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3年海南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3 年海南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电荷量为 q1 和 q2 的两个点电荷分别位于 P 点和 Q 点。已知在 P、Q 连线至某点 R 处的电场 q1 q2 强度为零,且 PR=2RQ。则 A.q1=2q2 B.q1=4q2 C.q1=-2q2 D.q1=-4q2 B P R Q 本题考查电场强度的叠加,由于 R 处的合场强为 0,故两点电荷的电性相同,结合点电荷的场强公 式 = q E k r 2 q 可知 1 2 r 1 k  k q 2 2 r 2 r  ,又 1 0 r ,故 1 q 22 q ,本题选 B。 24 2.一质点受多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现使其中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再沿原方向逐 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在此过程中,其它力保持不变,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 a 和速度大小 v 的变化 情况是 A.a 和 v 都始终增大 B.a 和 v 都先增大后减小 C.a 先增大后减小,v 始终增大 D.a 和 v 都先减小后增大 C 质点受到的合外力先从 0 逐渐增大,然后又逐渐减小为 0,合力的方向始终未变,故质点的加速度 方向不变,先增大后减小,速度始终增大,本题选 C。 3.通过一阻值 R=100Ω的电阻的交变电流如图所示,其周期为 1s.电阻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 A.12V B.4 10 V C.15V D.8 5 V B i/A 0.2 0.1 0 -0. 1-0. 2 0.5 1 t/s
由题意结合有效值的定义可得 2 I RT  2( 2 I R T I R 1  2 5 2 2 1 10 T ) ,将 1 I  0.1 A, 2 I  0.2 A 代入可得 流过电阻的电流的有效值 I  10 25 A,故电阻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 IR  4 10 V,本题选 B。 4.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 a-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 v-t 图象中,可能正确描 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a T 2T T/2 3T/2 t a0 0 -a0 v0 0 -v0 v T/2 3T/2 2T t T A v0 0 -v0 v T/2 T 2T t 3T/2 B v 2T T/2 T 3T/2 C v0 0 -v0 v0 0 -v0 t v 2T T/2 T 3T/2 t D D 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是 T-2T 时间内的加速度跟 0- T 2 选项 ABC,本题选 D。 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从而排除 5.“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中轨道卫星和倾斜同步卫星组成。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中轨道卫星都在圆轨道上运行,它们距地面的高度分别约为地球半径的 6 倍和 3.4 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轨道卫星的周期约为中轨道卫星的 2 倍 B.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小约为中轨道卫星的 2 倍 C.静止轨道卫星的角速度大小约为中轨道卫星的 1/7 D.静止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中轨道卫星的 1/7 A 由 万 有 引 力 提 供 向 心 力 可 知 G Mm 2 r  m 2 v r  mr 2   mr 2 2(  ) T  ma , 整 理 可 得 周 期 T  2 3 4 r  GM ,线速度 v  GM r ,角速度  GM 3 r ,向心加速度 a  GM 2 r ,设地球的半径为 R, 由题意知静止轨道卫星的运行半径是 1r =7R,中轨道卫星的运行半径是 2r =4.4R,由比例关系可得静
止轨道卫星的周期约为中轨道卫星的 3 7 4.4 3  倍,故 A 正确;同理可判断出选项 BCD 均错误。 2 6.如图,水平桌面上固定有一半径为 R 的金属细圆环,环面水平,圆环每单位长度的电阻为 r,空 间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竖直向下;一长度为 2R、电阻可忽略的导体棒置于圆 环左侧并与环相切,切点为棒的中点。棒在拉力的作用下以恒定加速度 a 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运 B 动过程中棒与圆环接触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的大小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B.棒通过整个圆环所用的时间为 2R/a C.棒经过环心时流过棒的电流为 B 2aR rπ/ D.