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资料共1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9 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积累(共 30 分) 1.(3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蜷.伏(quán) B.稽.首(qǐ) C.殷.红(yān) 粗犷.(guǎng) 诘.难(jié) 斡.旋(wò) 坍.塌(tān) 豢.养(huàn) 筵.席(yàn) 随声附和.(hè) 觥.筹交错(gōng) 气冲斗.牛(d ōu) D.遒.劲(jìng) 炽.热(chì) 镌.刻(juān) 强.词夺理 (qiǎng) 2.(3 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贮蓄 分歧 混为一谈 秾纤合度 B.惊讶 篷松 眼花缭乱 怏怏不乐 C.谰语 取缔 锐不可挡 巧妙绝伦 D.宽宥 浮燥 雕梁画栋 面面厮觑 3.(3 分)把下面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 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明代万历年间,陶瓷大师吴十九创制了一款“卵幕杯”,“薄如鹅卵之幕,莹白可爱”。 ②这种脆弱又坚韧的美,靠的是利胚师傅的功夫。 ③景德镇的薄胎瓷源于宋代影青瓷,那时这种瓷器就有“滋润透影,薄轻灵巧”之说。 ④以一只敞口薄胎白瓷碗为例,拉胚师傅做出的器型还是厚墩墩的,碗口、碗腰、碗底 处留有少许蓄泥,利胚师博的工作则是尽可能地削薄胚体,只留下薄薄的一层胎骨,一 只 100 克的碗利胚后只剩下不到 20 克。 ⑤说的就是吴大师能将茶杯的厚度,利薄到犹如鹅蛋壳里面的那层卵衣。 A.①⑤③②④ B.③①⑤②④ C.④②①⑤③ D.③②④①⑤ 4.(3 分)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①传统节日的文化变迁,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②正如春节凝聚了琴瑟和鸣的亲情、慎终追远的家风和孝悌忠信的追求,传统节日里蕴 藏着中国人世世代代的文化基因。 ③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中 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 日习俗。 ④要让文化品格与现实生活融合统一,更好地服务人们。⑤只有自觉珍视传统节日,才 能更好地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守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A.第②句中,“琴瑟和鸣”多比喻夫妻情笃和好,用在此处不恰当。 B.第③句中“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C.第④句有语病,可以修改为:在“更好地服务人们”后添加“的生活”。 D.“文化基因”是主谓短语,“只有自觉珍视传统节日,才能更好地增进民族认同和文 化自信,守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条件复句。
5.(3 分)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垂髫、弱冠、束发、而立、花 甲、知命、古稀等;对官职的升迁也有特定称谓,“谪”“左迁”“放”属于降低官职。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河“指“黄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中“岱 宗”指“泰山”,“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三秦”指“关中地区”。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诗 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它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 书”。 D.“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轼既是“三词客”之一,又是“四大家” 成员,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水调歌头》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 6.(10 分)默写。 (1)读书 ,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培根《谈读书》) (2)闲来垂钓碧溪上, 。 (李白《行路难》) (3) (4) ,芳草萋萋鸚鹉洲。(崔颢《黄鹤楼》)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天接云涛连晓雾, ( 李清照《渔家傲》) (6)一抹晚烟荒戍垒, (纳兰性德《浣溪沙》) (7)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8)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9)缺少思考的学习往往盲目,一味思考停止学习则常常陷入疑惑。这个意思用《< 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表达即“ , ”。 (10)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上海石库门、南湖红船,诞生了中国共产党;14 年抗战、 历史性决战,才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数英烈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我们必须传 承红色基因,建设好他们所盼望向往、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共和国,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9 年 3 月 4 日参加全国政协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联组会上强调:“不能被轻歌曼 舞所误,不能‘ ’。”(用杜牧《泊秦淮》中的诗句作答) 7.