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31 个小题,总分 120 分
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题号后的指定区域内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本题 7 个小题,共 27 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我是根根晶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
万 hè(
)妆点。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
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1)用音序检字法查“穹”字: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
(1 分)
(2)找出并改正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改
改
(2 分)
(3)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千山万 hè(
)
王冠.( )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1 分)
(2 分)
A.“伯”“仲”“叔”“季”表示兄弟之间的排序。“谥号”是古代王侯、名臣、将相高级
官吏、文士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生前的德行给予的称号。
B.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分别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主体、结语是必
不可少的三部分。
C.科举时代,一般童生先在县或府里参加院试,考取了叫“进学”,也就是中了秀才,秀才
再到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的为“举人”。
D.《最后一课》《昆虫记》《我的叔叔于勒》都是法国作家的作品。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能否切实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校园的关键。
B.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C.通过四年的不懈努力,使我终于考上了理想的高中。
D.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4.依次填入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春,是那样的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
;一阵杜鹃啼,
一
阵风起 ,
。
①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
②便让每一棵柳吐出一团团洁白轻柔的飞絮
③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①③②
5.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他委屈地离开教室”中的“委屈”在句中作状语。
B.“我悲伤着你的悲伤”中的“悲伤”依次是动词和形容词。
C.“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这是一个递进复句。
D.“天气晴朗”“晴朗的天”“洗衣服”“洗干净”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6.名著阅读。
(1)下列名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1 分)
A.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匈牙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和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B.《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文中的主人公简·爱自尊自爱自强,富
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
C.《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除主人公样子外,还写了残忍霸道的
车主刘四,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虎妞等人物。
D.《西游记》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夺张,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
(2)请你从以上四部名著中任选一个人物,写出有关他(她)的两个故事情节。(2 分)
7.古诗文默写与赏析
(1)根据原文默写。
①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②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③
,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温庭的《望江南》中,充分体现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的句子
是
,
。
⑤张养活的《潼关怀古》中,表达作者对人民苦难深切同情的句子是
;
。
⑥初中毕业的你们,即将路上一个更高的阶梯,这正如登楼,请写出连续两句古诗词,且其
中至少一句带有“楼”字
,
。
(2)赏析《渔家傲·秋思》与《使至塞上》
【甲】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①下面对《渔家傲·秋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1 分)
A.渔家傲,词牌名,这首词是作者在戍守西北边疆期间的感怀之作。
B 词的上片描写塞下秋景。开头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季节是秋天。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傍晚。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便关闭了城门,这与内地
华灯初上的景象迥然不同。
D.“浊清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将士们对戍边生活的怨恨之情。
②【甲】【乙】两文都是写边塞内容的。试结合具体语句品析(从修辞,炼字,表现手法等
任意一个角度)两文在思想感上的不同。
(2
分)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本题 3 个小题,共 6 分)
爱是一种博大而深厚的情怀,生活的每一时刻、每一空间都有爱的存在。为
疲惫的父亲捧上一杯热茶,那风雨中的清洁工地上一把雨伞,为偏远山区的儿童献
上一份爱心……,而尊老爱幼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重阳节到来之际,某班
将组织开展“孝亲敬老”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8.【活动设计】请你仿用示例为本次活动拟写两个活动形式
(2 分)
示例:“孝亲敬老”社区行
(1)
9.【交流表达】
(2)
(2 分)
李奶奶是孤寡老人,同学们经常去助她,最近李奶奶生病了,同学们自愿捐
款,买了营养品前去探望。如果你是班长,见到李奶切你会怎么说?
10.【国学运用】
探望李妈奶回来,同学们纷纷写日记表达自己的感受,下面引入日记最恰当
的一项是(
)
A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
疾有所养。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 贤战,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本题 20 个小题,共 37 分)
(一)阅读文言文《曹刿论战》选段,回答 11-14 题
第一部分
课内理解掌握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会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
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肉食者鄙.
12.翻译下面的句子。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神弗福.也
(2 分)
13.下列加点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C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4.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对此,你有何评价?(2
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分)
(二)阅读记文《背影》和《我的母亲》选段,回答 15-18 题。
【甲】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
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都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
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
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
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
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
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背影》节选
【乙】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极大极深的影响。我 14
岁(其实只有 12 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溪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
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
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15.请用简洁的语音概括【甲】文内容。
《我的母亲》节选
(2 分)
16.【乙】文除了体现作者的宽厚和善外。还体现他什么性格特点?请结合本段相关词语....具体
(2 分)
分析。
17.试比较【甲】【乙】两文在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2 分)
18.父亲买橘一幕令作者感动泪流,而你的亲人也一定会有让你感动的一个瞬间。请用你的
真情妙笔描写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人物描写方法)
(2
分)
第二部分 课外阅读理解
(三)阅读文言文《亭林先生》,回答 19-22 题。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
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
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
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节选自《清朝艺苑》)
15.解释加点词语
(1)必无所疑乃已.
