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 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试题共三部分,6 页,计 20 题。总分值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本卷有试题卷和答题卡两个部分。考生须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一律无 效。考试结束,试卷、答题卡一并上交。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写在试卷上,并填写答题卡上的考生信息。 一、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 1. 名著阅读,选出对有关名著的内容表述正确的两项( )( ) A. 汤知县批准了王小二和黄梦统告严贡生的状子,严贡生吓得逃走了,官差就来找严监生, 严监生则请两位舅爷来商议对策。 B. “匡超人幸得良朋,潘自业横遭祸事”中的匡超人指的是匡太公的大儿子匡大,“祸事” 指潘自业客死芜湖关。 C. 鲁迅最反感“二十四孝”中“子路负米”“黄香扇枕”“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虚 伪、残酷的孝道故事。 D. 鲁迅背完父亲规定的《鉴略》内容,终于可以去看五猖会了,但他却没有像别人那么喜 悦、激动。 E. 针对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而被捕以及秋瑾在杭州被杀两事,在东京的同乡会上,范 爱农与鲁迅都强烈主张发电报痛斥满清政府。 【答案】AD 2. 《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章: 周恩来的司令部是一个有防御轰炸设备的茅屋,四面围着同样的茅屋,农民都若无其事, 忘记了他们是处在战场的中间,忘记了前线的红军司令是居住在他们的中间。我好奇:难道 这就是红军的秘密吗?附近驻扎了一些军队,似乎一点也没有搅扰农村的宁静。 斯诺这段文字的表达意图是什么? 【答案】红军和百姓和谐共处,军民亲如一家;红军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 3. 下面是漫画《正直》和《经验》,请选择其中一幅,简要概括其主题。
我选择的漫画是《_____________》 主题: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正直/经验 ②. 分开来看,断章取义/照书本来,不用思考 4. 阅读下列文字,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 ①这世间能有多少完美无缺的人生?②有了残缺就妄自菲薄....,这可不是内心完满的标 志。③金缮这门手艺是一种运用黄金等材料修饰瓷器裂纹或缺口的工艺,④它不是..去掩盖残 缺,而是..有意识地美化它,⑤让伤口上长出新花新叶,⑥有这样的审美态度,你才会重新审 视不完美的人生。 A. 句①是设问,提醒人们人生有很多缺憾,后文借助金缮的手艺回答解决缺憾的方法。 B. 句②中“妄自菲薄”表示过分看不起自己,形容心理自卑,此处应换成“分崩离析”。 C. 句④中“不是,而是”表示否定一个肯定一个,不是让我们二选一,使用恰当。 D. 句⑥采用第二人称“你”,一下拉开了与读者的距离,使用不当。 【答案】C 5. 请探究文字材料,比较两个图标,回答问题。 【材料 1】 【材料 2】
世界卫生组织 【材料 3】灵蛇缠绕的权杖是世界通用的医学标志。世卫组织协调各国卫生机构,积极 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努力使全世界人民获得尽可能高水平的健康。中国是世卫组织的 创始国之一,2017 年,世卫组织向中国政府颁发“社会健康治理杰出典范奖”。 【材料 4】在应对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美国政府将新冠病毒政治化,宣布停止 资助并退出世卫组织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发扬大国担当精神,第一时间分享基因测序数据, 与世卫组织合作开展病毒溯源工作,推动在全球范围内加快新冠疫苗公平分配的进程。习近 平主席承诺将中国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目前,中国疫苗已在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 及国际组织获准注册上市或紧急使用,10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出采购需求。 (采自《中华活页文选》《百度百科》等) (1)请比较两个图标构图上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疫情,世卫组织和各国卫生机构有效开展工作的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相同点:都有“灵蛇缠绕权杖”的标志,且该标志都位于图标的中央位置; 不同点:材料一的图标背景是中国地图和“中华医学会”的字样及其英文翻译;材料二的图 标背景是世界地图及象征和平的橄榄枝。 ②. ①相合协调,互相配合;②大国担当,资 源共享 6. 默写。 (1)万里赴戎机,_________。 (北朝民歌《木兰诗》) (2)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3)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4)下图是毛泽东的书法作品,这个名句的作者是________。
(5)古人常常借“落花”来抒发自己的感怀,请写出与“落花”相关的古诗词名句(连续 的两句):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关山度若飞 ②.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③. 奉命于危难之间 ④. 文 天祥 ⑤. 落红不是无情物 ⑥. 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阅读理解(共 45 分) 阅读文言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甲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答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 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 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攻大泽乡,收而攻陈。数日,号令召三老、 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 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史者,皆刑其长吏,杀之 以应陈涉。 乙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有删改) 以中国幅员之大,历年之久,不读史书,何能知其梗概?鉴往以知来,援古①以证今, 此如弈者..观谱,旧谱既熟,新局自创。天下事变虽繁,而吾人处之裕如②,盖应付之法,昔 人言行往往有成例可资参证。 从古迄.今,事变至赜③,处之者有经有权④,观其得失而悟其会通,此读史之益也。人之 阅历广则智识高,智识高则祸端之来无所惴缩。 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史在诸学问中,可喻之为皮板。羔裘豹饰⑤者,爱毛而 不爱皮板。抑知无皮板则毛何所丽⑥?印度为世界古国之一,其文化可称极高,而无历史以 记载,至今印人不能追念其前代政化。 然则居今而言复兴文化,舍.注意读史,其道奚由⑦?
