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3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3 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 (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毕业学校 姓名 考生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每小题有四个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请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对的得 3 分,答错或不答一律得 0 分. 1.(2013 福建泉州,1,3 分)4 的相反数是( ) 1 4 B. -4 A. 4 1 4 C. D.  【答案】 B 2.(2013 福建泉州,2,3 分)在△ABC中,∠A= 20°,∠B= 60°,则△ABC的形状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答案】 D 3.(2013 福建泉州,3,3 分)如下左图是由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堆成的物体,则这一物 体的正视图是( ) 【答案】 A 4.(2013 福建泉州,4,3 分)把不等式组 x 2   x  2, 6   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正确的是( ) 【答案】 A 5.(2013 福建泉州,5,3 分)甲、乙、丙、丁四位选手各射击 10 次,每人的平均成绩都是 9.3 环,方差如下表: ) ) D. 丁 B. 乙 C. 丙 则这四人中成绩发挥最稳定的是( A. 甲 【答案】 B 6.(2013 福建泉州,6,3 分)已知⊙O1 与⊙O2 相交,它们的半径分别是 4、7,则圆心距 O1O2 可能是( A. 2 【答案】 C 7.(2013 福建泉州,7,3 分)为了更好保护水资源,造福人类. 某工厂计划建一个容积 V(m3) 一定..的污水处理池,池的底面积 S(m2)与其深度 h(m)满足关系式:V = Sh(V≠0),则 S关于 D. 12 B. 3 C. 6
h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答案】C 二、填空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8.(2013 福建泉州,8,4 分) 【答案】 1 2 1 8 的立方根是 . 9.(2013 福建泉州,9,4 分)因式分解: 1 x 2 = . 【答案】 (1  x )(1  x ) 10.(2013 福建泉州,10,4 分)地球绕太阳每小时转动经过的路程约为 110 000 千米,将 110 000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 【答案】 1.1 10 5 11.(2013 福建泉州,11,4 分)如图,∠AOB = 70°,QC⊥OA于 C,QD⊥OB于 D,若 QC = QD,则 ∠AOQ= °. 【答案】35 12.(2013 福建泉州,12,4 分)九边形的外角和为 【答案】 360 13.(2013 福建泉州,13,4 分)计算: 【答案】 1 2  1 n  n n   1 1 = °. . 14.(2013 福建泉州,14,4 分)方程组 y x       x y  3, 1 的解是 . 【答案】 2, x    1 y 15.(2013 福建泉州,15,4 分)如图,顺次连结四边形 ABCD 四边的中点 E、F、G、H,则 四边形 EFGH 的形状一定是 .
【答案】 平行四边形 16.(2013 福建泉州,16,4 分) 如图,菱形 ABCD 的周长为8 5 ,对角线 AC和 BD相交于 点 O,AC:BD = 1:2,则 AO:BO= ,菱形 ABCD的面积 S = . 【答案】1:2;16 17.(2013 福建泉州,17,4 分)有一数值转换器,原理如图所示,若开始输入 x的值是 7, 可发现第 1 次输出的结果是 12,第 2 次输出 的结果是 6,第 3 次输出的结果是 , 依次继续下去…,第 2013 次输出的结果是 . 【答案】3; 3 三、解答题(共 89 分):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18.(2013 福建泉州,18,9 分)计算: (4  )  0 | 2 | 16 4     1   12  3 . 【答案】解:原式= 1+2-4+2=1 19.(2013 福建泉州,19,9 分)先化简,再求值: ( x  1) 2  ( x x  ,其中 2) x  2 . 【答案】解:原式= 2 x  2 x 1   2 x  2 x = 22 x  1 当 x  时,原式= 2 2 ( 2)  2 1  = 2×2 +1= 5. 20.(2013 福建泉州,20,9 分)如图,已知 AD是△ABC的中线,分别过点 B、C作 BE⊥AD 于点 E,CF⊥AD交 AD的延长线于点 F. 求证:BE = CF.
