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8年重庆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08 年重庆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 数学试题卷(文史类)共 5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 A、B互斥,那么 P(A+B)=P(A)+P(B). 如果事件 A、B相互独立,那么 P(A·B)=P(A)·P(B). 如果事件 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 P,那么 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 k次的概率 Pn(K)=k mPk(1-P)n-k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an}为等差数列,a2+a8=12,则 a5 等于 (A)4 (B)5 (C)6 (D)7 (2)设 x是实数,则“x>0”是“|x|>0”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曲线 C: x     y  cos sin     1. 1 (为参数)的普通方程为 (A)(x-1)2+(y+1)2=1 (B) (x+1)2+(y+1)2=1 (C) (x+1)2+(y-1)2=1  (4)若点 P 分有向线段 AB 所成的比为- (A)- 3 2 (B)- 1 2 1 3 (D) (x-1)2+(y-1)2=1  ,则点 B 分有向线段 PA (C) 1 2 所成的比是 (D)3 (5)某交高三年级有男生 500 人,女生 400 人,为了解该年级学生的健康情况,从男生 中任意抽取 25 人,从女生中任意抽取 20 人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法 (C)随机数表法 (6)函数 y  10 2 1  x (0 (A) y   1 lg ( x x  >   的反函数是 ) 1) x 1 10 1 <x≤ 1 10 (B)抽签法 (D)分层抽样法 (B) y  1 lg  x (x> ) 1 10 1 <x≤ 1 10 (C) y   1 lg  x ( (D) y  1 lg  x ( (7)函数 f(x)= x 1 x  的最大值为 (A) 2 5 (B) 1 2 (C) 2 2 (D)1 (8)若双曲线 2 x 3  2 16 y 2 p  的左焦点在抛物线 y2=2px的准线上,则 p 的值为 1 (A)2 (B)3 (C)4 (D)4 2 (9)从编号为 1,2,…,10 的 10 个大小相同的球中任取 4 个,则所取 4 个球的最大号码是 6 的概率为 1 84 (A) 1 2x (10)若(x+ (A)6 (B) 1 21 (C) 2 5 (D) 3 5 )n的展开式中前三项的系数成等差数列,则展开式中 x4 项的系数为 (B)7 (C)8 (D)9 (11)如题(11)图,模块①-⑤均由 4 个棱长为 1 的小正方体构成,模块⑥由 15 个棱 长为 1 的小正方体构成.现从模块①-⑤中选出三个放到模块⑥上,使得模块⑥成为一个棱 长为 3 的大正方体.则下列选择方案中,能够完成任务的为
(A)模块①,②,⑤ (C)模块②,④,⑤ (12)函数 f(x)= (A)[- (C)[- 1 1, 4 4 1 1, 2 2 ] ] (B)模块①,③,⑤ (D)模块③,④,⑤ x sin 5 4cos  x (0≤x≤2)的值域是 (B)[- (D)[- 1 1, 3 3 2 2, 3 3 ]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3)已知集合 = 1,2,3,4,5 , = 2,3,4 , = , ,则 A  U(C B )= A B     4 5  . (14)若 0, x  则 (2x +3 )(2x -3 )-4x 1 4 3 2 1 4 1 2 - 1 2 ( x x 1 2 ) = . (15)已知圆 C: 2 x  2 y  2 x ay    (a为实数)上任意一点关于直线 l:x-y+2=0 3 0 的对称点都在圆 C上,则 a= . (16)某人有 3 种颜色的灯泡(每种颜色的灯泡足够多),要在如题(16)图所示的 6 个点 A、B、C、A1、B1、C1 上各安装一个灯泡,要求同一条线段两端的灯泡不同色,则不同 的安装方法共有 种(用数字作答).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4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 13 分,(Ⅰ)小问 5 分,(Ⅱ)小问 8 分.) 设△ABC的内角 A,B,C的对边分别为 a,b,c.已知 2 b  2 c  2 a  3 bc ,求:
(Ⅰ)A的大小; (Ⅱ) 2sin cos B C  sin( B C  的值. ) (18)(本小题满分 13 分,(Ⅰ)小问 8 分,(Ⅱ)小问 5 分.) 在每道单项选择题给出的 4 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若对 4 道选择题中的 每一道都任意选定一个答案,求这 4 道题中: (Ⅰ)恰有两道题答对的概率; (Ⅱ)至少答对一道题的概率. (19)(本小题满分 12 分,(Ⅰ)小问 6 分,(Ⅱ)小问 6 分.) 设 函 数 ( ) f x  3 x 2  ax  9 x  1( a  若 曲 线 y=f(x)的 斜 率 最 小 的 切线 与 直 线 0). 12x+y=6 平行,求: (Ⅰ)a的值; (Ⅱ)函数 f(x)的单调区间. (20)(本小题满分 12 分,(Ⅰ)小问 6 分,(Ⅱ)小问 6 分.) 如图(20)图,  和 为平面,    , l A   AB=5,A,B在棱 l上的射影 , , B 分别为 A′,B′,AA′=3,BB′=2.若二面角 l    的大小为 (Ⅰ)点 B到平面  的距离; (Ⅱ)异面直线 l与 AB所成的角(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2  3 ,求: (21)(本小题满分 12 分,(Ⅰ)小问 5 分,(Ⅱ)小问 7 分.) 如题(21)图,M(-2,0)和 N(2,0)是平面上的两点,动点 P 满足: PM PN  2. (Ⅰ)求点 P 的轨迹方程; (Ⅱ)设 d 为点 P 到直线 l: x  的距离,若 1 2 PM  2 PN 2 ,求 PM d 的值.