棒经过环心时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 RB8 2 2aR rπ/ D O 导体棒做匀加速运动,合外力恒定,由于受到的安培力随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故拉力一直变化,选 项 A 错误;设棒通过整个圆环所用的时间为 t,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关系式可得 2 R  1 2 2 at , 解得 t  4R a ,选项 B 错误;由 2 v  v 2 0  2 ax 可知棒经过环心时的速度 v  2 aR ,此时的感应电 动势 =2E BRv ,此时金属圆环的两侧并联,等效电阻 = r 总 Rr  2 ,故棒经过环心时流过棒的电流为 I  =E r 总 4 B aR 2 r ,选项 C 错误;由对选项 C 的分析可知棒经过环心时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 2 F BI R   2 aR  28 B R r ,选项 D 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7.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 度永远运动下去 C.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D.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BCD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实。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他的观点是错误的;伽利略通过 实验与推理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假如没有力作用在 运动的物体上,物体将以原来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同时期的笛卡尔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牛顿在 伽利略和笛卡尔的基础上,提出了惯性定律, 即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 状态的性质。本题应选 BCD。 8.关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速率逐渐增加的直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 B.物体做变速率曲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改变 C.物体做变速率圆周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D.物体做匀速率曲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总是与速度方向垂直 AD 本题考查考生的辨析理解能力。物体做速率逐渐增加的直线运动时,其加速度跟速度方向一致,故 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A 正确;物体做变速率曲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 向不一定改变,如做平抛运动的物体,B 错误;物体只有在做匀速率圆周运动时,合外力才全部充 当向心力,物体做变速率圆周运动时,只是合外力有指向圆心的分量,但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不指 向圆心,故 C 错误;物体做匀速率曲线运动时,据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不做功,故物体所受合外力 的方向总是与速度方向垂直,D 正确。本题选 AD。 9.三条在同一平面(纸面)内的长直绝缘导线组成一等边三角形,在导线中通过 的电流均为 I,方向如图所示。a、b 和 c 三点分别位于三角形的三个顶角的平分线 上,且到相应顶点的距离相等。将 a、b 和 c 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记为 B1、B2 和 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1=B2
AC 本题考查磁场的叠加,由于通过三条导线的电流大小相等,结合右手定则可判断出三条导线在 a、b 处产生的的合磁感应强度垂直直面向外,在 c 处垂直直面向里,且 1 B B B 3 2 = < ,故选项 AC 正确。 10.如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两相同的矩形刚性小线圈分别叠放在固定的绝缘矩形金属框的左右 两边上,且每个小线圈都各有一半面积在金属框内,在金属框接通逆时针方向电流的瞬间 A.两小线圈会有相互靠拢的趋势 B.两小线圈会有相互远离的趋势 C.两小线圈中感应电流都沿顺时针方向 左 右 D.左边小线圈中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右边小线圈中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 BC 在金属框接通逆时针方向电流的瞬间,金属框上下两边的电流在两个线圈中产生的磁场刚好相互抵 消,左右两边的电流在各自通过的线圈中产生的磁场也刚好相互抵消,对于左侧的线圈而言,金属 框右边的电流使其感应出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同理可知金属框左边的电流使右侧的小线圈也感 应出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由与两线圈相邻两边的电流方向相反,故两线圈相互排斥,有相互远 离的趋势,综上可知本题选 BC。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11 题~第 14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都必须做答。第 15 第 II 卷 题~第 17 题为选考题,根据要求做答。 