(5 分)名著阅读。 (1)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小说从多个方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 解放而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 B.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讲述了贫苦孤女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 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最终她与罗切斯特分道扬镳。 C.《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小说将讽刺的锋芒寄寓在含而不 露、耐人寻味的叙述中,廖廖数语便将人物形象和世俗风貌描摹得形神兼备、入木三分。 D.《水浒传》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各具特色。林冲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是个侠义之 土,他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有仇必复,有恩必报。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地名他很熟习,即使有时候绕点儿远也没大关系,好在自己有的是力气。拉车
的方法,以他干过的那些推、拉、扛、挑的经验来领会,也不算十分难。况且他有他的 主意:多留神,少争胜,大概总不会出了毛病。至于讲价争座,他的嘴慢气盛,弄不过 那些老油子们。知道这个短处,他干脆不大到“车口”上去;哪里没车,他放在哪里。 在这僻静的地点,他可以从容地讲价,而且有时候不肯要价,只说声:“坐上吧,瞧着 给!”他的样子是那么诚实,脸上是那么简单可爱,人们好像只好信任他,不敢想这个 傻大个子是会敲人的。即使人们疑心,也只能怀疑他是新到城里来的乡下佬儿,大概不 认识路,所以讲不出价钱来。及至人们问到:“认识呀?”他就又像装傻,又像耍俏地 那么一笑,使人们不知怎样才好。 这段文字出自《 》,文中的“他”诚实、健壮、坚韧,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 己的洋车。 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灭,最后他放弃了自 己的理想,变成了一个 的行尸走肉。 二、阅读(共 50 分) 8.(5 分)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灞上①秋居 唐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②久,何年致此身③? 【注释】①灞(bà)上:又作“霸上”。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东,因地处灞陵高 原而得名,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②郊扉:郊居。③致此身:献身于国君。 (1)首联通过描绘景物 和 ,渲染了 的氛围。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9.(15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 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 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 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 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 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乙】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①匈奴,式上书,愿输②家财半助边。上 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 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式何故见③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④节, 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 (节选自班固《汉书》) 【注释】①事:此指交战。②输:送出。③见:被。④死:为……而死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C.遂许.先帝以驱驰 D.上使.使问式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元方入门不顾. 杂然相许.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泰 A.躬耕于.南阳 B.不效,则.治臣之罪 C.如此而.匈奴可灭 D.以.田畜为事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皆以美于.徐公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②臣生与人亡所争。 (4)请用“/”给文中画线语句断句,限断两处。 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 (5)【甲】文寓情于事,恳切得体。叙殊遇,曰“三顾臣”、“咨臣”、“寄臣以大事”, 叙报效,则曰“许先帝”、“受任”、“恐托付不效”。通篇洋溢着①“ “(用文中 语句作答)的至诚忠爱之情,汉朝名将霍去病征战匈奴有功,汉武帝要给他造一栋大宅, 霍去病不要,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清人顾炎武曾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卜式一介平民,却拥有②“ ”(用【乙】文中语句作答)的见识与胸怀,令人肃 然起敬!诸葛亮和卜式都能为国分忧,具有③ 的特点。(用自己的话概括)。 10.(12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要善于“折叠”自己 陈大笑 ①把 51 张白纸重叠在一起,厚度最多不过几厘米。