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4年北京普通高中会考物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04 年北京普通高中会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第 I 卷(机读卷 共 45 分) 考生须知: 1. 考生要认真填写座位序号。 2. 第 I 卷包括两道大题,共 3 页。答题前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按要求认真作答。 3. 第 I 卷各题均须按规定要求在“机读答题卡”上作答,题号要对应,填涂要规范。 4. 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机读答题卡”一并交监考老师收回。 一. 本题共 12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 功 B. 动能 C. 路程 D. 速度 2. 下列物理量的单位中,属于电容单位的是( ) A. Ω B. F C. N D. A 3. 有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 8N,另一个力的大小是 3N,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是 ( ) A. 3N B. 9N C. 15N D. 24N 4. 如图 1 所示,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 ) A.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B.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吸引地球的力 C.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D.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5. 在图 2 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图 1 图 2 6. 把长 0.10m 的直导线全部放入匀强磁场中,保持导线和磁场方向垂直。已知磁场的磁 感应强度 B 的大小为 5.0×10-3T,当导线中通过的电流为 3.0A 时,该直导线受到的安培力 的大小是( . 30 10  . 2 0 10  . 2 5 10 . 15 10  A . . C B . D . ) 3 N  N 3  N N    3 3 7. 图 3 所示的是真空中两个点电荷 A、B 周围的电场线在某一平面内的分布情况(电场
线方向未标出)。图中 O 点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MN 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电场线的 分布关于 MN 左右对称。下列关于图 3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这是两个等量异种电荷周围的电场线分布 B. 这是两个等量同种电荷周围的电场线分布 C. 这是两个不等量异种电荷周围的电场线分布 D. 这是两个不等量同种电荷周围的电场线分布 8. 在图 4 所示的四个图中,标出了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的方向、通电直导线中电流 I 的方向以及通电直导线所受安培力 F 的方向,其中正确表示这三个方向关系的图是( ) 图 3 9. 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 F。如果保持它们各自所带的电荷量不 变,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减小到原来的一半,那么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等于( ) 图 4 A F 2 . B F . 2 C F . 4 D F . 4 10. 面积是 0.50m2 的导线环,放在某一匀强磁场中,环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已知穿过导 线环的磁通量是 2.0×10-2Wb,则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等于( ) . A C . . 10 10 . 30 10    2  2 T T B . D . . 2 0 10 . 4 0 10    2  2 T T 11. 气缸中的气体从外界吸收了 4.2×103J 的热量,同时气体推动活塞对外界做了 2.2× 103J 的功。那么气体的内能( ) A. 增加了 2.0×103J B. 减少了 2.0×103J C. 增加了 6.4×103J D. 减少了 6.4×103J 12. 下列几种运动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A. 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加速行驶 B.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C. 雨滴匀速下落
D. 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二. 本题共 3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 3 分,共 9 分。每小题全选对的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只要有选错的该小题不得分) 13. 关于电场强度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场强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电荷在电场中所受的电场力 B. 在电场中某点不放电荷,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 C. 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就是这点电场强度的方向 D. 负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就是这点电场强度的方向 14. 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C. 温度越低,布朗运动越明显 D. 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15. 如图 5 所示,一个物体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的斜向上的拉力 F 的作用下,沿光滑 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物体通过距离 s 的过程中( ) A. 力 F 对物体做的功为 Fssinθ B. 力 F 对物体做的功为 Fscosθ C. 物体动能的变化量为 Fssinθ D. 物体动能的变化量为 Fscosθ 图 5 第 II 卷(非机读卷 共 55 分) 考生须知: 1. 考生要认真填写密封线内的区县名、学校名、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 第 II 卷包括两道大题,共 5 页。答题前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按要求认真作 答。 3. 答题时字迹要工整,画图要清晰,卷面要整洁。 4. 除画图可以用铅笔外,答题必须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 一. 填空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 1. 已知水的摩尔质量是 M,水的密度是ρ,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NA,由此可知水的摩尔体 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mol 水中包含的分子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图 6 是 某 物 体 做 简 谐 运 动 的 位 移 随 时 间 变 化 的 x-t 图 象 , 这 个 振 动 的 周 期 为 ______________s,振幅为_______________cm。
