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Ⅰ阅读(共 55 分)
《孙子兵法》的时代价值
①《孙子兵法》6000 余字,流传 2500 多年, 在中国成为“百代谈兵之祖”,在世界
上也广为传播,并不是偶然的。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它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既是中
国的,也是世界的;既是历史的,也是未来的!
②综观《孙子兵法》十三篇,虽然是研究战争和战略思维规律的理论体系,却充满了“慎
战”的鲜明态度,蕴含着“知兵非好战”“尚武不黩武”的战争观念。
③首先,高度重视战争。《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地指出战争的重大影响:“兵者,国之
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次,不轻启战争。孙子主张谨慎、冷静地对
待战争,强调“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指出“合于利而动,
不合于利而止”,追求的是“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 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最后,认为战争最高的标准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的最高理想是“全胜”。孙子清
醒地认识到,通过武力实现的攻城略地,即便是“百战百胜”,也难免会造成劳民伤财、损
兵折将,这种“破胜”并非战争最好的结果,两“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既能够达
到作战目的,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战争双方的严重损失,才是最上等的明智之举。
④对待战争的态度,其实就是衡量人类军事思维理性程度的重要标尺。今天我们所熟知
的“同舟共济”这个成语就出自《孙子兵法》。孙子说:“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
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这个故事启示人们, 面对共同挑战、共同威胁,不
论是朋友还是对手,唯一的出路在于守望相助。
⑤西方传统国际政治理论认为, 国家之间的生存竞争必然导致残酷斗争,一国之得即
他国之失,一国之进步必造成他国之威胁,大国之间必然是冲突和战争,即所谓“大国政治
的悲剧”。1772 年,法国出版了第一个法文译本的《孙子兵法》。无论是近代军事思想家克
劳塞维茨,还是现代战略学家利德尔·哈特,对《孙子兵法》都非常熟悉。经历两次世界大
战,很多国家变成废墟焦土,很多政治家和军事家都在认真思考战争问题。尤其是利德尔·哈
特,在 1946 年出版的《战略论》中,精选出十几条《孙子兵法》里的原话,他高度赞赏“不
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思想。1963 年,利德尔·哈特在格里菲斯的《孙子兵法》英译本序
言中说:“在导致人类自相残杀、灭绝人性的核武器研制成功后,就更需要重新而且更加完
整地翻译《孙子兵法》这本书了。”
⑥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脱离世界安全实现自身安全, 也不可能有建立在其他
国家不安全基础上的安全。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局势,我们需要从《孙子兵法》等优秀传统
文化中汲取智慧,把其中超越时空、跨越国界的思想精髓提炼出来,揭示其当代价值。通过
宣扬先哲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大智慧,我们可以为世界观察和感知中华文明打开一扇窗,为消
除他们对我们文明的偏见和误解提供一个契机,让世界了解中华民族一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
历史渊源,为我国稳定发展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同时,也为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
民提供思想利器,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保护主义,抵制个别国家、政客的穷兵黩武行
径,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
1. 下列对《孙子兵法》拥有“超越时空的魅力”原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子兵法》篇幅较长, 共十三篇,具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
B. 《孙子兵法》是中国和世界共有的、历史与未来同属的经典。
C. 《孙子兵法》中的战争和战略思维规律的理论体系无懈可击。
D. 《孙子兵法》旗帜鲜明地表达出“慎重地对待战争”的态度。
2. 下列对“全胜”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胜”要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上等的明智之举。
B. “全胜”就是大获全胜,动用武力攻城略地做到“百战百胜”。
C. “全胜”不像“破胜”那样造成劳民伤财、损兵折将的恶果。
D. “全胜”既实现了作战目的,又能将战争双方损失降到最低。
3. 《孙子兵法》具有哪些时代价值?请你用直白的语言分条简要概括。
【答案】1. D
2. B
3. 示例 1《孙子兵法》让世界了解中国,消除他国对中国的偏见和误解,为我国稳定发展
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孙子兵法》为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捍卫和平提供强有力
的思想保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示例 2《孙子兵法》让世界了解中国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大智慧,为我国稳定发展营造有利的
