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 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们的家乡面向大海,因“日出曙光先照”得名日照。随着半岛蓝色经济的发展,“水
运之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 此回答 1,2 题。
1.“五一”上午,在日照万平口风景区,有来自冀、豫、陕、晋、、京、鲁、黑、津、鄂、
辽、皖、陇省(市、区)的车辆停放,其中属于沿海的省级行政区有
A.5 个
B.6 个
C.7 个
D.8 个
2.下列物资最适合从日照港装船运往的是
A.日照绿茶
B.五莲樱桃
C.莒县水泥
D.岚山海鲜
生活离不开地理。我们的着装要随天气变化而变换,学校作息时间要根据白昼长短制
订,各地的住房也要考虑地理因素。据此回答 3~5 题。
3.下图为某日我国各地居民着装预告,这一天最有可能是
A.春节
B.元旦
C.中秋节
D.元宵节
4.造成这种地理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风俗习惯
5.下表是我市某小学作息时间表的一部分。该校学生上午到校时间随季节而变化,这是由
于
执行时间 春季(3月1日) 夏季(5月1日) 秋季 (9月1日) 冬季(11月1日)
预备
午饭
8:00
7:50
8:00
8:10
11:30
11:20
11:30
11:40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天气变化
D.地球是圆形
根据图示聚落的形态特征,回答 6,7 题。
6.甲图为我国陕北民居——窑洞,其所在地形区的地理特征是
A.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生态环境脆弱
B.村庄和耕地主要分布在高原陡坡上
C.要在坡脚修建梯田,缓坡植树造林
D.疏松的黄土是从撒哈拉沙漠吹来的
7.乙图 为我国西双版纳的傣家竹楼,这里
A.楼墙厚、窗户小,防晒又凉快
B. 旅游业成为该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
C.与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接壤
D. 是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8.关于、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有发达的旅游业
B.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
C.人多地狭,用地紧
D.转口贸易是澳门的支柱产业
读“亚洲大陆沿 30°N 地形剖面图”,回答 9,10 题。
9.关于该大陆 30°N 沿线地形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形复杂多样
B.地势起伏大
C.中部高、东西低
D.以平原地形为主
10.伊士运河
A.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B.所在地区佛寺遍布
C.连接了大西洋与太平洋
D.沟通了黑海和地中海
11.某旅游团计划先后游览罗马古斗兽场、阿尔卑斯滑雪场、地中海沿岸沙滩、白金汉宫、
峡湾风光等景点。其游览线路将依次经过
A.E→H→-L→B→C
C.F→K→D→B→C
B.E→H→D→B→G
D.F→K→D→B→G
读非洲轮廓图,回答 12,13 题。
12.关于非洲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赤道穿过中部,大部分属于热带
B.气候炎热干燥, 缺少大的河流
C.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和最大的沙漠
D.陆地面积及人口增速均居世界第二位
13.解决非洲发展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
A.实行对外开放,引进资金与技术
B.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C.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D.兴建水利工程,解决粮食短缺
读下列四个国家的轮廓图,回答 14~16 题。
14.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5.国家首都对应错误的是
A.甲一东京
B.乙一莫斯科
C.丙一圣保罗
D.丁一堪培拉
16.以上四个国家中
A.甲国位于太平洋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B.乙国形成了“进口一加工一出口”型经济
C.丙、丁两国南回归线附近的东岸地区年降水量少
D.丁国经济支柱呈现“农牧业→工矿业→服务业”的变化
17.下图反映出我国土地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A.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保护不当,破坏严重
C.总量丰富,地区分布不均匀
D.类型齐全,各类所占比例不合理
18.以下自然资源中如果利用合理,并注意保护和培育,能够永续使用 的是
①土地资源
②铁矿资源
③水资源
④森林资源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方便了人们生活。读美国“硅谷”地区图,回答
19,20 题。
19.美国“硅谷”电子工业的发展得益于
A.便利的海运条件
C.丰富的煤铁资源
B.凉爽的海洋性气候
D.众多的高等院校
20.以下属于高新产业区与所在国家对应正确的是