(章太炎《读史与文化复兴之关系》,1932 年秋演讲于苏州,有删改) 【注释】①援古:引用古代事例。②裕如:轻松的样子。③赜:zé,精微,深奥。④有经有 权:有时坚持原则,有时随机应变。⑤羔裘豹饰:穿着羊皮豹皮等裘毛衣服。⑥丽:附着。 ⑦其道奚由:从哪里选取道路? 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吴广素.爱人 (2)宁.有种乎 (3)如弈者..观谱 (4)从古迄.今 (5)舍.注意读史 8.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2)人之阅历广则智识高,智识高则祸端之来无所惴缩。 9. 下面这则论据不宜用来替换 ......乙文的第三段,请你说说理由。 《古文辑要》讲了一个故事,裴矩在隋朝为官,阿谀逢迎讨好隋炀帝,入唐为唐太宗大 臣,却敢于直谏,甚至当面争论。司马光评论说:“君恶闻其过,则诤化为佞;君乐闻其过, 则佞化为诤。”(诤,直言规劝;佞,花言巧语巴结人) 10. 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胜、吴广就是鲁迅说的“拼命硬干的人”,他们揭竿而起,英勇无畏地战斗,给历代 统治者以深刻的历史警醒。 B. 司马迁特别擅长抒情,他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鲁迅称赞《史记》是“史 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章太炎强调熟悉世界历史的重要,他们让我们懂得一个完全 相同的道理。 D. “鉴往以知来”让我们想起成语“以史为鉴”,两个“鉴”字都解释为“镜子”,《史 记》就是这样一面很好的镜子。 【答案】7. (1)平素,一向;(2)难道;(3)下棋的人;(4)至,到;(5)抛开,舍 弃。 8. (1)各郡县中吃尽秦朝官吏苦头的百姓,都起来惩罚当地郡县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 胜(的号召)。
(2)人的阅历广,那么见识就高明;见识高明,那么祸端就无从产生。 9. 乙文第三段的中心论点是“史书是诸多学问中最重要的”。史书如皮板,其他学问如毛 发,史如不存,学问亦不能独存。材料中的故事讲述的“君王对臣子的影响。君正则臣贤, 君不正则臣佞”。两者论证的不是同一道理,故不能替换。 10. A 阅读说明文,完成下面小题。 植物工厂 石东乔 冯锋 ①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土地资源的枯竭,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传统农业的发展到了 “瓶颈期”。 ②因此,科学家们设想利用先进的种植技术,把农业向上延伸。这源于植物生长的原理 ——万物生长靠太阳,植物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葡萄 糖、淀粉等有机物,这样就可以长高、长大,直到开花结果。利用这个原理,在适宜条件下, 给植物足够的光和必需的营养,就可以把庄稼“种”到空中去,把高楼大厦变成一座座农场, 用车间生产的办法来生产粮食和瓜果等。 ③这种植物工厂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被看成农业产业化领域的“潜力股”。研究发 现,只要对生长环境进行调控,通过改变光照、调整“光配方”、改善营养液成分等,就可 实现对植物生长周期和生长状态的调控。比如,生菜在农田里栽培需要 30~40 天才能收获, 但是在植物工厂仅需 20 天左右。在植物工厂里,只要有足够的光照和营养,水果、蔬菜乃 至粮食就可以“长了一茬又一茬”,几乎不受外界的天气、光照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④植物工厂需要多种先进设施,如对环境进行精确控制、反馈的计算机和传感器等。然 后,根据不同的植物来设置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高精度地实时测量植物的 生长和生理状态,生成数据并反馈至控制系统,对环境进行动态调节。研究发现,光质影响 植物光合作用和光信号调节,在植物生长中起重要作用,不同的植物对光质具有偏好性。比 如,优化红光或远红光的比例,可以提高三色堇的开花数量和质量;而要想长出肥厚的绿色 生菜,就需要多用蓝光和红光。 ⑤没有土壤,植物“吃”什么?和田野生产不同,植物工厂要求洁净的栽培空间,甚至 需要无菌培养室。在这种条件下,就要用营养液来“饲喂”植物。植物工厂采用循环流动的 营养液来为植物提供营养。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同的植物也有不同的“口味”和“取食 偏好”。比如,叶菜类、茄瓜类,花菜类的蔬莱,对营养液的要求各不相同,很多植物对于 营养液的成分,酸碱性,温度等也有不同的“挑剔”程度。这就要求植物工厂对营养液进行
