 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B.杨绛创作的《我们仨》,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C.“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D.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
4.古诗文默写。(8 分)
①子曰:“__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
③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④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⑤在《陋室铭》一文中,刘禹锡写出了自己在陋室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之后,又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
⑥《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委婉地表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5 分)
我根据自己的情况,拟定了选择住所的几个条件:第一,必须如我上面所说的,要卫生,
要有淡水;第二,要能遮荫;第三,要能避免猛兽或人类的突然袭击;第四,要能看到大海,
万一上帝让什么船只经过,我就不至于失去脱险的机会,因为我始终存有一线希望,迟早能
摆脱目前的困境。
我按上述条件去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发现在一个小山坡旁,有一片平地。小山靠平地
的一边又陡又直,像一堵墙,不论人或野兽都无法从上面下来袭击我。在山岩上,有一块凹
进去的地方,看上去好像是一个山洞的进口,但实际上里面并没有山洞。
在这山岩凹进去的地方,前面是一片平坦的草地,我决定就在此搭个帐篷。这块平地宽
不过一百码,长不到二百码。
若把住所搭好,这块平坦的草地犹如一块草皮,从门前起伏连绵向外伸展形成一个缓坡,
直至海边的那块低地。这儿正处小山西北偏北处,日间小山正好挡住阳光,当太阳转向西南
方向照到这儿时,也就快要落下去了。
搭帐篷前,我先在石壁前面画了一个半圆形,半径约十码,直径有二十码。
沿这个半圆形,我插了两排结实的木桩;木桩打入泥土,仿佛木橛子,大头朝下,高约
五尺半,顶上都削得尖尖的。
至于住所的进出口,我没有在篱笆上做门,而是用一个短梯从篱笆顶上翻进来,进入里
面后再收好梯子。这样,我四面都受保护,完全与外界隔绝,夜里就可高枕无忧了。不过,
我后来发现,对我所担心的敌人,根本不必如此戒备森严。
①选文选自__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的《__________》。(3 分)
②请结合选段具体内容概括主人公的性格特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5 分)
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学校将组织一次“网络与
语文”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①活动一:网络时代,取一个好的网名,既能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又能体现高雅的
志趣,如“柳暗花明”“夜雨时”“挑灯看剑”等。请你给自己取一个别致的网名,并说说
它的由来和含义(网名要求积极健康)。(3 分)
示例:
网名:柳暗花明
由来和含义:出自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喻人们在处
于困境、遭遇挫折时,经过一番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表现了对未来生活充
满乐观与自信。
网名:__________
由来和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活动二: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是的,花季雨季的我们,拥有灿烂的
天真笑容,拥有五彩的青春梦想,但只有珍惜美好的青春岁月,不要让似水的年华付之东
流,用我们的活力、智慧、汗水去拼搏、去奋斗,才能谱写一曲无悔的青春之歌。结合本
段材料,请将下面个性签名补充完整。(2 分)
个性签名:拥有青春五彩梦,________________。
二、诗词鉴赏与阅读理解(44 分)
(一)阅读《诉衷情》,完成 7,8 题。(4 分)
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诗中“觅封侯”用了__________(人名)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胡未灭,鬓先秋,泪
空流”使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2 分)
8.“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采用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 9~12 题。(12 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
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2 分)
①躬.耕于南阳(
)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的“以”意思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蒙辞以.军中多务
B.以.为妙绝
D.皆以.美于徐公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文第一段中“由是感激”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诸葛亮正是由于感恩,才倾尽
毕生精力去完成先帝托付。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感恩”的理解。(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6 题。(10 分)
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
①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
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
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从而产生了不
同的审美主张。如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自然”,反对修饰。
③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最有名的竹
林七贤,主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
之举。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晋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
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这种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直接
展示人格个性之美。
④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那么,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
其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
时间最长,《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条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
女染红裙。”安乐公主的百鸟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官家女子竞相效仿,致使山林奇禽异兽
扫地无遗,充分显示了当时时尚的感召力之大。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唐朝前期经济繁
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首都长安堪称中国古代的“巴黎”。
⑤到了唐代后期,服饰审美中那种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的阴柔之韵,
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
⑥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以纯朴淡雅为美。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
朝代,服饰华丽异常。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
祥祝福。此外,明代中期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其服
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都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洋文化逐渐向
东渗透,留学生脱长袍马褂,变西装革履,也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密切联系。
⑦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
地位,服装除能蔽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唐贞
观年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带的规定。在清朝,官服对于黄色亦有禁例。如皇太子用
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用黄色的。
⑧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
最早的遮羞蔽体功能,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
的象征物,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今天,我们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
