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软件版本管理办法.doc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资料共2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第二章 组织与职责
第一节 归口管理部门职责
第三节 业务支撑部门职责
第四节 风险管理部门职责
第五节 内审部门职责
第五节 厂商义务
第三章 版本管理内容与流程
第一节 需求管理
第二节 认证管理
第三节 变更管理
第四节 评估管理
第五节 信息管理
第六节 版本管理流程
第四章 监督与检查
附表一:XX业务软件需求汇总表
附表二:软件版本测试申请表
附表三:XX系统XX版本/补丁测试报告
附表四:XX业务XX版本试运行建议表
附表五:XX业务XX版本试运行资料审核报告
附表六:XX业务系统试运行报告
附表七:XX软件变更申请表
附表八:XX业务系统软件版本使用情况汇总表
信息系统软件版本管理办法 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软件版本管理,规范软件版本管理工作流程,提高版 本运行维护质量,保证信息系统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涉及的软件包括在线运行的软件和拟投产的软件。软 件版本管理对象包括应用软件版本以及相关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 件等基础软件。 第三条 软件版本管理是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和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办法作为软件版本管理的重要依据,软件版本管 理归口管理部门、业务支撑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内审部门及各软件 供应商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严格执行软件版本管理的各项流程和规 定,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四条 任何未经版本归口管理部门许可的软件版本不允许在生产环 境使用。在商务合同中若涉及信息系统软件版本,应确认为版本归口 管理部门允许使用的软件版本。因使用未经许可的软件版本而造成系 统故障影响正常业务交易,相关部门及各厂商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五条 本办法由信息技术部负责解释和修订,自发文之日起开始执 行。 2
第二章 组织与职责 第六条 软件版本管理实行总行集中管理体系。 第七条 信息技术部是信息系统软件版本的归口管理部门。 第八条 稽核监控部是信息系统软件版本管理的内审部门。 第九条 风险管理部是信息系统软件版本管理的风险控制部门。 第十条 信息系统软件版本管理工作还涉及软件提供商,软件提供商 包括软件最终提供商、代理商和维保服务商(以下简称厂商)。 第一节 归口管理部门职责 第十一条 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的软件版本管理办法。 第十二条 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信息系统软件版本管理工作的工作 计划、工作要求和技术规范,并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 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审批业务支撑部门上报的版本变更申 请,组织进行资料审核和上线测试,安排试运行工作及全行推广实施。 第十四条 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建立软件版本信息库,发布软件版本管 理各类信息;建立版本预警体系,发布软件版本缺陷信息和版本预警 信息。 第十五条 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与业务支撑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内审 部门、厂商协调信息系统软件版本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三节 业务支撑部门职责 第十六条 版本管理业务支撑部门负责业务类需求的日常收集和集中 3
收集。 第十七条 版本管理业务支撑部门负责发起新版本的试运行申请。 第十八条 版本管理业务支撑部门负责协助归口管理部门审核新版本 发布资料(包括申请、厂家及仿真环境测试报告、版本说明文档、升 级方案、测试方案等),并协助归口管理部门开展新版本试运行测试 工作。 第十九条 版本管理业务支撑部门负责自查并督促其下属机构履行职 责,严格执行版本管理相关制度和流程。 第四节 风险管理部门职责 第二十条 版本管理风险管理部门负责重大版本发布前的风险评估。 第五节 内审部门职责 第二十一条 版本管理内审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版本管理归口管理 部门、业务支撑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厂商是否严格执行版本管理的 相关制度与流程。 第五节 厂商义务 第二十二条 信息系统厂商应严格遵守软件版本管理的规章制度、技 术规范。 第二十三条 信息系统厂商应根据业务发展及运行维护的需要及时 更新版本,保证在线运行的软件版本是允许使用的版本。 4
