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9年湖南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9 年湖南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时量 12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第1至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斟酌.(zhuó) 袅.(niǎo)娜 B.游说.(shuō) 倩.(qiàn)影 C.浸渍.( zì) 酣.(hān)畅 D.峥嵘.(rónɡ) 榫.(sǔn)头 屋椽.(chuán) 羽扇纶.(ɡuān)巾 佳肴.( yáo) 清沁.( xīn)肺腑 殒.( yǔn)身不恤 岑.(cén)寂 国粹.( cuì) 咬文嚼.(jiáo)字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点缀 B.酝酿 C.斑斓 D.寥廓 克隆 炒作 蜷缩 和霭 叱咤风云 安然无恙 冰雪消融 家喻户晓 兴高采烈 锦上添花 礼上往来 急不暇择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B.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不仅符合我国基本国情,而且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C.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湖南文化产业却呈现盎然生机。来自各地的客户不绝如缕....,文化产业部门一片繁荣景象。 D.创新,首先要不满现状,要有变革的欲望,有更高的追求。如果固步自封....,不求进取,便会失去创新的动力。 4.下列文学作品、作家及体裁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A.《荷塘月色》——郁达夫——散文 B.《老人与海》——海明威——小说 C.《再别康桥》——徐志摩——诗歌 D.《哈姆莱特》——莎士比亚——戏剧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华文化虽历经劫难,却经久不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 ①所有这一切都唤起游子们浓郁的中华情。 ②中华儿女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 ③不会忘记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四合院,故乡的竹篱笆。 ④还有那端午的龙舟,中秋的月饼,重阳的登高和农历年的春联。 A.②③④① B.①②③④ C.③②④① D.②①③④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6—8 题。 文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
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做诗文的人都倚靠 《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 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 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它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 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 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 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 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广非我们意料所及,沿着习惯 的去做,总比新创较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地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 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 自己做古文,“唯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 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6.对文中划横线部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例说明人们运用文字的联想意义时习惯于走熟路。 B.举例说明人们运用文字的联想意义时应该寻求典故。 C.举例说明人们运用文字的联想意义时易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 D.举例说明人们运用文字的联想意义时易生流弊。 7.对选文中“套板反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套板反应”是指一件事发生时你立即联想到一些头脑中已有的套语滥调。 B.就作者说,“套板反应”是创作动机的仇敌。 C.“套板反应”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研究的主要内容。 D.就读者说,“套板反应”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习惯的力量十分深广,沿着习惯去做,就可以轻松地创作出新的文艺作品。 B.韩愈说自己做古文“唯陈言之务去”,这是他自己多次失败后得出的教训。 C.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出现“套板反应”,就难以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 D.报纸杂志和尺牍宣言中的文章,都是“套板反应”的作品。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 9—12 题。