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
(本文有删改)
13.文章以__________为顺序,说明了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演变过程。(1 分)
14.各个朝代的服饰有各自的审美意识追求。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填空。(3 分)
魏晋时期:个性解放
(l)唐朝前期:__________
(2)宋朝:__________
(3)明朝:__________
15.阅读③④两段,回答下列问题。(4 分)
(1)第③段中引用《晋记》相关内容,意在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中着重介绍安乐公主的百鸟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简要分析第⑦段画线句中加点字“绝不能”的表达效果。(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7~20 题。(8 分)
平常之心
①古人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能够保持如此镇定的人必怀有一颗平常之心。
②“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古往今来,有多少人
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而保持着一颗无价的平常之心。淡泊名利的陶渊明在罢官之后,却“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高唱“大江东去”的苏东坡,面对人生和自然的风风雨雨,只轻轻一
挥手,便“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些风流人物不单凭借他们骄人的才华引人瞩目,而
他们坦然面对人生的种种境遇的心态更令世人佩服。
③伟大之人尚有一颗平常之心,何况我们平凡之辈呢?有人将人生比作一场游戏,想“游
戏人间”。殊不知,即使是游戏,也应遵循游戏规则,否则“游戏”只会不欢而散。对待人生的
每一条规则,我们都须保持平常之心,比如成功与失败。人生不可能一成不变,朝来暮去,潮
起潮落,有的人在鲜花和掌声中飘飘然而欲仙,有的人在孤寂与失意中自甘沉沦。其实,一切
成功与失败,都是人生经历的偶然和必然,在成与败面前拥有一颗平常之心,只要心中的原野
没有冬季,即使冰封万里又算得了什么?迎着黎明的朝阳开始新的每一天,摆脱内心的浮躁与
迷惘,给自己营造起温馨的心灵港湾,让自己平静坦然。
④荣氏集团的奠基人荣德生先生从一名学徒做起,成为当时蜚声中外的实业巨子,拥有亿
万财富,而在他的居室里却挂着一幅亲书的横幅:“立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这是何
其平常而又不寻常啊!德国前总理科尔,在任时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但是他从任上退下来
后,自愿去做了一位花工,并且做得认认真真,平心静气。没有一颗对待生活和事业的平常心,
能达到这种境界吗?
⑤平常心不是知足常乐,不是随遇而安,而是乐观自信、坦然宽容、谦虚清醒、平和释然。
保持一颗平常心,会给我们以勇气和力量,帮助我们在人生征途上一路走好。
⑥用一颗平常之心对待事业,宠辱不惊,我们终将赢得成功。
⑦用一颗平常之心对待成败,不骄不躁,我们终将铸就辉煌。
⑧用一颗平常之心对待生活,我们会真切感受到人生的喜、怒、哀、乐,体味到人生的真
谛。
17.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第②段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结合语境,联系实际,解释“只要心中的原野没有冬季,即使冰封万里又算得了什么?”一
句中“冰封万里”一词的含义。(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读了本文后,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是怎样看待“平常心”的。(文中出现的事例不得重复)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21~24 题。(10 分)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
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③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
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
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
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
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
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
时地冲我唠叨:“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
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
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⑤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
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
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
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
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
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
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
去歇息着吧。”
⑦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
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
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
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
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
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⑧……
⑨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
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
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
痛悔。
21.文章写了关于奶奶的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人物的心理状态。(2 分)
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
我自己的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章是回忆奶奶的,为什么要在第③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题有什么好处?(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 分+2 分)(说明:其中 50 分为文本分,2 分为卷面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 分)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双翅膀:年幼时,我们渴望拥有一双“独立”的翅膀,能挣脱父母
无微不至的庇护;长大后,我们渴望拥有一双“追梦”的翅膀,能达到自己努力追寻的地方;
苦痛时,我们渴望拥有一双“超越”的翅膀,能帮助自己飞过绝望,看到希望;被束缚时,
我们渴望拥有一双“自由”的翅膀,到达一个任由心灵翱翔的世界……
请以“翅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
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③书写正确、工整,卷面整洁。
湖南省衡阳市 2016 年中考语文试卷
语文答案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答案】C
【解析】A 中圃的音错误;B 中娩的音错误;D 中娆的音错误。
【考点】识记字音
2.【答案】峭
苔
【解析】根据上下文字进行分析,然后结合拼音写出符合句意的词。
【考点】识记字形
3.【答案】B
【解析】对句子的结构有很好的理解,能很好的把句子进行主谓、谓宾的划分,然后内容上进行阅读,判
断是否通顺合理。
【考点】辨析病句
4.【答案】①见贤思齐焉;
②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③枯藤老树昏鸦;
④阴阳割昏晓;
⑤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⑥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解析】①~④题考查直接性默写,⑤⑥两句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所给情境和关键性提示语,如⑤题中的
表现“悠然自得的心情”,⑥题中的“委婉地表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等。默写时,注意“焉”“藤”“晓”
“牍”“遣”等字的书写。
【考点】古诗名句的默写
5.【答案】①英·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②一是思维缜密,考虑周全。二是吃苦耐劳,勤奋能干。三是意志坚强,适应能力极强。
【解析】①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阅读与积累。
②要注意题干“请结合选段”的要求,从文中任务的言行描写和作者情感的倾向(观察有无评价语)来分
析概括其身份、性格、思想品质的特点。从选段中“我”流落荒岛搭建房屋时的心理和动作描写中,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