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
B.铁水铸成锅
C.干冰升华
D.以粮食为原料酿酒
2.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 21%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 12;
B.核外电子数为 24;
C.元素符号为 Mg;
D.相对原子质量为 24.31
4.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
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 Mg2-
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D.①④均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加热液体
C.
称量固体
D.
倾倒液体
6.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图 1 中的热水只是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 2 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C.图 1 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D.图 1 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7.偏二甲肼(C2H8N2)是导弹、卫星、飞船等发射试验和运载火箭的主要材料.下列关于偏
二甲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偏二甲肼有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B.1 个偏二甲肼分子中由 2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2 个氧原子构成
C.偏二甲肼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6:2:7
D.偏二甲肼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8.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 点表示 t1℃时,a、c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将 c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C.t2℃时,将 30g a 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搅拌,得到 75g
a 的饱和溶液
D.将 t1℃时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b>c
二、填空及简答题(每空 1 分,共 24 分)
9.用元素符号或化学用语填空.
(1)2 个氮分子
;(2)硫酸钾
;
(3)4 个铵根离子
;(4)菱铁矿的主要成分
.
10.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氧化汞加热分解:
(2)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3)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
(4)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
;
;
;
(5)稀硫酸与硝酸钡溶液反应:
.
1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下表是 100g 某食品的部分营养成分:
总热量
蛋白质
糖类
油脂
2060kJ
50g
20g
20g
该食品中没有列出的营养素是
水
5g
.
铁
磷
钙
5.6mg
3.3mg
8mg
(2)为了防止儿童佝偻病,必须摄入富含
元素的食物.
(3)氢氧化钠能杀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它的俗称为
.
(4)下列数据是一些食物的近似 pH(常温),其中呈碱性的是
(填序号).
pH
3.5~4.5
2.9~3.3
6.3~6.6
7.6~8.0
食物
A.葡萄汁
B.苹果汁
C.牛奶
D.鸡蛋清
(5)为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将二氧化碳进行转化.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
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前
反应后
A
B
C
D
①物质 C 是由
构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②以上 4 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③该反应中 C、D 两种物质的质量比是
.D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是:
.
12.氧烛是一种用于缺氧环境中自救的化学氧源,广泛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其主要成分
为 NaCIO3 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氧烛通过撞击火帽引发反应后,能持续放出高
纯氧气,主要反应原理为 2NaClO3
2X+3O2↑,则 X 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属于
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NaCIO3 中 CI 的化合价为
.
13.甲、乙、丙、丁、戊、己六中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 5 种元素中的 2-3 种组
成.
(1)甲俗称熟石灰,其化学式为
(2)乙是一种可溶性盐,遇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己,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
(3)六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转化关系:
写出上图中反应 I 的化学方程式
;符合上图转化关
系的物质丙的化学式是
,物质己具有的一种用途是
.
三、实验及探究题.(每空 1 分,共 14 分.)
14.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 a 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选用的
收集装置是 E 或
(3)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粉末支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观察到
,说明瓶
中已充满氧气.
(4)如图 F 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烧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
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14.完成下列探究实验.
(1)小然同学设计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如图 1,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①滴入适量浓氨水后,观察到酚酞试纸,原因是
.
②放入少量生石灰的作用是
,试写出发生的化
学反应方程式
.
(2)有一袋白色粉末,甲同学认为是碳酸钙;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丙同学认为是碳酸氢
钠;丁同学认为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为了探究该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以下实
验:
①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观察到
,说明甲同学的猜想不
正确.
②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
10%的盐酸,记录如下表:
实验编号
锥形瓶内物质
最终得到 CO2
名称
质量/g
体积/mL
Ⅰ
Ⅱ
Ⅲ
碳酸氢钠 0.10
碳酸钠 0.10
白色粉末 0.10
V1
V2
V3
【解释与结论】
③实验 I 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表中 V1
V2(填“>”、“<”或“=”);
⑤若 V1>V3>V2,则白色粉末物质为
.
四、计算题(6 分)
16.某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向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一定量锌粒,将 15g 稀硫酸分三
次加入,每次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5
0.02
5
0.01
加入稀硫酸质量/g
5
生成氢气质量/g
0.02
请计算:
(1)共制得氢气 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D
2.B
3.B
4.D
5.B
6.D
7.D
8.D
9.(1)2N2(2)K2SO4(3)4NH4
+(4)FeCO3
10.(1)2HgO
2Hg+O2↑
(2)2Mg+O2
2MgO
(3)2KClO3
2KCl+3O2↑
(4)2Al+3CuSO4=Al2(SO4)3+3Cu
(5)H2SO4+Ba(NO3)2=BaSO4↓+2HNO3
11.(1)维生素
(2)钙
(3)烧碱(或火碱或苛性钠)
(4)D
(5)9:4,CH4+2O2
CO2+2H2O
12.NaCl;分解反应;+5
13.(1)Ca(OH)2(2)Na2CO3+2HCl=2NaCl+H2O+CO2↑
(3)Ca(OH)2+Na2CO3=CaCO3↓+2NaOH,H2O,灭火
14.(1)试管
(2)2KMnO4
K2MnO4+MnO2+O2↑;C
(3)2H2O2
2H2O+O2↑;木条复燃
(4)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可燃且不助燃
15.(1)①变红色;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运动到湿润的酚酞试纸上时,和其
中的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②氧化钙溶于水放热,加快氨分子的运动速率;CaO+H2O═Ca(OH)2
(2)①固体全部溶解
③NaHCO3+HCl=NaCl+H2O+CO2↑
④>
⑤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16.解:根据前两次加入的硫酸可知,每加入 5g 稀硫酸生成的氢气为 0.02g,而
第 三 次 却 为 0.014g , 说 明 金 属 已 经 完 全 反 应 , 所 以 制 得 的 氢 气 的 质 量 为
0.02g+0.02g+0.01g=0.05g.
根据每加入 5g 稀硫酸生成的氢气为 0.02g 计算
设所消耗的硫酸中的溶质的质量为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