【答案】证明:∵AD是△ABC的中线 ∴BD = CD ∵BE⊥AD, CF⊥AD ∴∠BED = ∠CFD =90° ∵∠BDE = ∠CDF ∴△DBE≌△CDF ∴BE = CF. 21.(2013 福建泉州,21,9 分)四张小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 1、2、3、4,它们除数字外没 有任何区别,现将它们放在盒子里搅匀. (1)随机地从盒子里抽取一张,求抽到数字 3 的概率; (2)随机地从盒子里抽取一张,将数字记为 x,不放回...再抽取第二张,将数字记为 y. 请 你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表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并求出点(x,y)在函数 y  图象上的 2 x 概率. 【答案】解:(1)P(抽到数字 3)= (2)解法一:画树状图 1 4 由树状图可知,共有 12 种机会均等的情况,其中满足点(x,y)在函数 有 2 种,∴P(点在函数的图象上)= 法二:列表 2 12  1 . 6 y  图象上的情况 2 x
由列表可知,共有 12 种机会均等的情况,其中满足点(x,y)在函数 况有 2 种, ∴P(点在函数的图象上)= 2 12  1 . 6 y  图象上的情 2 x 22.(2013 福建泉州,22,9 分)已知抛物线 y  ( a x  2 3)  经过点( 1,-2). 2 (1)求 a的值; (2)若点 A(m,y1,)、B(n,y2)(m < n < 3)都在该抛物线上,试比较 y1 与 y2 的大小. 【答案】解:(1)∵抛物线 y  ( a x  2 3)  经过点(1,-2) 2 ∴ (1 3) a  2  2= 2  ∴ a =-1. (2)解法一:由(1)得 a =-1 <0,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在对称轴 x = 3 的左侧,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m < n < 3 ∴y1 0,m+n<6,即 m+n-6<0 ∴(n-m)(m+n-6)<0 ∴y1
(2)经研究,决定拔给各项目活动经费,标准是:征文、独唱、绘画、手抄报每人次分别为 10 元、12 元、15 元、12 元,请你帮学校计算开展本次活动共需多少经费? (第 23 题图) 【答案】解: (1)200,36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2) 10×296 + 12×80 + 15×200 + 12×224 = 9608(元) 答:学校开展本次活动共需 9608 元. 24. (2013 福建泉州,24,9 分)某校为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举办了动漫制作活动, 小明设计了点做圆周运动的一个雏型.如图所示,甲、乙两点分别从直径的两端点 A、B以 顺时针、逆时针的方向同时沿圆周运动. 甲运动的路程 l(cm)与时间 t(s)满足关系: l  21 t 2  3 2 t (t≥0),乙以 4 cm/s 的速度匀速运动,半圆的长度为 21 cm. (1)甲运动 4 s 后的路程是多少? (2)甲、乙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相遇时,它们运动了多少时间? (3)甲、乙从开始运动到第二次相遇时,它们运动了多少时间? 【答案】解:(1)当 t =4 时, l   1 2 2 4    4 14 3 2 (cm) 答:甲运动 4 s 后的路程是 14 cm (2)设它们运动了 ms 后第一次相遇,根据题意,得:
( 21 m 2  3 2 m ) 4  m  21 解得 1 3m  , 2 m   14 (不合题意,舍去) 答:甲、乙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相遇时,它们运动了 3s. (3)设它们运动了 ns 后第二次相遇,根据题意,得: 21 n 2 21 3  ) 4    n ( n 3 2 7 解得 1 n  , 2 n   18 (不合题意,舍去) 答:甲、乙从开始运动到第二次相遇时,它们运动了 7 s . 25.(2013 福建泉州,25,12 分)如图,直线 点 A(- 2,0),P是直线 BC 上的动点. (1)求∠ABC的大小; y   3 x  2 3 分别与 x、y轴交于点 B、C, (2)求点 P的坐标,使∠APO=30°; (3)在坐标平面内,平移直线 BC,试探索:当 BC 在不同位置时,使∠APO = 30°的点 P的 个数是否保持不变?若不变,指出点 P的个数有几个?若改变,指出点 P的个数情况....,并 简要说明理由. (第 25 题图) 【答案】解:(1)∵直线 y   3 x  2 3 分别与 x、y轴交于点 B、C ∴当 x =0 时, y  2 3 ;当 y=0 时,x =2 ∴OB = 2, OC = 2 3 在 Rt△COB中 ∵tan ∠ABC = OC OB  2 3 2  3 ∴∠ABC = 60° (2)解法一: 如图 1,连结 AC 由(1)知:B(2,0),C(0, 2 3 ),AO = OB =2
2 OB OC  2  2 2  (2 3) 2  4 在 Rt△COB中,由勾股定理得, BC  ∵AB=BC=4,∠ABC=60° ∴△CAB是等边三角形 ∵CO ⊥AB ∴∠ACO =30° 取 BC的中点 P2, 连结 OP2 ,易得 P2(1, 3 ) 则 OP2∥AC ∴∠AP2O=∠CAP2= 1 2 ∠CAB=30° ∴点 P的坐标为(0, 2 3 )或(1, 3 ) (第 25 题图 1) 注:则 AP2 ⊥BC,连结 OP2 ∴OP2= OA=OB ∴∠AP2O= 1 2 ∠BAP2= 1 2 ∠CAB=30° ∴点 P的坐标为(0, 2 3 )或(1, 3 ) 解法二: 如图 2,以 AC为直径作圆与直线 BC的两个交点即为符合条件的点 P.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