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7 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共 32 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辟易(bì) 工尺(chǐ) 沉淀(dìng) 神采奕奕(yì) B.蛰伏(zhé) 摇曳(yè) 浣妆(huàn) 潸然泪下(shān) C.隘口(yì) 彷徨(páng) 宿营(sù) 岿然不动(kuī) D.阔绰(chuò) 笔砚(yàn) 停滞(zhì) 举止泰然(tān)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慷慨 虔诚 消声匿迹 一泄千里 B.讪笑 热忱 相安无事 心有余季 C.阔绰 茶盅 引经据典 触目伤怀 D.筛选 狡黠 羊羊大观 鸿篇巨制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B.骆驼寻到的不是为自己养尊处优的宝,是为大家谋福利的宝 C.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副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D.苏州园林的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有用心 4.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B.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C.它的皮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D.我曾倚马万言,可给你写信,笔有千斤 5.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出师表》﹣﹣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 B.《小石潭记》﹣﹣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C.《空城计》﹣﹣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 D.《采薇》﹣﹣《乐府诗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6.下列标语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2 分) A.某办公室墙上贴的标语:小草青青,请您足下留情 B.某商场门前贴的标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某运动场上贴的标语:我锻炼,我健康,我快乐 D.某学校教室上贴的标语:齐心协力,精准扶贫 7.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联知识对出下联。(2 分) 有一座高山,山顶尖尖,像一支倒上去的笔在天上写字;高山脚下有一片梯田,像横着推过去的片树 叶,铺满大地庄园,煞是壮观。 上联是:尖山似笔,倒写青天一张纸。 下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文默写(共 8 分,每空 1 分) ① ,柳岸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②风一更,雪一更, ,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③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 , ④我们要学习,还要会思考,《论语》中阐述这一道理的名句是: 。 , 。 ⑤古人分别时,常常折柳相送,表示依依不舍,我们初中同学就要分别了,请引用古人与“柳”相关 的送别诗句赠送给你的同学 , 。(课内外均可) 9.阅读材料,按要求答题(6 分) 湘西州旅游局 2 月 16 日消息称,在国家旅游局近日下发的《关于公布首批创建“国家全程旅游示范区” 名单的通知》中,湘西州成功列入“首批国家全成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
《通知》指出,首批国家全城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原则上为二至三年时间,通过验收的,正式列入 “国家全城旅游示范区”名录。凡列入国家全城旅游示范区名录的,将优先纳入中央和地方预算内投资支 持对象,优先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先纳入旅游投资优选项目名录…… 湘西州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2015 年全州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3362.4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216.9 亿元,旅游收入首次突破 200 亿元。 (1)简要概括上面这则新闻的主要信息。(3 分) (2)班上举行“美丽湘西,我的家”为主题的班会,请你谈谈我们应该怎么建设美丽的湘西。(3 分) (字数在 50 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0.名著阅读(4 分) (1)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2)明月!/完成了你的凄清了!/银光的田野里/是谁隔着小溪/吹起悠扬之笛 这两首小诗选自 写的《 》和《 》,这两部诗集的主题是对 的 赞美。 二、阅读理解(共 58 分) (一)阅读《行路难》,完成下列各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1.以下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借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行船路上必能安全到达彼岸的坚定信心。 12.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3 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古文,完成 13-16 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 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 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 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率 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 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释】①涂潦: ②锸 13.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 分)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②徙知徐州 14.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3 分) A.盖竹柏影也 B.苍颜白发,颓然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C.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D.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①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②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16.从甲乙两文中,你能感受到苏轼怎样的情感或者是怎样的精神品质?请分别加以概述。(4 分) (三)阅读《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一文,完成 17-20 题(11 分)
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 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 50 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 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 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 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 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④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如果雨滴击中 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 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 复飞行。 ⑤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 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 相当于它体重 10000 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 就减小为其体重的 1/50 至 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 承受的。 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 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 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像是“以柔克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 还是个太极高手呢! ⑦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细毛使得蚊子 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 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 ⑧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在应对自然之道上, 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 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 ﹣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 17.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3 分) A.蚊子,在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 B.胡立德教授等人用高速摄像,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C.漫步雨中的蚊子没有被雨滴砸死的原因。 D.如何更好的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流地飞翔。 18.第五段画线句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 )(3 分)
A.列数字,打比方 B.列数字,分类别 C.举例子,打比方 D.列数字,作比较 19.根据文章内容,下面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与蚊子同类的昆虫,身体越轻,就越能够承受雨滴击中它时产生的冲击力。 B.在防水性细毛的保护下,雨中的蚊子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C.雨中飞翔的蚊子被雨滴击中时要确保安然无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高度。 D.当蚊子被雨滴击中并与之“融为一体”时,其实蚊子与雨滴仍然保持分隔状态。 部分内容请下 21.请用简洁的语言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3 分) 22.第五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样的作用?(3 分) 23.第九段划线句子中“这样”指代什么?为什么说这样的理解大错特错?(3 分) 24.文章中“梦笔生花”“后汉马融勤学”的故事,对你的学习有哪些启发?(3 分) (五)阅读雷抒雁《生命的选择》一文,完成 25-28 各题。(16 分) ①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 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②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 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 蔷微①了,花工们说。 ③不多日子,油黑的蔷微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 往匆匆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 一亮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 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领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 多了。
⑤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 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⑥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⑦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 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 干的、亮亮的,惟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⑧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 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 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 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舒坦。 ⑨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⑩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 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 白花照样可爱。 ⑪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原文有删改) 25.此文中,作者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花,其用意是什么?(3 分) 26.赏析第八段中加横线的句子。(4 分) 27.第五段中,“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这句话里的“花朵选 择了太阳”和“太阳选择花朵”分别是什么意思?(4 分) 28.第十自然段中, “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 样可爱。”有人说这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你认为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请说出你的理由。(5 分) 三、作文 题目一:你是我最 的人(牵挂,感激,敬佩……) 题目二: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诸多的幸运与磨难,有诸多的成功与失败,有诸多的欢笑与哭泣……可这些, 都将会是曾经,会成为过去,这些曾经的美好与悲伤,终将被我们置于脑后,不恋也不恨,如果一味沉浸 其中,只会徘徊不前,我们得学会忘记,因为人生总是从告别走向明天的。 请以“学会忘记”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 ②表达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作,抄袭 ③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7 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共 32 分) 1.A.错误.沉淀 diàn; B.正确.C.错误.隘口ài; D.错误.泰然 tài; 故选 B. 2.A.消声匿迹﹣﹣销声匿迹 一泄千里﹣﹣一泻千里 B. 心有余季﹣﹣心有余悸 C.全部正确 D.羊羊大观﹣﹣洋洋大观 故选:C 3.A、词语运用恰当;B、词语运用恰当;C、词语运用恰当;D、词语运用不恰当,别有用心,一般形 容心中有计谋,有计划做一些不见人的事,或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是贬义. 答案:D 4.A.“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两面,“考试取得好成绩”是一面,两面与一面不搭;B.没有 语病;C.没有语病;D.没有语病. 故选:A 5.D、表述不正确,《采薇》选自《诗经》. 答案:D 6.A.“小草青青,请您足下留情”这句话适合在草坪上使用;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