个性化配制和运用。 ⑥由此看来,只要做到精准的人工控制,就可在植物工厂里实现万物生长的梦。可以想 象,只要带上种子、水和营养物质,利用太阳能或其他清洁能源,就可生产出粮食、蔬菜和 水果来,这不仅解决了“瓶颈期”问题,还能解决航海、航天、沙漠、极地等环境中的吃饭 问题。 (《光明日报》,2020.12.10 有删改) 11. 结合文本信息,给“植物工厂”下定义。 12. 第④段说明植物工厂里先进设施的重要,作者是如何说清楚的? 13. 结合上下文内容,说说第⑥段“由此看来”在文中的作用。 14.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植物工厂被看成是农业产业化领域的“潜力股”,说明其预示着农业的发展方向。 B. 植物工厂可以自由调控植物的生长周期,不受外界天气、光照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C. 第⑤段画线句生动有趣,其主要意思是不同的植物对营养液的要求各不相同。 D. 植物工厂技术的突破,使得在荒漠、太空、航船、极地建立农场成为可能。 【答案】11. 植物工厂就是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给植物足够的光和必需的营养,从而使高 楼大厦变成一座座生产粮食和瓜果的车间。 12. 作者先指出“植物工厂需要多种先进设施”;然后指出需要“高精度地实时测量植物的 生长和生理状态,生成数据并反馈至控制系统,对环境进行动态调节”,做到这一点,没有 先进设施,很明显是无法做到的。最后,用“调节光质可以影响植物生长”来侧面说明植物 工厂里先进设施的重要。 13. 总结前文。总结有了先进设施,就能够做到精准的人工控制,从而实现植物工厂中的万 物生长的梦。 14. B 阅读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萧白杨 许冬林 ①白杨树是我见过的生长得最专注的树了。树干挺拔向上,像毛笔的中锋,笔直指向天 空。那些丫枝里,没有一个逃兵,哪怕一点异心都没有。看着那样统一步调的丫枝,在主干 的统领下,奔向同一个方向,会让人心底涌起“忠诚”两字。 ②和白杨相比,感觉南方的树木是娇生惯养的。南方有佳木,它们枝叶蓊郁,八方伸展, 是一副柔媚多情的姿态。而白杨呢,它大约是乔木中的君子,行坐端庄,穆穆临风。
③以前读到“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我以为白杨秋风是一幅仓皇晦暗的画面。“萧 萧”是白杨在风里落叶的声音——长风浩荡,秋色肃杀,和落叶一起沉寂于大地的,还有永 不复返的生命。《古诗十九首》里,白杨就这么萧条冷落,似乎一直在很悲剧地落叶。 ④后来做中学老师,给学生上《白杨礼赞》,依旧将信将疑,以为作者是怀着主观偏见, 生生把晦暗苍凉的白杨给提亮了。直到亲眼看见,才惊觉白杨原来不那么萧索。 ⑤在新疆,秋日朗照的天空下,看到水渠边的一排白杨树,我竟然也和上世纪四十年代 初的茅盾先生一样,惊奇地叫了一声。 ⑥白杨实在英挺,是纤尘不染的那种英挺伟岸。 ⑦“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风吹白杨,万叶翻动,萧萧有 声。西北地区的树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叶子要稀一点。叶子的间隙里,风可以张开膀子穿 过去。不像南方的树,叶子太密太厚,永远是荷尔蒙旺盛的青春期,风一吹,声音模糊得没 有重点。 ⑧我喜欢白杨,喜欢它的这种疏朗与简洁,就像难得一遇的谦谦君子,儒雅、低调,懂 得节制欲望,与攘攘①尘世总是保持一段距离,可又是有力量的。我站在白杨下,听风吹白 杨,感觉像是站在楼兰遗址的颓墙前,虔诚地倾听古人浑厚庄严的歌谣。 ⑨白杨入画。但不是中国水墨,而是西洋油画。西北无边无际的阳光下,白杨被照得通 体明亮,气宇轩昂。叶子翠绿,树干纯白,色彩饱和度强。而西洋油画,用色饱满,适宜画 白杨。在油画框里,白杨用枝干和茂盛的叶子,来表达阳光醇厚,表达天空高远。 ⑩去交河故城时,我在吐鲁番的一条路边停下,特意下车,亲手抚摸了一棵白杨。 ⑪交河故城是唐朝安西都护府遗址,在吐鲁番。安西都护府是唐代西域的最高军政机 构,首任都护是乔师望,他是唐朝将领,庐陵公主的驸马。后来接任的郭孝恪击败龟兹后, 把安西都护府从交河城迁到了龟兹,即今天的新疆库车县。此后,都护府在唐蕃战火中几失 几守,最后府衙基本稳定在龟兹。王维有《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 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诗里的安西,已经是位于龟兹的安西都 塞的文武官员,那些鞍马风尘夜夜望乡的中原士兵,一定在不遇故人的孤独中,用白杨的葱 护府了。⑫在唐代,从长安望向安西都护府,那是山长水阔,黄沙漫天。那些远赴西北镇守边 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边塞诗人岑参写出了边地苦寒却也雄奇的 茏喂养着乡思和希望。 大观。那时,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岑参第二次出塞任职。新的守边人来了,老的守边人回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