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 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 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9.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B.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C.而相如廷.叱之 D.且相如素.贱人 劳:功劳 驽:愚劣,无能 廷:在朝廷上 素:朴素 10.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A.我见相如,必辱之. C.徒慕君之.高义也 B.吾羞,不忍为之.下 D.蔺相如固止之.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B.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D.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12.下列对人物的分析,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A.廉颇炫耀自己的地位、战功,羞辱蔺相如,表现出他的居功自傲和等级观念。 B.蔺相如“称病”、“避匿”,表现出他因曾是舍人而自卑,不敢面对廉颇的挑衅。 C.蔺相如对门客说的一番话表现出他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优秀品质。 D.廉颇“肉袒负荆”,登门谢罪,体现了他知错能改,以国事为重的可贵品质。 二、非选择题(第 13 至 22 小题,共 76 分) 13.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1)不欲与廉颇争列。 译文: (2)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译文: 14.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任选三题,共 6 分,每空 1 分) (1)恰同学少年, ; ,挥斥方遒。(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江山如画, 。 (3)山不厌高, 。周公吐哺, 。 (曹操《短歌行》) (4)故不积跬步, ; ,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题目。(每空 2 分,共 4 分)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抒怀的意象。这首词是“咏梅”的杰作,它意在言外,成功地运用了 的
艺术手法,表现了词人 的品格。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 16—19 题。(15 分) 一顶红星帽 叶永烈 那胶卷才拍了一半,我就去美国了。在美国,又继续拍了下去,直到把这一卷拍光。一冲出来,那几张在上海东湖 宾馆拍摄的照片,引起美国朋友莫大的兴趣。“她是谁?你们中国现在还有人戴红星帽?”美国朋友们几乎都这样问。 照片上的她,确实太与众不同:瘦瘦小小的个子,身高不到 1.5 米,不及我肩膀,却头戴一顶灰色的八角帽,帽子 正中,是一颗红色的五角星。帽子下方,露出两绺灰白色的头发。 她戴的那顶红星帽,亦即红军帽。在那些描述井冈山斗争的影片中,在那些关于长征的影片中,常可以见到红军将 士戴着这样的红星帽。 毕竟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女士们风行戴假发或者巴黎草帽,没有谁去戴红星帽。 其实,当我和她在上海东湖宾馆合影时,我也颇为惊讶。记得,就在我拿出照相机的时候,她忽然说:“等一下!” 然后,她从客厅进卧室去了。我想,如今,即便是老太太,大约也要略施粉黛吧。 一会儿,她居然戴着一顶红星帽出来了。她指着帽子道:“现在可以拍照了!” 看得出,她对那顶红星帽充满深情。她即便在羁旅之中,仍带着这顶心爱的帽子。 她是从北京来到上海。那时,我正忙于准备远行,过一个星期便要飞往美国洛杉矶。就在这时,我接到中共上海市 委办公厅的电话,说是她来上海了,有些事要跟我谈。 她叫陈琮英,这名字并不是人们很熟悉的;然而,她的已故的丈夫任弼时,却是大家所熟知的。中共“七大”所确 定的“五大书记”,便是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只是他由于过分操劳,1950 年 10 月病逝于北京,终 年仅 46 岁! 我问她的年龄,她说比任弼时还大 2 岁。如今已九旬的她,行动十分灵活,视力、听力也都不错。 我问起她跟任弼时的结合。她说,那是“娃娃亲”哪。此后,随着任弼时走上了红色之路,这位来自农村的姑娘也 随他奔波,经历了风风雨雨。他们的爱情之路是那么的不平常: 当 17 岁的任弼时去苏联莫斯科接受红色教育,陈琮英则在长沙老家半工半读了四年,终于摘掉了文盲帽子。 任弼时回国后,在上海已经买好船票准备去接陈琮英来上海,突然接到党组织通知要他去北京,他立即遵命。这样, 陈琮英又等了两年,才算和阔别六年的任弼时结了婚。 两年后,任弼时在安徽被捕,陈琮英赶去营救。好不容易,任弼时出狱,他们的长女却在风寒中死去。 她跟随任弼时在上海从事秘密工作。1931 年 3 月,陈琮英即将分娩,任弼时却奉命前往江西红区。任弼时走后才 七天,陈琮英生下一个女儿,没多久就被捕入狱,关押在龙华。 坐了三个多月的牢,经周恩来派人营救,陈琮英才出狱,秘密前往江西红区,终于第一次戴上了红星帽。 个子矮小的她,戴着红星帽,艰难地走完长征之路。 在红都延安,她带着红星帽,双手不停地摇着纺线车,成为大生产运动中的能手。 她随着任弼时转战陕北,经过千难万险,终于以胜利的步伐迈入北京城。 她正要过几天安定的日子,任弼时却因脑溢血离开了人世。 她抹干了泪水,带着女儿远志、远征,儿子远远,继续在红色的道路上前进…… 每一个时代,都给每一个女性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陈琮英漫长而曲折的一生,是在红星照耀下度过的。正因为这