但把一张足够大的白纸折叠 51 次, 厚度竟然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人生从来不是平铺直叙,好比白纸一般,如何 “折叠”自己,决定着人生的厚度、事业的成败。 ②“折叠”是智慧的迂回。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最初的作战计 划并非如此。红军因为急于一口吃掉敌人,结果遇挫,被迫开始一渡赤水。红军在毛泽 东的指挥下声东击西,穿插迂回,与敌人巧妙周旋,以三万劣势兵力牵着数十万敌人的 鼻子走,成就了四渡赤水这一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战例。这次行动,周恩来称之为走“之” 字路。实践证明,最近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而看似“折叠”弯曲的“之”字路线,往 往是达到最终目的最佳路径。成事的最高境界在于,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那些不
讲科学的蛮干、急功近利的“速成”,不仅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还可能在途中触礁、 搁浅。像河流一样“折叠”蜿蜒,才能避开挡在前面的障碍,实现波浪式前进。 ③“折叠”是生动的重复。重复是工作生活的常态,许多人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但并非所有量的积累都能产生质的飞跃。老驴拉磨般的简单重复、机械重复,结局多是 “原地转圈”“涛声依旧”。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 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书圣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就是因为其中充满着变化,所有重复 的字都作了不同形态的处理。 _____.在“折叠”中创新,在创新中重复,坚持“不作 寻常重复”,进行生动的重复,方能书写出彩华章。 ④_____.有人做过一个计算:如果干一件事的成功率仅为 1%,反复尝试 100 次,成功 的概率竟然能达到 63%.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但有水滴石穿的奇迹。通向成功 的道路好比一场马拉松,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一直“折叠”下去,就能“撕小口 打大仗、积小胜为大胜”,把简单做成不简单,使平凡变成不平凡。正如英国著名小说 家安东尼•特罗洛普所说:“一件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如果你坚持去做,就能胜过那些 艰难的大事。” ⑤“折叠”是“折磨”的叠加。有人提出过“坎理论”,就是要过关卡,上台阶,好比 爬山越岭,上到一定高度,就过了一个坎。成功多是苦难铸就,成长多为浴火重生。走 不出自己的“舒适区”,往往就是倒退的开始。其实,成长就是与自我搏斗、与自我较 量的过程,多挑战“不可能”才有可能超越自己,使人生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⑥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把握好“折叠”的学问,付诸有力 的行动,就能成就精彩人生。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解放军报》2018 年 9 月 20 日,有改动) (2)第②③④⑤段从四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根据上下文,在第④段横线上填写合 适的内容。 (3)第②段中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请在第③段横线上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11.(18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老杨树下 舒小骅 ①宿舍楼前耸立着一棵老杨树,纹理粗糙的枝干奋力托举起硕大的树冠。入夏来,树上 缀满大大小小浓密的叶子,犹如撑开一把遮阳的巨伞,为树下乘凉的老人、玩耍的孩子 提供着清爽和绿意。 ②午后,我正在赶写一篇文章。窗外由远而近传来“叮啷、叮啷”的铁板敲击声,稍后 便响起了“磨剪子嘞抢菜刀”的悠长吆喝。思绪被搅乱,我刚停住笔,猛然间,窗外爆 发出争吵﹣﹣“你磨刀怎么这么贵呀!不能便宜点吗?”“你打听打听,眼下都这个价。” 眼看文章根本没法继续写,我迅速穿上外衣开门下楼。 ③树荫底下横了一条绑着磨刀石、悬挂小铁罐的长凳。旁边有个拿菜刀的老太太正与身
材消瘦的磨刀师傅侃价。师傅有把子年纪了,穿着一件围裙式的粗布工作服,脸上胡子 拉碴的。他磨一把菜刀要 6 元,老太太不干,坚持只给 4 元。我想让二人生意尽快做成 好早点走人,就劝他俩:“你们各让一步,5 块钱磨了吧!”磨刀师傅没吭气,撩起衣襟 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抬起一双被细密皱纹围裹的干眼狠狠地瞪了瞪我。老太太转过脸来, 像要打架一样冲我吼道:“凭什么要 5 块,这 1 块钱你替我出?”我本想给双方打个圆 场,却没料到两面不落好,只得闭上嘴在一旁傻站着。争执双方各不相让,僵持了一会 儿,不欢而散。 ④“你这是何苦呢!”我在一旁轻声埋怨磨刀师傅,“5 块钱给她磨了算啦,不就是少收 1 块钱嘛!”“那不成!”磨刀师傅断然拒绝,“少收她 1 块,待会儿你要磨刀,俺是不是 也得少收 1 块?再来人磨刀,俺不都得少收 1 块。那俺今晚买干粮、买菜的钱就不够啦!” ⑤听他这么说,多收少收这 1 块钱还真关系到温饱的大问题。我试探着问:“那你一天 能挣多少?”“这可说不好,干俺这行,哪能旱涝保收。”我又追问:“那你最多一天磨 过几把刀?”磨刀师傅想了片刻回答:“你还甭说,头年真有那么一次。俺一天磨了 20 把菜刀、5 把剪子。干一桩活挣 5 块。那可是俺生意最火的一天。”说到这,磨刀师傅的 一双干眼中闪现出亮光,四周包裹的皱纹也舒展开了,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生动起来。 ⑥“那最少的一天呢?”磨刀师傅叹了口气说:“唉,出门转悠一整天,一桩活没揽下 也是常有的事。就像今天吧,大热天的,有几个人来送活?赶上刮风下雨下雪天就更甭 提啦……”通过交谈,我大致了解到磨刀师傅的人生经历。他姓邵,年近六旬,早先在 一家县刀具厂上班,厂子倒闭后回乡务农。妻子多病,三天两头跑医院。为了看病方便, 他和儿子陪妻子进城长住。租房、吃饭、看病、买药……全需要钱。儿子每天去建筑工 地打工。他的肾病不能干重活,只能凭磨刀的手艺挣一份零钱。