20.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2)若.与平生所闻不合
出 门 则 以 一 骡 二 马 捆 书 自 随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
(1 分)
(1 分)
(1 分)
22.亭林先生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
(2 分)
(四)阅读说明文《中国墨》,目答 23-26 题。
①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墨在“文房四宝”中的地位
不言而喻,好的墨锭常被冠以“金不换”的美名。2007 年,乾隆的御墨在拍卖中拍出
448 万元的天价,“中国墨”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②为什么墨的价值如此昂贵呢?这源于它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其实是一种
“烟”,是一种以油烟、松烟等为原料纯手工制成的黑色颜料。它的制作,首先要点
燃桐油、猪油等各种油类或松木取烟;再在烟中加入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
香料、药材等,和成烟料团;然后将烟料团放入铁臼中捣练三万次左右,或用铁锤锤
击一万次左右,制成墨团;最后把墨团放入墨模中,合紧锤砸即可制成松烟墨或油烟
墨的成品——“烟墨”。
③烟墨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神采,由于制作原料的差异,松烟墨
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中国画一般
多用油烟墨,只有着色的画偶尔用松烟墨。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接要
素。浓墨书写时行笔实而沉,墨不浮,具有凝重沉稳,神采外耀的效果。淡墨介于黑
白之间,呈灰色调,给人以清远淡雅的美感。涨墨是指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
之外的现象,这种墨法既保持了笔画的基本形态,又线面交融,富有朦胱的墨趣。
④由于人们对墨的喜爱,“墨”已经超过了它作为一种书写工具的内涵,成为构
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从字形上看,“墨”字上“黑”下“土”,表明墨是用黑灰
制成的;后来,“墨”因它的颜色而有了“黑色”的意思;“墨”又因用它创作的艺术
作品的形式,引申为“诗文或书画”。“墨客”指的就是善于书写作画的文人,他们
的作品被称为“墨迹”,珍贵的字画则被称为“墨宝”。
⑤成语“胸无点墨”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学问。“惜墨如金”形容绘画写作诗文
的态度极其严谨,从不轻易落笔,“舞文弄墨“常指玩弄文字技巧,而“孟母三迁”
更是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内涵演化到极致了。
23.文章开头引用名句有什么作用?
分)
24.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分)
2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分)
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
26.阅读全文,说说本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中国墨的?
(原文有则改)
(2
(2
(2
(五)阅读议论文《等》,回答 27-30 题。
①等,取“等待”之义。它既不主动求证,又不拒绝演绎;既让过往莫名挠头,
又在现实面前坦然露脸:既辐射自然和生命的日光,又聚焦道德和爱的月光。等,是诗
一般的恣肆凝聚,哲学一样的理性铺陈。
②
。春花等料峭过后的开放,秋叶等西风紧束之余的飘零,等的
是一份自然而然;等米下锅,等菜上桌,等的是一份丰稔期许;等而下之,等闲视之,
等的是一份逍遥自在。等量齐观,心存一颗佛心;等因奉此,秉承一业操守。等,其
实就是一种和中的积极态度,一种对世界对人生的本源看法和清正做派。
③等是一种智慧。姜尚直钩无饵垂钓渭水,等来了明慧天子周文王礼贤下士的相
遇;卓文君诗心悱恻坚守空房,等回了浪子司马相如最初的爱恋。这何尝不是一种充
分自信、甘于隐忍的智慧?
④等是一种境界。苏武持节牧羊北海十九年,须发皆白,只等归汉,心纯如雪;
谭嗣同坐等杀头,慷慨悲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以酬圣主、民心
与变法;金岳霖情笃林徽因,不因其嫁作梁妇而忸怩,不因其早逝而改弦易辙,一等
就是终身不娶。此心,此志,此情,天地为证,日月可鉴。
⑤当今社会,物欲横行;当今时代,瞬息万变。但总有云卷云舒间的宠辱皆忘让
人去等候,总有花开花落时的去留无意让人去期待。西方谚语道:“走得太快,灵魂
跟不上,我要停下来,等一等灵魂。”灵魂不开口,就让我们一起“等一等”吧!
⑥等洪荒的旷远诡秘,等原野的缤纷,等文学燃起的希望,等自然唱起的规律,
等万物亮出的生命底色。等一等,两个人的爱情便可湿润江南;等一等,一个人的寂
寞便可开出花来;等一等,爱默生的自然世界便会呈现:“每个人都会成为诗人,爱
将成为主宰,美将处处流露,人与自然将和谐相处。”
27.这算文章采用的结构是
。
(原文考删改)
(1 分)
28.请根据第②段内容,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之与③④段的首句构成排比。
(2 分)
29.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 分)
30.本文从正面论证了“等”的积极意义。有的“等”是积极的,但有的“等”则是消极的,
面且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太多的事是不能等的。请你为本文结尾补写一段话,使文章的论证更
全面严密。
分)
四、写作表达(50 分)
31.从下面两个文中任选一题写作文
(3
文题一:请以“捧起墨香,与书相约”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文题二:阅读下面材料,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
文。
有一个充满幻想的青年,他想拥有世间的一切美好,但又觉得追求的历程太艰辛,
一个人看到他焦躁苦闷的样子,给他指点:“蓬莱仙山有个神店,那里可以买到自己想
要的东西。”青年听了喜出望外,迫不及待地去寻找,终于找到了那个神店。只见店
里站着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青年走过去虔诚问道:“您这里出售什么?”“你内心渴
望的所有东西。”老者回答。青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急切地说:“我要爱情、
财富、智慧、快乐……”老者微笑着说:“年轻人,我们这里不卖果实,只出售种子。”
要求:
(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套写,抄袭。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不少于 6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