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涂满.)
1.(3 分)如果+30m 表示向东走 30m,那么向西走 40m 表示为(
)
A. +40m
B. ﹣40m
C. +30m
D. ﹣30m
考点:正数和负数.
分析:此题主要用正负数来表示具有意义相反的两种量:向东走记为正,则向西走就记为负,
直接得出结论即可.
解答:解:如果+30 米表示向东走 30 米,那么向西走 40m 表示﹣40m.
故选 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正数与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看清规定哪一个为
正,则和它意义相反的就为负.
2.(3 分)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
)
A.
B.
C.
D.
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分析: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结合图
形,使用排除法来解答.
解答:解:如图,俯视图为三角形,故可排除 A、B.主视图以及左视图都是矩形,可排除 C,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知识,难度一般,考生做此类题时可利用排除法解
答.
)
3.(3 分)遵义市是国家级红色旅游城市,每年都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据
有关部门统计报道:2012 年全市共接待游客 3354 万人次.将 3354 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3.354×106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a×10n 的形式,其中 1≤|a|<10,n 为整数.确定 n 的值时,
要看把原数变成 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
原数绝对值>1 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 时,n 是负数.
D. 33.54×106
B. 3.354×107
C. 3.354×108
解答:解:将 3354 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354×107.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a×10n 的形式,其中 1
≤|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 a 的值以及 n 的值.
4.(3 分)如图,直线 l1∥l2,若∠1=140°,∠2=70°,则∠3 的度数是(
)
A. 70°
B. 80°
C. 65°
D. 60°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3718684
分析:首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4=140°,进而得出∠5 度数,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
定理以及对顶角性质得出∠3 的度数.
解答:解:∵直线 l1∥l2,∠1=140°,
∴∠1=∠4=140°,
∴∠5=180°﹣140°=40°,
∵∠2=70°,
∴∠6=180°﹣70°﹣40°=70°,
∵∠3=∠6,
∴∠3 的度数是 70°.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根据已知得出∠5 的度
数是解题关键.
5.(3 分)计算(﹣ ab2)3 的结果是(
)
A.
﹣ a3b6
B.
﹣ a3b5
C.
﹣ a3b5
D.
﹣ a3b6
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3718684
分析:利用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
解:(﹣ ab2)3=(﹣ )3•a3(b2)3=﹣ a3b6.
故选 D.
点评:此题考查了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注意掌握指数的变化是解此题的关键.
6.(3 分)如图,在 4×4 正方形网格中,任选取一个白色的小正方形并涂黑,使图中黑色
部分的图形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概率是(
)
A.
B.
C.
D.
考点:概率公式;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3718684
分析:由白色的小正方形有 12 个,能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有 2 个情况,直接利用概率公
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白色的小正方形有 12 个,能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有 2 个情况,
∴使图中黑色部分的图形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概率是: = .
故选 A.
点评: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与轴对称.注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7.(3 分)P1(x1,y1),P2(x2,y2)是正比例函数 y=﹣ x 图象上的两点,下列判断中,正
确的是(
A. y1>y2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3718684
B. y1<y2
)
C. 当 x1<x2 时,y1<y2D. 当 x1<x2 时,y1>y2
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当 k<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即可求解.
解答:
解:∵y=﹣ x,k=﹣ <0,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它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当 k>0 时,图象经过
一、三象限,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当 k<0 时,图象经过二、四象限,y 随 x 的增大
而减小.
8.(3 分)如图,A、B 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是 a、b,则下列式子中成立的是(
)
A. a+b<0
B. ﹣a<﹣b
C. 1﹣2a>1﹣2b
D. |a|﹣|b|>0
考点:实数与数轴.3718684
分析:根据 a、b 两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判断出其取值范围,再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
解答:解:a、b 两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2<a<﹣1,b>2,
∴a+b>0,﹣a>b,故 A、B 错误;
∵a<b,
∴﹣2a>﹣2b,
∴1﹣2a>1﹣2b,故 C 正确;
∵|a|<2,|b|>2,
∴|a|﹣|b|<0,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数轴的特点,根据 a、b 两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判断出其取值范围是解答
此题的关键.
9.(3 分)如图,将边长为 1cm 的等边三角形 ABC 沿直线 l 向右翻动(不滑动),点 B 从开
始到结束,所经过路径的长度为(
)
A.
cm
B.
(2+ π)cm
C.
cm
D. 3cm
考点:弧长的计算;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3718684
分析:通过观察图形,可得从开始到结束经过两次翻动,求出点 B 两次划过的弧长,即可得
出所经过路径的长度.
解答: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
∴∠ACB=60°,
∴∠AC(A)=120°,
点 B 两次翻动划过的弧长相等,
则点 B 经过的路径长=2×
= π.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弧长的计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形,得到点 B 运动的路径,注
意熟练掌握弧长的计算公式.
10.(3 分)二次函数 y=ax2+bx+c(a≠0)的图象如图如图所示,若 M=a+b﹣c,N=4a﹣2b+c,
P=2a﹣b.则 M,N,P 中,值小于 0 的数有(
)
A. 3 个
B. 2 个
C. 1 个
D. 0 个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3718684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图象得到 x=﹣2 时对应的函数值小于 0,得到 N=4a﹣2b+c 的值小于 0,根据对称
轴在直线 x=﹣1 右边,利用对称轴公式列出不等式,根据开口向下得到 a 小于 0,变
形即可对于 P 作出判断,根据 a,b,c 的符号判断得出 a+b﹣c 的符号.