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第 11 题 6 分,第 12 题 9 分, 共 15 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 11.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 律。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Hz,当地重力加 速度为 g=9.80m/s2。实验中该同学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 打点计时器 纸带 重物 图 a O A B C 70.99cm 78.57cm 86.59cm 图 b 完整纸带如图(b)所示。纸带上的第一个点记为 O,另选连续的三个点 A、B、C 进行测量,图中给 出了这三个点到 O 点的距离 hA、hB 和 hC 的值。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1)打点计时器打 B 点时,重物速度的大小 vB= m/s;
(2)通过分析该同学测量的实验数据,他的实验结果是否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简要说明分析 的依据。 (1)3.90(2)vB 2/2=7.61(m/s)2 ,因为 mvB 2/2≈mghB,近似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h  A 2 T h C  v B 解析:(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可知 ,由电源频率为 50Hz 可知 T=0.02s,代入其他数据可解得 Bv  3.90m/s. (2)本实验是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只要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重物重力势能的 减 少 等 于 其 动 能 的 增 加 , 即 可 验 证 机 械 能 守 恒 定 律 。 选 B 点 分 析 , 由 于 1 2 12.某同学将量程为 200μA、内阻为 500Ω的表头μA 改装成量程为 1mA 和 10mA ,故该同学的实验结果近似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7.857 7.61 , m mgh mv m   2 B B 的双量程电流表,设计电路如图(a)所示。定值电阻 R1=500Ω,R2 和 R3 的值待 定,S 为单刀双掷开关,A、B 为接线柱。回答下列问题: (1)按图(a)在图(b)中将实物连线; (2)表笔 a 的颜色为 色(填“红”或“黑”) (3)将开关 S 置于“1”挡时,量程为 mA; μA + R3 R1 R2 1 2 BS图 a A (4)定值电阻的阻值 R2= Ω,R3= Ω。(结果取 3 位有效数字) (5)利用改装的电流表进行某次测量时,S 置于“2”挡,表头指示如图(c)所示,则所测量电流 的值为 mA。 μA + 3- R3 A R1 R2 S B 表笔 a 表笔 b 图 b 图 c (1)如图;
(2)黑; (3)10; (4)225,25.0; (5)0.780(0.78 同样给分) (1)实物连线图见答案; (2)红表笔接电源的正极,电流由红表笔流入,由电路图(a)可看出表头右侧为正极,故表笔 a 为黑表笔; (3)将开关 S 置于“1”挡时,表头跟 1 R R、 串联后再跟 3R 并联,将开关 S 置于“2”挡时,表头 2 跟 1R 串联后再跟 2 R R、 并联,故前者的量程较大,故开关 S 置于“1”挡时,量程为 1I = 10mA. 3 (4)由(3)问的分析,结合欧姆定律可知开关 S 置于“1”挡时,有 + + = I R R R ( )( - ) , 2 1 g R 3 I I 1 g g 开关 S 置于“2”挡时, Ω。 I R R 1 g ( + )= g  ( - )( I I 2 g + R R 2 3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 2=225 R Ω, 3R =25.0 (5)S 置于“2”挡时,量程为 1mA,表头示数为 156μA ,故所测量电流的值为 156 200 1 mA =0.780mA. 四.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10 分,第 14 题 13 分,共 23 分。把解答写在答题卡中指定 的答题处,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一质量 m=0.6kg 的物体以 v0=20m/s 的初速度从倾角为 300 的斜坡底端沿斜坡向上运动。当物体 向上滑到某一位置时,其动能减少了ΔEk=18J,机械能减少了ΔE=3J,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g=10m/s2,求 (1)物体向上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 (2)物体返回斜坡底端时的动能。 (1)6m/s2(2)80J
14.如图,纸面内有 E、F、G 三点,∠GEF=300,∠EFG=1350,空间有一 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先使带有电荷量 G 为 q(q>0)的点电荷 a 在纸面内垂直于 EF 从 F 点射出,其轨迹经过 G 点; 再使带有同样电荷量的点电荷 b 在纸面内与 EF 成一定角度从 E 点射出, 300 1350 F E 其轨迹也经过 G 点,两点电荷从射出到经过 G 点所用的时间相同,且经过 G 点时的速度方向也相同。 已知点电荷 a 的质量为 m,轨道半径为 R,不计重力,求: (1)点电荷 a 从射出到经过 G 点所用的时间; (2)点电荷 b 的速度大小。 (1)πm/2qB (2)4qBR/3m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