第二十四条 信息系统厂商应配合软件版本归口管理部门进行软件 仿真测试,及时提供各类运行维护及仿真测试所需的文件资料和技术 咨询,并对这些材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实时性负责。在不具备相应 仿真测试环境的情况下,厂商有义务提供仿真环境配合开展测试。 第二十五条 信息系统厂商应配合进行试运行工作。厂商应根据版本 变更情况选择能够测试所有升级功能点的分支机构,并结合用户量、 安全性等的要求向提出试验点建议。 第二十六条 信息系统厂商应配合做好信息系统软件版本管理工作, 建立本厂家信息系统软件版本管理资料库信息,协助软件版本归口管 理部门做好版本预警信息的发布与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技术 支持。 第二十七条 信息系统厂商应指定专门的版本管理联系人与软件版 本归口管理部门衔接,以便配合进行软件的升级实施和及时跟踪处理 升级过程中或者升级后出现的各种故障。 第二十八条 信息系统厂商有义务在升级过程中按照的要求配合完 成各项工作,包括协助软件版本归口管理部门模拟重现升级或试运行 期间出现的和软件版本相关的故障。 第二十九条 信息系统厂商有义务在工程招标书中,承诺按照版本管 理相关制度和流程履行投标方的义务。 5
第三章 版本管理内容与流程 第三十条 信息系统软件版本分为版本和补丁。版本是指软件系统中 的核心部分发生结构性变化、应用部分新增若干功能而生成的软件版 本。补丁是指软件系统中不涉及核心部分的变化,只是应用部分的故 障修复或功能完善而生成的软件版本。 第三十一条 版本管理的各项工作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执行,各 相关部门应认真履行本部门的职责,做好部门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第三十二条 版本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需求管理、认证管理、变更 管理、评估管理和信息管理。其中,需求管理是通过收集、整理和分 析版本的新特性需求或未修复缺陷,引导厂家新版本开发,确定待认 证的版本;认证管理是依据技术规范,对厂家待认证版本的符合性和 可用性进行认证,并对已认证版本进行更新或废止管理;变更管理是 对生产运行版本变更的技术审核和流程管控;评估管理是对生产运行 版本的版本能力、缺陷等方面的评价和管理;信息管理是对全行软件 版本信息及版本管理工作各环节输出信息的动态管理,主要包括信息 的收集、整合、关联、更新、价值挖掘和全行共享,是版本管理各项 工作的基础。 第一节 需求管理 第三十三条 版本需求管理主要分为业务类需求管理和运行维护类 需求管理两大类,两大类需求的特点如下: (一) 业务类需求:包括对原有业务模型、业务流程进行变更完善的 6
需求,对新业务模式、新业务功能的支撑需求以及与业务推广能 力相关的需求等; (二) 运行维护类需求:包括运维监控类需求、系统软件版本缺陷和 问题解决需求等与运行维护工作直接相关的需求; 第三十四条 运行维护类需求由信息技术部系统运行中心(以下简称 运行中心)牵头收集整理,业务类需求由信息技术部系统开发中心(以 下简称开发中心)牵头收集整理,最终由软件版本归口管理部门负责 进行统一梳理后落实到建设项目中,组织技术规范的修订。 第三十五条 需求收集分为两种:日常收集和集中征集。 (一) 日常收集:业务类需求由需求提交部门发起,开发中心收集整 理,运行维护类需求由运行中心不定期向综合部提交新需求并填 写《软件版本需求汇总表》(见附表一)作为附件。 (二) 集中征集:在专项治理工作中,由专项治理工作归口管理部门 发起、在规定时期内征集各方需求,然后统一汇总整理,向需求 归口管理部门提交新需求并填写《软件版本需求汇总表》(见附 表一)作为附件。 第二节 认证管理 第三十六条 软件新版本的认证过程包括仿真环境测试和生产环境 试运行测试。 第三十七条 仿真环境测试主要测试内容包括:版本差异化测试(新 增功能测试、功能变更测试、故障修复有效性测试)、新版本回归性 7
验证测试(即原有功能点的测试)、新版本的升级过程测试、性能测 试、业务功能测试等。由厂商自行组织的内部测试也应涵盖上述测试 内容。 第三十八条 原则上,业务类需求导致的新软件版本由信息技术部开 发中心组织进行仿真环境测试;运行维护类需求导致的新软件版本由 信息技术部运行中心组织进行仿真环境测试。如果新版本包含以上两 方面的需求,则由软件版本归口管理部门统一组织新版本的仿真环境 测试。新版软件正式开始测试前,厂商应向上述部门提交相关技术资 料和说明书。说明书中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 软件版本变更的原因及必要性,新版软件与旧版软件的差 异性说明、新增功能说明、新版软件对硬件环境的要求、涉及 第三方的软件版本说明; (二) 维护手册及有关资料变更部分; (三) 新版软件对所在平台及所承载业务的影响以及对相连的系 统的影响以及相关接口(包括第三方接口)变化的说明文档; (四) 新版本的历史应用情况,已知缺陷、隐患或与需求(含商 务需求、设计需求、业务需求、运维需求等)不符之处并列出 解决方案; (五) 对新版软件进行测试的测试方案,包括测试所用的软硬件 环境、测试项目及具体测试方法步骤、测试环境要求及预期结 果; (六) 详细的升级方案及针对各种异常情况的应急预案,升级失 8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