A.中关村一中国
B.新竹一新加坡
C.乌拉尔一俄罗斯
D.加尔各答一印度
下表为我国部分省(市、区)2011 年人口统计资料。阅读并回答 21,22 题。
人口
人口总数(万人) 出生率(‰)
自然增长率(‰)
省(市、区
沪
藏
宁
2303
7869
301
633
7.05
9.73
15.8
14.14
1.98
2.85
10.25
9.04
21.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省(市、区)是
A.市
C.省
B.自治区
D.回族自治区
22.以下符合我国人口发展特点的是
A.东部地区每年净增人口少
B.西部资源丰富,应大量迁入人口
C.人口东多西少,地区分布不均
D.人口增长率降低,应该鼓励生育
环渤海城市群由三个都市圈(京津唐、辽中南、半岛)构成,它将带动环渤海地区的
城镇化发展。读下图回答 23~25 题。
23.背靠群山、面向大海,地理位置重要
A.西面是黄土高原和大西北
B.南面是伸向渤海 的大 平原
C.东北出居庸关进入东北地区
D.北出山海关进入高原
24.环渤海城市群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①水资源丰富
②位于湿润气候区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水陆交通便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5.环渤海地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将会出现
A.城镇化水平降低
C.非农业人口减少
B.农业用地增多,就业机会增加
D.城镇数量增加, 建设用地增加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50 分)
26.我市某地理探究小组搜集到当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并利用其进行探究活动。 请结合所
学地理知识,参与到活动中。(10 分)
第一步:了解居民点情况
(1)甲居民点位于乙居民点的
方向,规划公路的直线距离约
千米。(2 分)
第二步:判断区域地形
(2)甲居民点海拔大约为
米, 它与 B 点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2 分)
(3)判断图中地形名称:A
,B
。(2 分)
第三步:提出区域发展措施
(4)该地拟划出 C,D 两块土地,吸引“种粮大户”王老七与“果树大王”老六来发展
高效农业。请帮助他们选择承包土地,并说明理由。(4 分)
“种粮大户”王老七选择
,因为这里:
“果树大王”老六选择
,因为这里:
。
。
27.长江沿江地带经济发达,城市集中,干流航线与多条铁路线相交,具有强大的辐射作
用。读下图,回答问题。(10 分)
(1)A
是水利枢纽,说出该工程所在河段的水文特征。 (2 分)
(2)B
是铁路,说出它对沿江地带经济技术辐射全国方面所起的作用。(2 分)
长江干流从省枝城到省城陵矶一段被称为荆江。这里河道弯曲,水位高出两岸的江汉
平原,是长江流域自然灾害的频发区。
(3)说明荆江水位高出地面的成因。此处最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什么?(3 分)
(4)归纳图中城市的分布特点,说明这样分布利用了哪些有利条件?(3 分)
28.2013 年 1 月 1 日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三周岁生日,三年来双边贸易、投资迅速
增长。读中国及东盟部分地区略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 是
(海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促进了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这种合作属于
(填“南北对话”或“南南合作”)。(2 分)
(2)该图显示中南半岛的地形、 地势特点是什么?(2 分)
(3)说出甲、乙两地气候特点的异同。(3 分)
中国进口石油来源统计(2006 年)
国家 沙特阿拉伯 安哥 拉 俄罗斯 伊朗 阿曼 国 委瑞拉 刚果 赤道几亚 其他
(地区)
地区
西亚
非洲 欧洲 西亚 西亚 东亚 南美 非洲
非洲
份额(%) 13.6
12.9
11.6 1l.3 7.3
6.1
4.0
3.0
2.9
(4)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石油进口大国。有人说马六甲海峡是我国的海上生命线,你赞
成吗?结合表格中的资料说出理由。(3 分)
29.我国疆域辽阔,地理环境差异很大。读下图,回答问题。(10 分)
27.3
(1)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什么?(2 分)
(2)设计表格,比较岭南、北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6 分)
(3)说明成为我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2 分)
30.北极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人类对这里的科学考察越来越频繁。读“北冰洋地区图”,
回答问题。(10 分)
(1)判断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3 分)
海洋:甲
;:乙
,丙
。
(2)说出 北冰洋的纬度位置特点。(2 分)
(3)动手填绘图。(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