(22)(本小题满分 12 分,(Ⅰ)小问 6 分.(Ⅱ)小问 6 分) 设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an}满足 a 1  2, a n  3 a a 2 1 n  n  2 ( n  N*) . (Ⅰ)若 2 a  求 a3,a4,并猜想 a2008 的值(不需证明); 1 , 4  (Ⅱ)若 2 2 a a 1 2  a n  4 对 n≥2 恒成立,求 a2 的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满分 60 分. (1)C (7)B (2)A (8)C (3)C (9)B (4)A (10)B (5)D (11)A (6)D (12)C 二、填空题:每小题 4 分,满分 16 分. (13) |2 , 3| (14) -23 (15) -2 (16) 12 三、解答题:满分 74 分. (17)(本小题 13 分) 解:(Ⅰ)由余弦定理, 2 a  2 b  2 c  2 bc cos A , 故 b 2 2 c   2 bc 2 a  3 bc 2 bc  3 2 , cos A  A  .  6 所以 (Ⅱ) 2sin cos B C  sin( B C  ) (sin cos  cos C B sin B C  cos B sin ) C      B 2sin cos C sin cos C B  ) sin( B C  ) sin( A   1 2 sin A  . (18)(本小题 13 分) 解:视“选择每道题的答案”为一次试验,则这是 4 次独立重复试验,且每次试验中 “选择正确”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1 4 由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计算公式得: (Ⅰ)恰有两道题答对的概率为 . 2 ) ( 3 4 2 ) P 4  1 4 (2) C ( 2 4 27 . 128  (Ⅱ)解法一:至少有一道题答对的概率为 1 P 4   0 (0) 1 C ( 4 81 256 1   1 4  3 0 ) ( ) 4 175 256 4 . 解法二:至少有一道题答对的概率为 1 C ( 4 1 3 )( 4 4 2 2 ) C ( 4  1 4 2 ) ( 3 4 2 3 ) C ( 4  1 4 3 ) ( 3 4 4 ) C (  4 1 4 4 ) ( 3 4 0 )
54 256  12 256  1 256   108  256 175 . 256 (19)(本小题 12 分) 解:(Ⅰ)因 ( ) f x  2 x 2  ax  9 x  1 所以  ( ) 3 f x  x 2  2 ax  9 3( x  a 3 2 )   9 2 a 3 . 即当 x   a 3 时, 取得最小值 f x ( ) 9   2 a 3 . 因斜率最小的切线与12 x y  平行,即该切线的斜率为-12, 6 所以 9   2 a 3   12, 2 即 a 9. 解得 a   3, a 由题设  0, a 所以   3. (Ⅱ)由(Ⅰ)知 a   3, 因此 ( ) f x  3 x  3 x 2  9 x  1, 2 x , 1)  ( ) 3 f x x   ( ) 0, f x  令 ( x    当 ( 1,3) x   时, 当   9 3( 3( 6 1) x x      1, 3. x x    解得: 2 1  ( ) 0, ( ) f x f x  时, 故 在 , )上为增函数;  ( ) 0, ( ) f x f x   . ( ) 0, ( ) f x f x  故 在( , )上为增函数 当x (3,+ )时, ( ) f x  (   13  3  ( , 1   由此可见,函数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故 在( ,)上为减函数; 1 )和( , ); 3 单调递减区 13 . 间为( ,) (20)(本小题 12 分) 解:(1)如答(20)图,过点 B′C∥A′A且使 B′C=A′A.过点 B作 BD ⊥CB′,交 CB′的延长线于 D. 由已知 AA′⊥l,可得 DB′⊥l,又已知 BB′⊥l,故 l⊥平面 BB′D, 得 BD⊥l又因 BD⊥CB′,从而 BD⊥平面α,BD之长即为点 B到平面α的 距离. 因 B′C⊥l且 BB′⊥l,故∠BB′C为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由题意,∠BB′C= 2 3 .因此在 Rt△BB′D中,BB′=2,∠BB′D=π-∠BB′C= ,BD=BB′·sinBB′D  3
= 3 . (Ⅱ)连接 AC、BC.因 B′C∥A′A,B′C=A′A,AA′⊥l,知 A′ACB′为矩形,故 AC∥l.所 以∠BAC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 l与 AB所成的角. 2 3 在△BB′C中,B′B=2,B′C=3,∠BB′C= ,则由余弦定理, BC= 2 B B '  2 B C '  B C '  cos BB C '  19 . 因 BD 平面 ,且 DC CA,由三策划线定理知 AC BC. 故在△ABC中,∠BCA=  2 ,sinBAC= BC AB  19 5 . 因此,异面直线 l与AB所成的角为 arcsin (21)(本小题 12 分) 解:(I)由双曲线的定义,点 P的轨迹是以 M、N为焦点,实轴长 2a=2 的双曲线. 因此半焦距 c=2,实半轴 a=1,从而虚半轴 b= 3 ,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 x2- 2 y 3 =1. (II)解法一: 由(I)由双曲线的定义,点 P 的轨迹是以 M、N为焦点,实轴长 2a=2 的双曲线. 因此半焦距 e=2,实半轴 a=1,从而虚半轴 b= 3 . R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 x2- 2 y 3 =1. (II)解法一: 由(I)及答(21)图,易知|PN|  1,因|PM|=2|PN|2, 知|PM|>|PN|,故 P 为双曲线右支上的点,所以|PM|=|PN|+2. ① ② 将②代入①,得 2||PN|2-|PN|-2=0,解得|PN|= 1  17 4 , 舍去 1  17 4 ,所以 |PN|= 1  17 4 . 因为双曲线的离心率 e= 所以 d= 1 2 |PN|,因此 c a =2,直线 l:x= 1 2 是双曲线的右准线,故 | |PN d =e=2, | PM d |  | 2 | | PM | PN  2 4 | | PN PN | |  4 | PN | 1   17 解法: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