外部舆论环境。《孙子兵法》为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捍卫和平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示例 3《孙子兵法》让世界了解中国追求和平的历史渊源,为我国稳定发展营造有利的外部
舆论环境。《孙子兵法》为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捍卫和平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推
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A.结合①段“《孙子兵法》6000 余字,流传 2500 多年”可知,“具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
表述不准确;
B.结合①段“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它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既是历史的,也是未来的”可知,选项表述不准确;
C.结合②段“综观《孙子兵法》十三篇,虽然是研究战争和战略思维规律的理论体系,却充
满了‘慎战’的鲜明态度,蕴含着‘知兵非好战’‘尚武不黩武’的战争观念”可知,选项
表述于文无据;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B.根据③段“孙子清醒地认识到,通过武力实现的攻城略地,即便是‘百战百胜’,也难免
会造成劳民伤财、损兵折将,这种‘破胜’并非战争最好的结果”可知,选项表述错误;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结合⑥段“通过宣扬先哲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大智慧,我们可以为世界观察和感知中华文明打
开一扇窗,为消除他们对我们文明的偏见和误解提供一个契机,让世界了解中华民族一贯走
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渊源,为我国稳定发展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同时,也为一切爱
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提供思想利器,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保护主义,抵制个别国家、
政客的穷兵黩武行径,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等内容直接提炼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 完成下面小题。
再加两个苹果
①一位小学老师对我说起,他怎么使一班小学生被改造的秘诀。
②他的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遇到一个非常严格的老师,给学生的作业很多,而给学生的
评价却很低,在这位老师的笔下很少有学生可以得到甲,得到乙已经很不错了,有许多学生
只拿到丙、丁,使得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不谅解,学生对学习也逐渐失去信心了。
③当这班学生升到他执教的高年级班级的时候,他发现学生的学习情绪很低,每天的功
课也只是勉强交差,更糟的是,学生都畏畏缩缩怯怯懦懦,一点也没有小学生那种天真的模
样。
④“我开始把作业的最低分数定为甲下,即使写得糟的学生都给甲下,当然好一点的就
是甲了,再好一些的是甲上,写得很不错的,我给他甲上一个苹果,真的很用心的则给他甲
上两个苹果。”
⑤老师所谓的“苹果”,只是一个刻成“苹果”的印章盖在甲上的旁边。
⑥除此之外,每隔一小段时间就发奖品,只要一个原来甲下的学生连得三个甲就给奖,
依此类推。由于评分很宽,在每次发奖品的时候,几乎统统有奖,最小的奖是一张贴纸,最
大的奖是个铅笔盒。
⑦这种画饼充饥的甲上加上两个苹果,使原来拿丙、丁的学生带回去的作业簿也有甲的
佳绩,学生都变得欢天喜地,家长更是开心得不得了,非常善待那些原来被认为“顽劣的子
弟”。
⑧从此,好像变魔术一样,学生又有了开朗的笑容、天真的气色,特别是每次颁奖的时
候,教室就像节日盛会一样,所有的学生全部面目一新,成为充满自信、容光焕发的孩子。
⑨他说:“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爱是最好的教育,而表达爱最好的方法是欢喜、奖励
与赞赏。”我听了老师的话,心里有很深的感触。我们大多数的人经历了人生的波澜后,往
往会变成严苛、冷眼的人,在我们内心形成许多的标准,并以这些标准来评价另一个人。这
些标准用来衡量身心成熟的大人,大人有时都感到不堪重负,何况是一个稚嫩的孩子呢?
⑩我们应该反过来想想自己的一些初心,记得我的孩子出生的时候,我紧张地在病房外
面等待,那时不知道会生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于是我双手合十向上天祈求:“只要给我一
个身体健康的孩子就好了。”好不容易等到护士从里面把孩子抱出来给我看,她先把正面给
我看,说:“你看,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脚都有了。”然后她把孩子转过来给我看
背面,说:“屁股,肛门也都有了,一切正常,母子平安。”
⑪当时我充满感恩的心,我是多么幸运呀!我有了一个四肢健全、身体健康的孩子。
⑫大多数的父母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也就是我们对孩子的“初心”。可惜的是,等孩子
长大了,我们的心被功利所占据,万一功课不如人,我们就在心里对孩子生起嫌厌的心;如
果不幸的孩子又进入“放牛班”,我们就感到无望,甚至舍弃了对孩子深刻的爱;等到孩子
考不上大学的时候,简直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恨不得孩子在我们眼前消失。
⑬到了这样的时候,我们就失去了孩子刚诞生时那种欢喜的“初心”了。
⑭我很喜欢《正法眼藏》中记载的磐山禅师的故事。磐山久修不悟,非常烦恼,有一天
独自走过街头看到一个人在肉摊前买猪肉,那人对肉摊老板说:“给我切一斤上好的肉。”
⑮肉摊老板听了,两手交叉在胸前说:“请问,哪一块不是上好的肉呢?”磐山禅师听
后当场大悟。
⑯我们的孩子哪个不是上好的孩子呢?真正从孩子身上看见生命独一无二的至真至美
的人会发现,孩子不只配得上甲上加两个苹果,每一个孩子都是配得上甲上加 10 个苹果的!
