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2 分)最理想的能源是(
)
A. 氢气
B. 煤
C. 石油
D. 天然气
2.(2 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可引起温室效应的是(
)
A. 稀有气体
B. 氮气
C. 氧气
D. 二氧化碳
3.(2 分)遵义市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许多村庄道路两侧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关
于太阳能路灯所用材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铝合金灯柱属于复合材料
B. 硅电池板中的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 灯泡中填充氮气作保护气
D. 透明的塑料灯罩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
4.(2 分)下列事实与对应的解释相符合的是(
)
A. 空气能被压缩﹣﹣分子体积可以变小
B. 结冰的水不能流动﹣﹣0℃以下,水分子不再运动
C. 铵盐都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立生氨气﹣﹣铵盐中含有 NH4
+
D. 20mL 水和 20L 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 40mL﹣﹣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5.(2 分)下列实验操作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量取液体时读数
稀释浓硫酸
过滤
酸碱中和
6.(2 分)下列有关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
)
A. 铁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
B. 铝制品抗腐蚀能力比铁制品强
C. 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D. 相同条件下,镁和锌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序
7.(2 分)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
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2 分)如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③中氩气(Ar)作反应物
B. 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为+3 价
C. 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 CO 和 H2 投料的质量比为 7:1
D. ①中反应为 2FeTiO3+6C+7Cl2
2x+2TiCl4+6CO,则 x 为 FeCl2
9.(2 分)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
是(
)
A. 用熟石灰制生石灰 CaO+H2O=Ca(OH)2
化合反应
B.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2KC1O3
2CK1+3O2↑
分解反应
C. 用天然气作燃料 CH4+2O2
CO2+2H2O
氧化反应
D. 用纯碱制烧碱 2KOH+Na2CO3=K2CO3+2NaOH
复分解反应
10.(2 分)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设计方案探究目的不能实现
的是(
)
A. 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B. 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C. 乙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与氧气是否有关
D. 乙中①②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与氧气和水等物质是否有关
二、非选择题(共 7 小题,满分 40 分。其中,11-16 小题每空 1 分,17 小题 5 分。)
11.(5 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
A、小苏打
B、葡萄糖
C、熟石灰
D、纤维素
E、黄曲霉毒素
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1)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2)棉、麻等天然植物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
(3)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
(4)大米、花生、面粉等发生
霉变而产生的有毒物质
是
;
(5)淀粉等糖类物质在人们内
水解变成
,才能被人体吸收.
12.(5 分)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
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1)现有 O、H、C、K 四种元素,从中选择适当的
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根据下面物质分类的要求
填空.
(2)根据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填空.
①氧元素和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
相同;
②由铝元素和氯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下图是某化学反应
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①标出生成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②写出图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13.(7 分)水是重要的物质,在实验室中常用于溶解物质、配制溶液.
(1)向 50mL 水(密度为 1g/mL)中溶解一定量 KNO3 固体的操作如下,请根据如图
实验现象昨溶解度曲线回答.
①A、B、C 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
②当 x=
g 时,B 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
③硝酸钾从溶液中析出晶体常用
方法.
(2)根据下列仪器,欲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面的仪器中除 D、E 外,还必须选用的仪器有
;(填字母)
②E 的作用是
,配制的步骤可以概括为计算、称取和量
取、
、装瓶贴标签.
14.(7 分)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记作 A、B),小强用
下列方法鉴别,回答下列问题.
(1)他取适量的 A、B 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氯化铁溶液,观察到 A
中产生红褐色沉淀,则 A 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2)他另取适量的 A、B 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观察到 B
中的现象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3)他通过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来鉴别:若 pH
7,则溶液为
;
(4)他还利用了下列试剂进行鉴别,其中能鉴别的试剂是
.(填字母)
A、锌
B、硝酸钠
C、石蕊试液.
