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年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9 年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 班级、 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 单选题 1. “雨露滋润禾苗壮” 体现了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 ) A. 水分 B. 阳光 C. 空气 D. 温度 2. 馒头是人们喜爱的主食之一, 制作馒头所用的面粉主要来自于小麦种子的( ) A. 子叶 B. 胚乳 C. 胚芽 D. 胚根 3. 血液的成分中, 能完成运输功能的是( ) ①血浆 ②红细胞 ③白细胞 ④血小板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 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策略。 下图是某同学利用一些材料制作的一个肌肉 牵动骨运动的模型, 其中松紧带代表( ) A. 骨 B. 骨骼肌 C. 关节 D. 肌腱 5. 下列有关食品的制作和保存的方法中, 不正确的是( ) A. 用真空包装法保存肉肠 B. 用巴氏消毒法保存牛奶 C. 用醋酸菌制作酸奶 D. 用霉菌制酱 6. 生物学知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药副作用小, 用药时增加剂量可使病情尽快好转 B. 坏血病患者应当多吃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补充维生素 C C. 流感患者可以自行购买抗生素进行治疗 D. B 型血的人因外伤失血严重, 可大量输入 O 型血 7. 如图中的甲发育成一粒带壳葵花子, 乙发育成一粒南瓜子, 葵花子和南瓜子分别是( ) A. 果实、 果实 B. 种子、 果实 C. 种子、 种子 D. 果实、 种子 8. 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帮助驾驶者在行车时做出一系列判断, 甚至可以自己做决定来控制 汽车的行驶。 它与人类神经系统工作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它通过传感器——行车电脑—— 执行机械, 形成了自己的“反射弧” 。 下列关于这个“反射弧” 的理解, 不正确的是 ( ) A. 传感器能接受“刺激” , 传导“兴奋” B. 行车电脑类似于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 C. 执行机械与“传入神经” 相连 D. D. 执行机械类似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9. 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草鱼的呼吸器官是鳃, 适于在水中呼吸
B. 蝗虫体表有气孔, 用于在陆地上呼吸 C. 青蛙用肺呼吸, 皮肤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能辅助呼吸 D. 大雁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呼气和吸气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适于空中飞行生活的需要 10. 用四个培养皿在表中所示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除研究因素外, 其它条件都相同) , 培养 36 小时后获得如下结果, 能说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繁殖的是( ) A. Ⅱ B. Ⅱ 和Ⅲ C. I 和Ⅱ D. Ⅱ 和Ⅳ 11. 下列有关动物生殖和发育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蝗虫的发育过程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②蝴蝶和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 ③青蛙的发育是在水中进行的 ④蝴蝶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时期是若虫期 ⑤鸟卵中发育成雏鸟的部位是胎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⑤ 12. 某同学制作了植物玻片标本, 并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同学制作的是叶片的横切面切片标本 B. 视野甲中的结构层次属于上皮组织 C. 从视野甲-→乙, 应当先转换物镜, 再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D. 显微镜中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①⑤, ⑤越长, 放大倍数越大 13. 流程图有助于对知识的归纳和整理, 下列流程不准确的是( ) A. 牛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B. 心肺复苏: 30 次心脏按压→保持气道畅通→2 次人工呼吸, 交替反复进行 C. 青霉的培养: 配制培养基→接种→高温灭菌→冷却→恒温培养 D. 视觉形成过程: 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视觉中枢 14.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我们学过的生物归到如下的三个类群,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烟草花叶病毒属于类群 1, 它必须寄生在动物的活细胞中生活
B. 类群 2 属于原核生物, 没有染色体 C. 杜鹃花、 杜鹃鸟属于类群 3, 酵母菌属于类群 2 D. 类群 1、 2、 3 的共同特点是: 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15. 将一株绿色植物放入密闭瓶中, 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 将其置于室外培养, 测 定晴朗的一天内瓶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绘制成如下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ab 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不进行光合作用 B. 在 c 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C. 在 bd 段植物进行的生理作用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种 D. 这株绿色植物在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 在 d 点时有机物总量最多 二、 综合题 16. 根据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 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 与其_____生殖方式密切相关。 (2) 移栽园林植物时, 剪去部分枝叶的目的是_____, 有利于植物的成活。 (3)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 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 在形态、 结构和生理 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 这个过程叫_____。 