⑰曾经有一位家长满脸愁容地来找我,因为他的孩子考试总是全班最后一名,“这孩子
怎么办呢? ”
⑱“其实,现在你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你的孩子再也不会往下掉,从今以后,他只有
向上走的一条路。”遇到最坏的情况,那也不坏,因为从今天起再也不会比这更坏了,只会
再好起来。
4. 从文中执教高年级老师的自述中,可以看出他的评价方式具有哪些优点?请你阅读④~
⑧段,分条简要概括。
5. 文中小学老师改造一班小学生的“秘诀”本质是什么? 请你用直白的语言简要概括。
(要求:答题字数 20 字以内。)
6. 我们失去了孩子刚诞生时那种欢喜“初心”的原因有哪些呢?请你阅读⑩~⑬段,分条
简要概括。
7. 关于“我们该如何面对孩子”的问题,作者提出了什么建议?请你阅读⑭~⑱段,分条
简要概括。
【答案】4. ①标准很低(或“评价标准低”“评分很宽”“评价标准宽松”等)
②获奖面广(或“面向全体学生”“惠及全体学生”“获奖惠及面广”等);
③周期较短(或“周期不长”“频率高”等);
④激励性强(或“吸引力大”“物质、精神奖励相结合”等);
⑤评价分层(或“分层评价”“评价分层合理”“评价个性化”“评价因人而异”“评价标
准灵活”等)。
5. 用欢喜、奖励与赞赏的方法表达爱。
6. ①忘了感恩(或“丧失感恩之心”等);
②满心功利(或“受到欲望驱使”“充斥功利之心”等)。
7. ①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或“坚信每个孩子身上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美”“赏识每
个孩子的独特之美”“发现每个孩子独一无二的至真至美”等);
②永远对孩子报以乐观的心态(或“哪怕遇到最坏的情况,也要对孩子保持乐观心态”“不
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坚信孩子会越来越好”等)。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段落内容概括。
结合第④段“我开始把作业的最低分数定为甲下,即使写得糟的学生都给甲下”,可概括为:
标准很低(或“评价标准低”“评分很宽”“评价标准宽松”等);
结合第⑥段“由于评分很宽,在每次发奖品的时候,几乎统统有奖”,可概括为:获奖面广
(或“面向全体学生”“惠及全体学生”“获奖惠及面广”等);
结合第⑥段“每隔一小段时间就发奖品”,可概括为:周期较短(或“周期不长”“频率高”
等);
结合第⑦段“使原来拿丙、丁的学生带回去的作业簿也有甲的佳绩,学生都变得欢天喜地,
家长更是开心得不得了,非常善待那些原来被认为‘顽劣的子弟’”,可概括为:激励性强
(或“吸引力大”“物质、精神奖励相结合”等);
结合第④段“好一点的就是甲了,再好一些的是甲上,写得很不错的,我给他甲上一个苹果,
真的很用心的则给他甲上两个苹果”,可概括为:评价分层(或“分层评价”“评价分层合
理”“评价个性化”“评价因人而异”“评价标准灵活”等)。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结合第⑨段“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爱是最好的教育,而表达爱最好的方法是欢喜、奖励与
赞赏”,可知这位老师改造一班小学生的“秘诀”本质上是“用欢喜、奖励与赞赏的方法表
达爱”。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段落内容概括。
结合第⑪段“当时我充满感恩的心,我是多么幸运呀!我有了一个四肢健全、身体健康的孩
子”、第⑬段“到了这样的时候,我们就失去了孩子刚诞生时那种欢喜的‘初心’了”,可
概括为:忘了感恩(或“丧失感恩之心”等);
结合第⑫段“可惜的是,等孩子长大了,我们的心被功利所占据”,可概括为:满心功利(或
“受到欲望驱使”“充斥功利之心”等)。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段落内容概括。
结合第⑯段“我们的孩子哪个不是上好的孩子呢?真正从孩子身上看见生命独一无二的至
真至美的人会发现,孩子不只配得上甲上加两个苹果,每一个孩子都是配得上甲上加 10 个
苹果的”可得: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或“坚信每个孩子身上都具有独一无二的