我对邵师傅的同情心油 然而生,想撵他挪地方的念头早已打消,脑子里转悠的只是能为他做点什么。 ⑦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提把菜刀走近问:“师傅,磨菜刀多少钱?”“6 块。”“呦,怎么贵 啦?不都是 5 块嘛!”“那是过时的行市啦!”我抢着替师傅解释:“眼下企业职工、公务 员们不都涨工资啦?干个体服务的价格也该适当涨涨吧!再说这么大热天,他‘吭哧、 吭哧’地磨,容易吗?您就别计较这 1 块钱啦!”听了我这番话,中年妇女默认了 6 元 的价格。邵师傅从随身携带的工具袋里掏出一把小刷子,蘸了蘸小铁罐中的水,滴在磨 刀石上,接过菜刀俯身磨起来。趁着邵师傅干活,我回了趟家,翻出 4 把生锈的刀剪, 又倒了一杯凉开水拿到老杨树下。邵师傅正伸出左手大拇指在磨得铮亮的刀刃上试了 试,然后把菜刀递给中年妇女,叮嘱说:“这刀刃可锋利,用时留点神,当心拉了手。” ⑧“邵师傅,你先喝口水,再帮我磨磨这几把刀剪。”邵师傅接过水杯连声道谢,仰面 朝天一口气喝完,然后开始干活。活干完后,我对他说:“4 把刀剪,该给你 24 块对吧?” 不料他回答:“你送的活多,得给你优惠,每把 5 块。”“那怎么行,不能坏了你的规矩。” 我寸步不让地与他逆向侃价,一番拉锯后,邵师傅让步了。我抽出一张 50 元的递给他。 他为难地说:“今儿送活的人少,手头没零钱找。”我一把将钱塞进他手里说:“那就别 找啦!”他摇头道:“那不成!俺哪能占这种便宜?”说罢他拿着那张钞票转身直奔向邻 楼底层的小卖部,不一会儿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先退给我 26 元,又把一小瓶显然是为 换零钱而买的矿泉水,宝贝似的放进工具袋里。我猜想他大概是带回家去给有病的妻子
或者出力流汗的儿子。 ⑨我收下钱,跟邵师傅道了别,回家刚坐下,忽听门铃响。开门一看,原来是邵师傅。 他微微喘着气说:“摁了好几家门铃才找到你。”说着举起一张卡,“这是你刚才丢的吧? 俺收工时在地上捡到的。”那是一张不设密码,任何人持有都能使用的商场购物卡。我 告诉他这张卡不是我丢的,让他再问问别人。邵师傅有些失意地说:“已问过几个人了, 都没人认领啊!”“那你就留着自己用呗,”为了使他安心,我又添了一句,“反正又不是 偷的、骗的。”“那不成!不属于俺的俺不能要!”邵师傅回绝的神情仿佛人格遭受了侮 辱似的,直拿那双干眼瞪我。我急忙致歉说刚才失言了。“丢卡的人还不知有多着急呐!” 邵师傅说罢又问我居委会的所在地。我猜他是想通过居委会寻找失主。 ⑩邵师傅匆匆离去后,我的心潮难以平静。我伸头望窗外,老杨树下已空无一人,但“叮 啷、叮啷”的铁板敲击声似乎仍在回荡。老杨树被夕阳铺洒上一层迷人的金色,晚风拂 动着枝叶发出轻微的声响,宛若应和着铁板声在歌唱。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 年 10 月 31 日有改动] (1)文章写了“我“对磨刀师傅老邵的情感变化过程,请根据提示填空。 →局情→ (2)文中两次写到老邵“瞪我”。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中的“瞪”分别表现了他怎样 的心理? ①磨刀师傅没吭气,撩起衣襟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抬起一双被细密皱纹围裹的干眼狠狠 地瞪了瞪...我。 ②“那不成!不属于俺的俺不能要!”邵师傅回绝的神情仿佛人格遭受了侮辱似的,直 拿那双干眼瞪.我。 (3)第⑦~⑨段多方面表现了老邵的优秀品质。请结合其中的细节描写,分析老邵这 一人物形象。 (4)作者为什么要通过“我”的眼光来讲述老邵的故事?请分析这种叙事角度的好处。 (5)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章结尾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应用(共 10 分) 12.(4 分)如图是某省文物研究所征集的徽标。 (1)写出徽标的构图要素。 (2)请任选一个构图要素,说说它的寓意。 13.(6 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薪火相传。“信”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请你 参与”走进传统文化,传承‘信’之美德”主题实践活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从人,从言。”由此推测。“信”字的本义 是: (2)成语是浓缩的文化,它言简意赅,深刻隽永,今天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据你 的积累,写出一个含“信”字的成语。 (3)“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在现代社会, 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诚信老人江新波的事迹感人至深,阅读下面材料,仿照示 别,为他拟一则颁奖辞。(50 字左右) 江新波,男,84 岁。2009 年他的小儿子罹患癌症去世,当初为了给小儿子治病 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 20 多万元外债。老伴长年卧病不起,小儿媳没有工作, 追悼会上,江新波抚摸着小儿子的遗像老泪纵横:“儿子,向亲戚们借的救命钱,我们 不能赖,你放心,欠下的债,我一定会还清!再苦再累,也不能丢掉诚信!” 10 年来,他每天早上四点钟起床,靠着种菜、养牛,偿还了 20 多万元债务。 【颂奖辞示例】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世人惊叹。你点滴积蓄, 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 (2019 年度“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马旭的颁奖辞) 四、写作(共 60 分) 14.(60 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坚定前行,是青年应有的姿态。疲惫时,咬牙行走会让你学会坚持;痛苦时, 含泪前进会让你收获坚强;开心时,需要你微笑着继续奔跑;孤独时,需要我们携手一 起向前…… 根据你对上面这段文字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自拟题目,自选 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文中不 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地名。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