15.(5 分)化工生产中需要对原料提纯,以利于提高产品质量.经测定某氯化钠
样品中混有硫酸钠,为了除杂质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在实验室研究中某学生
设计方案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②能否用硝酸钡溶液?说明理由
;
(2)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硫酸钠已除尽,方法
是
;
(3)操作③的目的是
,③、④操作顺序能否交换,其理由
是
;
(4)此设计方案是否严密,说明理由
.
16.(6 分)定性和定量结合既是化学的重要思想,也是研究物质组成的重要方法.某
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检测实验室用 H2 还原 CuO 所得红色固体 Cu 中是否含有 Cu2O(红
色),进行了认真的探究.请你一起踏上探究之路,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①无水 CuSO4 遇水变蓝
②高温灼烧 CuO 生成 Cu2O 和 O2
③Cu2O 与稀 H2SO4 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
【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 1 取该红色固体加入适量稀 H2SO4,实验现象为
,结论为红色固
体中含有 Cu2O.
方案 2 装置如图所示,拟通过干燥管中 CuSO4 变蓝来判断红色固体是否含有 Cu2O.
(1)为确保探究的科学、合
理、安全.实验中还应采取
的措施有
;(填序
号)
①加热前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②在氢气发生器与硬质玻璃管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
③在盛有 CuSO4 的干燥管后再连接一个装有浓 H2SO4 的洗气瓶
(2)由方案 2 实验后得出结论:红色固体中含有 Cu2O.写出红色固体 Cu2O 与 H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方案 3 称得干燥坩埚(常用于固体加热的容器)的质量为 ag,取红色固体置于坩
埚中称得总质量为 bg,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质量恒定,称得最后坩埚与固体总质
量为 cg.
(1)该实验方案最少得进行
次称量;
(2)若确认红色固体中含有 Cu2O,则 c 与 a,b 应符合的数学关系式为
.
17.(5 分)实验室用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9.6%的稀硫酸与足量的锌粒充分反应,
可以生成氢气多少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A
2.D
3.A
4.C
5.
D
6. B
7. A
8. C
9.B
10. C
二、非选择题(共 7 小题,满分 40 分。其中,11-16 小题每空 1 分,17 小题 5 分。)
11.(1)C; (2)D;(3)A; (4)E; (5)B.
12.(1):H2CO3; K2CO3;
(2)①:最外层电子数; ②:AlCl3;
(3):
;
2CO+O2
2CO2.
13.(1)① B , A ;(填字母)
②x=
5.8
g 时,;
③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
(2)① BG ;(填字母)
②E 加快固体的溶解速率 ,、 溶解 、.
14.(1)则 A 是 NaOH , 3NaOH+FeCl3═Fe(OH)3↓+3NaCl ;
(2) 有气泡产生 , 2HCl+Na2CO3═2NaCl+H2O+CO2↑ ;
(3)若 pH > 7,则溶液为 氢氧化钠 ;(或 く; 盐酸)
(4)试剂是 AC .(填字母)
15.(1) 不能用硝酸钡溶液,会引入新的硝酸钠杂质无法出去 ;
(2) 向上清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 ;
(3) 使钡离子完全沉淀 , 不能,得不到滤液 ;
(4) 不严密,过量的碳酸钠没有除去 .
16.解
解:方案 1 氧化亚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所以取该红色固体
答:
加入适量稀 H2SO4,实验现象为溶液变为蓝色,结论为红色固体中含有 Cu2O;
方案 2
(1)根据硫酸铜是否变蓝判断是否含有氧化亚铜时,要注意水的干扰因素,所以制
取的氢气要干燥,可以在氢气发生器与硬质玻璃管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并且要将空
气中的水的干扰排除,可以在盛有硫酸铜的干燥管后再连接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
管,实验前要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净,防止干扰;
故答案为:①②③;
(2)氢气和氧化亚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u2O
2Cu+H2O;
方案 3
(1)根据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质量恒定,这一步骤至少需称量 2 次,加上前面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