美”“赏识每个孩子的独特之美”“发现每个孩子独一无二的至真至美”等);
结合第⑱段“遇到最坏的情况,那也不坏,因为从今天起再也不会比这更坏了,只会再好起
来”,可得:永远对孩子报以乐观的心态(或“哪怕遇到最坏的情况,也要对孩子保持乐观
心态”“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坚信孩子会越来越好”等)。
阅读《水浒传》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王庆走得汗雨淋漓,满身蒸湿,带着护身枷,挨入人丛中,踮起脚看那汉使棒。看了一
歇儿,王庆不觉失口笑道:“那汉子使的是花棒。”那汉正使到热闹处,听了这句话,收了
棒看时,却是个配军。那汉大怒,便骂:“贼配军!俺的枪棒远近闻名。你敢开了那鸟口,
轻慢我的棒,放出这个屁来!”丢下棒,提起拳头,劈脸就打。只见人丛中走出两个少年汉
子来,拦住道:“休要动手。”便问王庆道:“足下必是高手。”王庆道:“乱道这一句,
惹了那汉子的怒。小人枪棒也略晓得些儿。”
那边使棒的汉子怒骂道:“贼配军!你敢与我比试罢? ”那两个人对王庆道:“你敢
与那汉子使合棒,若赢了他,便将这掠下的两贯钱都送与你。”王庆笑道:“这也使得。”
分开众人,向贺吉取了杆棒,脱了汗衫,拽扎起裙子,掣棒在手。众人都道:“你项上带着
个枷儿,却如何轮棒? ”王庆道:“只这节儿稀罕。带着行枷赢了他,才算手段。”众人
齐声道:“你若带枷赢了,这两贯钱一定与你。”便让开路,放王庆入去。
那使棒的汉子,也掣棒在手,使个旗鼓,喝道:“来,来,来!”王庆道:“列位恩官,
休要笑话。”那边汉子明欺王庆有护身枷碍着,吐个门户,唤做蟒蛇吞象势。王庆也吐个势,
唤做蜻蜓点水势。那汉喝一声,便使棒盖将入来。王庆望后一退。那汉赶入一步,提起棒,
向王庆顶门,又复一棒打下来。王庆将身向左一闪。那汉的棒打个空,收棒不迭。王庆就那
一闪里,向那汉右手一棒劈去,正打着右手腕,把这条棒打落下来。幸得棒下留情,不然把
个手腕打断。众人大笑。
王庆上前执着那汉的手道:“冲撞, 休怪!”那汉右手疼痛,便将左手去取那两贯钱。
众人一齐嚷将起来道:“那厮本事低丑。适才讲过,这钱应是赢棒的得。”只见在先出尖上
前的两个汉子,劈手夺了那汉两贯钱,把与王庆道:“足下到敝庄一叙。”那使棒的拗众人
不过,只得收拾了行仗,望镇上去了。众人都散。
8. 请你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9. 从文中画线句子中,可以看出王庆和使棒汉子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请你简要概
括。
【答案】8. 示例 1:王庆带枷与使棒汉子比武,棒下留情。
示例 2:王庆带枷与使棒汉子比武,大胜对手,棒下留情。
示例 3:王庆带着护身枷与使棒汉子比试棒法,战胜对手并赢下两贯钱。
9. 使棒汉子:狠毒(或“凶残”“心狠手辣”等)、阴险(或“狡猾”等)、见财起意(或
“贪婪”“见利忘义”等)……
王庆:宽厚(或“宽容”“厚道”等)、善良(或“仁慈”等)、侠义(或“仗义”等)……
【解析】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结合第三段“那汉喝一声,便使棒盖将入来。王庆望后一退。那汉赶入一步,提起棒,向王
庆顶门,又复一棒打下来。王庆将身向左一闪。那汉的棒打个空,收棒不迭。王庆就那一闪
里,向那汉右手一棒劈去,正打着右手腕,把这条棒打落下来。幸得棒下留情,不然把个手
腕打断”等内容概括可得:王庆带着护身枷与使棒汉子比试棒法,战胜对手并赢下两贯钱。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第一段“那汉大怒,便骂:“贼配军!俺的枪棒远近闻名。你敢开了那鸟口,轻慢我的
棒,放出这个屁来!”、二段“那边使棒的汉子怒骂道:‘贼配军!你敢与我比试罢’”、
四段“那汉右手疼痛,便将左手去取那两贯钱”等内容可知,使棒汉子狡猾凶残、见财起意。
结合一段“王庆道:‘乱道这一句,惹了那汉子的怒。小人枪棒也略晓得些儿’”、二段“王
庆道:‘只这节儿稀罕。带着行枷赢了他,才算手段’”、三段“王庆道:‘列位恩官,休
要笑话’”、四段“王庆上前执着那汉的手道:‘冲撞, 休怪!’”等内容可知,王庆宽
厚仁慈,仗义善良。
10.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九日和韩魏公①
【宋】苏洵
晚岁②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