解答:解:∵图象开口向下,∴a<0,
∵对称轴在 y 轴左侧,
∴a,b 同号,
∴a<0,b<0,
∵图象经过 y 轴正半轴,
∴c>0,
∴M=a+b﹣c<0,
当 x=﹣2 时,y=4a﹣2b+c<0,
∴N=4a﹣2b+c<0,
∵﹣ >﹣1,
∴ <1,
∴b>2a,
∴2a﹣b<0,
∴P=2a﹣b<0,
则 M,N,P 中,值小于 0 的数有 M,N,P.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根据图象判断出对称轴以及 a,b,c 的
符号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答题请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直
接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1.(4 分)计算:20130﹣2﹣1=
.
考点: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3718684
分析:根据任何数的零次幂等于 1,负整数指数次幂等于正整数指数次幂的倒数进行计算即
可得解.
解答:解:20130﹣2﹣1,
=1﹣ ,
= .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考查了任何数的零次幂等于 1,负整数指数次幂等于正整数指数次幂的倒数,是
基础题,熟记两个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2.(4 分)已知点 P(3,﹣1)关于 y 轴的对称点 Q 的坐标是(a+b,1﹣b),则 ab 的值为
25 .
考点:关于 x 轴、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3718684
分析:根据关于 y 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可得 a+b=﹣3,1
﹣b=﹣1,再解方程可得 a、b 的值,进而算出 ab 的值.
解答:解:∵点 P(3,﹣1)关于 y 轴的对称点 Q 的坐标是(a+b,1﹣b),
∴a+b=﹣3,1﹣b=﹣1,
解得:b=2,a=﹣5,
ab=25,
故答案为:2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 y 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关键是掌握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
13.(4 分)分解因式:x3﹣x=
x(x+1)(x﹣1) .
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3718684
分析:本题可先提公因式 x,分解成 x(x2﹣1),而 x2﹣1 可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
解答:解:x3﹣x,
=x(x2﹣1),
=x(x+1)(x﹣1).
点评: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先提取公因式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进
行因式分解,分解因式一定要彻底.
14.(4 分)如图,OC 是⊙O 的半径,AB 是弦,且 OC⊥AB,点 P 在⊙O 上,∠APC=26°,则
∠BOC=
度.
52°
考点: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3718684
分析:
由 OC 是⊙O 的半径,AB 是弦,且 OC⊥AB,根据垂径定理的即可求得: = ,又由
圆周角定理,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OC 是⊙O 的半径,AB 是弦,且 OC⊥AB,
∴ = ,
∴∠BOC=2∠APC=2×26°=52°.
故答案为:52°.
点评:此题考查了垂径定理与圆周角定理.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15.(4 分)已知 x=﹣2 是方程 x2+mx﹣6=0 的一个根,则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3 .
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3718684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2•x1=﹣6,然后解一次方程即可.
解答:解:设方程另一个根为 x1,根据题意得﹣2•x1=﹣6,
所以 x1=3.
故答案为 3.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a≠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若方程两个为 x1,
x2,则 x1+x2=﹣ ,x1•x2= .
16.(4 分)如图,在矩形 ABCD 中,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点 E、F 分别是 AO、AD 的中
点,若 AB=6cm,BC=8cm,则△AEF 的周长=
cm.
9
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矩形的性质.3718684
分析:先求出矩形的对角线 AC,根据中位线定理可得出 EF,继而可得出△AEF 的周长.
解答:
解:在 Rt△ABC 中,AC=
=10cm,
∵点 E、F 分别是 AO、AD 的中点,
∴EF 是△AOD 的中位线,EF= OD= BD= AC= ,AF= AD= BC=4cm,AE= AO= AC= ,
∴△AEF 的周长=AE+AF+EF=9cm.
故答案为:9.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及矩形的性质,解答本题需要我们熟练掌
握三角形中位线的判定与性质.
17.(4 分)如图,在 Rt△ABC 中,∠ACB=90°,AC=BC=1,E 为 BC 边上的一点,以 A 为圆心,
AE 为半径的圆弧交 AB 于点 D,交 AC 的延长于点 F,若图中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则 AF
的长为
(结果保留根号).
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3718684
分析:若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那么△ABC 和扇形 ADF 的面积就相等,可分别表示出两
者的面积,然后列出方程即可求出 AF 的长度.
解答:解:∵图中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
∴S 扇形 ADF=S△ABC,即:
= ×AC×BC,
又∵AC=BC=1,
∴AF2= ,
∴AF=
.
故答案为
.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够根据题意得到△
ABC 和扇形 ADF 的面积相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难度一般.
18.(4 分)如图,已知直线 y= x 与双曲线 y= (k>0)交于 A、B 两点,点 B 的坐标为(﹣
4,﹣2),C 为双曲线 y= (k>0)上一点,且在第一象限内,若△AOC 的面积为 6,则点 C
的坐标为 (2,4) .
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3718684
分析:把点 B 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 k 值,再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中心对称性
求出点 A 的坐标,然后过点 A 作 AE⊥x 轴于 E,过点 C 作 CF⊥x 轴于 F,设点 C 的坐
标为(a, ),然后根据 S△AOC=S△COF+S 梯形 ACFE﹣S△AOE 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得到 a 的值,从而
得解.
解答:
解:∵点 B(﹣4,﹣2)在双曲线 y= 上,
∴ =﹣2,
∴k=8,
根据中心对称性,点 A、B 关于原点对称,
所以,A(4,2),
如图,过点 A 作 AE⊥x 轴于 E,过点 C 作 CF⊥x 轴于 F,设点 C 的坐标为(a, ),
则 S△AOC=S△COF+S 梯形 ACFE﹣S△AOE,
= ×8+ ×(2+ )(4﹣a)﹣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