样,她深情地爱着那颗红星,爱着那顶红星帽。也正因为这样,当我拿出照相机时,她拿出了红星帽。 在旧金山,《星岛日报》的记者来采访我的时候,见到了那几张戴红星帽的照片,露出惊奇的目光。当他得知她是 任弼时夫人时,立即问我能否送他一张。没多久,这张照片就出现在《星岛日报》上…… (选 自《当代名家美文精选》,有删节) 16. 陈琮英为什么会“对那顶红星帽充满深情”?(请用文章中的句子回答)(3 分) 17.文中说“他们的爱情之路是那么的不平常...”,请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述“不平常”的地方。(4 分) 18. 这篇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请写出一点,并具体说明。(4 分) 19.文章结尾写“没多久,这张照片就出现在《星岛日报》上......”,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达怎样的主旨?(4 分) 20.根据下面的提示,完成后面的题目。(3 分) 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话说出来可能会引起听者的不快和反感,因此,就有必要变通一下说法,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 的“委婉语”,例如《祝福》中短工把祥林嫂“死了”说成“老了”。现实生活中,对别人提出请求或批评别人也最好把 话说得委婉些: (1)不想让别人抽烟,说“ ”, 一般会比说“不要抽烟”更容易让人接受; (2)不允许别人践踏花草,说“ ”,一般会比说“禁止践踏花草”更容易让人接受; (3)劝别人不要在阅览室喧哗,说“ ”,一般会比说“严禁喧哗”更容易让人接受。 21.相关调查显示,青少年近视现象越来越严重。为提醒青少年正确用眼,预防近视,电视台准备拍摄一则公益广告,请 你拟写一条广告语。(4 分) 注意:⑴紧扣主题;⑵运用修辞手法;⑶不超过 20 字。 作文(40 分) 22.生活中许多事情,只要我们主动一些,往往会出现新的局面。“毛遂自荐”是主动推荐自己,从而脱颖而出;“负荆 请罪”,是主动承认错误,终于化解了矛盾;“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主动追求,以达到更高的目标。 请结合你对生活的体验,以“主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 700 字;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009 年 湖 南 普 通 高 中 会 考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B (说 shuì 沁 qìn ) 2.D (和蔼 礼尚往来 ) 3.C(“不绝如缕”原比喻形势极其危急。比喻技艺、学说等继承者稀少,但未失传。也比喻声音等细微,但未中断。在 此使用不当,可用“络绎不绝”) 4. A(郁达夫应为朱自清) 5.A 6.B 7.C 8. C 9.D(素,向来,本来) 10.C(C,结构助词,的;其余为代词) 11. A 12. B 13(1)不想(愿意/打算)和廉颇争位次(高下/地位) (“欲”、“争列”各 1 分) (2)就是普通人对这种情况也感到羞耻,更何况对于將相呢?(“羞”1 分,句式 1 分) 14.(1)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2)卷起千堆雪 一时多少豪杰 (3)海不厌深 天下归心 (4)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共 6 分,任选三题,每空 1 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 15. 第一空:托物言志/以梅自喻/以物喻人/借物抒怀/象征(2 分,答出一点得 2 分。答比兴/拟人/比喻得 1 分) 第二空:孤高、傲世、坚贞自守(2 分,意思对即可,答对两点得满分) 16. 她漫长而曲折的一生,是在红星照耀下度过的(3 分,若答“戴着红星帽,艰难地走完长征之路”,“她带着红星帽, 双手不停地摇着纺线车,成为大生产运动中的能手”等得 1 分。) 17. 他们的爱情与革命相伴,经历了悲欢离合、生离死别、聚少离多,为革命事业牺牲个人的利益,他们的爱情之路是 为革命而奋斗的人生之路。(4 分,意思对即可。只答出“爱情与革命的联系”得 3 分,只答出“生离死别、聚少离多” 等某一具体特征得 2 分。) 18. (1)结构严谨,首尾照应。如文章以外国朋友对照片的兴趣开头,以外国朋友将照片登在报纸上结尾。(2)顺叙部 分与插叙部分有机结合。如在交代照片来历时插叙陈琮英的革命经历。(3)思路清晰,全文以“一顶红星帽”为线索组 织材料,表达主题。(4 分,三点中只需答一点,其中,答出特点 2 分,具体说明 2 分,意思对即可。) 19.通过写陈琮英对外国友人的影响来表现老一辈革命家精神的感召力,表达作者对具有坚定革命信念的老一辈革命家的 敬仰和赞美之情。(4 分,答出“革命精神的影响、感召力”得 2 分,答出“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得 2 分, 意思对即可。) 20. 答案示例:(1)朋友,吸烟有害健康(2)小草有生命,脚下请留情(3)同学,沉默是金啊/此时无声胜有声啊(3 分,每空 1 分,恰当即可) 21. 答案示例:注意用眼卫生,提高生活质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请擦亮自己的窗户(4 分,符合题意 3 分,修辞 1 分)
22.作文 评分标准: 类 型 内 容 结 构 语 言 卷 面 中心明确 一 类 卷 内容具体 层次分明 语言通顺 (40—36 分) 感情真实 结构完整 用语准确 卷面整洁 书写工整 符合题意 中心比较明确 二 类 卷 内容比较具体 层次较清楚 语言较通顺 卷面较整洁 (35—30 分) 感情基本真实 结构较完整 用语较准确 书写较规范 比较符合题意 三 类 卷 (29—24 分) 四 类 卷 (23—0 分) 中心基本明确 层次基本清楚 语句欠通顺 卷面欠整洁 有一定的内容 结构基本完整 有个别语病 书写基本规范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不明确 层次不清楚 语句不通顺 卷面较凌乱 内容不具体 结构不完整 语病较多 字迹不清 不符合题意 字数严重不足 注:(1)每错 3 个字扣 1 分,重现不计,扣满 2 分为止。 (2)每少 50 字扣 1 分。 (3)特色加分:达到下列四项之一者可加 2—3 分;特别突出的可加 5 分,但是总分不得超过满分。 ①立意有深度,见解独特,有创意。 ②感情真挚,有自己的深切感悟。 ③构思或选材丰富、新颖, ④语言生动,有文采。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