图 6 3. 将一个电荷量为 1.0×10-8C 的正点电荷从电场中的 A 点移到 B 点,电场力做的功为 2.4 ×10-6J,则 A、B 间的电势差为 UAB=_________________V,A、B 两点中______________点的 电势高。 4.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点:(1)不仅电荷能够产生电场,变化的 _______________也能产生电场;(2)不仅电流能够产生磁场,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也 能产生磁场。(两空中分别选填“电场”或“磁场”) 5. 2003 年 10 月 15 日,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 射升空,飞船在太空中大约用 21 小时的时间,绕地球运行了 14 圈。由此可知,飞船绕地 球运行的周期大约为______________小时。若将飞船在太空中环绕地球的运动近似看成匀 速圆周运动,使飞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 6. 某同学在探究影响单摆振动周期的因素时,针对自己考虑到的几个可能影响周期的物 理量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认真进行了实验操作,取得了实验数据。他经过分析后,在实验 误差范围内,找到了在摆角较小的情况下影响单摆周期的一个物理量,并通过作图象找到 了单摆周期与这个物理量的明确的数量关系。该同学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周期 摆长 T/s 摆球 最大 l/m 种类及 摆角 质量 m/g θ/° 0.700 0.750 0.800 0.850 0.900 钢球 A 8.0 钢球 B 16.0 铜球 20.0 铝球 6.0 3.0 9.0 3.0 9.0 3.0 9.0 3.0 9.0 1.69 1.68 1.68 1.69 1.68 1.68 1.68 1.69 1.73 1.74 1.74 1.73 1.74 1.74 1.74 1.74 1.80 1.79 1.79 1.80 1.80 1.79 1.80 1.80 1.86 1.85 1.85 1.85 1.85 1.85 1.85 1.86 1.89 1.90 1.90 1.89 1.90 1.90 1.90 1.91 (1)分析上面实验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在摆角较小的情况下影响单摆周期的这个物 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 7 给出的坐标图上画出一条能明确确定单摆周期与这 个物理量关系的图线,由此可见单摆周期与这个物理量的数学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图 7 二. 论述、计算题(共 31 分) 解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演算步骤和答案。有数值计算的题,重力 加速度取 g=10m/s2,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7. (7 分)如图 8 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 m=7kg 的物体,在 F=14N 的水平力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多大?5s 内 通过的距离是多少? F 8. (8 分)利用图 9 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滑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 0.20A 和 2.90V。改变滑片的位置后,两表 的示数分别为 0.40A 和 2.80V。这个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各是多大? 图 8 图 9 9. (8 分)图 10 中水平桌面右侧有一个高出桌面的平台 AB,平台的上表面距地面的高 度 h=0.8m。桌面上放一个长度为 L=1.25m,质量 M=2kg 的木板 CD。木板的厚度与平台的高 度相同。桌面和平台的上表面都是光滑的。在木板左侧放一质量 m=1kg 的小滑块,木板和 小滑块均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板右侧与平台左侧之间的距离 DA=0.5m。
现对小滑块施加一个大小为 4N 的水平向右的推力 F,小滑块开始在木板上运动,推力 作用时间 1s,在这 1s 内小滑块一直在木板上滑动。当木板与平台接触后,木板立即停止运 动。再经过一段时间,小滑块从平台右侧的边缘飞出。经测量小滑块落地点 E 距平台边缘 B 点的水平距离 OE=0.4m。(忽略空气阻力)求: (1)小滑块飞离平台上表面时速度的大小; (2)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图 10 10. 8( 分 有 根长为 8 ) 的金属丝 编号分别是 、 、 、 、 、 c d e L   20 m  . 0157 m ( a b f、g、h),其中 a、c 的电阻为 Ra=Rc=9Ω,其他金属丝的电阻忽略不计。把每根金属丝都弯 成半径为 r=0.1m 的四分之一圆弧,并用它们焊接成两个圆圈。然后用 4 根长都为 l=0.05m 的直金属电阻丝(编号分别是 1、2、3、4)连接两个圆圈上的焊点,焊接成如图 11 所示的 金属架,直电阻丝的电阻 R1=R2=R3=R4=3Ω,图中 oo’是通过两个圆心的轴线,且垂直于两 个圆的平面。 用一个绝缘架(图中没有画出)把金属架固定在一根过 oo’的轴上,使整个装置可绕 oo’转动。有一对强磁极如图 12 所示放置,磁极的宽度为 d=0.01m,可以认为两磁极间为 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1T,且磁极外没有磁场。在金属架转动时,直电阻丝 1、2、3、4 的全长都可依次进入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且可以认为直电阻丝在切割磁感线的过程中速度 方向始终垂直于磁感线的方向。 在外力的作用下,金属架绕 oo’轴匀速转动,转动方向为在图 11 所示位置时电阻丝 1、 2 向下运动,电阻丝 、 向上运动,转动一周的时间是 3 4 T   50 s  0 0628 . s 。求: (1)金属架匀速转动,在某一根直电阻丝切割磁感线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数值和此 时这根直电阻丝中电流的方向; (2)从图 12 所示的位置开始,金属架匀速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电流在电阻丝 1 上所 产生的热。
图 11 图 12 I 卷 3. B 8. A 2. B 7. A 12. B 14. AD 15. BD II 卷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项 1. D 5. D 6. D 10. D 11. A 二. 多选题 13. AC 一. 填空题 1. M N A  , 2. 0.2,2 3. 2 4 102 4. 磁场,电场 .  ,A 5. 1.5,地球对飞船的万有引力 6. (1)摆长 l。 (2)T2=kl 4. A 9. C
T2/S2 4 3 2 1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l/m 二. 计算题 7. 解:由牛顿第二定律:  2 m s / 2 合 a   F m F m 由运动学公式 1 2 1 2 at S   2   2 5 2 m  25 m 8. 解: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E E I r  E I r  1 r 0 2 . E I r   2 r 0 4 .  U 端  U   1 2 9 .  又  U 2 V E 2 8 .  由(1)、(2)联立求解 E=3V ( ) ( ) 1 2 r=0.5Ω 9. 解:(1)小滑块飞离平台做平抛运动,设 vB 为抛出点速度 由h  1 2 2 gt t  OE v t B  v B  h 2 g OE t  0 4 . s m s  1 / (2)设小滑块与木板间滑动摩擦力为 f,则 1 at 1 2 F f  2  1 2 F f  m 2 t 1 ) S 1   1 2 ( 对滑块从 C 到 A 整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 W E E E E E      总  kA R RB  FS 1  f CD AD (  )  RA mVB 2 kC 1 2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