17.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 , 2018 年 11 月 , 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 编辑婴儿诞生。 由于基因经过修改, 这对双胞胎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由于此项 技术涉及了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伦理问题, 引起很大争议。 (1) 由于没有可临床使用的艾滋病疫苗, 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 都 属于艾滋病流行环节的_____。 下列疾病属于传染病的是_____。 ①水痘 ②夜盲症 ③白化病 ④甲肝 ⑤糖尿病 (2) 基因编辑技术现在仍充满未知的风险, 因为基因是_____片段, 基因编辑有可能破 坏人体原本正常的基因, 从而导致难以预测的遗传病。 (3) 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胸腺、 淋巴结和脾是人体的免疫器官 B. 免疫的功能就是攻击肿瘤细胞 C. 免疫对人体都是有利的, 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D. 淋巴细胞可以产生抗体, 抗体能将与其结合的抗原直接吞噬 E. 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患麻疹, 这是一种特异性免疫 18. 登山是人们喜爱的一项运动, 下图是保证人体在登山时各项生命活动顺利进行的一 些重要器官, 请据图回答: (1) 登山时需要吸入大量的氧气。 鼻腔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能___吸进的气
体, 图一中气体 a 产生的部位是___。 (2) 登山也需要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为可以被细 胞吸收的氨基酸的过程叫做_____。 图三中甲表示人体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结构, 该结构的名称及其能够吸收的部分物质分别是_____(填字母)。 A. 大肠、 无机盐 B. 小肠绒毛、 麦芽糖 C. 小肠绒毛、 葡萄糖 D. 小肠皱襞、 葡萄糖 (3) 山路崎岖, 登山者在攀登时能“平稳” 前行, 主要是由于图四中(_____) ____的 调节作用。 (4) 登山时心中加快, 增强了体内物质的运输。 图二为心脏示意图, 图三中甲吸收的 氨基酸首先到达心脏的_____(填名称)。 关于图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图中所示为心室收缩阶段, 心房、 心室都收缩 B. C 收缩, 动脉瓣开放, 血液流向 2 C. B、 C 内的血液分别是静脉血和动脉血 D. 血管 2 是主动脉, 弹性大, 管壁厚 (5) 到达顶峰时, 登山者欢呼欢呼雀跃, 这时心跳加快, 血压升高, 这说明人体的生 命活动受_____调节。 19. “嫦娥四号” 内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中的棉花种子长出嫩叶, 这是人类在月 球上 种植出的第一株植物, 实验用的载荷罐是一个高度密封的容器, 内部搭载 6 种生物(棉 花等 4 种植物种子, 果蝇, 酵母菌), 它们形成一个简单的微型生态系统。 载荷罐于 1 月 3 日加电开机, 温度达到 31 度, 经过几天, 罐内的棉花种子都发芽了, 此次实验 对人类今后建立月 球基地提供了研究基础和经验, 具有重大意义。 请依据材料分析回答: (1) 载荷罐内的棉花种子能够萌发, 除了文中提到的条件外, 你认为该载荷罐还携带了 哪些物质登陆月球? _____。 (2) 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类的生物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如图图甲、 乙、 丙代表罐中不同 种类的生物, ①②代表生理过程, A 代表物质, 请分析图中的丙和物质 A 分别是_____、 _____。 (3) 果蝇是经典遗传学的“主角” , 被誉为“培养” 诺贝尔奖得主的小昆虫, 又一次作为 明星登上了月 球。 下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和杂交实验示意图。 ①果蝇体细胞中有 4 对染色体, 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体相似, 图一中甲果蝇产生的生殖 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_。 ②果蝇的翅有长翅和残翅两种, 长翅果蝇的幼虫在 35 度温度会发育成残翅, 这说明生 物的性状是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③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 A 表示, 隐性基因用 a 表示), 请据 图二判断, 子代基因组成为 Aa 的比例是_____。 现有子代中的一个长翅果蝇, 请用遗 传学方法设计方案判断这只的果蝇的基因组成。 _____。 三、 资料分析题 20. 2018 年, 我国科学家以一只生物钟紊乱的疾病猕猴作为克隆的“原型” , 通过采 集其体细胞的细胞核, 最终获得 5 只克隆猴, 此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1) 克隆出来的小猴长得像图中的哪只猴? _____。 (2) 这个实例说明_____。 四、 实验探究题 21. 在学习过植物的生理作用后, 王萌同学开展了如下两个探究: 探究一: 晚上, 在离白炽灯水平距离为 10、 20、 30 离米处分别放置三个相同的实验装 置, 装置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清水和新鲜的金鱼藻。 观察装置中产生的气泡数目, 收集到 的数据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 (1) 该实验的变量为_____。 (2) 三个装置分别加入等量清水和金鱼藻的目的是_____。 (3) 根据实验结果, 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 探究二: 将下列两个装置连接, 并将其放在阳光下, 一段时间后打开阀门, 从漏斗注入 清水后金鱼藻的哪种生物作用会加强? 分析原因______。 参考答案 1. A 2. B 3. A 4. B 5. C 6. B 7. D 8. C 9. B 10. C 11. A 12. D
13. C 14. B 15. D 16. 分裂 降低蒸腾作用 细胞分化 17. 易感人群 ①④ 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AE 18. 温暖 组织细胞 消化 C 3 小脑右心房 B 神经系统和激素 19. 水、 空气 酵母菌(分解者) 无机盐 3+X 基因和环境 1/2 将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交配, 若后代全部为长翅果蝇, 则基因组成为 AA; 若后代长翅 果蝇与残翅果蝇各占一半, 则基因组成为 Aa 20. 疾病猴 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21. 光照强度 控制单一变量 光照越强, 光合作用越强 光合作用加强, 萌发的种子呼吸 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增加了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原料
分享到:
收藏